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磊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850000)
藏传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个支系,在世界范围类广受各国学者关注,各国学者对藏传文化的研究也是越来越深入化细致化。藏传的造像作为藏传文化重要的展现形式,它展现了藏区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和宗教观,研究这些造像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藏传文化。
目前国内外对于藏传造像艺术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铜造像以及唐卡壁画等几个方面,且研究的方向偏重于断代和断地域,很少有从形式语言方面对佛类造像进行研究。国内藏传佛像研究有名比如北京的金申、谢继胜、黄春和等几位专家,还有绘画出身的于小冬和李翎等,国外主要有大卫杰克逊、图齐等学者。目前来看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是具有深厚的美术功底的研究性学者或者画家,他们系统的归纳整理了藏传文化的造像学,基本上已经建立整个藏传造像学的框架,对以后藏传艺术的发展有指引性的作用。我的研究深受这些专家学者的影响,主要从从微观出发以“擦擦”为参考实例,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看造像风格的演变乃至于造像风格所受到的大环境的影响。在藏传造像中,佛类造像的存世量非常多,一是由于佛在藏传佛教中不同寻常的地位,二是因为佛的信仰没有教派门户之见,我们去西藏或者藏传造像的博物馆见到最多的就是佛类的造像。在时间上有过去佛、现世佛和未来佛,在空间上中央大日如来佛、东方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本文即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佛类造像作为研究目标,从这一藏区最常见的造像重新认识藏传的造像体系和藏传文化,由于笔者才学疏浅对佛教文化知之不多,所以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藏传造像学。
“擦擦”,是一种广泛流传于藏族文化地的一种小型脱模泥塑,是用印模打制的佛像或者佛塔。最早起源于古印度,根据意大利图齐的研究,“擦擦”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完美的形象或者复制。随着佛教的传入逐渐在藏区兴盛,直到今日在藏区仍能见到大量的“擦擦”。“擦擦”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这主要得益于它制作的便捷性,朝拜的人只要随身带着打制“擦擦”的模具就可以把擦擦带到他们虽经过的地方。“擦擦”跟金铜佛像、唐卡相比较起来同样遵循着一致的度量经,但没有那么正式或者庄严,带有更多的随意性,通过对“擦擦”的研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藏传佛教造像艺术。
佛教创立之初,并没有佛陀的形象,而是用一些莲花、菩提树、法轮、足印、佛塔等象征物来表达对佛祖的追随。等到佛教传入藏区的时候,佛类造像已经发展起完整的造像体系,在中亚地区佛的形象更像是希腊人而在东南亚佛又变成厚嘴唇的印度人形象,在融入到藏区本土的实际中经历了漫长的吸收融合和创新,我们可以从早期的“擦擦”中看到佛类造像保留了浓重的印度或者克什米尔风格。直到16世纪左右各种风格的唐卡画派纷纷登场,随着格鲁派势力的兴起,勉唐画派逐渐崛起,西藏才逐渐形成本土的造像风格。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至2010年,全世界约有12亿佛教信众,是世界三大主要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和南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佛,又称如来、心、性、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意思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轮转生死。惟有断除一念无明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的人才能出三界脱离轮回。悉达多·乔达摩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图(一)三十五方佛
在藏传佛教中主要流传密教,佛是佛陀的简称,常见的有释迦摩尼佛、燃灯佛、弥勒佛、药师佛、无量寿佛、五方佛、三十五方佛等。在无限时间、空间存在的多佛系统中每一种佛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并且每一种佛都身担其职。 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其形象特征一般为坐姿,双手在脐下结定印,手心拖长寿宝瓶。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一般也是结跏跌座,左手持一药钵,右手持一药丸。弥勒佛是未来世界的佛,其姿势有跏跌坐、游戏坐、站姿等,头顶有宝塔手中或者肩上有净瓶。五方佛是指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每尊佛靠身体颜色和手势加以区别,并且不同的佛有不同的坐骑。三十五方佛是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决定毗尼经》说犯了五无间业的人,应在三十方五佛之前至心忏悔,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名号但都是跏跌坐,也是靠手印和手持物不同而加以区别。
