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红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使根植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民俗体育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危机。但“危机”一词提示我们,危险往往伴随着发展机遇。避开危险、把握机遇,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在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现代需求中展现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传承基础,是当下民俗体育发展的新思路。
徽州村落的民俗体育多是伴随着岁时节令而产生的,主要民俗体育活动有舞龙灯、踩高跷、跳钟馗、玩嬉灯、放风筝、划旱船、荡秋千、踏春、竞龙舟、登高、叠罗汉、傩舞等。主要集中在上九会、元宵节、春社、花朝节、上巳、寒食、清明节、浴佛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元旦等。舞龙多在元宵节和中秋节期间举行,三月多举行龙舟竞渡,五月时兴“五猖会”,八月是徽州村民的迎火龙[1]。笔者对安徽居民生活方式变迁和民俗体育生存现实状况进行调查,试图发现二者的关系,从而为民俗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以徽州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传承现状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方式变迁对其的影响。
1.2.1 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在徽州和皖北地区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调查。时间为农闲和学生放假期间,本次调查中,涉及徽州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5个县,以及皖北地区的滁州凤阳县、蚌埠禹会区与五河县、亳州涡阳县、阜阳颍上县等5个县(区)。设计了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学生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当地村民进行发放。发放问卷1 139份(其中徽州549 人、皖北590 人),即时回收1 119 份,回收率98.2%,通过整理获得有效问卷1 109份,有效率97.3%。问卷的信度系数R=0.875,P<0.05,显示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2.2 访谈法
访谈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活方式变迁对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访谈对象是民俗体育管理者、村干部和民俗体育传承人,共203人。访谈方式为深入村民家中,与民俗体育传承人一起吃住和劳动,深入了解他们的民俗体育心声和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
2.1.1 生活方式的变化
生活方式的变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几乎与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同步。在传统社会,徽州农村地区环境落后,社会交往范围狭窄,导致其生活方式变迁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徽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改变,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递和媒介传播日益频繁,新的信息资讯不断冲击着安徽农村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为其发生改变的催化剂。进入新世纪,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家电、网络的普及以及外出务工人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改变着安徽农村地区生产方式的同时,城里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被回乡务工农民带到了农村,直接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迁。在对安徽农村地区生活方式抽样调查中了解到,现代生活方式和新农村建设对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多数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就业和工作方式带来了较大的改变。
2.1.2 消费结构的变化
安徽农村地区消费结构的改变表现在生活消费品的不断增加,家电、手机等成为普通家庭的必备品,摩托车甚至小汽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抽样调查中,79%的家庭拥有彩色电视;73%的家庭有冰箱;72%的家庭有洗衣机;77%的家庭有太阳能热水器,45%的家庭拥有空调。其消费结构变化的另一明显特征是厨房的改变,过去安徽地区做饭烧柴火,而现在多数家庭基本使用煤气,在一些新农村地区甚至用上了天然气。
2.1.3 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
传统与现代是文化价值的两个方面,由传统到现代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现代化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要借助传统根基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方式与理念逐渐向现代转变,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呈现传统生活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并存的状况。如民俗体育、礼仪是传统的,但住房、服饰、交通工具则是现代的。
在安徽地区,徽州与皖北地区生活方式有着一定区别。古徽州包括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现已划归江西的婺源[2],自古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徽州地区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其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生活的冲击更强烈。徽州传统文化在坚守、传承并与现代文化交融中发展前进[3]。
2.2.1 民俗体育的概念
涂传飞等人指出,民俗体育是指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4]。陈红新等人指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4]。涂传飞对民俗体育的定义体现的是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指民俗体育概念内延;陈红新的定义则侧重于民俗体育的发展,主要指民俗体育概念的外延。因此,我们认为不应该只把在民俗节日里进行的体育运动称为民俗体育,这样会缩小民俗体育的外延,不利于民俗体育的发展,而应该让民俗体育通过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更多地融入到大众体育的发展中,从而使民俗体育获得更好的发展。
2.2.2 民俗体育的群众参与
民俗体育作为文化和生活交融的产物,是由民众创造,并为特定民众所传习,依附于日常生活和风俗礼仪中的传统性和生活化的体育活动。作为活动主体,民众创造了并传承着民俗体育,民俗体育的结构、图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被不断地重现,并被人们遵循。
