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队中射箭运动开展状况与启示

2014-04-07 09:57刘丹婷李社旺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武艺射箭军队

刘丹婷,李社旺

(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宋朝是历史上社会制度发展比较完善的一个时代,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射箭运动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两宋统治的三百多年中,虽然政权独立但却战争不断,对内要镇压农民起义等阶级斗争,对外要与辽、西夏、金和蒙古进行抗争,因而统治者十分注重军队的武备,射箭作为重要的兵器之一,在军队中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军事武艺,也受到高度重视,这是射箭运动在宋朝军队中广泛开展的重要背景。

1 官方的阅射活动频繁

宋初,赵匡胤在位期间整训了三十七万军队,为消灭五代末期地方割据政权、统一全国,他十分重视讲武练兵,《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讲武于近郊,六军之容甚盛。帝每御讲武殿,亲临教阅。……自是师旅皆精锐。”[1]宋朝的历代统治者经常进行军事阅武,射箭作为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统治者喜欢观阅的项目之一。例如,《宋史》中记载太祖赵匡胤:“二月庚申朔,幸造船务,遂幸城西观卫士骑射。”古代称皇帝亲临为“幸”,“卫士”是守卫的士卒。太宗赵炅在太平兴国四年“观铁林军人射强弩”,雍熙元年“甲午,幸金明池,观习水战,因幸讲武台观射,赐武士帛”,真宗赵恒咸平一年“阅骑射,擢精锐者十人迁职”,咸平三年“幸紫极宫,还,登子城阅骑射。”[2]文献中记载的这类内容很多。在宋朝的军事演练中,射箭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喜爱,宋代官方一系列的阅射军事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射箭武艺在军队中的发展。

2 选兵和训练中射箭武艺的开展特色

宋朝的选兵招募制度和训练制度呈高度一体化,即招募和训练结合为一体,这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其中丰富的射箭内容,引人注目。随着宋代军队人数不断壮大,军人射箭技能不断提高,促使了宋朝职业武术教练的出现。

2.1 射箭武艺训练呈现职业化、专业化

宋朝军队有专门的武术教练,称为教头。在王安石保甲法中立有《府界集教大保长法》,对禁军教头的射箭技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弓以八斗、九斗、一石为三等,弩以二石四斗、二石七斗、三石为三等,马射九斗、八斗为二等,其材力超拔者为出等。当教时,月给钱三千,日给食,官予戎械、战袍,又具银楪、酒醪以为赏犒。”(《宋史·卷一百九十二志第一百四十五》)。宋军的教头是专门负责训练士兵武艺的,并不掌兵权,所选的教头技能高超,对他们的弓马射技要求十分严格,当教时每月俸禄三千钱,还有器械、战衣、带糟的酒等作为犒赏。由此可知,射箭武艺已经走向了“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2.2 射箭武艺逐渐规范化、多样化

首先,宋军中对于射箭准度和所用弓箭的重量要求很高,宋人选兵和训练时不仅要求身强力壮,而且要求擅长弓箭的人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方可充军,如《宋史·卷一百九十二志第一百四十五》记载:“凡选禁军,自奉钱三百以上、弓射一石五斗、弩蹠三石五斗、等样及龙卫者,并亲阅,……则阅拱圣、骁骑少壮善射者充。”另外《宋史》兵九训练之制中有关“射亲”和“斗力”的描述很多,其中按照“射亲疏”“挽弓的斗力多少”划分等级,根据等级来区分是赏是罚,《宋史·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记载:“诸军弓弩上取斗力高强,其射亲中多者,激赏太薄,无以为勸。”可见,按等级进行选兵和奖罚,说明射箭武艺逐渐规范化。在射箭训练制度中除了通过增强臂力和准度以增加军队战斗力以外,为了提高射箭技能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将射箭武艺分为不同种类进行训练。如“五月,臧景陈马射六事:一、顺鬃直射,二、背射,三、盘马射,四、射亲,五、野战,六、轮弄,各为说以晓射者。诏依此教习。”这样不仅促使了射箭武艺多样化,还加强了射箭在战争中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对各项射箭技艺划定了标准:“步射,六发而三中为一等,二中为二等,一中为三等。马射,五发骤马直射三矢、背射二矢,中数、等如步射法。”这样通过对每项技能划分等级,使射箭逐渐变得多样化和规范化。