佛的形象一般是出家比丘相,头顶有肉髻,头发呈右螺旋状,身穿通肩或者袒右肩袈裟。佛类造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说,不管是在绘制还是塑造佛的造像时必须严格按照《度量经》来进行创作。三十二相指不同于凡人的三十二种奇异妙像特征,如双肩圆满、广长舌相、眉间有白毫等等,八十种好指的是佛的头、面、耳、鼻等处具有八十种细微精妙的特征,大都是隐藏不漏的。佛的相好是古印度人赋予释迦摩尼的形象特征,反映了当时印度人的审美标准,后来成为塑造一切佛像共同遵循的模式。根据于小冬先生的研究,《度量经》经在10到13世纪尚不成熟,也没有起到广泛传播的作用。在以后的几百年里《度量经》越发显的重要,逐渐成为造像遵循的唯一法度。
图(二)度量
“擦擦”与金铜佛像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擦擦”的研究可以加深对金铜佛像的了解。目前对藏传金铜造像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对“擦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借助对已经成系统的金铜造像的研究可以触类旁通的对“擦擦”进行分类、断代。“擦擦”同样也经历了前弘期、后弘期、繁盛期和鼎盛期,在每个时期“擦擦”呈现了当时的造像水准和审美状态。
西藏西部主要指现在的阿里地区,阿里地区的造像艺术区别与卫藏地区自成体系,在10到13世纪之前主要受克什米尔风格和帕拉风格的影响,造型具有浓郁的西亚色彩,异域风格明显。13世纪以后古格王朝兴起佛教兴盛,随之而来的造像艺术得到长足发展,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地域特点明显的古格样式,既是对克什米尔风格的继承也融合了卫藏地区的风格。到16世纪格鲁派一统天下后,江孜日喀则地区的造像艺术也逐渐传到阿里地区,此时阿里地区的造像没有了往昔那种古朴沉着大气,只剩下规范和繁琐细致。图(三)是阿里早期的擦擦,从开脸和背光我们可以看到此尊释迦摩尼造像克什米尔风格突出,有着鱼眼一样的开眼和椭圆形开脸,身体四肢曲张有力造型浑厚,衣服是典型的萨尔纳特式,是早期擦擦造像的典型代表。打制此擦擦的模具属于按印式,擦擦打制出来后边缘不规整,而且擦擦的后背常见制作者的手印。图(四)可以理解为是过度时期的擦擦造像,此时的释迦摩尼造像已经融入了部分西藏的地方特征,脸逐渐显的方正,宽额圆下巴,五官精致细腻,身体比例匀称得体,此时擦擦的形制和制作都已经逐渐西藏化。图(五)是成熟期的“擦擦”,此时佛像的制作已经有严格的《度量经》规范,此尊佛像开脸优美、袒右肩、身体饱满,可惜身边两个协侍身体造型略显臃肿。此后的“擦擦”造像跟唐卡一样进入标准化甚至有些僵化的模式当中。
图(三)早期的“擦擦”
图(四)过渡期的“擦擦”
图(五)成熟期的“擦擦”
卫藏主要指拉萨、山南和日喀则地区,作为西藏的行政中心,始终融合着多方文化。这一地区的“擦擦”大致经历吐蕃时期到后弘期再到繁盛期几个阶段,造像风格上基本与金铜佛像一脉相承,主要受来自东印度造像和尼泊尔造像的影响。最早的一批“擦擦”可能就是后弘期初期大力弘扬佛法时从印度或者尼泊尔带来的,这一时期最典型的要数墨竹工卡甲玛沟出土的“擦擦”和夏鲁寺风格的一批“擦擦”。图(六)是早期波罗样式典型擦擦,此尊“擦擦”的造像保留着印度人的特点,面相圆润,嘴大而且肥厚,尤其是女性神氏躯体三折枝式妩媚动人。通过对比差不多同时期,目前收藏于俄罗斯冬宫的这幅唐卡(图(七))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整个卫藏地区所推崇的是一种具有浓郁东南亚韵味的造像风格。图(八)是大约十三、十四世纪夏鲁寺风格的“擦擦”,做工无比精美,佛像以及背光刻画深入细致,形体饱满有力,圆脸宽额加上紧凑的五官,衣饰依然是萨尔纳特式的表现手法,整个“擦擦”的完整性很强。释迦摩尼主尊已经不是之前的那种波罗样式而是融合了西藏本土和中原等多种风格样式,整体协调而且局部到位,堪称藏区“擦擦”的经典之作。到16世纪左右整个藏区趋向于一种文化大融合,逐渐形成了西藏本土特征的造像体系。
图(六)波罗样式的“擦擦”
图(七)黑水城出土的唐卡
图(八)
通过对西藏“擦擦”与并行的唐卡佛像的对比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时间上来说有可能类似风格的“擦擦”可能出现的年份有稍晚于同时期的唐卡佛像,而且因为“擦擦”是翻模制作无法达到像唐卡佛像那样细致的程度,所以在实际的造像中可能会做一些简单化处理,例如“擦擦”常以单独主尊的样式出现的时候跟唐卡相比主尊周围的背景几乎全部省略掉,再就是“擦擦”的造像多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在这种空间的转化过程中形象会被有有意识的夸张。纵观藏传佛类造像,从一开始的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到后期的逐渐大融合,从一开始的模仿到发展出自己的造像体系,除了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们审美的变化,更体现了西藏造像艺术走向独立和成熟。
[1]丹巴绕旦,阿旺晋美编著.西藏美术史略[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
[2]张亚莎著.西藏美术史[M].中国民族大学出版,2006.
[3]于小东著.藏传佛教绘画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4][意]图齐著,向红茄译.西藏考古[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5]刘栋著.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6]黄春和著.藏传佛像艺术鉴赏[M].华文出版社,2004.
[7]张鹰著.脱模泥塑[M].重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