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提升与整合:建构农村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索
——基于生态系统论的视域

2014-04-08 14:37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培训

张 微

(湖北工程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一、研究缘起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 296万,其中农村残疾人6 225万,占农村总人口的6.95%,占残疾人口的75.04%。[1]农村残疾人一直是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对该群体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持续的关注不仅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体现社会公平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要求。在农村残疾人中,除多重残疾外,其他各类残疾以中度、轻度残疾等级为主,大部分的农村残疾人都具备劳动能力。[2]因此,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是其回归社会,改善其生活状况,提升其自我及价值感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表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新背景下,构建农村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改善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已有诸多相关政策与措施旨在改善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存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与错位,农村残疾人自身条件的限制,具体就业扶持措施有时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这导致了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二、生态系统论:农村残疾人就业困境的一个解释视域

“适应”是生态系统论的核心概念。Duffy K G, Wong F Y指出:“人们对自身、家庭和群体的需求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被称为适应(Adaptation)。”[3]从过程上说,适应就是人对环境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能力;从状态上说,就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的协调和均衡,使人达到一种福利状态。人一生都需要不断地适应环境,这种适应是个人需要满足和生活任务完成的必要条件。同时,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社会环境之间持续地进行信息、能量和其它资源交换的过程。适应不仅仅是人对环境的适应,同时也强调去改变环境,消除环境中的限制,旨在为人创造更佳的外在环境,让环境中的资源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因此,适应是双向的,是人与环境互动状态的表征。当人们能与其生存环境进行有效、顺畅地交换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和谐的,人的各种需要能在环境中得以满足,这样人就处于一种适应状态。反之,人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状态,就会给其带来不适、压力甚至是苦难。而这样的“适应不良”,通常表现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个人能力弱和环境中资源的匮乏。

对于本研究而言,分析单位(农村残疾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就是“环境中的人”。对于个人来说,时刻都在与所处环境的各个系统在不断地发生交互作用,不断地呈现自己的适应状态。因此,当研究聚焦于就业问题时,我们就可以从以上理论架构出发,从“就业需求”、“就业能力”和“就业资源”三个维度去考察农村残疾人就业的“适应不良”现状。在资料的采集上,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多段抽样,从湖北省的孝南、应城、云梦、赤壁、潜江、红安等13个市县区中选取了305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收回有效问卷253份,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三、基于生态系统论的实证研究

(一)就业需求

所谓就业需求是指研究对象是否愿意工作及其对各种手段、条件、资源的期许。笔者将“就业需求”的概念操作化为“工作意愿的强烈程度”、“就业地点的选择”、“工作性质的选择”和“最需要的社会支持”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1.农村残疾人更愿意在当地就业

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有62.7%的农村残疾人愿意留在村或镇里就业,15.0%的愿意到所在县城就业,两者比例高达75%以上。在定性资料中,被访者均谈到,由于行动不便,同时方便家人照顾,他们更愿意在村里或离家不远的城镇中工作。可见,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更愿意在当地就业。

2.农村残疾人更愿意在家从事手工业劳动或私人经营

关于工作性质的倾向问题,被调查者中务农和到企业打工,仅占总数的7.2%和14.5%,而愿意在家从事手工业和工艺活,和想在村里或镇上开个小店或摆个小摊,分别占到总数的32.9%和39.4%。这说明,农村残疾人更愿意在家从事手工业劳动或私人店铺经营。

3.农村残疾人最需要的就业支持是就业培训和信息支持

在对农村残疾人最需要的支持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排在前两位的是技术培训和信息支持。其中,技术培训支持以及信息支持是农村残疾人最需要的,均占总人数的六成以上。同时,该结果与我们对其参加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调查结果一致。数据显示,有80.2%的残疾人愿意和比较愿意参加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持不愿意和无所谓态度的不到两成。

(二)就业能力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的内涵说法不一,但其核心是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其生理特征是影响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将“就业能力”操作化为残疾类型、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三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1.绝大部分残疾人均为单一残疾类型,以肢体、视力和听说障碍残疾为主

