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07 19:06刘丽平张淑丽董敏邹佳呈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期
关键词:网民道德信息

刘丽平,张淑丽,董敏,邹佳呈

(佳木斯大学思想品德教研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丽平,张淑丽,董敏,邹佳呈

(佳木斯大学思想品德教研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网络道德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的高速发展正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社会的道德体系。研究网络道德,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对于完善网络道德体系、加强网络和谐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道德;网络道德问题;问题对策

网络道德问题是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和普及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及思想观念,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然而,我们在利用和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看到了它正在受到的侵害。网络社会中存在着道德问题,对此我们必须给予研究和解决。

一、网络道德的提出

(一)网络道德的概念

什么是网络道德?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各家各派都有各自的解释,但网络社会有自己的道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道德。它是对信息社会中,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而网络社会虽然是个虚拟空间,但这个虚拟现实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社会中虚拟空间就成了人们之间进行交往交流的中介空间,这样一来,虚拟世界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就变得无法回避。生活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网络社会也一样,这就涉及了网络道德。我们认为网络道德就是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型道德,它是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社会的延伸。它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网上行为,调解网络空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网络道德的特征

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相比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道德是开放型的道德。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各个网络用户是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网络社会中,人的交往范围得到了彻底地拓展,人们可以通过一台电脑与整个世界上所有的网民进行交往,网络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咫尺,网络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道德关系丰富复杂化了。与现实社会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呈现出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之间,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这就显示出了网络道德的开放性。

网络道德是多元化的道德。网络主体是居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他们的文化特色、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这必然导致网上信息内容的多元化,网络道德也会呈现出多元的色彩。传统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网络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不仅仅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了,人们不只与现实世界中的熟人发生道德关系,还与网络世界中的他人发生道德关系,于是就出现了道德关系的无限扩展性、多元性。

网络道德是自主型的道德。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对象大多是熟悉的人。而网络社会则不同,互联网通过它特有的互动方式使网民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主体,没有人可以主宰你,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在网络社会中更重“自律”,通过自律使网民成为合道德、合法律的网上成员。所以,这反映到道德上必然呈现出更多的自觉性,是自主型的道德。

正因为网络道德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所以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才呈现出了现实社会中没有的诸多的网络道德问题。

二、网络道德问题的呈现

(一)自由主义泛滥,道德约束力下降

自由主义泛滥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言行随意、说话不管不顾,这就削弱了现实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制约作用,使有些人在网上为所欲为,个人的行为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地在网上出没,不须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因为网络具有隐匿性,他们可以在网上给自己确定任何的形象、身份,可以随便发表言论,而这与现实社会的诚信原则是相违背的。人们一旦进入这样的环境就容易把道德规范抛在脑后,在网络上言行随意放纵,造成自由主义泛滥。有关调查表明,有32.4%的网友在网上交流或发表言论时使用过不文明语言,61.8%的网友在聊天或论坛中遇到过其他网友说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甚至还有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特点,互相欺骗,这类事件时有报道。这就是滥用自己的权利,由此自由无政府主义在网上到处泛滥,致使道德约束力明显下降。

(二)网络信息污染严重

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既是一个信息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信息污染严重,尤以色情、暴力信息为代表的有害信息污染泛滥。调查显示,90%以上网民曾遇到过网上不文明(如色情、暴力、反动)网站信息的干扰。互联网上不乏色情和暴力的内容。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0 000张色情图片进入互联网。而另一项统计表明,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的行为或动机。网络色情信息污染严重腐蚀着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暴力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也不容忽视。色情和暴力信息对于青少年的危害最大。

(三)网络沉迷、影响身心健康

网络世界,信息丰富,游戏精彩,非常吸引人,很容易使人沉迷其中。因为沉谜于网络,网络主体——人与现实世界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也就是说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交流方式,但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从根本上说网络生活不能代替现实生活,我们可以在网络世界驰骋,但毕竟人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过度迷恋上网、沉迷于网络会损伤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变得孤僻,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调查表明有75%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的情况,也就是说过分沉迷于网络。一旦离开网络,回归现实,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无助、孤独、精神差等现象。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

鉴于以上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我们认为必须要加强网络道德问题对策的研究。

三、加强网络道德的策略

(一)对网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1.加强慎独教育,提高自律意识

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出自一句古语“君子慎其独也”,是说君子在独自一个人时也要小心谨慎不做坏事,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慎独”既是修养的一种方法,也是个人修养要达到的境界。我们说在网络这个无人监管的虚拟世界更加须要强调这种“慎独”的精神,因为网民的道德自律,离不开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因此,应加强对网民的“慎独”教育,激发网民的自律精神。

2.提高网民网络信息素养

网民网络信息素养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与素质。网络并不是一块信息的净土,网络里面有陷阱也有暗流,因此就要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增强抵御有害信息侵蚀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是减少网络信息消极影响的根本措施。应加强网络知识的教育,在网络上倡导扬善抑恶、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培养网民自觉远离网络不良信息诱惑,使他们在网络中接受更多、更新、更科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

(二)加强网络监督管理

随着网络建设中诸多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加强网络监督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而在网络监督管理中政府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世界各国也都做出了率先垂范,如欧盟表示互联网“要有国家和政府的适度干预”;英国宣布“网络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带”;法国则认为政府应该同技术开发商、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一起“共同调控互联网”;我们国家也正在制定一些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网络的健康和谐有序地运行。据统计调查42个国家情况表明,有33%的国家正在制定有关网络的法规;70%的国家由于因特网而修改原有的法规;92%的国家对网络进行不同程度的审查和监督;有26%的国家有了网络方面的执法案例。所以说,网络建设中的政府监督管理是网络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它以其在维护网络方面强大的优势而被人们所期待。

[1]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陈万求.网络伦理难题和网络道德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

[3]曹劲松.网络道德建设初探,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2(6).

[4]李雅梅.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1(3).

[5]宋艳,姜金贵.网络道德危机致因因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7).

[6]李玉华,闫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现状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编辑/吕秀妍

刘丽平(1966-),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522305

猜你喜欢
网民道德信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