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

2014-04-08 23:10徐钱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种群命题媒介

徐钱立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

徐钱立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自2001年以来,媒介生态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其已形成了包括主干问题、核心概念、基本命题在内的完整知识结构。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已产生了可观的学术成果,形成了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媒介生态学;知识结构;问题意识;新媒介生态;媒介生态位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学关注的是微观的传播过程及其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工作关系,往往不重视众传播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之间和它们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1]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媒介的内外部环境更为繁杂,各个因子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结构性变量的数目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如果再从单一的视角解释媒介现象显得孤立和片面,要想对媒介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交互关系有更清楚的认识,必须运用一种全面、互动的观念在传播环境中捕捉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十几年来,中国本土化的媒介生态学研究面向具体的社会与历史结构,不断阐释“媒介作为生态的研究”的基本问题并通过扎实的学术研究提出解答。媒介生态学将媒介放置在一个隐喻性的“媒介生态环境”的概念之中,设定媒介在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是由结构性的因素引起的,特定内外部环境以结构性的方式来影响媒介。认为要理解媒介的变化,我们需要跳出对它功能和变化进行简单观察的局限,从媒介的内外部环境来看待它们。自2001年邵培仁发表《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以来,媒介生态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传媒人纷纷以媒介生态的视角出发探索媒介生态的规律:业界工作者根据媒介生态学研究提供的知识对新闻大事加以评论,而学界人士从各个侧面进行媒介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拓展媒介生态学的学术空间。在此,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和深入地理解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范式,了解媒介生态学研究对于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与传媒实践的重要意义,笔者将从知识结构与研究视野两个方面对媒介生态学进行研究与评析。

一、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知识结构

任何可以称得上学科的知识部门都不是相关知识的简单堆砌,其首条件就是这些知识必须形成以概念、逻辑、原理、命题、方法等元素构成的知识结构。[2]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其具有包括主干问题、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与研究原则在内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媒介生态学强烈的问题意识为进一步提出假设性命题奠定了基础,而这些假设性的理论命题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又使得相关的验证研究“有的放矢”。此外,研究原则的确定与坚守又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一)媒介生态学的问题意识

在对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著作进行了研读和分析之后,笔者梳理出该学术领域的三个主要问题:(1)媒介所处的社会作为整体,它的结构是什么?它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什么,媒介与这些成分又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这个社会结构是怎样塑造和影响媒介的?而媒介对这个结构的维持和变化起到怎样的作用?(2)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媒介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有没有发生变化?它发生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媒介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对于社会整体的进步,媒介处于什么地位,具有什么意义?它用什么独特方式来构建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社会结构?(3)媒介系统内部要素是如何互动的?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媒介内部的要素之间处于怎样的结构状态之中?媒介与外部系统中的各个因子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等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媒介生态学研究能够形成问题意识首先得益于理论的创始人很好地运用了知识与经验之间的张力,问题正是在这种二元关系的内部碰撞中被提出的:媒介生态学研究者一直具备这种学术嗅觉。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传媒事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经济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成为新闻传播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邵培仁等中国传播学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在传媒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信息物探、信息爆炸等学术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办法。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中,邵培仁等就将信息污染视为一种公害,主张控制信息污染的程度,应该大力传播积极的、有助于社会前进的正面内容。[3]在随后的一系列研究中,邵培仁等学者都非常注意观察社会生活的经验,在经验中找问题;其次,媒介生态学者充分掌握与理解存量知识,观察了现有理论与现实传播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在媒介生态学研究之前,邵培仁教授已经对媒介与内外部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在邵培仁所编著的《当代传播学丛书》①当代传播学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包括《经济传播学》、《政治传播学》、《教育传播学》、《艺术传播学》、《新闻传播学》,都由邵培仁编著.中,邵培仁从经济、政治、教育、艺术等不同角度解释传播现象;在《大众传媒通论》一书中,邵培仁详细的阐述了媒介同政治、经济、军事等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媒介战略管理》中,邵培仁又系统地解释了媒介在政治、经济等不同外部因子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会展管理》一书中,邵培仁运用环境生态学的知识来理解文化和传播之间的关系。这些前期的探索以及形成的理论为媒介生态学问题以完整、系统的形式出现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媒介生态学者在对这些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并对比了当前存在的传播实践问题后发现,现存的理论知识无法完全解释当下的传播现象,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对前期理论进行补充和重组;第三,引入生态范式的视角。中国媒介生态学问题的系统提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生态范式”的学习和参考,可以说生态学(Ecology)范式为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该范式主张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层次。这一范式的好处是,将人放在了中心的位置,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态系统同等对待,强调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整体互动和平衡发展。中国的媒介生态学者将先前的传播理论用这种新的眼光加以观察,并敏锐地发现了这种范式对于解释当前传播现象的巨大作用。

