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刘秀玲,郭小璐
(黑龙江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大学语文作为当代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因其学科内容与学科理论时代衔接的紧密性决定了这类课程在教学改革中也具有尝试性与先锋性。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大学语文的课堂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学生的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反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高等院校学科内容的不断完善、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如同其课程品格一样在开放与多元中走向创新。
一直以来,大学语文的课堂都在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进行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无法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互动的环节中。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目标逐渐落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层面,以文科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一阶段,就很难达到现代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1]”而面对当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等现状,教学难度在不断提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高等学校扩招政策的持续,高等院校的一部分学生不再是以往文学功底扎实、文学兴趣浓厚的文学爱好者,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于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导致课堂师生缺少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思想的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学生无法真正体会专业的应用性,所以对待专业课程也以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大学语文课程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中,试图摆脱边缘化的现状,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简单地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以及文学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待事物的本质,学会用更为科学的方法解读文本从而形成合理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基于此,大学语文的课堂应当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探究的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例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文学思想和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一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一系列相关联的文学思潮,同时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自行梳理接下来现代文坛中的文学现象出现的成因。这种师生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其主要优点就是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各司其职,真正地把课堂变成了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主导作用的互动交流空间。
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及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改革是一个符合教育新理念的有效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只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广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是指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内的课程教学网站,网站集课程介绍、网络课堂、拓展资源、实践平台、交互园地以及随机考试等为一体。
其中点击“视频课件”,通过视频中的板书以及课件的自由切换较好地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作业赏析”则呈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主体意识。在拓展资源这一部分,“名家讲堂”尽显名家风采;“有声读物”中学生可以在线阅读文学资料;而“论文资料”则是选取当下比较前言的学科动态,有力地体现了课堂内的思考与课堂外的延伸相互交融,更好地服务于开放性的教学。“交互园地”是大学语文教学网站的一个突出特色,“答疑解惑”是师生随时交流、舒展个性的平台,“美文欣赏”以及“名人名家”则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而共同搭建的知识库。借助网络资源,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共同参与,呈现出在持续协作中有互动,在互动中不断查缺补漏的接续模式。“考试系统”则是融随即出题、在线答题和成绩分析于一体的考试新模式,分为教师页面与学生页面。融随机考试、智能判卷与成绩分析为一体。“学生界面”中显示每一章节随机生成的考试题,学生答卷提交后,便形成了学生本人各章节的成绩分析树状图。“教师页面”中首先看到的是总成绩统计页面,所有学生的成绩分析树状图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总体了解,而进入到各章节成绩分析页面则可以为教师在今后授课的章节难易程度上提供分析和改善的数据。这一模块做到了散布的文字与科学的数据的有机结合,真正的通过网络平台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维度出发,不难看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应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2]所谓人文素养,它是一个丰富而深邃的概念。它所包容的是人对于文明、和谐、自由、公正等价值观念的追求,是对人生意义的解构以及对于完满人格的建构的过程。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利用课堂讲授以及依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播撒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进而从根本上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网站中,“实践平台”与“作业赏析”就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专门设计的旨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两大板块。实践平台中所展出的是学生课前十分钟演讲时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锻炼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动手能力。”[3]在作业赏析这个模块中,每一学年所产生的优秀的学生作业都会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展现与传播,这就在无形中激励着学生的写作能力。毋庸置疑,大学语文教学网站无论是锻炼演讲与口才能力的实践平台板块还是着重锻炼写作能力的作业赏析板块,都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一个开放的、互动的、交流的网络平台中来,并且能够在展示和交流中不断的令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总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须要做到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前提下,把现代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利用聚合理念以及师生的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构建起一个融学习、实践、交流与考核为一体的开放性教学空间,从而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完满人格,打造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视野。
[1]肖卓娅.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改革途径的思考[J].新西部,2009.18.
[2]孟兆怀.文化素养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1.
[3]刘锡庆.漫谈读与写[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