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见闻

2014-04-08 21:37张文广
阳光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风车鲁尔铁塔

初秋时节,有机会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赴德国鲁尔矿区的学习考察活动,不仅学习了解了鲁尔煤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而且领略了西欧发达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素养。时间虽短,却印象深刻;虽是浮光掠影,却感受颇多。

环保的丰碑

我们学习参观德国鲁尔矿区,感受最大、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环保节能意识非常强烈,环保节能的做法随处可见。高耸的煤矿井架告诉我们:环保节能的意识已经深入到了鲁尔煤矿人的骨髓,已经成为他们衡量煤矿如何开发利用的准则。

到达德国的第二天,我们驱车来到了鲁尔工业区,以煤矿生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鲁尔集团就在这里。接待我们的是鲁尔集团所属的鲁尔矿山咨询与商贸有限公司总顾问、工程硕士阿明先生。德国人办事简捷干练,几句寒暄客气,阿明先生就在会议室的投影仪前详细介绍了鲁尔矿区如何从煤矿生产、炼焦生产到重视环境保护、造田复垦、收缩煤矿生产、关闭焦炉焦炭生产,实现从煤炭生产到多元经营成功转型的经验。听着阿明先生绘声绘色的介绍,望着投影仪上煤矿今昔对比图片,大家感慨颇多:是啊!环境保护是每个国家造福人民的重大课题,不仅需要全体人民的觉醒和素质的提高,而且需要企业家和整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需要国家的法规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听完阿明的介绍,我们来到一座煤矿参观。老远就看到了我们熟悉的井架和天轮,然而,却不见我们国内煤矿常见的煤尘飞扬、烟雾弥漫。听了接待我们的查尔博士的介绍,才知道这是座关闭多年的矿井。我们在现场看到:昔日的塌陷坑,如今正在逐渐复垦成为良田;昔日的矸子山,如今已改造成绿草如茵、树木成林、鲜花似锦、石路盘绕的休闲公园;昔日矿井的廊道、过车天桥等,如今已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办公大楼。我们沿着井口旁的扶梯上到二层原来的停车场,不见了往日矿车上下进出的繁忙景象,却见到隔断成的一间间办公室。我们又上到三层办公区参观,员工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的忙碌着。二三层办公室宽大的玻璃窗框吸引了我们,问及缘由,又是德国人环保节能的杰作,这些窗框之所以这么宽大,原来是空心的。冬天往里边灌热水取暖,这就省去了安装取暖装置;夏天使用井下天然的冷水进行循环降温,省去了降温装置。这样,无论是冬天和夏天,都不用安装空调,也就没有了氟的废气排放。然后,我们乘坐已经装饰一新、犹如电梯的“大罐”下到一层。在不远处,一座整面玻璃的五层汽车库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原以为是他们开展多种经营的汽车销售店,却是职工们的停车场。为了节约占地盖成了五层的停车场,为了整洁美观,五层高全是玻璃,一落到底,所以,外边一看一目了然,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汽车销售店呢!德国人环保节能的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

听着精彩风趣的介绍,看着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感受到了德国人环保节能的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更加深了我们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和根本目的的理解。我们发展企业、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目的是什么?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员工、为了人民的生存环境更好,生活质量更高?离开这个根本目的谈发展,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差,人们的健康由于受到恶劣环境的污染每况愈下,讲速度、谈发展,又有什么用呢?

高高的井架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远远望去,好像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一座环境保护的纪念碑。

大风车的传奇

第三天清晨,我们迎着朦胧的晨曦,吸吮着清新的空气,乘车前往荷兰。一路上,大家听着翻译兼导游小丁滔滔不绝的介绍,欣赏着异国他乡的美丽风光。我们问什么时候到荷兰,他说快了,一会儿就到。大约过了20分钟,我们再问什么时候到,他说现在我们已经在荷兰的土地上了。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原以为虽然都是欧盟国家,可以自由来往,但起码也要有个收费站式的边防检查站吧?也应该看看护照什么的吧?可是,这一切都没有,在高速公路上不知不觉中就从德国到了荷兰。这使我们非常感慨:在我国,省与省之间、甚至在市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上都设有收费站,堵车已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了,一堵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的都有。当然。这其中还可以解读出许多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到了荷兰,知道了荷兰有郁金香、木鞋、大风车“三宝”。我们除了品味郁金香的芳香,欣赏大大小小的木鞋,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高耸立的大风车了。荷兰除了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这些世界著名港口城市外,经济以港口中转和农牧业、园艺业著称。以荷兰的国花郁金香为代表,其花卉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出口国。荷兰的木鞋业也闻名于世。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历史上曾称为“尼德兰”,意思是“低洼的地方”,全境大多为冲击平原,60%以上的国土海拔不超过1米,有38%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又因邻近北欧,秋冬季严寒,地表多冰雪,生活贫困的农民于是发明了木鞋。他们将木头中间掏空,前端翘起,略似船形,中间填些软草,有效地抵御了秋冬季的潮湿和寒冷,天长日久,穿木鞋逐渐从买不起皮鞋的无奈之举变成了广泛流行的民族习俗,木鞋的样式也日益丰富,做工也更加精美。我们特意参观了做木鞋的作坊,观看了做木鞋表演,又在商店看了各式各样的木鞋,大家不禁生出购买木鞋留作纪念的念头。说起买木鞋还有一段有趣的经历。大家在看了琳琅满目的木鞋以后,钥匙链上挂着的小木鞋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如果买些这样的钥匙链带回国,给同事们留作纪念也是个名牌呀!正当大家有的挑选、有的准备付款之际,不知谁说了一句:给伙计们买这个?这不是想给人小鞋穿吗?大家“啊呀”一声说 “对呀”!于是纷纷退货,漂亮的售货员姑娘一脸诧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翻译再三解释,她才会心地笑了。不知道她是真的明白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认为我们小题大做。