所以,在生态范式的引领之下,中国媒介传播学者通过对当前传播经验的敏锐观察,对已有的存量知识进行重新审视和补充,创造了媒介生态学的全新研究领域,并提出了具有生态范式意义的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是开放性的,鼓励媒介生态学的创始人们及其后继的学者进行“接力性”的研究,以此补充和完善媒介生态学的理论体系。

(二)媒介生态学深层的理论命题

假说是问题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当一个科学假说被具体地提出后,人们才能根据这个假说推出相应的检验蕴涵,然后用经验事实来检查这些检验蕴涵的真假。媒介生态学理论命题以及理论延续体是以三大问题为基础,在“生态范式”的引领之下提出的。这一系列命题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播学理论研究进行了延伸和发展,为具有生态意义的研究提供可供证实的假设。在这里,“媒介生态”就不再仅仅是一种隐喻,而成为一种具体可行的动态研究。[4]

(1)理论命题一:媒介生态学假设传播媒介本身不是一种封闭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开放系统。媒介不光与外部环境具有交互关系,而且媒介各因子之间也具有某种关联互动的关系。

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因为它是界定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范式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张是把媒介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去解读。这里所指的更广阔的空间就是指整个社会系统。

(2)理论命题二。第二个理沦命题是第一个命题的逻辑延伸,并且将假说建立在中国本土化的媒介生态学的“生态范式”之上。媒介内部因子、媒介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频繁复杂的整体互动关系会带来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而这些互动系统的划分具有不同的向度。根据这些不同系统的划分,我们可以具体去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换共享行为,探索这些行为背后的结构与规律。按照不同的向度可以延伸出媒介生态学在各个层面上设置的假设,从而拓宽验证的宽度。传播介质的宏观规模的向度划分:人际媒介生态、组织媒介生态、大众媒介生态、跨国媒介生态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规律。信息传播过程环节的向度划分:传者生态、信息生态、符号生态、媒介生态、受众生态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构与规律。按媒介内部因子,可将媒介视作一个整体互动的组织,其内部各种因子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和演变机制。

因为该假设紧随着第一个基本假设而提出,所以对该假设的论证从中国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始就已经展开。早在2001年,邵培仁就通过论文《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对该假设做出了探索性研究,梳理和总结出了五种具有解释功能的生态规律。其中媒介生态位规律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大发现,成为后继的媒介生态研究者最常使用的理论依据之一。

(3)理论命题三:假设媒介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将生态学中的如种群、群落的核心观念引入到媒介生态学研究之中。根据核心概念的向度,媒介生态种群、媒介生态群落、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环境的结构与规律具有同一性与差异性;如果用种群理念对不同的媒介类型进行划分,那么出版(种群)生态、报纸(种群)生态、期刊(种群)生态、广播(种群)生态、电视(种群)生态、电影(种群)生态、网络(种群)生态各有其特点和规律。此外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还会有新的建构在“生态范式”上的生态学假设被提出来。