民俗体育具备生命特征体,它的观念可以通过感官简单清楚地传入人们心灵深处,并对人们产生持续的影响。本次调查显示,安徽农村居民经常和偶尔参与民俗体育锻炼比例分别为17.1%和59.4%。16.6%的居民表示小时候曾经参加过民俗体育活动。童年的记忆往往深刻,人们很容易通过记忆唤起参与到民俗体育锻炼中来,所以这部分人群是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潜在人口。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当前民俗体育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民俗体育,使之在安徽农村居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2.3 民俗体育的认知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更多了,对业余文化的需要也不断增加。为此,人们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更加积极。一个人的体育态度对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因为有了积极的体育态度才能热情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关于安徽农村居民对民俗体育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79.6%的人非常喜欢或喜欢参加民俗体育活动。说明即便是在现代社会,民俗体育在安徽地区依旧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从上文的民俗体育的概念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民俗体育是一个地区群族文化意识和凝聚力维系的根基,民众与民俗体育双向互动构成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稳固地位[5]。
2.2.4 民俗体育的传承意愿
无论任何历史时期,古老的民俗体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对自身的文化进行改造、重构以获得更好地发展,都必须以传承为前提。民俗体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与浓郁的地域特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它在给民众提供健康和快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民俗体育还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体现了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它往往被人们升华为区域文化的标志,并被赋予强烈的情感。因此,民俗体育往往成为当地居民深入心灵和血液的文化滋养,居民对于其传承应该具有更为强烈的自觉性。本次调查也显示,有73.6%的居民非常愿意和愿意进行民俗项目的传承。这对民俗体育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2.5 生活方式对民俗体育的影响的调查结果
访谈目的集中在生活方式变迁对目前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的影响。26.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方式变迁对目前民俗体育的发展非常有影响,56.6%的访谈者认为有影响,这说明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现代生活方式对民俗体育的影响了。
建国之初,民俗体育还残存一定的封建意识形态,而民众给予的是较好的原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之初,受变革了的时代环境甚至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民俗体育异化”和“外来体育民俗化”的状态。时至今日,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民俗体育利用旅游产业大力推广,不仅有效地扩大了民俗体育的社会影响,而且不断丰富着民俗体育的表现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认识、研究、挖掘。但是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异化现象加剧,也令人担忧。
现代化影响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响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习惯,这是现代生活方式对民俗体育的最直接的冲击。当然,民俗体育本身的一些特性,也使其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时候,面临重重困难。比如,许多传统民俗体育来源于祭神和图腾崇拜,或者是祈福风调雨顺、自身温饱的文化语境。而今,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生活富足便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已经改变了传统民俗体育的生存环境;而传统体育自身口传身授的单一传承途径,则使得它们原本脆弱的传承方式在新的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岌岌可危。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曾经深远影响民众生活的竞技表演和民俗游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已经十分淡薄,转而倾向于现代体育项目和电子竞技项目。从而造成传承人链条断裂、传承的群众基础薄弱。
笔者的实地走访对此更有切身体会。安徽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一度丰富多彩,在上世纪80年代还有叠罗汉、傩舞、徽州武术等众多民俗体育项目及大量的传习人,那时候的民俗体育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很多民俗体育项目已经濒临消亡甚至难觅踪迹。例如,花鼓灯是淮河流域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但是目前花鼓灯的群众基础迅速萎缩。本次课题组走访了拥有2 700多人口的蚌埠禹会区冯嘴子村,了解到曾经该村75%的村民都会表演花鼓灯,现在由于人手缺乏,想组织一次大型的花鼓灯表演都已非常困难。民俗传统体育正在失去其发展传承的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人类正确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对宝贵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决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也不断升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从而为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民俗体育研究成为热门,诸多学者参与其中,众多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了展现和升华。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5]。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安徽省的花鼓灯、傩舞、灯舞、火老虎、墉桥马戏等名列其中。在安徽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收录了东乡武术等12 项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以及花鼓等36项民间舞蹈。这些传统民俗项目,彰显着当地民众的个性和智慧,丰富着当地人的文化生活,是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借“非遗”东风,这些项目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民间的广泛关注和大力宣传,民俗传统体育迎来了其发展的难得契机。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一方面,要对濒危民俗体育实施抢救性保护;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探寻传统民俗体育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民俗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融入全民健身活动之中,是巩固民俗体育生存根基、提升其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5]。民俗体育的娱乐功能与健身功能,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而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民俗体育还具备社交功能和教育价值,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民俗体育活动价值与社区体育的大众健身要求相吻合,完全可以借助社区体育这一平台来表现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民俗体育活动具有表现形式多样、条件规则简单,易于组织开展等特点,既能满足个性需要又具有大众化特点,容易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喜爱。这也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丰富了其活动内容,开拓了其发展渠道,从而形成了一种互动双赢的格局[6]。