除了法定的军事训练之外,还有风俗节日的射箭训练。《梦梁录·卷二》中记载的州府节制诸君春教:“将佐呈比体挑战之风,试弩射弓,打毬走马,武艺呈中,赏犒有差,军卒劳绩,给以钱帛。”[4]讲述了宋军在每年的春秋二季要进行军事训练,射弓就是其中一项训练内容。这种风俗节日的训练可以看作是定期举行的射箭活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宋朝军队有田猎活动,多以秋冬或正月在四郊举行,出席人员有皇帝、从官、军队等。古代的田猎受到皇帝的重视,多为古代军人所喜爱,我们认为古代的田猎实际上是一种大型的体育活动,它具有综合的性质,不仅是军队训练的主要方式之一,还是人们开展娱乐活动的一种形式,这种活动形式有利于军队射箭的开展。

2.3 射箭武艺向制度化、统一化发展

射箭武艺向着制度化、统一化方向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射箭教材教法的出现。宋朝有专门步射和骑射的教材,图文并茂,讲解射箭实战技术,在军队中应用广泛。《宋史·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记载:“九月,内出教法格并图象颁行之。”其中对于步射执弓、发矢、运手、举足、移步等动作的基本标准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定,还对马射、马使蕃枪、马上野战格门、步用標排等技艺进行了讲解,提供了实用的技能战术供士兵学习。这相当于一本有关射箭技能的教材教法,促使射箭武艺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变得制度化、统一化,更为军队中训练武艺技能提供了理论标准。

总之,宋朝军队中有关射箭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前人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有条理,更加具体化,形成了一个有明确规定、统一标准、详细制度和具体实行办法的较完善的射箭体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和促进了射箭活动的开展和传播。

3 民间的弓箭社组织壮大

北宋期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民间“练习兵仗”的乡社组织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弓箭社”。《宋史·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中》有记载:“弓箭社,河北旧有之,……河北州县近山谷处,民间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习惯便利,与夷人无异。”另有资料记载:“自澶渊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不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又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社副、录事,谓之头目。……带弓而锄,佩剑而樵,……人自为战,敌深畏之。”“据当时苏轼调查,河北山区就有五百八十一个,共有弓箭手三万一千四百人,至宋徽宣和七年(1125)年,北方边区东路的弓箭社成员竟发展到二十四万一千七百人。”[5]民间武艺组织发展很快,其主要目的是保卫家乡、抵抗外侮,不仅在抵抗辽、金的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民间射箭武艺的发展。

4 宋朝军队射箭开展状况的思考

4.1 加强精神上的支持,营造一种文化环境

射箭活动在宋朝军队中开展广泛,首先是因为上层执政者十分重视,这是由其在战争中的实用性决定的。从资料中可以了解,宋朝执政者每年进行的阅射活动次数很多,目的是要督促人们练习武事,同时还在射箭活动中增加了趣味性和竞争性,提高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正因为有了统治者的支持和重视,射箭有了发展的文化土壤,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道德标志,并最终在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正如“体育:一种反堕落的动力”“体育与道德复兴”等议题的提出一样,体育需要的正是这种正能量。在经济发达的21世纪,很多中国古代传统的体育项目随着时代变迁而渐渐没落,人们渐渐忘却了这些兼具娱乐和健身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对此,人们需要一种思想和精神上的引导,而这种引导需要国家政策扶持,这种文化需要广大的体育工作者、爱好者不断创造[6]。

4.2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体育的专业化开展

通过史料发现,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职业的武术教练,客观地讲,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射箭技术水平,推广了射箭武艺的传播,也就是说,专业人才是体育开展的坚实基础。新世纪的体育项目丰富,人们在参与体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盲目参与、参与时间不合理、动作技能不科学等现象,这就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帮助人民顺利开展体育活动。但是现代社会专业体育人才队伍却相当薄弱,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体育社会指导员仅及总需要量的四分之一,学校中体育专业教师人数少,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军队体育研究表明:“军队训练上缺乏深层次的进展;随着国家竞技体育迅猛发展,军队竞技教育在人力上有待加强。”[7]可见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在各个领域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体育专业人才是保证人们健康、开展体育事业的关键力量,因此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忽视。体育专业人才的管理机制、运行体系以及各项宏观和微观的政策仍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4.3 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提高参与程度

