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秋 棉
(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高校是现代社会文化育人的重要主体,是传承人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建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登上历史舞台,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规章制度是高等学校按照一定程序依法制定的,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性文件.“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1].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学风,进而保证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启迪着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制度建设问题,并积极在理论层面探索制度建设的健全和完善问题.
制度因素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才培养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发展的兴与衰.高校制度建设的根本旨意,就是要通过对具体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创新,兴利除弊,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功能,将人才培养和高校建设纳入到规范制度的制约下进行,进而使制度成为人才培养和高校不断发展的立足点.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加强高校规章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制度建设是高校形成稳定教育教学秩序规范的基础.作为基本制度它具备一定的刚性特征,在进行思想指引的同时给人们提供一系列明确的被允许和被禁止行为的信息.有效的规章制度必然有其相应的奖惩措施,它以强制性的方式为教师、学生和高校管理人员设置了行为选择的边界,并系统性地为他们确定了高校内外行为的空间限度.在制度规范下,人们自觉地以制度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依托的秩序基础.邓小平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2]329.”在上世纪以来的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各高校普遍重视了规章制度的建设,应该说高校规章制度在健全和完善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此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其次,制度建设是能够充分调动高校教学和管理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渠道.高校的规章制度都内含有特定的价值导向,它通过思想引导和奖惩机制的指定来规范和引导规定范畴内的人们的行为.在大的层面上,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就得益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制度建设的新创举将过去“大锅饭”的不合理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从而以“按劳分配”的形式调动了人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高校的层面来看,合理的规章制度,能够从一个公开的视角将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把高校各个阶层人们的管理、教学和各方面行为同他们的自身利益挂钩,同社会的思想观念乃至舆论挂钩,使遵守制度规范成为合乎自身利益的行为,成为合乎自身价值实现的行为,从而能够有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能够使高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而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333.”邓小平的话对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同样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改革并充分完善高校规章制度,才能够从制度上保证高校运行的民主化、高效化,促进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和成熟的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在师资、经费、地域、学科基础等方面存在差距,在制度层面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一个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原有的规章制度作为组织内部的行为规范,必然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而在新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其功能能否有效发挥,是规章制度本身作用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从这方面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规章制度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构建和执行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这些缺陷集中表现在两点,一是制度体系不完善,影响到对具体教学与管理问题配套的制度建设;二是规章制度建设中执行检验能力不足.制度之间相互矛盾或缺乏呼应致使职能部门的工作出现悖逆,制度内容交叉导致权责不清造成职能部门间的推诿扯皮现象等.
制度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学校章程的缺失和忽视.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高校的组织机构和章程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变更.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根本就没有制定相应的学校章程,而这直接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六条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大学章程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它是以书面的形式对大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作出的明确规定,和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是一脉贯通的.另一种情况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制定规章制度往往是匆匆而就的,没有经过系统的论证和研讨,这必然会出现宏观视野不足,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主观随意性强的缺陷.
规章制度建设中执行检验能力不足是不完善的制度建设必然产生的影响.在制度的具体执行中,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职能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个倾向,一是严格依据制度行使职能,但对于制度间的矛盾问题和交叉责任盲目下手乃至出现执行失误;一是抓住制度漏洞或避重就轻或推诿扯皮,最终导致职能的虚化行使.盲目的执行等于是离开了“执行”,虚化的执行就是执行乏力,这两种倾向都是要不得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制度执行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制度需要在执行中不断完善和建设.在此意义上,能否做到高效率的制度执行和反馈是制度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过度执法或者是缺乏执法的主动性,职能部门过度作为和不主动作为都是缺乏维护规章制度的意识的表现,这样的表现直接导致的是规章制度严肃性的丧失,最终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能够和法律法规相抵触,同时由于校情(地理位置、历史传承、思想文化基础、地域特点)的影响决定了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不可能靠照抄照搬取得成功.然而事实表明,在这些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做的还远远不够.高校内的特权现象、法律纠纷近年来大量出现,对高校规章制度的各类审查已不再鲜见.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不科学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新建本科院校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不科学表现在和法律法规的相抵触方面.高校的规章制度作为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存在于高校的组织内部,是具有局部特征的制度规范体系.依据现行法律规定,任何部门制度的建设都是要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的.新建本科院校在自身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应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全意识,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没有请相应的法律顾问作指导,或咨询相应的法律专家,致使制定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真的出了问题后才恍然大悟,但付出的代价常常是巨大的.此外,在规章制度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时间上的紧迫性或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在制度制定程序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甚至有的部门从网络上随意借鉴,制度内容对人不对事,缺乏必要的制定程序,这也是制度建设过程中不合法的一个层面.
