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想到这个问题,甚至把场面都想象得很清楚。即使他们派人来杀我,我也要告诉他们: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受教育是我们的基本权利。”
“如果一代人没有拿过笔,就会接受恐怖分子递来的枪。”
这句话来自年仅17岁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优素福·扎伊。10月10日,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她在维护妇女和儿童教育权利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她也成为了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
“马拉拉通过英雄式的抗争,成为了女童教育权的一位杰出发言人。”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贾葛兰在发布会上说。
目前,曾因塔利班成员枪击受伤的马拉拉移居英国,在伯明翰埃德巴斯顿女子高中学习。她还是“马拉拉基金”的联合创始人,为女童教育权筹款,也为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叙利亚等全球各地深受恐怖主义之害的女童争取权益。
1997年,马拉拉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明戈拉市的一个普什图族穆斯林家庭。父亲齐亚丁是一位诗人和教育活动家,他在当地开办了几家学校,马拉拉还有两个弟弟。
马拉拉经常和父亲谈论政治,一聊就到深夜。她原本的理想是当医生或者女飞行员,但父亲齐亚丁认为女儿更有从政的天赋。他常带她到白沙瓦的新闻俱乐部去发表演讲。马拉拉童言无忌,却常常能够切中时弊,她最著名的一次演讲的题目是“塔利班怎么敢夺走我的基本教育权利”,这些演讲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
2008年底,塔利班势力加强了对斯瓦特河谷地区的渗透。当年,塔利班开始渗透并控制斯瓦特河谷地区,并在该地实行极端原教旨主义措施,要求男人必须留胡须,女人必须严格遵守传统规则,不得去集市等公开场所,其中就包括女性不得去学校上学。
英国广播公司乌尔都语网的记者阿穆尔·汗和同事商量,如果将塔利班对河谷地区的影响通过“叙事体”的形式报道出来,一定能得到不小的反响。他们决定找一个还在上学的女孩,让她匿名告诉BBC的读者塔利班控制下普通人的生活。
2009年,马拉拉开始以古尔·马卡伊为笔名给英国广播公司“巴基斯坦女学生日记”专栏撰写文章。她在日记中记录了在塔利班统治下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和女学生们的生活,比如怎样把书本藏在披巾里面,塔利班禁止女孩接受教育,她又是怎样坚持读书的。
2009年1月3日,BBC登出了马拉拉的第一篇博客。“吃过妈妈做的早饭,我就去上学了。我害怕去上学,因为塔利班发布了禁令,禁止所有女孩上学。我们班上有27人,只来了11人。我的3个朋友被迫搬到了白沙瓦、拉合尔和拉瓦尔品第。上学路上,我听到一个男人喊道 ‘我要杀了你。我立刻加快脚步,走过去之后才敢回头。结果他是在打电话,肯定是在威胁电话那头的人。”她还和读者讲述了一个被塔利班洗脑的男孩阿尼斯如何把自己当人弹引爆的故事。那个男孩当时才16岁。
马拉拉经常用电话把博客口述给BBC记者,有时也会写在纸条上,有时甚至要穿过塔利班严加控制的镇区,将日记交给当地BBC的通讯记者,再由通讯记者扫描成电子邮件,发送至BBC乌尔都语网的记者。
马拉拉的博客一直写到2009年3月,在此期间它成为BBC最受欢迎的博客。
在BBC的“博主”生涯结束后,《纽约时报》记者亚当·艾利克又找到马拉拉的父亲,想以她为主角拍摄一部纪录片。当年夏天,这部名为《下课女性教育的死亡》的纪录片播出。马拉拉一下子成了名人,开始接受国内外媒体的采访,并更加公开地为争取女性受教育权利而呼吁。
马拉拉引起了塔利班的注意,他们把她视为“异教徒和道德败坏的象征”。马拉拉也开始接到各种死亡威胁,报纸上、塞进门缝的纸条上。但她却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勇气。
“我经常会想到这个问题,甚至把场面都想象得很清楚。即使他们派人来杀我,我也要告诉他们:你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受教育是我们的基本权利。”马拉拉说。当这些威胁没有发挥作用。塔利班决定采取行动。
2012年10月9日,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天气已经转凉,刚刚在学校参加完一场考试的马拉拉乘校车返回家中。河谷的道路并不好走,校車愈行愈慢。一名蒙面的持枪男子突然跳上车厢,大声嚷道:“你们中谁是马拉拉,快说,不然我杀了你们所有人。”
在场的两名女孩虽然没有说出马拉拉的名字,但都不自觉地朝马拉拉看去。很快,马拉拉被认出,持枪者对着她的脸颊扣动扳机后,子弹从马拉拉的头部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