有关“残疾类型”的调查数据显示,110人属于肢体残疾,51人属于视力残疾,52人属于听力和语言残疾,28人属于智力残疾,12人有多重残疾,其中肢体残疾人数所占总数比例最大,为43.5%,其次是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分别占20.5%和20.2%,智力残疾占11.1%,所占比例较小,还有4.7%的人有多重残疾。可见,绝大部分残疾人均为单一残疾类型,以肢体、视力和听说障碍残疾为主。

2.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在对农村残疾人文化程度的调查中,有75人选择了“不识字或识字很少”,83人上过小学,58人上过初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5.4%,因此我们可知,农村残疾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3.大部分农村残疾人并无手艺或技能

拥有手艺或技能是残疾人得以自立、展现其能力以及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对农村残疾人所拥有的劳动技能的调查中,有168人并没有任何手艺或技能,而有手艺或技能的仅有85人,他们分别占总数的66.4%和33.6%,由此可知,大部分农村残疾人并无手艺或技能。

(三)就业资源

所谓资源可被理解为任何用于实现目标、减缓困扰、完成人生任务及满足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资源可以是制度、爱、物质和服务等等,其实质就是社会支持。根据社会支持的主体划分,可将社会支持分为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和政府支持。本研究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农村残疾人的就业资源。

1.大部分农村残疾人家庭为其就业提供了直接支持

调查发现,有202人表示家庭支持其就业,占79.8%,有146人表示家人曾为其直接找过工作,占58.2%。同时,在对就业信息来源调查中得知,表示就业信息来源于政府、社区、事业团体(残联、公益组织)等的仅占18.3%,来源于社会媒介(就业中介、互联网、报纸电视等)的仅占11.4%,两者加起来不到三成。而来源于家庭,即亲人熟人介绍的比例最大,为69.8%。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农村残疾人家庭为其就业提供了直接支持。

2.村委会未能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有14人表示村委会为其直接找过工作,只占5.5%,仅50人回应村委会工作人员上门鼓励和支持其积极就业并为其提供过就业信息,有17人受过村委会介绍的就业培训,仅占总数的6.7%,更多的是有170人表示村委会没有提供过帮助,占总人数的67.2%。同时,在对17位村委会干部的访谈中,有10位表示,村委会确实无力为村里的残疾人就业提供帮助。有3人表示,由于村里有企业,其会为小部分农村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主要是企业门卫、保洁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村委会未对农村残疾人就业起到应有的作用。

3.政府未能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应有的就业服务

在对政府支持的实证研究中,在残联提供的就业扶持方面,仅有4人认为残联“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帮助很多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87人认为它“只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帮助,而没有解决大部分残疾人的问题”,22人认为“几乎没有为残疾人提供帮助”,还有140人“不了解残联,不清楚其工作”,这表明农村残疾人几乎没有感受过残联的支持;在就业安置和扶持方面,有36人接受过就业安置或扶持,占14.2%,217人没有接受过就业安置或扶持,占85.8%,这表明农村残疾人也未能真正得到过就业安置和扶持;在各种就业服务和培训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相关政策几乎没有落实。首先,在求职登记状况上,仅有36人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进行过求职登记,而有217人没有登记过,后者比例高达85.8%。其次,关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有231人没有参加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仅有22人参加过,前者比例达到了91.3%。再次,在对获得劳动技能等级及职业技能证书状况的调查中,仅有12人获得初级证书,占4.7%,2人获得中级证书,占0.8%。这表明,对于农村残疾人来说,就业登记和培训方面的服务几乎是形同虚设的,农村残疾人几乎没有享受过相关就业服务。

从以上对“适应不良”现状的考察中,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村残疾人有其特殊的就业需求,且渴望得到多方面的就业支持;第二,农村残疾人就业能力弱;第三,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薄弱,内容匮乏,主要来自于家庭的支持。