进一步描绘这个理论命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学主张研究生物、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把视角放在“结构和功能”之上,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层次,将人放在了中心的位置,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态系统同等对待,强调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整体互动和平衡发展。[5]该命题对研究理论命题二的验证工作具有重要的操作意义。

根据这个假设,邵培仁已经做出了示范性的研究并形成了关于媒介生态系统的著名理论。在他的理论①该理论于2008年3月以论文《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的形式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中,媒介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含有政、经济、文化、技术)和一级生产者(传播者)、二级生产者(媒介)、三级生产者(营销)、消费者(受众)和分解者(利用者)。在该理论中,媒介生态具有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两种结构。我们应该从媒介生态系统规划、媒介生态工程规划和媒介生态管理规划入手,合理规划,争取形成媒介系统的“循环式食物链”和“绿色生态链”。此外,邵培仁还将生态城的理念运用到媒介生态研究中,通过对媒介生态城堡的建筑结构和基本标志的阐述,提出了自然地理层、社会功能层、媒介功能层、生态意识层等四个层次的建筑结构,并以低代价的发展模式、高效率的传播系统、良性循环的媒介经济、适宜洁净的环境状况为基本标志。[6]这些理论的提出为该假设理论提供了强大的论证,同时也开启了其他学者利用该理论解释传播现象的局面。

(4)理论命题四:这一命题建立在假设上述假设存在的基础之上,是媒介生态学研究强烈的实用性与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如果上述三个理论命题成立,那么该假说具备存在的条件。如果媒介因子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前确实存在着某种互动关联的规律,那么媒介生态学者就将这些规律总结为理论体系,用该体系内的系统知识来理解和解释媒介生态的实践经验。

该命题假设根据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能够为媒介生态设计和规划的正确决策作出自己的贡献,能为信息传播和媒介运营的有序进行提供生态学层面的理论指导,能对解决媒介生态的污染、退化和生保护、修复和重建等问题提供帮助,能对媒介生态规划、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承认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媒介生态理论能指导客观的媒介实践的这一假说,需要学界和业界一同来验证。

(5)理论连续体。此外,媒介生态学还在以下方面提出假设:第一,假设媒介是一种“环境”。这种假设是北美媒介生态学派提出来的,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基础和研究成果。这种假设的论证依靠文化研究的方法,这对中国本土的偏重于媒介管理的媒介生态研究来说提供了借鉴和补充。第二,假设媒介是一个虚拟空间,通过这种假设,能够模拟媒介因子角色的互动和演练,可以检验媒介运营和制度安排的相关政策。两个命题不属于媒介生态学的主干假设问题,但能对媒介生态学理论体系提供必要的补充和扩展。

二、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学术视野

从媒介生态学的知识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介生态学不是固步自封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具有开放精神的理论大厦。奠基人通过学术天赋提供为后继者们打下该学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提供可研究的假设性命题和成型理论;后继的研究者以奠基人建立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某一或某些命题视野出发,不断发现和解决媒介实践中的问题,或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存量来解决经验问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媒介生态学,必须对所有媒介生态学研究者们的研究视野进行观察和总结。①自2001年底邵培仁教授发表《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两篇奠基论文以来,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开始成建制发展。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各类以媒介生态学研究作为研究视角的文献不断发表。这也为我们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视野进行全面的观察提供了机会。笔者以“媒介生态”、“媒介生态学”关键词与主题词,收集相关的论文形式的文献资料。②文献收集来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知网特色期刊类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本研究把以下三类论文排出在外:第一,该文为应用型论文,但全文没有使用任何媒介生态学的存量理论;第二,该文是根据实践知识验证假说型的文献,但没有通过经验对媒介生态学提出的假设性命题进行验证,而只是在文中孤立地偶然提到“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第三,该文为理论创新型论文,但其研究问题与研究原则已经偏离了媒介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结构。研究发现,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者已经已经形成一个研究群体,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的研究者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在全部460篇论文中,除了13篇③根据经验,许多传媒人身兼传媒行业从业人员与高校工作者双重身份,所以这个群体数量可能高于数据显示。由传媒业界人士写成之外,其余447篇的作者(或作者之一)都来自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在全部优秀硕士论文126篇中,120篇的作者为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其中新闻学专业54篇、传播学专业52篇)。为了解近年来媒介生态学研究者对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知识结构的理解与使用情况(包括对该理论体系范式的补充情况、对假设命题的研究验证情况、对已经形成的经典理论的应用情况),下文将以461篇相关研究论文作为研究材料,从研究主题、研究特色与缺陷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一)研究主题

