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君,孙维权
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李 君,孙维权
(湖北文理学院 医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针对现代医学模式下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的特点,论述了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预防医学的教学思想和对策,探索了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用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宏观视野、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的教学对策;并采用了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相结合、及时更新知识调整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和法规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等教学方式,阐明了预防医学教学在培养适合社区和基层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中的作用.
人才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临床医学;教学模式
21世纪的医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医学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群体、预防的战略思想和增进健康的意识. 作为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预防医学,在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防医学属于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是对医学发展具有方向性的学科. 因此,在医学院校要培养出满足适合社区和基层的临床医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的探索与实践尤为重要[1].
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必须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扎实的应用医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群体预防与个体治疗的认知,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决策能力,熟练的现场调查技能,善于从医学实践中客观地分析和评价问题[2]. 临床医学生作为卫生事业一线人员,直接针对患病群体,第一手收集和获得最初的健康资料,直接参与防病治病和对病人的权威指导. 未来临床医生不仅从事临床个体的医疗保健,更要掌握从人群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 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应该具备以下七个要素:医学专家/临床决策者、交流者、合作者、管理者、健康促进者、学者、职业家.
通过医学教育教学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人才,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需求,以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为目标,构建预防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改革为重心,推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医学教育和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的整合[3].
将预防医学知识渗透进临床专业学生的思维中,在临床专业教学中将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等知识进行讲授,并应用于临床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使学生在诊治疾病时具有预防医学的理念,全面审视疾病,对病人进行疾病的诊治、康复和预防知识的指导,在宏观上掌握国家医疗政策法规,使医学生不仅要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者,更要做预防医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和健康保健的提供者[4].
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置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社会医学、循证医学等课程体系,着重讲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防治任务的变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的意义. 特别注重向学生灌输大卫生观念,深刻认识政府对人群健康负责的形式和内涵. 并讲授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个体保持健康是自身、家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影响健康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大类: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对于不同的健康问题,各类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 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使吸烟者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促使吸烟者内在动力去采取行动. 只有全面掌握预防保健的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3.3.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现代工业给人类生活、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及潜在的危害广泛存在. 大量环境有害因素进入人类生活,人们在吃、穿、住、用诸方面接触大量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有害因素,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3.3.2生活方式的改变
主要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缺乏运动等等.
3.3.3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刺激及工作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3.3.4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加.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给城市的生活设施增加了负担,对计划生育工作也带来很大难度.
疾病的防制既要注重躯体疾病的治疗,更要防范化学、物理、生物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对机体的损害,还要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多因多果论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健康促进协调起来.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采用很多典型的案例,例如2003年SARS的大流行等,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各小组写出案例调查分析及处理方案,进行汇报,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组织学生就预防医学课程的某些热点进行参与式课堂教学,学生查阅大量文献,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参与方式讲授,80%以上的学生反映该形式提升了专业知识的深化理解,锻炼了沟通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从事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等,制作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新闻、图片或案例等信息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科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趣味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延伸,教师把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等放到网络上,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可以拓宽其知识面,开阔视野. 还可以开设统计学软件操作的实验课,加强学生统计分析能力.
教师在授课中紧密跟踪国内外预防医学的研究前沿,实时了解疾病的全球流行动态和研究进展,将预防医学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调查技术的新进展补充到教学中,并与其他学科广泛融合、相互交叉,合理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知识、方法融于教学中,传授给学生[5].
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重点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以及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增强认识疾病的敏感性. 国内外多数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首先接触病例并做出相应报告的多是一线医务工作者. 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识别和正确及时的应对对发现和控制疫情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和疾病控制中心对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也可以通过模拟流行病学暴发调查的现场教学,以达到使学生学会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学目的.
在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等,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与临床实践中,指导病人充分认识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危险因素,促进健康. 在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课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职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在疾病诊断中增强对职业接触史的关注.
重点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卫生实践基地的实习和特色课程的实习. 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如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挑战杯”、学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并将其纳入学生课外实践学分,在制度上保证社会调研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5].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紧密结合,从而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如学生参加襄阳市环境问题的研究,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网上查阅文献、现场实地环境考察、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及调研论文撰写等,综合运用了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等知识,通过对学生的跟踪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显示了社会调研实践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带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参加社区的调查或义诊活动,了解我国居民健康现状和医药卫生现状,加强责任感,培养环境、群体和预防观念.
SARS的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职业中毒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突发,提示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中应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 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使其掌握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以后遇到传染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6].
医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 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群体意识,让学生观察身边那些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自来水管长流水、长明灯、公共场所吸烟、“课桌文化”、“厕所文化”、践踏草坪等等,检讨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增加环境负担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意识到热爱环境就是热爱生命. 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因此可在课堂上结合不同篇章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7].
[1] 皮建辉, 吴 镝, 胡 兴, 等. 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J]. 大学教育, 2013(3): 20-21.
[2] 唐 娟. 临床医学大专生预防医学实践能力的教学探讨[J]. 医学教育: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2): 183.
[3] 余日安, 邹宇华, 马碧萍, 等. 社会调研实践在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基础医学教育, 2013, 15(5): 489-492.
[4] 赵 峰, 田 琳, 张乐丰, 等.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需求与现状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S1): 149.
[5] 李晶晶, 陈新华, 任 源.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思考[J]. 大众科技, 2013, 15(11): 163-164.
[6] 王兆芬, 刘 寿, 李 斌, 等. 严峻公共卫生形势下的临床专业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探讨[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3): 261.
[7] 赵申武.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效果[J]. 中外医疗, 2011(12): 139.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n Preventive Medicin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for Clinical Medicine
LI Jun, SUN Weiquan
(Medical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441053,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edical model and undergraduate major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i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quality education. It holds that we should cultivate macro view of students with large health concept ,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behaviors, and face the negative effects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ally. Finally, some advices are offered.
Talent training; Preventive medicine; Application-oriented clinical medicine; Teaching mode
2013-01-12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KC-51)
李 君(1965— ), 女, 河北景县人,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环境与健康.
G420;R1
A
2095-4476(2014)02-0082-04
(责任编辑: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