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历史细节,唱响多元史观

2014-04-08 13:36刘玉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6期

刘玉连

摘 要 多元史观的养成可以促进学生在分析历史细节中得出多角度的历史结论,能够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宅地法》历史细节着手,分析教学中多元史观的运用。

关键词 历史细节;历史结论;多元史观

一、“论从史出”要求正确的历史观作为指导

从学生学习历史的程序来说,首先接触的是“是什么”,然后是“为什么”,再之后是“是什么”与“为什么”之间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历史观,不同的历史观指导下会得出不同角度的历史结论,单一的观念也会导致片面的观点。所以,“论从史出” 不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也是一种学史态度,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作为指导。

从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来说,学生学习历史最终都是为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会客观地看待世界事务。“论从史出”就要让学生从史实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多元史观让学生在看待历史事件时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更全面的采纳历史事实来支持观点,对构成事物的全貌提供多维的参数,使历史结论更加接近历史事实。

从不同史观的联系与区别来说,多元史观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唯物史观强调物质性,强调经济基础准定上层建筑,强调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社会史观强调不仅要关注历史大事也要关注历史细节,才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现代化史观强调“一元多线”史观,分析社会发展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全球史观强调世界是一个整体,主张从宏观、全球角度分析历史发展;此外还有文明史观、生态史观等等。每一种史观不是互相否定,而是关注不同的侧面,多元史观的采用使历史事件的不同侧面得到解释或支持,真正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思维拓展的方式。

二、历史细节到历史结论需要历史观作为主线

《决定美国命运的内战》一课指出《宅地法》的颁布起到了“调动人民积极性,扭转战局”这一历史结论,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结论必须提供有理有据的历史细节。怎样选取历史细节?一个法令与一个历史结局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人,也就是法令的受众:美国人民。再深而究之是人民的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所以,这一个逻辑中包含了唯物史观及社会史观的基本理念,史观的认定为历史细节的选取提供了线索。从社会史观出发,立足于《宅地法》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设计以下问题:

(1)《宅地法》具体规定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宅地法》规定的160英亩土地约等于647497平方米,我们学校是50692平方米,东莞市中心广场是33万平方米,你们算算这块土地相当于几个学校,几个广场?

(3)参考以下参数,估算一下10美元的登记费在当时的价值。你觉得当时什么样的人可以凑齐这笔钱?

(1)1863年,美国纺织女工周工资3美元,月工资12美元。

(2)1864年,每吨煤价格是11美元。

(3)1864年,1美元可以买217.5公斤牛奶。

(4)美国1820年,国会公布最低土地售价是每英亩1.25美元,如果10美元只可以买到8英亩,也就是现在可以花同样钱得到20倍的土地。③请问,由此看出,《宅地法》给人民以什么实惠?

(5)结论:由此请大家归纳《宅地法》为什么可以为扭转战局产生作用?

学生从《宅地法》的数字细节中得出历史结论,运用的是唯物史观和社会史观的结合,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一方面社会底层的生存需要改变了历史事件的结局。

三、历史观指导着历史细节的深入探究

新的历史观对待历史细节,可以发掘出新的历史结论,从社会史观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的历史细节,从现代化史观角度来看,还有探究的角度。从现代化史观来看,课本指出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又一障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一历史结论需要更多的历史细节中得到支持。

《宅地法》一目的细节分析设置以下问题:

(1)为什么《宅地法》要规定连续耕种5年以上?这对资本主义发展会产生什么作用?(预设学生回答角度:西部从此人口会增多,经济会发展。西部人民反对南方奴隶制,有利于西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如果战争胜利,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更好。)

(2)《宅地法》中还规定:凡希望在5年内得到土地的人只要支付每英亩1.25美元的费用,也可以提前买到土地④。请问大家觉得这一条规定会使什么阶层占有土地?这对资本主义发展会产生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产者占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进行大型的生产,大规模畜养牲畜,大规模生产粮食,大规模使用机械种植棉花等原料,为资本主义提供大量原料,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在经营5年中,无钱购买机械设备,无法继续经营这些土地,最后不得不放弃土地的贫困农民会有什么前途?这对资本主义发展会产生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民因资本小而失业、流浪、找其他工作,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来说又提供了劳动力)从现代化史观来看,生产的现代化必须以工业化我表现,《宅地法》的规定在美国的资本主义成长过程中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的。

四、多元历史观的运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层次的提升

历史教学的过程既是向学生传输历史知识,也要向学生教授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有成熟的历史观,但历史知识需要有逻辑关系的组织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可运用。所以说历史观的运用不仅改变了历史学习的死记硬背模式,也改变了学生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使单一的历史细节成为有逻辑关系的知识关系,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主次、矛盾、表里、因果等等区分。在对历史细节与历史结论的关系上的区分必然要求学生在思维上形成区分的观念,对历史结论的判断时有目的性进行判断和选择,并为自己的判断提供认知上的支持,这种理性的思维是思维层次的提升。

当然,学生的历史观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如果能把多元的历史观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打开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学习历史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祚昌·美国内战史,第391页。

[2]刘祚昌·美国内战史,第389.390页。

[3]陈丽斯·多维度解析1862年美国《宅地法》,《考试周刊》2010年第14期

[4]杨生茂·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第184页。

[7]朱汉国,闫璟,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