(1)元理论及相关评述性论文。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任何学术研究领域都必须具有元理论的部分,否则就是一个缺乏核心的松散联盟,不成其为学科。从2001年开始,邵培仁陆续发表了《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媒介生态城堡的构想与建设》等9篇论文,提出了媒介生态学五大观念、五大规律、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种群与集群概念、媒介生态城堡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这些理论成为后续研究者的基础知识。在这创新性的理论被发表之后,各路研究者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对它们进行介绍或者评论,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元理论及作者的一般性介绍与总结;二是对媒介生态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三是研究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差异,这类论文从历史源起、基本概念和知识结构等角度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的异同。

(2)对媒介生态学的五大规律的验证与应用。根据媒介生态学的第二层理论假设,媒介生态系统存在着信息、能量、资源的复杂互动过程。根据这个假设,邵培仁在其论文《论媒介生态学的五大规律》中提出了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并在著作《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第三章中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中媒介生态位规律是最常被应用到媒介研究中的经典理论,自2003湘潭大学樊昌志发表《媒介生态位与媒体的生机》之后,运用该理论来解释媒体现象的学术论文不断涌现。

(3)对媒介种群、集群的相关研究。在邵培仁关于媒介生态种群的元理论中,媒介被视为生态学的最小的生态单位,而集群被视为群落的近义词,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在特定媒介环境内的各种媒介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对媒介种群和媒介集群的研究是媒介生态学的一大重点。据统计,在本次研究的全部460篇中有175篇以某个特定的媒介种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比重占到约38%,而其中大多是探讨报纸种群、期刊种群、广播种群、电视种群、电影种群等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并根据媒介生态学的原理提出相应的生存策略。其中对报纸种群和广电种群的研究比重最大,分别占到22.9%与28.6%。而在集群研究方面,大多遵循邵培仁“媒介集群是具有生态环境特点的城市集合”的观点,有学者聚焦某一城市内的各种媒介的共生共存且相互竞争的媒介群落形态,如陈瑞群的《传媒成长的生态学分析——以湖北知音传媒集团为例》,也有学者关注城市内大型媒介集团旗下的各类媒介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如司林的《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建设研究》。

(4)分析某一传播现象在特定生态系统内的成因。媒介生态学的元理论代表作之一《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指出,媒介生态学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和整体互动体系,它强调内外环境的协调和各种关系生态因子的互动。其中研究社会环境对其他因子(不包括自然环境)媒介现象的作用的研究最为常见,学者们倾向于将当今媒介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现象放置在媒介生态系统的语境中观察,通过抓取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社会环境因子对该现象的影响,找到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当前的状态和改善的方法。研究发现,对该原理的验证论文主要两种类型:一是以某地区的传播现象作为案例,以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作为分析框架;二是对比不同媒介生态环境下同类媒介现象的异同。这类论文比较不同区域内同类媒介现象的形态或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发现其中存在很多差异,认为这些差异实际上就是区域在社会、经济、文化与运营机制等方面所构成的“媒介生态”的差异在现实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体现。

