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一语道破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其中,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读学写,指向“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在咬文嚼字中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
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教师在细化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细读文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反对,两次拿出1元5角钱给“我”买书的事。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会依据略读课的课型特点,先引导学生读题目上方的阅读提示,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再整体感知课文,并根据提示勾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的句子;然后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逐一体会重点句段,顺势感情朗读;最后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很明显,这是紧紧围绕着“文本理解”进行的教学,学生最终得到的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是与现在的语用教学背道而驰的,是无效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科学地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关注生本,围绕“语用”组织教学呢?
陈先云老师在“2013年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上的总结发言中,针对高段语言文字运用指出:“教师应挖掘、提炼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学会取舍,一课一得;加强体会、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注重读写结合。”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内容是什么?语用切入点又在哪儿呢?是阅读提示中的语言、外貌描写吗?教材中有大量写人记事的课文,语言、外貌描写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系统地阅读教材,你会发现,从这篇课文开始,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作者运用“反复”的手法,塑造了母亲工作辛苦形象的慢镜头和忙碌的快镜头,这是作者表达慈母深情的一大特色。那么,教師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体会深情,学习表达。因此,可以如下设计教学环节:
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勾画出特殊表达的语段,体会并批注这样写的好处。
预设一: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这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有补充吗?(运用了三个“我的母亲”,而且都放在了后边。)
2、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我们习作时,一般把“我的母亲”放在哪儿?(生:前边,屏幕出示原文和把“我的母亲提前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比较一下,看看你更欣赏哪一段话?为什么?
(2)结合板书,看看这个语段描写了母亲的哪些方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原文中,作者这样写道,自己读一读(屏幕出示:“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从中你感受到母亲的什么?感情朗读。
(3)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瘦小,这样苍老,这样辛苦!一月所挣的工资却仅有27元。在那个年代,1元5角钱可以买十斤米,1元5角钱可以买5斤肉,1元5角钱相当于全家近两天的生活费啊!听了这段资料,联系课文内容,你想说点什么?
(4)作者就是这样,抓住母亲的外貌、动作,通过反复使用“我的母亲”,运用反复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将慈母的形象慢慢地放映在我们眼前,表达出慈母的深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预设二: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作者反复使用了哪个词?和刚才咱们探讨的语段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都用了反复的表达方式。前者把反复的文字放到了后边,用放慢镜头的方式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后者把反复的文字放到了前边,用快镜头的方式展现了母亲的忙碌感觉。)感情朗读。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忙碌,这样挣钱的!但她却两次毫不犹豫地拿出1元5角钱给我买书看,不必问为什么,只因为慈母情深!
像这样,在学生体会了慈母的深情,领悟了反复这一特殊表达方式之后,再让学生练笔:联想自己母亲的某一瞬间,运用反复的手法,写片段。学生就能情动而辞发,写出了真切、感人的段落。
总之,“语用”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慢慢地引导学生深入体味语言文字中的妙处,最终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