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才”施教与大学教育

2014-04-08 14:37帅志强辛均庚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分制因材施教大学

帅志强,辛均庚

(1.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一、正本清源:从“材”到“才”

一般认为,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原则是由孔子所创立,也是孔子践行的最主要的教育教学原则。不过,“因材施教”一词并非是孔子提出,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简称为因材施教。[1]因材施教的“材”字,《说文解字》中对它的注解是:“材谓可用也。……材引申之义凡可用之具皆曰材”。[2]72,通俗点,“材”就是指工具,物体,是有用之物,因而它是静态的、被动的一种客观物体存在。它的价值取决于用与不用,用了才有用,不用就没用,完全取决于他者,没有自我。因材施教通俗的理解,就是根据”材”(学生)的特征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把学生当作“材”,这可能就是古代社会“非人”的写照。马克思曾提出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怎样在非人的境遇中得以合乎人性地成长?”[2]31马克思的意蕴就是在民主社会之前,是没有“人性”的社会,说得通俗点,就是绝大多数人是在过着非人的生活,即没有真正像人一样生活,换句话说,统治者根本没有把被统治者当真正的人看待,把他们当作器物,一种有生命的器物而已。马克思的理想目标应是在“人”的境遇中更人性地成长,即把人当人看,让人合乎人的属性发展。这种“非人”的境遇在古代的中国表现尤为突出,古代的中国可以形象描述为“主子与奴才”的社会。皇帝就是“主子”,其余所有的人财物都是“奴才”,都是为皇帝所用的器物。然而,孔子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并没有把学生当作“材”,而是把学生当作“人”和“才”。这在《论语》中可以印证,全书中只用了一个“材”,而且这个“材”还不是“材”的本意,在这里是通假字,实为“哉”,一个语气词。[2]73为什么后人要用“材”,而不用“人”和“才”,其中的深刻原因可能是古代中国的王道思想,忠君爱国是其核心观念,忠君才算爱国,而忠君就得把君当作”主”子,把自己当作”奴才”,所有的一切都得为君所用,而且以君用为荣。因此,古代社会说因“材”施教,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曲解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真正的想把学生培养成”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过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正本清源,还原孔子的真实教育思想,应把“材”改为“才”,即因“才”施教。因“才”施教的“才”有何意蕴,按《说文解字》的注解,通俗地说,“才”就是草木出生,其茎先出,其枝叶未出,但已毕备于地下而待出了。后来清代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曰:“草木初生,而枝叶毕寓。”“才”,之於“人”,“生人之初而万善毕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蕴也。”[2]34通俗地说,才就是人的潜能已部分实现为显能,并将继续发展潜能的人,换句话说,“才”包括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潜在的能力。

事实上,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因“材”施教,把学生当作器物,一个装知识技能的器物,知识技能的标准就是能否为君所用,能用就教,无用则禁。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教育思想仍然在延续,我们当代中国就是最好的证明。应试教育就是因“材”施教,把学生当作器物,一个装知识技能的器物,一个考试机器,知识技能的标准就是考试与否,完全没有人性教育,即无视学生的生命、尊严、人格和自我价值。为此应提出因“才”施教,真正把学生当作真实的人和个体看待,尊重学生的生命、人格,充分发展学生能力和挖掘潜能,最终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大学教育与因“才”施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短短十六个字就精炼地道出了古代大学的三项职能,即以德教化,教育全民,培养完人。它与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职能,可谓异曲同工,都是指向人和社会,通过研究探索知识和技能来培养人和服务社会。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目前有三种说法:即知识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就是把大学看作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个人本位就是大学要竭力为个人的需要发展服务,社会本位就是把大学看作是服务社会的工具,大学为国家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和知识技术。然而,不管知识本位,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在本质上都不可能绝对分开,从系统论观点来看,三者是内在统一的。知识是人创造发展的,知识的创造发展与人的需要兴趣密切相关,个人需要发展要得到满足,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技术,而且必须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国家社会要发展必须靠人才和知识技术。所以人为地割裂是犯了绝对化错误,应该有机统一,才是大学的真正本质。大学教育通过科学研究,发展和创造知识技术,用知识技术通过教学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用知识技术服务于国家社会,实际上还是人用知识技术服务国家社会。说到根本,大学教育就是通过知识技术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满足个人的需求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大学教育要成功,就得科学合理把握知识、个人、社会三者关系,就得遵循知识规律,尊重个人发展规律,把握知识和人的社会属性。一句话,大学教育要因“才”施教。在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当今社会,因“才”施教就显得格外适切和紧迫。