(5)对“新媒介生态”的探讨。媒介生态学强调,媒介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应允许媒介生态系统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价值判断去对待和处理它同环境的复杂关系,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和性质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和结构。在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活动中,众多学者将新媒体视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并探讨这种逐渐形成的“新媒介生态”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这类论文一般有三种研究路数:第一类是根据对新的媒介现象的观察提出媒介生态中的新增变量;第二类为根据新生的媒介环境对原有的媒介生态理论进行补充;第三类论文探讨新媒介生态下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这类论文往往的得出以下结论:传统媒体不必过于担心地位会不会被新的传播技术所完全取代,应着眼于在新的媒介生态中利用和发展自身优势。

(6)对媒介生态失衡问题的研究。上文中提到,媒介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之一就是包括邵培仁在内的传播学者对国内信息污染、信息爆炸等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并运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对特定媒介生态失衡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地解决方法。本研究发现,元理论中信息爆炸、信息匮乏、信息侵略等问题及相关理论很少被后继研究者们触及,而信息公平及信息污染问题的研究却最为常见:一是针对信息公平的问题,元理论及后继的研究共同主张要通过提高受众素养、完善媒介制度、加强媒介伦理建设等来实现信息生态平衡。二是针对信息污染问题,元理论及后继的研究共同主张要通过“绿色”、多样、平等、循环、“扎根”等原则来实现信息绿色和信息生态,而其中多数研究关注的是新媒体兴起带来的相应媒介生态环境失衡问题。这些研究认为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生态格局,导致了信息污染、人的“异化”、社会教育功能基本缺失、消费引导失向、文化传承断层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研究认为权威度高、可信度强的传统媒体是有益的补充,新旧媒体只有互为补充才能维系媒介生态环境的平衡,认为从媒介生态视角重构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和网络媒体的信息补充角色是媒介生态环境良性化的发展路径。

(7)理论延续体与其他周边理论。“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是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连续体之一,被视为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有益借鉴与补充。学者们一般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开展此项研究工作:一是对尼尔波兹曼、保罗·莱文森等北美媒介生态学者的媒介理论进行译介与评述;二是以符号生态论①在邵培仁所著的《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一书的“符号生态论”一章中有详细论述。作为基础理论,基于本土经验提出关于国内媒介符号环境的研究问题,这部分论文数量较少;此外,还有学者拓展出了媒介生态学相关周边理论,如媒介进化研究等。媒介生态学围绕“三大问题”展开、提出四个理论命题及一个理论连续体,在研究原则上坚持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史的“整体互动”原则。作为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的邵培仁教授,他的基本观点与北美传播经验学派研究的特点是相似的,即需要通过传播学的研究提出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包括媒介体制在内)及其功能的理论。在他的引领下,许多媒介生态的机理和规律被发现、补充和运用。与此同时,这片广阔的研究领域也给予了后继的媒介生态学者不断探索、施展才华的空间:重视传媒业界实践的学者倾向于用媒介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相关的传媒实践活动即媒介生态经验现象;作为在高校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更倾向于对媒介生态学提出的假设提出验证与并对理论进行补充。通过全国业界与学界的媒介生态学者的共同努力,该学术领域的知识存量不断增加,研究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在不断被加固,逐渐成为一个宏大的传播学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J].新闻界,2001(10).

[2]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1).

[3]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4]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7).

[5]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1).

[6]邵培仁.媒介生态城堡的构想与建设[J].当代传播,2008(1).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cademic Perspective of China’s Media Ecology Research

XU Qian-li
(School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58,China)

Since 2001,the media ecology researc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academic circle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Although the research started only over a decade ago,it has already formed a complete knowledge structure comprising its main issue,core concepts,and basic propositions. With ten years of exploration,media ecology research in China has produced impressive academic achievements,and formed a number of major research directions.

media ecology;knowledge structure;issue consciousness;new media ecology media ecological niche

G206.7

:A

:1009-1734(2014)05-0061-06

[责任编辑陈义报]

2014-03-07

徐钱立,在读研究生,从事传播学研究。

猜你喜欢
种群命题媒介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岗更湖鲤鱼的种群特征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