四、构建农村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索

基于生态系统的理论视域,该群体就业的问题是一种“适应不良”。而“适应不良”的表现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环境中人,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生活任务,都产生于环境,而生活任务的完成和个体需要的实现又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运作,并且需要得到环境中资源的支持。[4]当前,我国缺乏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和对残疾人保障的合理定位。[5]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看,是一个“社会事实”,而从个人层面来看则是一个社会行动。而无论是站在涂尔干,还是站在韦伯的视角,无论是把其看做是现象还是个案,都需要去重新评估该群体的就业需求、就业能力,并重新整合这个群体目前环境中所能挖掘的就业资源。

因此,对于当下农村残疾人就业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就业需求、就业能力与就业资源三方面。对于农村残疾人来说,其就业状况的改善需要满足其就业需求、提升其就业能力与整合其就业资源。而这三方面都尤为重要,因为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其适应能力。Levine, Perkins指出:“人类行为通常被视为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适应。资源是许多实践视角的重大组成部分。在各种适应中,通过以下方法调整资源的可用性:(1)通过服务创新提高适应能力;(2)找出人们的优势或者发掘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改变现状,改善对可用资源的利用。”[6]

所谓公共服务是指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7];所谓农村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以满足农村残疾人的就业需要为目的的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所谓农村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则指就业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提供的能改善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基本要素和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当前若要探索构建针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路径,其制度安排至少应包括如下三方面:

第一,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评估服务体系。从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来看,对案主的问题与需求的评估并建档是帮助其走出困境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改善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是基础性的。该制度的构建可准确调查和科学评估农村残疾人个人生存状况、就业能力、就业需求等基本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标准化编码后录入数据库,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信库。

第二,建立农村残疾人分类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根据对就业能力的评估结果,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分类就业培训体系,是提升该群体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该体系可依托县一级残联,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定期开设各种就业培训,为不同就业能力、不同残疾类型的农村残疾人进行有针对性和契合性的就业培训服务,培训合格后给其发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此一来,不同类型、不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可享受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就业培训服务,有效提高其就业能力。因此,建立农村残疾人分类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是挖掘其优势,提升其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帮助农村残疾人调动企业、政府、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现有的就业资源切实有效的方法。比如,利用该平台,可为某一区域内的农村残疾人建立就业信息库,可使农村残疾人的不同就业需求,如就业地点、就业类型、拥有技能、工资要求等和平台上的就业信息进行匹配,实现残疾人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再比如,利用该平台还可发挥某一区域的区位优势,通过当地残联、村委会的帮助,充分调动入驻当地企业的积极性,将农村残疾人安置到入住当地或周边企业中就业;还比如,可利用该平台寻求社会组织与民间力量的支持,利用该区域内的社工、志愿者资源,为农村残疾人寻找就业机会,或者残疾人足不出户,为其引进就业或创业项目。

农村残疾人就业困难是目前我国农村残疾人就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残疾人大国来说,该问题是需要政府持续关注的。生态系统的理论视域对问题的呈现是说明性的而非解释性的,所以它以一种新颖的方式陈述观点,使其在社会的不同层次与个体行为之间建立联系。[8]以生态系统论的“适应”概念观照农村残疾人就业困境,通常可将其解释为一种“适应不良”,这种“适应不良”又可从不同层次进行解释。就业状况差是其“适应不良”的表现,而就业需求无法被满足、就业能力弱、就业资源匮乏则是其“适应不良”的成因。因此,在建构农村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索上,公共部门应至少从三个向度介入,即建立就业评估服务体系、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 杜 鹏,孙鹃娟,和 红,等.中国农村残疾人状况及政策建议[J].人口与经济,2009(2):9-15.

[3] DUFFY K G, WONG F Y. Community Psychology [M].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6.

[4] 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2-9.

[6] LEVINE M, PERKINS D V. Principles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M].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7] 曹爱军,杨 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 派 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3版.冯亚丽,叶鹏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