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央视隔空喊话“取缔”是否失言了

2014-04-08 02:43:39袁圆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余额存款利率

袁圆

今年春节前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达到了6%左右,而通过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工具,收益率更是能够达到7%左右。这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也有人对此表示了忧心忡忡。

央视证券频道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最近发出了“取缔余额宝”的喊话。他认为余额宝冲击的不仅仅只是银行?它所拉高的是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余额宝本身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从中渔利。应当取缔余额宝,尽快还中国以正常的金融秩序。

赚钱的原理

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历来被政府严格限制,即使是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也被控制在规定的浮动幅度之内,任何自行提高利率吸收存款是违规的。但是有一种叫做“同业存款”的模式就可以获得更大区间的利率浮动。比如一家基金公司把资金存到银行,其性质就转变为同业存款了,同业存款的利率可以由基金公司和银行双方协商确定。

余额宝、理财通的运作模式就是吸纳公众资金买进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然后由基金公司存到银行形成的同业存款,借此就能获取被提高了的银行利息,然后转化为公众投资者的投资基金的收益。7%左右的高收益率就是这样做到的,银行通过同业存款绕开监管,实现高息揽储、高息放贷。

商业银行其实早在余额宝、理财通出现之前,就发售过最终转化为同业存款的理财产品。银行缺钱是因为市场贷款需求太旺盛,银行把钱都贷出去了还是有众多的求贷者愿意出10%以上利息获得贷款。导致银行即便以8%的利率吸纳同业存款,仍然有2%以上的息差空间。以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融资为例。万科2012年为满足旗下多个项目开发的需要,申请了金额为10亿元和20亿元的信托贷款,借款期限为2年,利率分别达10.6%和10.5%。不惜支付如此高的利率来实现融资,可见企业贷款需求有多么迫切。

取缔的依据

2月21日晚间钮文新评论道:“当老百姓沾沾自喜于手机账户中又多了几块钱利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想过自己所在的企业融资成本正在面临大幅上涨的风险。这事跟你没关系吗?我想至少你的加薪机会已经被吞噬了,而你的工作机会恐怕也会更加风雨飘摇。”

钮文新总编取缔余额宝的理由如下:一是“余额宝”抬高了整个中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而最终的贷款客户会将这一成本转嫁到每个消费者的身上;二是余额宝其实是趴在商业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没有担当经营风险便获得了暴利;三是凡是有赖于高储蓄为国家提供建设资金的国家,都不会允许余额宝的出现。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就是如此,因为它会搞乱金融市场。在贷款利率高企的环境下,去年来很多家银行都不愿意再做低风险、低利率的个人房贷业务,因此出现了银行取消房贷优惠利率的现象。

此外他还进一步分析认为,余额宝利率高企直接带来贫富差距的拉升。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资产最多的家庭约占全部家庭总数的10%,但他们拥有全部家庭总资产的占比已经高达84.6%。(摘自西南财经大学发布《2012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理财产品收益飙升将会使10%资产最多的家庭财富更加膨胀。以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以现金投资为例(两者现金积累的数额不超过30倍):高收入者300万元起售的信托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0.5%,而针对低收入者10万元起售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仅为5%,投资结果意味着三年后两者的资产差距从原来的290万扩大到393.4万。利率越高复利的扩散作用越明显,普通收入者财产性收入的膨胀速度远远低于高资产者。其直接后果就是加剧贫富分化、阻碍社会公平发展。

余额宝无过

央视评论引发的激烈讨论,让更多的人了解互联网金融,拓展了理财知识。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更多民众的理财意识,余额宝等各类理财产品因此更加热销,商业银行低成本揽存越来越难。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便利、快捷、渠道优势及大数据等等,正在颠覆传统金融业原有的垄断和竞争格局。

笔者并不认同余额宝拉高了实体经济成本的说法。恰恰是因为主流的金融企业没有能够承担“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责,余额宝们才会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前居民们只能将钱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银行里,加上在利率管制之下超发的货币,最受益的本应该是实体经济。然而监管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增银行贷款实际上并未流向真正的用款企业,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依然高企。

银行缺钱是导致民间融资成本飙升的决定性原因。那么钱都去哪儿了呢?——银行贷款依然流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以及少数大中型企业、利率更高的民间借贷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传统金融业没有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并不是因为余额宝的出现,而是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本身的问题。实际上规模高达36万亿的影子银行,对拉高实业经济成本的作用,远比规模还不到1万亿的余额宝们要大得多。

