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2014-04-08 09:00李长春李国元邓青云戴余军王有宁姚国新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科农业农村

李长春,李国元,胡 波,邓青云,戴余军,王有宁,姚国新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高层次农科类人才,同时为农科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加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农科类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是农科类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们结合新农村发展需求,对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了探索,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农科类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1.1 新农村建设对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新农村建设既是农村物质文明的建设,又是农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不管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以及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等示范推广,还是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都需要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做保障。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对农业科技的依赖,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41%,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约为5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和85%以上的水平[1]。与此同时,我国农业一线科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受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影响,农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发展机遇等方面与市区或更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导致农村建设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极度匮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每10户农民就有一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相比,我国农技推广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且专业结构单一,学历层次很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建设的步伐[2]。

1.2 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不同高校在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大量探索,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育人与用人的脱节。具体表现在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特色化内容少;学科专业结构尚不合理,涉及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方面的新专业相对较少;课程整合不够到位,课程之间在衔接上的重复,过分强调单门课程的系统性问题仍然存在;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种植类课程轻经管及人文类课程等思想[3]。同时,受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影响,农科类学科的优势往往不被一些学生和家长了解,甚至误解,农科类在招生中存在明显的劣势。在校期间,一些学生专业意识淡薄,甚至存在厌农情结,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相当数量农科类学生毕业后没有进入新农村建设的大潮,而是挤进大中型城市做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缺乏竞争力。

2 创新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1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与转化,需求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会技术、懂经营、能领导的新型技术应用人才,因而地方高校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为主要方向,并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为目标。我们在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十分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厚专业基础、宽专业口径、重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亮专业特色”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定位应用型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能扎根新农村建设,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的农科类专业人才。

2.2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课程结构体系的优化与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及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才能达到培养目标和显现专业特色。

2.1.1 围绕教学培养目标优化专业主干课程

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原则,确定核心课程,强化主干课程教学,减少课程间的重复。农科类不少课程由于考虑自身体系的完整性,结果造成不同课程间知识点交叉重复较多,可以合理归并调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例如:《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等相关课程可以合成一门新课程《作物生产学》,既增加了各课程学习的相关性,又节省了课时,以便开设新的课程或是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2]。构建专业课程的专题库、案例库,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2.1.2 融合现代技术拓展基础课程

根据农业新技术的发展,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改造、整合、提升传统农学专业,开设现代农业专题讲座,传授包括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变异处理育种技术等高科技育种技术,设置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灾害防治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高科技生产技术,以及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产业经营与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与市场预测技术等经营管理技术课程。教师根据学科发展需求自行研制课件,适时调整专题内容,培养与时俱进的新农村建设人才[4]。

2.1.3 面向一线需求设置交叉课程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农科人才需求特点,设置面向农村基层工作的课程,如农村社会学、农村经济政策法规、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营销学等,适当地压缩传统农学类主干课程的课时,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3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农科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条件、生产需求结合更为密切,根据客观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对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2.3.1 突出应用开展课程实验

改变实验课为理论课的验证和加强的传统观念,突出实验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地位,建立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模块化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近年来,湖北工程学院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督导力度,组织教师立足基本理论,针对生产实际编写实验教材,减少重复性和验证性实验项目。农学专业开设实验课程13门,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9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接近70%。不拘一格实施实验教学,农学、园艺等专业的教师可根据实验需要,带领学生到校园识别植物花卉,或组织学生到温棚、大田开展杂交、嫁接、移栽等实验。

2.3.2 依托平台开展创新实践

重点平台是校内重要的实践教学资源,具有层次高,使用方便等特点。我院联合教务、学工、团委等部门依托校内平台共建实践创新基地,获取校内外更多资源,支持面向新农村建设多元化人才培养,支持物化成果的产出。我们利用校内建有的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等优质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指导学生开展地方优势作物的实验、示范与推广,并开展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训练项目、农产品质量检测、乡情调查、科技宣传和涉农培训。同时培养了学生对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氨基酸分析仪,离子发射光谱仪等大型高端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2.3.3 对接工作开展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熟悉农业生产环节,把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我校农科类专业近几年建立了“农科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模式”,先后在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种子公司、湖北春晖农科院、孝感市农技推广总站等一批专业水平高、生产示范能力强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和涉农企业建立生产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的科研课题实践、协助导师推广项目,进行系统的科研实践训练。在生产实习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生产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企业单位实习,则学生实习时会勤奋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实效,毕业后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5]。

2.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建立健全教与学的双向考核机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2.4.1 完善教学、科研、服务并重的教师考核机制

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推广在高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通常以科研项目的层次,科研经费的多少,以及发表论文和获得的专利等成果来考核教师,并作为评职晋升的主要参考依据,致使许多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够,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建立面向基层,面向教学和生产一线的考评机制,对教师的考核做到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并重,把高校服务社会这项基本职能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农科类教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找课题,带领学生参与新农村实践与推广。

2.4.2 建立知识、能力、素养兼顾的学生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改变过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单一的理论考试形式,明确实践教学中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社会实践及生产劳动等实践环节的要求及考核办法,并与学生的学分挂钩。使学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创新激励机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创新,对获得的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

3 结语

农业院校或涉农院校是农科类高级人才教育的主阵地,应承担起培养新农村建设优秀人才的重任[3]。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时空特性,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会发生一定变化,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只有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陈夏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16):175-177.

[2] 姚国新,李长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农学人才培养探讨[J].出国与就业,2011(5):81-82.

[3] 田健.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34):21555-21557.

[4] 覃广泉,陈平.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4):43-45.

[5] 李国元,姜益泉,胡波,等.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2,32(6):42-44.

猜你喜欢
农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