民俗体育在学校中开展,同样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一方面,学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固定的上课时间,是普及民俗知识、培养民俗体育传承人的重要场所,也是民俗体育规范科学发展、普及提升、优化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例如,安徽舞龙被引入到许多大中专院校的体育课程实践教学中,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不断完善、快速发展,甚至走向了世界体育赛场。另一方面,民俗传统体育课堂,让更多人在了解、习练民俗体育的过程中,体会民俗体育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形成民俗传承与保护意识。将民俗体育引入学校,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现代竞技体育内容,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向娱乐和健身发展的目标。安徽民俗体育项目众多,经过筛选、加工走进体育进课堂,能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特色与活力,形成独具地域风情的靓丽风景。
民俗体育进入学校课堂,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首先是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展示场所,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唤起师生对于民俗体育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由个人及家庭再到社会不断扩大影响。当然,在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不断扩大其传播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对于传播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以确保传承主体链条的完整和连续。
在时间和空间上,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是民俗体育继承和发展的根基。千百年来,民俗体育一直都是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风紧密联系的,它深入渗透于人们生活结构的每个部分,而且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因此,民俗体育要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必须回归其本源——日常生活。
当前,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原始的时节性和空间局限性已被打破,民俗体育项目的生存空间已经改变,这是导致其内涵逐渐脱离原有文化语境而日益异化的重要原因。在民俗体育回归生活的道路上,应该抓好岁时节令体育活动这一重点。我国的岁时节令是各种民俗民风的集中体现,是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期间举行的各种民俗体育活动更容易让参与者对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直接的体会和深层的了解,从而激发起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成为民俗体育发展的推动力。
近年来,为了对民俗体育进行开发式保护,许多地区都依托民俗体育特色资源开展旅游活动,扩大了民俗体育的传播渠道,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7]。龙舟竞渡是南方水乡最为典型的民俗体育活动,本身是作为对先祖的缅怀和爱国精神的载体而出现的,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完善,其社会功能不断丰富,其活动形式也更加规范,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发展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形成了知名体育文化品牌。与之类似的还有潍坊的“风筝节”,从1984年举办以来,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国际性知名赛事。不仅很好地宣传了当地的风筝文化,而且为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徽地区也有不少适合表演、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项目,如“叠罗汉”等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体育旅游资源。安徽同样也是旅游大省,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旅游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是,相比龙舟和“风筝节”,安徽的民俗体育与旅游结合的力度较小,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探寻两者的契合点和更丰富多样的合作方式,逐渐打造安徽民俗体育文化品牌。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思潮交流激荡的时代,失去了原有生存根基的民俗体育要传承与发展就需要重新寻找落脚点,探索与时代的结合点,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和艰难的。不过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为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利好的环境和难得的机遇,我们在紧抓机遇、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具有更广阔的视角和更高的站位。笔者认为,首先,民俗体育要重视个体发展,即在保证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尊重个人主体需求的满足,在个人与集体中达到一种平衡,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其次,民俗体育的发展要惠及大众。民俗体育本身就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即便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传承与发展也不能离开大众群体,只有大多数人受益,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才能避免尘封于博物馆或消失的厄运。第三,重塑形象,提升尊严。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民俗体育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低俗、迷信的内容,需要我们辩证地对待、批判地继承;在对民俗体育的商业开发过程中,也有一些随意改造一味迎合观众、游客的不良现象,破坏了民俗体育的形象,需要我们坚决杜绝。在发展民俗体育的过程中,要强调其健身娱乐的功能,更应该强调其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文化层面的传承,这不仅是对民俗体育的尊重,也是其能够在文化冲击下屹立并壮大的必须。
[1]陶克祥.徽州民俗体育的特征与价值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5):103-107.
[2]任远金,陈双,卢玉.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与民间遗存[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3,32(4):22-24.
[3]夏成龙,何元春.社会结构变迁中民俗体育与家园生态保护协调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83-85.
[4]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2008,15(9):101-104.
[5]刘旻航,李树梅,王若光.我国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及社会文化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70-207.
[6]田雨普.体育沉思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7]杨栋,熊曼丽.民族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86-88.
[8]霍红,王洪珅.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7):41-44.
[9]郭玲玲.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