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新,赵艳华,王仕文,张永军(江宁区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1100)
江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张洪新,赵艳华,王仕文,张永军
(江宁区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1100)
南京市江宁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环境治理、构筑生态新城等举措,打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但对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标准,在经济、社会、制度方面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为此需逐步确立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产业转型为抓手,以乡村建设为载体,以生态德育为基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现实基础;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从制度层面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生态文明走向的意识自觉。江宁区在此科学理念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生态文明发展战略,逐步呈现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
1.1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江宁区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结构转型,优化
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生态农业初具规模,绿色、高效农业发展较快;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努力构筑极具江宁地域特色的“2+2+2”现代产业体系;第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6∶56.1∶39.3,其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总体来看,产业结构趋优,发展方式趋好。
1.2 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江宁区始终致力于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达100%;实施清水行动,江宁区将骨干河道、在册水库纳入“河长制”管理,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高主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实施蓝天行动,重点整治企业大气污染、扬尘污染、尾气污染等,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1~10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5%,稳定达到国家Ⅱ级标准。
1.3 生态新城初具规模
确立全域“500 km2功能板块和新市镇+500 km2美丽乡村示范区+500 km2生态涵养不开发区”的整体规划布局。构建生态网架,增加绿化面积。总体来看,江宁区建成9个国家生态街道,10个国家生态村,40个省级生态村和16个市级生态村,占全区75个行政村总数的88%,位居全市第一,生态新城初具规模。
对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指标体系发现,28项指标(不含特色指标)中,江宁区目前已达标8项,占指标总数的29%;尚未达标17项,占指标总数的61%;有待进一步核实的指标3项,占指标总数的10%。可见,江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难度大,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2.1 经济制约:节能减排压力大,产业结构亟需升级
一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江宁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大幅下降,未来的下降空间已十分有限。二是江宁区目前的发展水平、人口基数、工业规模、能源消耗和居民消费,势必带来排污总量的增加。三是排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现有设施管理运转不完善等问题,致使其处污效能未能完全发挥。四是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工业经济仍以重工业为主,且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仍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偏低,39.3%的占比与发达国家70%的占比水平相比明显偏低,且生产性服务产业比重不够。总体来看,节能减排“控新治旧”任务异常繁重,结构调整滞后与减排刚性要求矛盾依然突出。
2.2 社会制约:公众意识淡薄,社会环境亟需优化
审视江宁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区委区政府意识强烈、积极主导、热情高涨,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公众参与有限的状况。在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下,存在政府不小、社会不大的现实困境,社会组织不成熟、公众组织化程度低,公众在监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力量太弱、作用太小,日益成为江宁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症结所在。
2.3 制度制约: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体系亟需完善
江宁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执行力不足,发展战略与规划落实不到位,呈现出发展战略升级与实践滞后的鲜明反差,形成反差的关键因素在于生态文明制度性保障不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体现生态文明要求,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或未有效实施。
3.1 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
尽快修编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更好地指引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方面,要以国家、省、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依据。2013年5 月23日,国家环保部发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与江宁区2010年编制、国家环保部认定的《南京市江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出现了差异。须在原有规划基础上,以新的考核指标要求为依据,尽快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进行修编。另一方面,立足区域整体发展战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是苏南五市整体发展战略。江宁区作为南京副城,致力于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样板区,须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要求,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与标准,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建设指标达标。
3.2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一整套“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一是严守生
态红线,严格环境评价制度。运用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准入标准。严守环境质量底线,运用科学设定资源消耗上限,严格碳强度、能耗强度的总量控制,禁止不符合用途管制和节约标准的开发活动。二是建立科学考核评价制度。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既要充分考虑硬性的经济发展指标,还应充分反映生态文明的评价内容,侧重把经济转型、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运用上,要善于将考核与运用相结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标准。三是健全法治,严格环境执法。“用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使环保工作走上依法行政的轨道”[1]。强化环境执法,提高环境监察监测执法能力。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加强环保司法联动,及时公开查处环保司法案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四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复杂,但从本质上来看,主要是传统发展模式下只注重对生态环境的过分占有和消耗,无视对生态环境的消耗进行补偿,忽视对生态环境恢复。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协调利益各方关系“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2]。
3.3 以产业转型为抓手,探寻生态文明建设新引擎
3.3.1 创新生态农业模式
一是现代农业园区模式,该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立足资源开发和产业需求,形成的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高效转化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着力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汤山翠谷2个国家级和谷里、淳化、湖熟、江宁现代农业科技园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二是农业休闲观光模式,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现代农业中极具发展前景的生态农业模式。加快江宁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连点成线、扩线成带,在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的基础上,打造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生态农业观光园,集餐饮、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基地。