射箭活动在我国古代的开展形式丰富多彩,有法定的训练、风俗节日和田猎等多种形式,具有趣味性、集体性和比赛性;在技能种类上有步射、骑射,骑射技能包括顺鬃直射、背射、盘马射等。此外,在宋朝还有欧阳修创造的关于“九射格”的游戏,在辽国还有著名的射柳。相比于宋代射箭丰富的开展形式,我国现在有些体育活动的开展却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因此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形式需要丰富多彩,需要改变和创新,这样才能吸引和激发更多人的兴趣,才能将体育开展得有声有色,才能为体育迎来更长远的发展空间。比如,可以适当设立体育节、体育日,在传统节日开展体育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开展家庭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体育和体育旅游等活动,经常组织一些趣味性竞赛等。

4.4 重视体育基础研究,奠定专业理论知识

宋朝军队中的射箭武艺训练基本形成完善的体系,主要体现在教格法和武术教练上。在宋仁宗的两次变法时期,多次颁布教格法作为训练的法典,相当于射箭的教材教法,对射箭的技能、训练内容和练习方法都有详细的解释和规定,这为射箭在军队中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1世纪的体育,面对的主要对象仍是基层群众,广大群众因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不同而对体育的需求不同,所以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和研究是我们努力的重点,例如一些体育最本质的价值观念、国家各项体育政策的解读以及各个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等,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帮助。近些年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基础研究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学校体育缺乏基础的教学教法的研究,学生缺乏基础体育知识的学习,军队体育缺乏基层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等。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对体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应当鼓励广大学者在这些领域多做研究,以期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体育,促进体育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

4.5 鼓励体育社团组织开展,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我国体育社团在宋朝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当时的武术社团“角抵社”“英略社”“锦标社”“弓箭社”,这些组织声势浩大,不仅在军事上起到重要作用,还对民间体育文化传播有过很大的影响。在历史上,体育社团常常发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它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组织和教育作用。体育社团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参与程度的标志之一[8],今天的社会为体育社团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发达国家,体育社团是国家体育事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如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和美国健康、体育、运动、娱乐和舞蹈联合会两大社会团体管理业余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日本对体育的管理采取“民办官助”的政策,社会团体的组织形式无疑是适合这种社会结构的。在不同的领域,无论是军队体育、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体育社团的开展对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事业的开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应该鼓励体育社团的建立,改善我国体育社团整体基础薄弱的现象,充分发挥体育社团价值。

5 结语

综上所述,射箭在古代社会不仅有着较为丰富的内容,而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在这套体系中,射箭活动在军队中开展广泛,宋军对射箭人才的选练有鲜明的特色,此时著名的弓箭社组织也总能吸引人们关注,在这其中选练射箭人才是军队中的重要内容,射箭发展逐渐向着职业化、规范化、多样化和制度化等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人的进步。宋代射箭的发展,对于当下发展体育有着很好的启示:体育要发展,要有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还应重视基础研究,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丰富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鼓励社团发展等。古代射箭值得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本文只是粗略地从宋代军事射箭中得以管中窥豹,然而研究古代社会的射箭,不仅是为了厘清射箭在当时的开展状况,更应注意的是中国古代体育的辉煌或落寞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

[1]邓小南.宋朝历史再认识[J].河北学刊,2006(5):98-99.

[2]脱脱,帖睦尔达世,贺惟一,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聂啸虎.从宋军选练看中国古代军事体育的发展水平[J].体育文史,1988(5):39-42.

[4]吴自牧.梦梁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5]谷世权,杨文清.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体育史教学组,1981.

[6]张玉强,陈有忠.我国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5):86-90.

[7]陈南生,林建棣.军队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体育学刊,1997(4):123-124.

[8]刘明生.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5-18.

猜你喜欢
武艺射箭军队
小熊射箭
李兰娟
学射箭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武艺 沈月是很自然不矫揉造作的女生
谁是射箭高手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故事”与“新诠”——对话武艺
武艺 二十四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