其次,新建本科院校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不科学还表现在不能为绝大多数人所理解、支持和遵守方面.说白了就是制度的制定不符合实际,个别部门不是从高校的实际诉求出发,而是从自身诉求出发,或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在制度的制定上过多强调组织和纪律,或是将专科时期的制度草率地改个标题继续沿用,针对性不强,又缺乏人本观念.规章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管理的规范化,在全社会都在强调人本观念的时代思潮下,缺乏人性关照的制度建设显然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执行.著名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规定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人为地设定的一些制约”[3].这些“制约”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在和谐的观念之上.要达到和谐,就必须有理解和支持.不切实际的规章制度显然忽视了这个方面.这样的话,一方面由于人们的不理解降低了规章制度作为高校内部法规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规章制度权威和信度的下降.显而易见,由于内容的不切实际,在规章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可操作性差,有章难循的现象的发生.
制度是高校依法办学,贯彻科学发展观,践行高校教育理念和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确保新建本科院校的健康发展.
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一件系统工程,内容上要依据一定的原则,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重要的是坚持“四性”原则.
1) 合法性.主要是管理权限、管理方式、管理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任何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一项制度如果制定不合理,不仅会给工作带了被动,而且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会造成不良影响,其结果不仅影响的是一代人,甚至殃及后代子孙.
2) 操作性.规章是否可以顺利实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必须重视的.高校制定规章制度,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社会环境,否则,只是一纸空文,不能起到统领作用.
3) 规范性.规章制度制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仅表现在规章制度的内容上,而且还包括它的形式上.人们想象高校制定规章制度不会出问题,实际上在制文、印刷过程中稍不注意也会出现问题,甚至出笑话.
4) 协调性.高校的规章制度不仅体现学校领导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而且也考量学校的整体观念.尤其是各个部门之间制定规章,一要沟通,二要协调,不能只注意本部门的诉求,而忽视了整体.
新建本科院校规章制度建设一定程度上在于如何改革旧制度和怎样确立新制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建立一套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在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要争取做到“破”“立”结合,要在结合高校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制度建设的破旧立新,同样明确认识到创新内在的制度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规划过程,需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需要在实践中坚持、贯彻“破”与“立”相统一的方法.“破”是制度建设的前提,是“立”的手段.要破除旧有思想的禁锢,破除那些旧有规章制度.“破”的深刻意义在于新的制度建设是对原有制度规章的体系性破除,是全方位的改革,在此意义上,“破”具有革命性.“立”则侧重建设,是“破”的目的,是制度建设的归宿.是在“破”之后确立新的规章制度体系,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不能仅要重视“破”,还要重视“立”.要敢于创新,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适合本科教育的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过程中,在师生中征询反馈意见是必要的.高校规章制度建设需要集思广益,调动全校师生的智慧.这也有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进而推动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实施.高校的规章制度以约束、调节师生的行为使之符合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核心为目标.高校管理层要转变旧有的“硬性管理”“强制推行”观念,在制度构建中应当充分尊重师生各方的意见,要强化合作和整合意识,使规章制度较全面地体现各方利益,保证在实施过程中被最广泛地接受,从而得以切实地推行.
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总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联系,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传承;同时,在高校规章制度建设问题上,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必然与国外高校的制度文化发生联系.新建本科院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必须重视对现实学校规章制度的历史与传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还要能够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上,对其它高校的制度文化进行考察和鉴别,采用在批判基础上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的方法,推动本校制度建设的进程.不仅要把好的制度和作风进行进一步地发扬,还要敢于在批判基础上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校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出发,从本校规章制度的历史与传统中吸取养分,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制度文化中借鉴有益成果,并且将两者结合起来,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制度探索和建设的进程.
制度强调通过科学、严格的程序和规章来规范人们行为.高校的规章制度同时还是一系列权利和义务或责任的集合, 它应该明确告诉每一位师生或部门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许做什么以及违反制度规定会带来的必然后果.高校规章制度一经制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在校师生都应该服从,不允许有超越制度的特权.制度的执行权力由明确的职能部门来行使,该部门同时承担执行责任.只有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才可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实施,避免各类推诿扯皮现象.
制度改革、创新是一个工作量繁多、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建构起来的规章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改和完善,制度建设必须周密计划、分层次、有秩序地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将系统论与重点论的一般原理运用于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建设的实际,这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方法原则,要做到系统建设与重点推进相统一.从宏观角度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规章制度包括了 11个大的方面:党的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群团工作;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教育;学生管理;校园安全稳定;后勤财务管理.说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毫不为过,在每一项具体制度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到学校规章制度的整体范畴,使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到有机统一.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某一具体制度方面的建设可以采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要善于在总体制度体系的背景下找到重点建设项目,进而集中力量进行突破.通过不同环节的重点突破,最终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建设的整体进程.正确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保证高校制度建设得以长足的发展.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整体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面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切实把制度建设纳入到重要的日程中来,建立健全科学的、规范的、创新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同时,制度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制度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未来.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现代高校教育才会走向正规,培养出积极向上、心智健全、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