大风车是荷兰的又一独特景观,它的传奇故事吸引着我们探个究竟。荷兰的这种低洼地势为大风车提供了畅通的海风,使大风车成为了古代荷兰的主要农田灌溉动力。据介绍,世界上第一台风车是荷兰人于1408年发明的,当时是用风车的动力来灌溉农田,发展到18世纪中叶,荷兰的大风车已超过1万台。而荷兰大风车最古老、最有特色、最集中的地方在金得戴克——埃尔斯豪特地区,一个大风车页就达130多米长。因此,这一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这类大风车全国只保留大约1000台,其中仍有300台在使用。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荷兰的“风车日”,全国所有风车在这天都开动起来,供人参观,从而成为了荷兰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小尿童”的魅力

踏上比利时的国土,就被全程陪同我们的小丁翻译眉飞色舞介绍的“小尿童”所吸引,说他是比利时人非常崇敬的“伟大公民”。于是,大家无心过多浏览世界上唯一的以原子球为模型而建造的多功能奇特建筑,对四周绿树成荫而铁栅栏围住、显得森严而幽雅的比利时皇宫也是走马观花,一略而过。当我们急匆匆地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广场,好不容易寻觅到这位”伟大的公民”时,却怎么也无法把他与“伟大”二字联系在一起:在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广场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半米高的铜像坐落在两米来高的略微凹进去的墙壁上,卷曲的头发面带微笑,手把着那玩意儿正在撒尿呢!当我们听了他感人而美丽的传说以后,大家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小小的孩童做出了拯救全城的伟大贡献,说他是“伟大的公民”一点儿也不过分。

“小尿童”的雕像由雕塑大师捷罗姆·杜克里于1619年精心创作建造, 矗立至今已389年了。相传15世纪西班牙人入侵比利时,在逃离布鲁塞尔时企图将该市炸毁。正当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光烧向炸药的万分危急时刻,一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勇敢地冲上前去,机智的用尿浇灭了导火索,使布鲁塞尔幸免于难,劫后余生的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这位机智勇敢的小男孩,就精心制作了这尊铜雕像。他们不仅把小于连奉为比利时“第一公民”“伟大的公民”,还把能喝到“小尿童”撒的尿视为可以给自己带来莫大的福气。据说,小尿童雕像内部连接着几条管道,平常尿出清水,每逢节假日便喷出茶色的啤酒,于是,人们便争先恐后的用双手接“尿”,以先喝为快,其幸福感竟油然而生。

由此联想到了我国的英雄少年: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孩子”们,他们英勇顽强的在战斗里成长;抗日战争时期的“王二小”们,他们不惜献出生命将日寇引入包围圈;小英雄雨来夜奔盘山参加革命,小兵张嘎机智勇敢消灭顽凶,牛娃机警的与敌人周旋巧送鸡毛信,钢铁小战士笑对生死蔑视白匪英勇牺牲。这一幅幅反侵略反压迫的壮丽画卷,一曲曲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慷慨悲歌,无不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真谛。

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英雄少年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沉着机智、乐观坚强的精神风貌,不仅激励鼓舞着我们,而且震撼感动着世人。三岁的小男孩被救出时,躺在担架上,仍然艰难的举起右手给救出他的亲人们敬礼,表现出动人的感恩之心;九岁的小林浩跑出室外又返回教室救出两人,迸发出超常的惊人之举;小孩邓清清在被埋压的黑暗废墟里,居然打着手电在看书,凸显了自信的乐观之情……这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景象,无不证明了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此时,梁启超老先生那段振聋发聩的铿锵之声响在耳边:“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由此看来,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不分国界、息息相通的。人们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赞颂着正义与勇敢、坚强与机智、大爱与感恩,以此来激励民族蓬勃向上,国家不断进步。小尿童的机智勇敢和抵抗外敌的精神,使他赢得了比利时人的尊敬,这也正是他虽不“伟岸”却很“伟大”的魅力所在。