大学教育的因“才”施教比中小学的因“才”施教内涵更丰富。大学教育的因“才”施教,除了根据和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身体特征、人格特征外,还有一个就是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是不同人才分类培养的教育,而这一个就是与中小学的因“才”施教最大的不同。大学教育一方面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身体特征、人格特征,另一方面还要明确学生未来发展的人才属性和特征,即专业属性。大学因“才”施教的“才”包括“内才”与“外才”两个方面,“内才”主要指学生的内在属性,包括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身体特征、人格特征等,“外才”主要指学生未来从事的专业属性或职业类型,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情感、职业道德素养等。为此,大学要因“才”施教,比起中小学的因“才”施教任务更多,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

三、大学因“才”施教的路径构建

大学因“才”施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进行因“才”施教,真正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国家社会培养出真正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创造知识技术,就必须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制度、教育教学模式。

1.从教学理念上讲,大学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有生命的、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看待,学生不是来大学接受教育的,而是来享受教育,是带着自己的思想目标来学习的,他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人格特征和身体条件。大学教育就要尊重学生的这些“内才”,为“内才”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要尊重学生未来专业职业发展需求,即“外才”,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为此,大学教育要完成“内外才”教育的双重任务,“内才”更偏重人的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社会人,包括道德与人格的身心发展,“外才”更偏重才的教育,即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包括业知识技能、专业情感、职业道德素养等教育。

大学教育要真正达到以学生为本,还得满足以教师为本,或者说以教师为本是以学生为本的保障和基础。没有卓越的教师,又哪有杰出的学生?为此,提出以教师为本是合乎当代社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以教师为本有双重意蕴,一方面教师跟学生一样,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思想的、有理想目标的个体,理应得到尊重。在过去,把教师比喻成燃烧的蜡烛,就是无视教师的生命,视教师为器物,一个教书的机器而已。另一方面教师发展必须得到尊重,大学必须为教师发展提供和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教师发展了,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为此,大学只有做到了以教师为本,才算是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最后,大学教育还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即遵循知识技能发展规律、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专业、职业发展规律。大学只有做到了以人为本和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因“才”施教。

2.从教学管理来讲,大学因“才”施教,除了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得有先进的制度保障。学分制就是目前大学因“才”施教的制度保障之一。学分制,一种教育模式,以选课为核心,通过课程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真正有利于因“才”施教。学分制改革在我国高校已全面展开,但都没有真正做到学分制。目前高校实行的更多是学年学分制,还不是完全学分制,基本上还是以学年制管理为主,学分制参考为辅,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在学年内毕业,很少提前毕业,有一小部分推迟毕业。大学要因“才”施教,还必须往完全学分制发展,真正做到学生自主发展。完全学分制是把毕业必须取得的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规定的学时量和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完全学分制所规定的学分和课程,其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与学年制差不多,要修满毕业学分和课程的时间,与学年制规定的时间基本一致,但完全学分制学生毕业的时间是弹性的,不像学年制都是统一的。比如本科层次,学年制是四年毕业,完全学分制学生毕业大部分可能也要四年,但不少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也就是说完全学分制比学年制提供了学生更多的时间选择和空间选择。时间选择是指学生毕业的时间弹性,勤奋点可以缩短毕业时间,如果有其他事情耽误,也可以延长毕业时间;空间选择是指学生选课自由度。总之,大学因“才”施教,必须做到在教师的一定指导性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显露出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可以自主选课和选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达到既稳固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又发展新的知识技能和挖掘新的潜能。