3.3.2 探索生态工业新路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培育新兴产业。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传统产业结构,从源头上遏制传统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传统行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需要加速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的主要发展形态,日本作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范例,形成了“以建立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处置产业即‘静脉’产业为重点,努力与生产领域物质利用过程产业即‘动脉’产业连接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3]。并且以“产学官民”一体化的先进园区管理和运作模式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这一模式对江宁走生态工业新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3.3 繁荣现代服务业
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必须着力发展高端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使其日渐成为江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高端商贸业,发挥东山副城集聚功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动漫软件、文化旅游、创意设计、高端娱乐等产业;发展现代旅游业,以温泉养生、山水生态为主导,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山水、古镇、民俗等全新都市休旅空间。
3.4 以乡村建设为载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
一是优化美丽乡村建设布局。规划部门应着力村庄布点规划,突出各街道、区域、空间特色,梳理城镇、乡村的生态肌理,按照特色村、重点村、示范村的不同标准和要求,打造各有特色又相得益彰的美丽新农村。二是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加大农村河塘疏浚整治力度,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建设畜禽粪便污染治理设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绿色有机产品种植等现代农业转变,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施用量。
3.5 以生态德育为基点,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氛围
生态德育的构建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德育活动,规范公众行为,使公众养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5.1 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一是加强对党政干部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针对领导干部开设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班,对其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实地调研考察,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大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力度。二是开展对企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经营者的生态意识、未来意识和整体意识,正确认识企业行为的生态本质,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根基”[4];帮助、推动企业培育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以管理创新和技术投入带动节能减排责任的落实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履行。三是开展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借助江宁广播电台,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栏目,及时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资讯;依托电视载体,制作江宁生态文明城市宣传片,弘扬生态文化;建立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网络平台,加强公众交流、组织宣传环保公益活动。更加注重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建立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切实推动公众生态文明理念的养成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
3.5.2 养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当一个人具有了深层的生态意识,他(她)便会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放弃物质生活的高标准转而追求生活的高质量”[5],当生态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形成时,必将推动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自觉形成。“彻底摒弃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落后消费观,改变重享受、高购买、高消费、高污染等非理性化生活方式”[6],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实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的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1]解振华.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作调研报告[J].环境保护,2000(8):3-7.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国合作经济,2013(11):7-20.
[3]董立延,李娜.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经验[J].现代日本经济,2009(6):11-16.
[4]张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困境与培育[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3):13-17.
[5]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3.
[6]朱国芬,李俊奎.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3):252-255.
(编辑:周利海)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Jiangning Disrict
Zhang Hongxin,Zhao Yanhua,Wang Shiwen,Zhang Yongjun
(Party School of Jiangning District,Nanjing Jiangsu 211100,China)
In order to build the prac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administration in Jiangning District,Nanjing took some measures like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constructing ecological new town.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for national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area,there are still many constraints in economy,society,system.Therefore,it need to gradually establis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as the guide,with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s the basis,with th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s the aim,with the rural construction as the supporter,with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s the cente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alistic foundation;restricting factors;path choice
X321
A
1008-813X(2014)06-0025-04
2014-11-19
江苏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县(区)域生态文明理论建构与实践进程阶段性成果》(XT1441-5);南京市江宁区软科学项目《江宁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张洪新(1967-)男,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讲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10.13358 /j.issn.1008-813x.201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