艾菲尔铁塔的精神

早就知道艾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建筑,是法国巴黎的象征,也多次看过它的图片和影视作品。可是,当你逐步走近并登上艾菲尔铁塔,进行近距离观察的时候,还是被它的雄伟壮丽所震撼。特别是夜幕降临,艾菲尔铁塔放射出万丈光芒,华灯闪烁,流光溢彩,晶莹剔透。人们称它为“钢铁维纳斯”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你知道艾菲尔设计并主持建造铁塔的勇敢和当时的法国总统力排众议支持建造这座铁塔的胆识,就不仅仅是震撼,而是引发了深层次的思索。

艾菲尔铁塔是法国政府在1884年为庆祝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00周年承办万国博览会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为此,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一时间,全国的建筑师、设计师纷纷煞费苦心精心设计。但是,这些方案都是一些墨守成规的石质材料的建筑,他们自认为是与巴黎的古典建筑相一致的。而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所设计的铁塔方案,构思新颖,独具匠心,颇有创意,在100多个预选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首选,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艾菲尔这个标新立异的创举,惹恼了巴黎的保守势力。在选择方案的激烈辩论中,他们把铁塔斥为“丑恶的妖魔”“畸形的船桅”,说铁塔不仅与古老的巴黎风格极其不协调,还有损巴黎的形象,破坏了巴黎的传统美。当时的法国总统格雷维面对种种责难,不仅毅然采纳了铁塔方案,而且还让艾菲尔亲自主持建造铁塔,并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经过26个月的艰苦奋战,这个总高度320.7米、总重量9000吨、仅用于焊接钢架的铆钉就达250多万只的庞然大物终于在1889年3月竣工。1889年5月15日万国博览会开幕时,艾菲尔亲手将法兰西国旗升到1000英尺高的塔尖,会场顿时欢声雷动。历史证明了铁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创新奇迹,铁塔证明了艾菲尔的创新智慧与勇气。

我们在铁塔平台上凭栏鸟瞰巴黎城,塞纳河、圣母院、卢浮宫尽收眼底。当我们走下平台,发现在铁塔的东北角矗立着一尊铜像,朴实无华,静静默立。虽然高达3米,但在300多米高的铁塔下,在川流如织的茫茫人海中,却很不显眼。这是法国政府为了纪念艾菲尔建造铁塔的功绩而专门为他立的青铜雕像。凝望铜像,我们感慨万千:创新,历来艰难曲折,遭人非议,阻力重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支持这种勇气而营造的浓厚氛围,就不可能出现创新。创新,既是艾菲尔铁塔的永驻魅力,也是艾菲尔铁塔的不朽精神。

叹息桥畔话叹息

到了意大利,不能不去威尼斯;到了威尼斯,不能不看叹息桥。叹息桥,是当年的威尼斯共和国市政大厅与旁边水牢监狱的连结通道。据介绍,凡是从市政大厅审判的犯人,通过此桥走向水牢的时候,桥上的犯人和桥下的围观民众都不免发出声声叹息,叹息桥因此得名。

我们参观叹息桥那天,老天阴沉着脸,黑压压的乌云厚得几乎要掉下来,翻滚着直垂威尼斯的水面。忽然,一道闪电撕裂乌云,随即一声惊雷,秋风夹着细雨,不住地斜抽在人们的脸上,使人感到一丝丝的凄凉一阵阵的冷。

我们冒着细雨伫立在两座建筑前,凝望着不远处的叹息桥,不禁生出几许感慨:一边是庄严雄伟的市政大厅,富丽堂皇;一边是铁栏密布的监狱水牢,阴森恐怖。据说,凡是踏上叹息桥,进了水牢的,没有几个能活着出来的。叹息桥啊叹息桥,都叹息什么呢?是犯人们良心发现的忏悔 对后人发出的忠告?还是旁人们的感叹惋惜、对自己发出的警示?两座建筑不过3、5米远,却是天壤之别。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恶行、善举,一念之差;天堂、地狱,一步之遥。当然,无论是英雄壮举,还是罪恶行径,其外在表现可能就是在顷刻之间,可是内在素质的养成,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艰苦磨练,进而形成一种高尚的品格,才能在关键时刻和重要抉择面前不迷失方向。

凝视至此,眼前的这座叹息桥逐渐在人们的脑海里叠印成了一座巨大的警示钟!

恰在此时,乌云散去,阳光明媚,照得威尼斯的水面波光粼粼、建筑金碧辉煌,与早晨的乌云细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张文广:1955年生。多年从事政工工作,有多篇散文、随笔见诸《工人日报》《中国工运》《矿工老哥》《唐山晚报》。

猜你喜欢
大风车鲁尔铁塔
东方铁塔: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
磁与铁的故事
草原的大风车(女声独唱)
点赞!英国无腿男子成为健身教练圆梦
大风车转呀转
基于QT的跨平台输电铁塔监控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感谢那个绊倒你的人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