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埃文斯 盖尔·巴克兰 戴维·列
1930年代,24 岁的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m Mclean)是一名普通的卡车司机,经常要给码头运货。在嘈杂的码头上,卸货工人像蚂蚁一样来回奔走,吃力地卸下卡车上的每一个箱子和每一捆货物,搬到船边的吊舱里。然后,码头工人将吊舱里的货物一件件卸下,再搬入货舱。装满一艘船的货舱通常需要8天时间。
“像这样卸货装船太浪费时间和金钱!”麦克莱恩说,“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货车能被直接吊上货船放好,那不是很好吗?”
这就是如今影响了全世界的“集装箱运输”:巴黎的餐馆里有来自加州的莴苣,美国的超市里能买到德國啤酒,肯塔基的汽车厂组装着日本的配件。
1950年代,汽车与铁路在运输业的激烈竞争,迫使麦克莱恩重拾了当年在码头上突发的想法。此时,他已在家人的帮助下组建了自己的卡车运输公司,公司拥有1700 辆卡车,年收入达到1200万美元。
1955年,利用花旗银行提供的贷款,麦克莱恩收购了一家汽轮移动公司,并将其改名为海陆运输公司。他在货轮的甲板上装配了一个金属平台,打算将两辆拖车重叠起来放置于平台上。但车轮增加了堆放的难度和危险性,于是他取下车轮底座,并加固了拖车——“集装箱”就这样出现了:它们易于堆放,可以被装进火车车厢,如果加上底盘还适合于公路运输。
集装箱的飞速发展,源自一场战争。1960年代,随着越战升温,每个月都有17000名新增的美国士兵登陆越南,跨太平洋的海上运输——为这些部队提供食品、衣物和武器装备,成为美军的大麻烦。而在当时的越南,整个国家从南到北有700多英里长,却只有一个深水港(金兰湾)、一家几乎停止运转的铁路公司和一个支离破碎的公路系统。即便是补给顺利抵达金兰湾,要将其继续分发到西贡等城市,也十分不易。
1965年,美国军事海运局开始为通往越南的航运业务招标。麦克莱恩主动提供加固码头、装配起重机、建造卡车站场等配套业务,赢得了这份7000万美元的合同。
几乎是一夜之间,金兰湾变成了一个大型的集装箱货港。1967年11月,海陆运输公司的第一艘集装箱船抵达金兰湾,它运来了609只35英尺的集装箱。等候在此的卡车把一半的肉类、蔬果甚至冰淇淋送到附近的基地,其余则通过短途运输船运到西贡和沿岸其他港口。美国军方认为,如果在增兵之初就采用集装箱运输,至少能节约8.8亿美元开支。
与军方的合作,给海陆运输公司也带来了滚滚利润:1967-1973年,公司从国防部赚到的钱从0增长到4.5亿美元,接近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麦克莱恩还发现了新的机会。
从越南返回美国西海岸时,货轮运载的都是空集装箱。由于军方的合同足以覆盖全部运营成本,那么,如果能找到从太平洋运回美国的货物,这笔收入将是纯利润。麦克莱恩想到了一个主意:为什么不在日本停留呢?
彼时,日本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其服装、晶体管收音机、立体声音响系统以及汽车等产品在美国所占份额不断上升,不难想象那里集装箱航运的潜力有多么巨大。
在一次从越南返回美国的路上,麦克莱恩与公司高管开了一个会,会上他问:“你们谁在三井集团有认识的人?”两个星期后,三井集团派出的一个大型代表团就抵达伊丽莎白港,参观了海陆运输公司的码头。1967年9月,日本与美国西海岸之间航线上就突然挤满了等待装货的集装箱船。
毫不起眼的集装箱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商品的运输费从货物价值的50%降至10%甚至更低,以至于某件产品产自东半球、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来得划算。也可以说,没有集装箱的出现,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成衣绝不会遍地开花。正如《经济学人》所说,“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