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之路
——以平乐古镇新区概念规划为例

2014-04-08 07:43罗谦
四川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城镇化文明

罗谦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

过去的30多年,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自“城镇化”概念提出至今,中国城镇化率己达51.27%,从运作机理,产业类型以及生态角度看,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城镇化模式。

然而,有学者指出:过半的城镇化率是依靠东部中心城市以及各省份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实现的,且带来了种种弊端。原因在于过去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大部分的建设和投资都发生在大中城市,全国有过半人口进入城市,大、中城市与县城、乡镇的发展存在着悬殊的差异。从城镇化质量看,中小城镇发展滞后更为明显。而大城市、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空间不足等“城市病”显现。

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需要,重新思考中国的城镇化路径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城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的城镇化中,中国需要努力走出一条“三化”协调发展、“两型”社会融合推进的科学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新型城镇化应走生态文明之路,即: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二、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三、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对比传统城镇化与当前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不难发现:传统城镇化是———以主要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以资源与环境遭受过度破坏为代价。而新型城镇化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开发新型资源(包括能源、信息、技术、管理等)为特色、创建生态循环宜居的人居环境。

从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角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既要达成城镇化,又要达成生态环境优化和美化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内涵。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整体利益的优先性,倡导全球治理和世界公民理念。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

努力寻求破解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先进规划思想和技术建设规划与治理的有效办法应是每个建筑、规划界同仁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只有正确地运用各种先进理论、方法、技术,发挥其支撑引领作用,让城镇化的骨子里流着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精神,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生态发展之路!这无疑对我们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城镇化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对不文明说“不”
家乡的城镇化
文明歌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