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举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实践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实践育人环节,创新实践育人途径,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12345”体系(即“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个平台”“四项机制”“五大措施”),拓展延伸三个“课堂”之间联系,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黑龙江东方学院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为引领,以应用技术大学试点建设为动力,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应用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都适度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育人对于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实践育人工作既有“温度”又有“宽度”,更有“深度”。
一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院连续15年开展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研室,开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必修学分。学院以课程化机制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的做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先后多家媒体对我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我院申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耦合机制研究”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科研立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一书获得应用型本科高校校本教材立项支持。“黑龙江东方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二是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志愿服务“八大工程”:即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花朵工程”以关爱孤寡老人为主题的“夕阳工程”以关爱残障人群为主题的“温暖工程”以关心贫困学生为主题的“春风工程”,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工程”,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主题的“爱校工程”。“星光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班助一”“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在全省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计算机学部开展的“清柜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黑龙江日报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光盘”到“清柜”》对我院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予以转载。积极开展“西部计划”。2003年来累计共派遣79名志愿者到基层建功立业并取得突出成绩,涌现了一大批扎根西部的先进典型。2014年西部计划西藏报告团赴黑龙江省首场报告会就选择在黑龙江东方学院,足以看出我院在志愿服务工作在黑龙江省的影响力。
实践育人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从培养方案、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着眼“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融合度”,不断完善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一是打造主题型德育实践平台。我们利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时间节点,紧密围绕主题,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我们培育选树一大批典型。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故事分享会,与同学们共话人生理想。
二是打造科创型德育实践平台。学科竞赛是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展示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务处、学务处、团委等部门相互协作,研究制定了《黑龙江东方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施细则》《黑龙江东方学院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创立了“东方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东方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机制,探索打造东方特色科创品牌。
三是打造文化型德育实践平台。学院积极开展“两节一坛”为代表的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以学生会为主力军、学生社团为生力军、“东方之声”艺术团为先锋军的格局。打造了以“体育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五·四文艺汇演”“一二·九文艺汇演”“学生社团展演”等为代表的一批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第一,社会化机制。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我们面向社会,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聘请政府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使实践教育活动的体制社会化;第二,基地化机制。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在校内建设各种类型的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服务。在校外,学校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科技服务基地”等相对稳定的40个实践基地,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第三,项目化机制。实践活动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团队竞标制,学生跨学部和学科专业的组队,自行设计项目和课题参与投标竞争,经专家评审,确定学院和学部两级重点团队;第四,课程化机制。把学生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学时学分、成绩考评等作出明确规定。
一是以思想引领为导向,全面加强实践育人体系。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以文化建设为平台,努力构筑实践育人平台。坚持立足东方历史和办学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创作一批反映东方办学历史、彰显东方精神的原创作品。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活动月等活动打造成为我院标志性文化品牌活动。
三是以创新实践为载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按照“一支团队、一名指导教师、一项资助、一个实验平台、一类竞赛”的“五个一”模式培育创新实践项目,规范创新实践项目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创新实践项目的过程监督和成果管理,使创新实践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以提升能力为重点,拓展创新实践教育平台。组织优秀创新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重点扶持一批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观摩国内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五是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指导、协调和评价,进行过程监督管理。
多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构建的实践育人“12345”体系,开创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014年我院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全国仅有3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获此殊荣。2013年、2014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我院的“黑龙江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2014年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授予我院团委“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全省4所高校获奖,我院是全省唯一获得表彰的民办高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积累和推广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努力推动我院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1]高文举,刘玲玲.中国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分析[J].成人教育,2012(07).
[2]薛枫,陆地.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初探[J].华章,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