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电视剧有一个普遍的批评,叫做“雷”。这个“雷”字的涵义很广,有可能指代粗制滥造,也有可能指台词或情节荒唐可笑,或者思想境界低下粗俗什么的。其中历史题材是个重雷区,招致的批评最多。
我一直在跟影视圈的朋友们讨论,把一部雷历史剧和一部好历史剧区分开来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给历史剧安上避雷针?不止一个朋友脱口而出:这还不简单,不符合真实历史或经典原著的,当然就是雷剧。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要知道,要拍出一部严格符合历史的电视剧或电影是不可能的。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史记》中有这么一段:“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这个徐市就是徐福。假如我们要拍一部徐福主题的电影,只凭这么一点记载是根本不够的。他从哪里知道这三座神山的存在?为什么要上书?是通过什么门路?动机是什么?又是如何说服秦始皇的?那几千童男童女是如何征集的?中间有什么波折或悲剧没有?我们需要补充大量细节,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些细节,我们不可能通过史书去补充,只能靠脑补,自然不可能完全符合历史。
再比如说玄武门之变,历来是历史剧的热门题材,港台大陆拍十来次了。不过在任何一个版本里,你都不会看到一个记录在史书里的真实细节:“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翻译过来就说,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把李世民叫过去,李世民跪在父亲面前,吸吮他的乳房,一边吸一边哭。
够雷的吧?据学人考证,这是当时一种习俗,“以示为孺子时无间之态”。 通俗来讲,就是李世民在卖萌。可惜这种卖萌太过重口味。可以想象,如果一位熟读史书的编剧为了还原历史,毅然把这个细节写进去拍出来,观众们一定会愤怒地大骂:你们瞎拍些什 么?
在我看来,一部装上了避雷针的历史剧或名著改编剧应该是这样的:它在大事上坚定不移地按照历史的进程发展,但在虚构的细节上却可以尽情发挥。当然,这些发挥要符合隐含的事件逻辑和人物性格,甚至有所升華,并与大事件相统一。即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比如《走向共和》的开头,李鸿章一边吃鱼一边听报告,听到各地报来灾荒饥馑,神态自若,听说给慈禧太后的鹦鹉死了,却手中一颤。这个细节显然也是虚构的,但观众并不觉得突兀,李鸿章就是这样的人,他干得出这样的事。
《三国演义》里空城计一段,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洒然登城,气定神闲,一具瑶琴吓退司马懿的大军,然后从容离去。而在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却是这么安排的:唐国强演的诸葛亮听说司马懿大军来袭,焦虑不已,拿着扇子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扇子无意中碰到瑶琴,才急中生智。等到吓退司马懿大军以后,诸葛亮伏在琴上,汗如雨下。
空城计不符合真实历史,可罗贯中靠这个桥段一举奠定了诸葛亮的智仙形象;电视剧《三国演义》不符合文学名著,可这个原创的细节把诸葛亮从神坛上拉了下来,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像这样的改编原创,都是极高明的。它不光避开了天雷,还让我们的心里麻酥酥如同过了电一样。
所以归根到底,历史剧的好与坏,不能仅仅只以符合真实历史与否来判断,它能不能避开天雷,其实是靠那些虚构细节里的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