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4-04-09 20:55刘见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中西医结合

刘见民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 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均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长, 并和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 采取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中西医结合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综合肺动脉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该病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 所以早期的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缓病情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临床治疗上的水平, 本文探讨采用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其中, 男37例, 女27例;年龄43~82岁, 平均(63.21±3.21)岁, 入组条件:经本院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 愿意配合此次研究。排除条件:患有其他严重肝肾损害性疾病, 恶性肿瘤的病例;神志不清、偏瘫等不能配合治疗、研究的病例。

1. 2 方法

1. 2. 1 西药治疗 给予10 g硝酸甘油加入10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给予20 mg多巴酚丁胺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 以2.5~10 μg/(kg·min)的速度给予静脉滴注治疗[2];同时给予心痛定, 10 mg/次, 3次/d口服治疗。

1. 2. 2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使用定喘止咳汤加减治疗。主要药味有:蛤蚧、黄芪、桔梗、当归、柴胡、川贝、甘草, 水煎服[3]。

1. 2. 3 其他治疗 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及时纠正电解质、水紊乱, 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将0.5 g氨茶碱和100 ml生理盐水共同加入储药盒, 连接全自动注药泵中, 设定泵入速度为10 ml/h, 穿刺成功后进行氨茶碱持续性泵入治疗以改善患者气喘的症状[4]。同时进行主动有效循环治疗, 主要包括:呼吸控制、体位排痰、咳嗽及四肢训练, 3次/d, 10 min/次, 连续治疗20 d为一个治疗周期。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 以了解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采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专用量表(QLICD~CPHD)进行评价, 主要考评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习惯、社会关系、工作、情绪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x-±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各项临床指标变化 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见表1。

2. 2 6 min步行距离情况比较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为(321.21±23.21) m明显长于治疗前的(201.21±21.21) m (t=44.1805, P<0.05)。

2. 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5±8.5)分, 明显优于治疗前的(55.6±7.8)分(t=18.9645, 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情缓慢, 病程较长, 会由于肺泡内压的增高, 进而压迫肺泡壁毛细血管出现壁腔狭窄, 进而会出现肺泡的破裂, 肺循环阻力增大导致肺动脉高压, 肺部气功能障碍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 进而恶性循环促进右心室肥厚扩张、右心衰竭的发生[5]。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应本着发作期缓解症状, 缓解期扶正、提高免疫力的原则, 最大程度降低复发。

本文的治疗发现, 采取该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均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与血氧饱和度, 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而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显示,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长(P<0.05)。以上数据说明,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心脏负担也显著减轻, 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本文疗法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显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了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的肺部细胞损伤, 中药方剂中的川贝、甘草等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而蛤蚧、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生津消渴的功效。硝酸甘油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常用药, 多巴酚丁胺则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喘息症状, 调节免疫功能。因此,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 其临床疗效远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方案。氨茶碱泵入治疗药物剂量输入更加平衡, 使得患者的血药浓度维持恒定, 支气管保持持续舒张状态, 显著改善了气喘的临床症状,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本文除上述治疗方法外, 还应用主动有效循环+运动疗法以预防呼吸肌疲劳, 增加膈肌血流量, 进而显著缓解患者日常的呼吸困难。

综上所述,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 采取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降低患者的心功能负荷, 并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丽珍.氨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病人气喘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 2009,7(5):1343.

[2] 刘亚峰,雷芸,聂晓莉,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江西医药, 2012,47(10):886-887.

[3] 李冬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2,5(28):23-24.

[4] 邱少英.肺原性心脏病死亡20例临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09,8(5):34.

[5] 解维玉,姜深美,谭加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中国民间疗法, 2011,19(6):76-77.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 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均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长, 并和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 采取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中西医结合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综合肺动脉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该病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 所以早期的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缓病情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临床治疗上的水平, 本文探讨采用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其中, 男37例, 女27例;年龄43~82岁, 平均(63.21±3.21)岁, 入组条件:经本院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 愿意配合此次研究。排除条件:患有其他严重肝肾损害性疾病, 恶性肿瘤的病例;神志不清、偏瘫等不能配合治疗、研究的病例。

1. 2 方法

1. 2. 1 西药治疗 给予10 g硝酸甘油加入10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给予20 mg多巴酚丁胺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 以2.5~10 μg/(kg·min)的速度给予静脉滴注治疗[2];同时给予心痛定, 10 mg/次, 3次/d口服治疗。

1. 2. 2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使用定喘止咳汤加减治疗。主要药味有:蛤蚧、黄芪、桔梗、当归、柴胡、川贝、甘草, 水煎服[3]。

1. 2. 3 其他治疗 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及时纠正电解质、水紊乱, 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将0.5 g氨茶碱和100 ml生理盐水共同加入储药盒, 连接全自动注药泵中, 设定泵入速度为10 ml/h, 穿刺成功后进行氨茶碱持续性泵入治疗以改善患者气喘的症状[4]。同时进行主动有效循环治疗, 主要包括:呼吸控制、体位排痰、咳嗽及四肢训练, 3次/d, 10 min/次, 连续治疗20 d为一个治疗周期。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 以了解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采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专用量表(QLICD~CPHD)进行评价, 主要考评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习惯、社会关系、工作、情绪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x-±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各项临床指标变化 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见表1。

2. 2 6 min步行距离情况比较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为(321.21±23.21) m明显长于治疗前的(201.21±21.21) m (t=44.1805, P<0.05)。

