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武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综合运输是人类社会和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类运输方式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运输方式的过度竞争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为了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必须采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个交通方式之间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构建起一个统一、高效、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按照相关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交通节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当前我国处于交通运输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时期,也是综合运输体系逐渐完善的阶段。必须满足时间需要,以交通网络为基础,以运输组织为中心,实现生产运行的安全、高效。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体系必须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 当前工业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对各种能源的需求比较大,本身工业品需要跨区域运输,对交通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需要充分满足社会需要,让社会各界享受便利的服务[1]。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各运输方式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较低。 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扩大运输职能,完善综合交通网络的空间布局,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提升运输效率。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满足对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需求,更能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一体化的运输管理理念,必须贯穿于交通发展过程中,保证建设布局的合理性,从设计阶段到运行阶段,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运输发展理念。建立一体化运输网络系统,各个运输形式之间必须满足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连续的原则,节省运输成本。
针对当前交通运输体系的复杂性, 为了实现优化设计,必须掌握评价原则。 以下将对效率视角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评价原则进行分析。
2.1.1 综合性原则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因为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的限制,在选取指标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性的基本原则。 通常单一的指标仅能对评价指标进行单方面的衡量, 由多个单一指标组成的、 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可以从不同方面体现出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而单一指标无法进行全面的评价。 综合性原则要求涵盖整个系统的动态消息,以提升交通运输体系的效率。
2.1.2 层次性原则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多层次的交通运输体系,对它的效率评价需要符合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指的是深入进行调查,保证效率评价体系结构的合理性,了解评价体系多方面的信息,做到定性、定量分析。 其次由于完全精确评价和定量评价差异比较大,需要衡量两者间的关系,选取适量的指标[2]。
建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效率评价的关键,由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了解基本层面包含的内容。
2.2.1 制度效率
制度指标包括政府相关政策及相关条例, 需要从实践出发,了解相关背景,对交通运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2.2 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主要包括配置的合理化水平、信息化程度及交通运输方式的便捷性等因素。 基础设施配置情况可以从交通网络密度、道路应用的均衡度等方面衡量,一般情况下交通运输网络密度比较大,说明交通比较发达,利用道路应用的均衡度体现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情况。
2.2.3 运作效率
运作层面主要包括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需要从经济的角度衡量基本发展情况。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满足运输及调度需求,保证道路的均衡利用,提升使用效率。 其次经济效益是重要的考察指标,可以根据区域GDP 比重,确定投资的回报率, 反映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交通运输业投入产出的基本情况[3]。
当前随着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进程不断深化。 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管理漏洞百出,基础设施不健全,原有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严重影响整体发展进程。
当前我国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 规定的准备金率提升,货币的税率也随之提升,高速建设资金筹借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主要经济问题表现在:货币政策调账不明确,银行贷款规模变小,各种调控政策对资金筹集造成限制, 导致金融部门对公路行业产生质疑。 融资平台没有发挥出最大效益, 导致预期收益不明显,对交通部门整个资金链造成严重的影响[4]。
通道资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所在,利用效率低直接限制了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各个区域多是从自身发展需求和规划需要的角度建设, 没有通过综合交通运输整体系统对通道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调整, 导致通道资源利用率低。当前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大运力、低成本”的优势不明显,导致公路交通承担过多的压力。 其次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导致道路交通压力过大, 城乡一体化水平低。 没有对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从当前发展形式来来看,无论是整体方案还是各种运输方式,都需要自身进行论证,但是当前在基本建设项目缺少科学论证,不能满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当前一个项目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利益,需要形成项目运作的主体链,不能仅靠政府部门进行控制,还需要靠以往的规划思路,实现综合交通的最大利益化[5]。
当前运输是通过运输的规模化降低成本,通过运输的组织化提升效率,通过运输企业的组织、服务创新改善服务质量。 运输组织和经营技术存在观念落后的情况,规模化程度低,政府导向不明确,基本管理方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制约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运输企业转型。 尤其是很多运输企业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没有建立自下而上的服务管理体系,在过程中无法控制,造成服务质量差。
针对当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提升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输效率,必须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当前交通运输体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个交通系统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体系, 无法进行统一。政府必须发挥调节作用,从制度、规划、技术多个方面入手,让各个发展规划体系有效衔接在一起,推进制度改革,将相同职能的体系整合在一起,统一进行管理。从战略上进行统一的规划指导,强化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6]。
技术创新是综合交通体系的基本层面,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形式进行协调管理,优化综合交通体系结构,改进运输方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保证网路布局的层次化、多元化,应重点致力于干线和通道的建设, 形成与地理空间和大运量流向相衔接的主体网络格局[7]。
从当前运作形式来看,为了合理布局,实现最优化发展,必须将政府调控和市场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 政府在调节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实现综合交通运输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式,需要根据经济结构来确定。例如在发展密集型阶段,需要以铁路和水运为主,节省经济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等方式主动调节交通运输结构, 推动市场运作形式的形成,规范市场准入和监督制度,增强我国交通运输的竞争力。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实力为基础,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要求,构建“以人为本”的交通运输政策,需要在综合交通体系的制定、 规划及管理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考虑, 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交通运输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国情和资源发展现状的运作模式,积极引导民众,使其养成健康、低碳的交通运输消费习惯。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基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满足大家的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体现人文化管理的理念。 各项制度的变革需要满足交通运输资源配置空间和时间上的要求,为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提供契机。
[1]王会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中国铁路为例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2):100-102.
[2]张国强.从经济发展的观点看交通运输系统[J].综合运输,2010(17):200-203.
[3]王祖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都市圈经济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14):30-34.
[4]赵慧娟,雷仲敏,康俊杰.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19):390-394.
[5]石钦文,徐利民,胡思继.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研究[J].综合运输,2012(12):20-22.
[6]荆怀军,交通运输一体化对城市公交的影响及发展思路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3(17):50-53.
[7]罗生,魏学俭,高建军.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信息,2012(1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