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东,荀 毅,魏晓航
(1.成都军区总医院院务部,四川成都610083;2.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工管系,重庆401331)
军队营区是由部队营房与环境等所构成的综合空间,是军队展开工作、战备训练和生活的场所[1]。军队营区建设随着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军队编制体制建设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的营区建设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从“山、散、洞”的高度分散到相对集中,从长期的临时住用到逐步稳定,从相对无序的自主建设到全局的系统规划,从强调功能满足到追求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全国环境保护进程的逐步加快,建立生态型军队营区的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建立科学、客观、完整和定量的军队生态营区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营区不是单纯的指一个生态环境系统,而是以军队官兵为主体,在军队营区的空间范围内与营区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包含了营区的生态系统,生态营区的组成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2]。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来,军队生态营区是以营区为空间区域范围,以全体官兵的生活和军事活动为中心,以环境生态学为基础理论,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营区。生态营区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为:一是满足全体官兵生活、工作和实施军事活动的要求;二是满足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住用标准;三是满足资源、能源节约,且生态系统能够循环维持更新。
生态营区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整个体系的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因此,必须设定一些基本原则来规范这一评价体系。
科学性原则:即生态营区的评价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为达到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营区的评价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符合生态营区的建设目标指向,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内容也都必须科学规范,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应做到在时间和空间具有可比性。
政策性原则:生态营区评价不应与国家和军队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导向冲突,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应当是反映生态营区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在已有法规标准基础上进行评价。
可行性原则:生态营区评价体系应符合中国军队营区建设的特殊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概念明确、易测易得;评价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国家、军队的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应易于把握量化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
指导性原则:生态营区评价是为更好的指导军队营区生态保护与部队住用建设工作,因此,生态营区评价体系应体现这种导向性,应对部队未来开展生态营区建设和规划具有指导的意义。
生态营区评价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确定评价指标集。由于生态营区本身以生态学、区域生态系统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因此,在评价指标集的构建中,必须充分考虑营区生态系统的特点,既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特征,更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和经济属性。因此,笔者将生态营区的评价指标集分为三个大的体系,这些体系又包括一系列的量化指标。
周边环境影响指标,是指军队营区所在地的大环境的影响。应当看到,生态营区的建设受营区所在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开展生态营区评估时,必须首先考虑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营区所属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和营区所属地区单位面积上承担的污染物量的强度等。
营区生态系统指标,是指营区内部生态建设所达到的各项指标,包括营区的绿化率、绿地层次与结构以及植物生长的优良程度等指标。当然,还可引进一些生态评价的基本指标,如氧负离子浓度、PM2.5浓度指标等。
生态营区,并非是完全自然的区域,还包括的人类的影响,因此,必须要设定指标用以衡量营区内人员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性干扰和对自然环境的修复保护能力。人为干预能力指标应包含污水排放处理指标、垃圾无害化处理指标、中水利用指标、可再生能源使用指标、烟尘排放指标、营区噪声指标以及官兵环保意识指标等。
生态营区评价的基本应按照以下的程序进行。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集,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科学验证;二是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值;三是利用综合指数评估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四是选择多个试点单位进行试评价;五是对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改进评价体系并逐渐推广。
生态营区评价的核心是评价指标的选取测定、指标权重的获得以及最终评定模型的建立,其中,重点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这已在前文论述,难点则是指标权重的获得以及评定模型的建立。
对于指标权重的获得应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De1phi专家意见法获得。评定模型的建立应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依据各类评价因素的特征,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通过构建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进行模糊变换,将对一些定性评价的指标转化为定量评价[3]。
生态营区建设,是未来军队营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做好生态营区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仅从评价思路、指标选取范围和评价方法体系等方面对评价工作进行了初步的论证,为未来开展深入的生态营区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本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指标集的构建还有待进一步充实,指标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尚未完善,此外,由于军队营区生态环境千差万别,评价体系的普适性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 荀平,刘学真,王立民,等.营区规划[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2] 周建华,钟学红.生态住宅小区外环境评价标准初探[J].西南园艺,2001,29(4):44-45
[3]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