2. 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5±8.5)分, 明显优于治疗前的(55.6±7.8)分(t=18.9645, 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情缓慢, 病程较长, 会由于肺泡内压的增高, 进而压迫肺泡壁毛细血管出现壁腔狭窄, 进而会出现肺泡的破裂, 肺循环阻力增大导致肺动脉高压, 肺部气功能障碍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 进而恶性循环促进右心室肥厚扩张、右心衰竭的发生[5]。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应本着发作期缓解症状, 缓解期扶正、提高免疫力的原则, 最大程度降低复发。

本文的治疗发现, 采取该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均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与血氧饱和度, 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而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显示,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长(P<0.05)。以上数据说明,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心脏负担也显著减轻, 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本文疗法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显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了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的肺部细胞损伤, 中药方剂中的川贝、甘草等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而蛤蚧、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生津消渴的功效。硝酸甘油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常用药, 多巴酚丁胺则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喘息症状, 调节免疫功能。因此,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 其临床疗效远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方案。氨茶碱泵入治疗药物剂量输入更加平衡, 使得患者的血药浓度维持恒定, 支气管保持持续舒张状态, 显著改善了气喘的临床症状,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本文除上述治疗方法外, 还应用主动有效循环+运动疗法以预防呼吸肌疲劳, 增加膈肌血流量, 进而显著缓解患者日常的呼吸困难。

综上所述,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 采取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降低患者的心功能负荷, 并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丽珍.氨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病人气喘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 2009,7(5):1343.

[2] 刘亚峰,雷芸,聂晓莉,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江西医药, 2012,47(10):886-887.

[3] 李冬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2,5(28):23-24.

[4] 邱少英.肺原性心脏病死亡20例临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09,8(5):34.

[5] 解维玉,姜深美,谭加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中国民间疗法, 2011,19(6):76-77.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 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均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长, 并和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 采取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中西医结合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综合肺动脉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该病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 所以早期的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缓病情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临床治疗上的水平, 本文探讨采用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其中, 男37例, 女27例;年龄43~82岁, 平均(63.21±3.21)岁, 入组条件:经本院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 愿意配合此次研究。排除条件:患有其他严重肝肾损害性疾病, 恶性肿瘤的病例;神志不清、偏瘫等不能配合治疗、研究的病例。

1. 2 方法

1. 2. 1 西药治疗 给予10 g硝酸甘油加入10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给予20 mg多巴酚丁胺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 以2.5~10 μg/(kg·min)的速度给予静脉滴注治疗[2];同时给予心痛定, 10 mg/次, 3次/d口服治疗。

1. 2. 2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使用定喘止咳汤加减治疗。主要药味有:蛤蚧、黄芪、桔梗、当归、柴胡、川贝、甘草, 水煎服[3]。

1. 2. 3 其他治疗 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及时纠正电解质、水紊乱, 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将0.5 g氨茶碱和100 ml生理盐水共同加入储药盒, 连接全自动注药泵中, 设定泵入速度为10 ml/h, 穿刺成功后进行氨茶碱持续性泵入治疗以改善患者气喘的症状[4]。同时进行主动有效循环治疗, 主要包括:呼吸控制、体位排痰、咳嗽及四肢训练, 3次/d, 10 min/次, 连续治疗20 d为一个治疗周期。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 以了解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采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专用量表(QLICD~CPHD)进行评价, 主要考评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习惯、社会关系、工作、情绪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x-±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各项临床指标变化 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见表1。

2. 2 6 min步行距离情况比较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为(321.21±23.21) m明显长于治疗前的(201.21±21.21) m (t=44.1805, P<0.05)。

2. 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5±8.5)分, 明显优于治疗前的(55.6±7.8)分(t=18.9645, 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情缓慢, 病程较长, 会由于肺泡内压的增高, 进而压迫肺泡壁毛细血管出现壁腔狭窄, 进而会出现肺泡的破裂, 肺循环阻力增大导致肺动脉高压, 肺部气功能障碍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 进而恶性循环促进右心室肥厚扩张、右心衰竭的发生[5]。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应本着发作期缓解症状, 缓解期扶正、提高免疫力的原则, 最大程度降低复发。

本文的治疗发现, 采取该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值均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与血氧饱和度, 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而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显示, 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长(P<0.05)。以上数据说明,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心脏负担也显著减轻, 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本文疗法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显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了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的肺部细胞损伤, 中药方剂中的川贝、甘草等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而蛤蚧、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生津消渴的功效。硝酸甘油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常用药, 多巴酚丁胺则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喘息症状, 调节免疫功能。因此,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 其临床疗效远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方案。氨茶碱泵入治疗药物剂量输入更加平衡, 使得患者的血药浓度维持恒定, 支气管保持持续舒张状态, 显著改善了气喘的临床症状,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本文除上述治疗方法外, 还应用主动有效循环+运动疗法以预防呼吸肌疲劳, 增加膈肌血流量, 进而显著缓解患者日常的呼吸困难。

综上所述,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 采取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降低患者的心功能负荷, 并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丽珍.氨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病人气喘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 2009,7(5):1343.

[2] 刘亚峰,雷芸,聂晓莉,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江西医药, 2012,47(10):886-887.

[3] 李冬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2,5(28):23-24.

[4] 邱少英.肺原性心脏病死亡20例临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09,8(5):34.

[5] 解维玉,姜深美,谭加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中国民间疗法, 2011,19(6):76-77.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的诊治体会
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临床治疗体会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观察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