3.从教学模式来讲,大学因“才”施教,最终还得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一种因“才”施教的教学模式,即“因教施才——因才施教——因材施教”模式。当前大学教育一般培养四大类人才,即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因为每一类型人才成长发展不同,必须采用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此,在构建因“才”施教教学模式时也应根据不同人才类型特征来构建。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例,“因教施才”是大学根据教师专业水平的程度来选择适合的学生进行教学,相应类型的教师才能培养相应类型的人才,一个学术型教师又怎能培养技术型人才,也就说,培养学术型人才自然要选学术型教师来施教。由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新,特别是原创思维心理和能力,这就对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师必须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才有资格来施教,否则选了其他类型教师来施教也白选,除非强迫式教学。[3]不过这样的现象在大学教学中是常有的,导致培养的人才就业力和竞争力不强,所以现在急需改革,必须按照不同人才类型来培养,教师也要按照不同人才类型来选拔和施教。常言所说的“名师出高徒”,除了道出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性外,可能更多的是包涵了要内行,即同一人才属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徒的意蕴。教学从来就是一个相互的动态的过程,必须相互适应,那种强迫式的教育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于此,作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师应充分了解自己,研究学生,真正做到知彼知己,方可教学自如。具体来讲,教师要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人格特征、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结构、兴趣爱好、人格倾向、身体特征等,以此决定更适应哪类学生。学生是多样化的,不断发展的,而且个性各异,作为教师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和人格魅力,尽量往博学型教师发展,并与时代接轨,才能适应更多学生的发展需求。古往今来,对教师的要求一直都是很高的,如赫尔巴特说过,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知识来讲。[4]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博学型的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只有博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真正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教育任务。

“因才施教”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自身和学生,以及学生未来专业发展属性基础上,设计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对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应根据学术型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采用自由开放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应充分创造学生学习的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校营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特征是个性化教育,让学生都有对自己感兴趣的独特的领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学术引领指导者和条件帮助者。采取何种教学模式,直接反映教师了解自己和学生的程度,以及对人才类型特征理解的程度和把握,也将直接影响教学结果和效果,所以,教师要在全面了解自己、学生、人才类型三方面后来设计教学计划和模式,另外需以动态的教学思维和思想来应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不可从一而终,固守不变。

“因材施教”的“材”是指课程,教学内容,意思就是根据课程类型属性以及学生专业属性等来进行教学。课程类型是指该课程属于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偏向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每一种类型的课程其目标是不一样的,专业属性是指每一种专业都有自身的特征。课程类型的不同就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学评价等;专业属性不同也要考虑到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不同。所以,教师必须要研究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课程知识量的多少,同时还得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结构、人格特征和身体特征以及学生的专业属性,来选择确定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表达方式、教学风格、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偏向研究性、理论性、前瞻性。教师一方面要精选教育教学内容,即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发展的前瞻性,也要传承经典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教学内容、自身经验体验以及经典案例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究的科学兴趣和精神;另外,教师应自由开放式地教学,如研究性教学、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总之,因材施教要能做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就“教之所由兴也”即能取得真正的教与学的效果。[5]从因教施才到因才施教,再到因材施教,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教学过程,表面上以教师为线,但实质上是蕴含学生在内的双向互动教与学过程,实现了从教师开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手段的因“才”施教体系创建,将充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教师的自身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春梅.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探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0-91,94.

[2] 雷祯孝.中国人才思想史[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72.

[3] 封平华,韩彩平.“因材施教”与“因教施材”——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反思[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3):93-94.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6.

[5] 李绪坤.学记解读[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08:64.

猜你喜欢
学分制因材施教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