余额宝蓬勃成长更大的意义在于,倒逼利率市场化加快步伐。市场有空间就会有需求,就会有金融产品与服务应运而生。钮文新将矛头指向余额宝,从另一个角度提醒金融决策要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上来。简单的取缔不会有任何效果,除了广大老百姓不能享受高于银行的收益之外,买不起房的照样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的照样找不到工作,想要加薪也只是一种奢望。

监管层给力

围绕着“余额宝们”该不该取缔的争论虽然还没有休止,但在我看来并没有取得决策高层的共鸣,就在央视财经总编钮文新隔空喊话的时候,监管内部却异常平静,关于取缔的话题在监管层已经结束了分歧。一个思路越来越清晰:中国的金融市场需要温和的开放,虽然互联网揽储成本要高于以往,但可以促使银行放低姿态加快转型。揽储成本的提高,将迫使银行关注期限错配的风险,有助于金融体系降低杠杆率。

实际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态势,正是监管层乐见的局面。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产品,还是以P2P网贷为代表的网上小微贷款服务,资产规模和成交量都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创新产品一直持支持态度,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申报初期,曾有互联网公司因对接出现了问题,但是监管层都报以了以往难见的宽容的温和,仅以补交材料就予以了放行。

那么究竟是谁推高了利率水平呢?地方政府过去的大拆大建、帮助房地产开发囤积资金,挤占了其他行业用钱的渠道。融资成本高企的本质,其实就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太过于活跃,从而导致了中央货币政策执行的两难:如果不放开流动性,则贷款利率高企;如果放开流动性、向市场注入资金,则本已经过热的基建、房地产会更热、更疯。要解决利率过高的问题,根子还在于遏制政府主导的经济行为。

在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收益率方面显现出了优势,引导大量居民存款逐渐向互联网金融产品转移。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聚集资金之后,从银行获得了明显高于储蓄存款利率的协议存款利率,普通投资者得到了以往只有金融机构才能享受的实惠,类似存款搬家恰恰是监管层乐见的现象。早在余额宝诞生之前,证监会就希望能够出现能够带动银行负债流动的产品,帮助普通百姓在利率市场化中受益。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类似的银行存款搬家延续了二十余年,而中国的只不过刚刚上路而已。

笔者注意到2月末央行借口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座谈会表示,只要不做资金池和非法集资,P2P行业收益水平将交给市场去决定。监管层的表态实际上已经宣告了争论的结果。

与外界所传闻今年将出台成文的监管法规不同,央行不可能出台互联网金融的法规。面对互联网金融,央行给自己下达任务已经明确,就是“了解行业、向行业学习”。

市场化威力

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诞生于2003年,华安基金是第一家吃螃蟹的基金。此后货币市场基金几乎成为基金公司产品系列的标准配置。但是在产品发展初期货币市场基金不温不火,大多是机构参与申购赎回,鲜见中小投资者参与。2013年6月余额宝横空出世,改写了货币市场基金原有格局,在余额宝成立之初恰逢六月钱荒,握有大量现金的余额宝体现了“现金为王”的优势,收益率节节升高。天弘基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的规模突破2500亿元,用户数超过4900万户。规模在全国单只基金中排名第1,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第14。4000多万余额宝的用户平均年龄仅28.3岁,80后、90后是绝对主力。18-35周岁最为活跃,他们占总用户数的83%。

深陷评论者质疑的余额宝仍然在高速增长。截至2月26日用户已超8100万,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还成功带动了其他类似产品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可以让金融产品更具普适性,百度、腾讯、苏宁等先后与传统金融行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类余额宝产品。截至1月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达到0.95万亿元。P2P行业的吸金能力迅速膨胀,去年行业整体成交量1058亿元,贷款存量268亿元,出借人数超过20万人。信托、银行理财、私募基金等产品,都以差异化的收益吸引着投资者的闲置资金。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温和的推进方式。管理层应当抓住契机,继续扶持和开放互联网金融业。开放可以让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更充分、更公平、更公开,对企业和民众更有利。同时管理层应当预防互联网金融出现一家独大形成垄断,加快发展证券市场,健全多层次资本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分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猜你喜欢
余额存款利率
央行:2022年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1万亿元
2020,余额不足
追回挪走的存款
为何会有负利率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2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0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8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
管理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1-23 02:11:02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