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相宇
(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150086)
当前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不是很乐观,就业指导课因其在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显著作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加强就业指导教学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以帮助学生成功就业为目标,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走出就业心理误区等方面入手,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从容应对,尽可能地让每个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参与求职择业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规范其参与就业活动,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同时,帮助大学生熟练掌握求职技巧,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解决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为将来的发展与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目标与其他课程教学目标有所不同,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帮助学生成功就业,直接指向学生求职活动,其他课程教学的目标则是直接针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授学生知识。
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结束的这一人生旅程。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所作出的想象和设计,是个人在职业实践和发展追求中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要想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就一定要付出实际行动,在行动之前我们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规划还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所以,在行动之前千万不能盲目,没有计划的、盲目的行动会使实现理想的过程充满困难和曲折,有的时候还会与理想背道而驰。所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是实现职业理想的第一重大任务。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研究、分析、评定个体的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为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并明确设定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还要帮助学生们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政策规定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拟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对其参与今后的就业活动十分重要。首先,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是职业目标的确定,就业指导教师既要教学生分析如何做的问题,还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对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充分认识自我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是确定职业目标以后,实现目标的途径、采取的方式方法、制定的步骤等,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方案,也是学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行动指南。因此,帮助学生拟定行动计划,做好实施方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再次,通过分析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职业方向与实施方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学生参与就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是衡量学生求职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就业信息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信息需要就业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加以了解:一是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包括全国毕业生人数及各个地区的就业需求情况、学生所学专业在社会行业内的需求情况、不同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等。二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向学生传达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各项政策,有利于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顺利成功完成创业活动。三是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管理规定。相关政府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等为规范就业市场和规范毕业生就业行为,都会出台一些相应的管理规定。在求职途径方面,高校毕业生大都没有经验,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无从应对,通过就业指导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多种求职途径,准备求职应对措施。毕业生的求职途径通过教学指导而增加,这也会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在求职的技巧上,我们要向学生传授好的求职技巧。例如,怎样写好求职信、简历的设计以及制作、面试中的技巧以及自荐的方法等相关的知识,这些内容是其他课程教学中所没有的,对学生求职面试十分重要。传授这些技巧对学生来说,可以让其在求职“实战”中“如鱼得水”。
求职择业是高校毕业生必须面临的一次重大抉择。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环境中,高校毕业生在公平竞争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也将迎接挑战,心理压力是每个高校毕业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难免产生的。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大一部分毕业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误区,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高校学生因求职择业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高校毕业生常见的心理误区主要有自负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高校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总之,心理误区以及心理障碍都会存在,这将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求职,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就业指导课来教学生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态,进而来帮助学生渡过心理难关,尽可能地让每个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参与求职择业的活动,从而获得最大的成功。
[1] 尚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03):24-25.
[2] 吴贵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02):163-164.
[3] 赵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与对策[J].中州学刊,2006,(0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