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建设探索与研究

2014-11-16 06:47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质北京市问卷

张 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体育教学中心,北京 100089)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信息化已普遍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就高校而言,其信息化建设逐步得到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的认可,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和体系、丰富教育手段和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高校的信息化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办公和管理外,更重要的是教学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教学部门信息化建设目前主要由各院系教育资源整合、数据平台汇总、档案身份认证等构成,各院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然而相对于其他院系来说,体育部面临着更加严峻和现实的问题,因为作为加强学生体质的关键性部门,体育部面对的通常是学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其工作更为繁重、管理问题更为突出。体育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大学生体质监测。体质监测是了解学生体质情况第一手信息、培养国家优秀接班人的必要方式,合理、准确的体质监测是改善学生体质的必要途径[1]。因此,如何加强体育部门信息化建设、如何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是各高校体育部所面临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高等院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具体走访了北京市部分高校,调查相关教师,旨在全面了解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1995—2013年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数十篇,通过阅读分析,提炼相关数据及理论观点,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对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了《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调查问卷》,就问卷内容咨询了多位专家意见,并进行反复修改。聘请10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该问卷内容能够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并利用重测法(间隔15天)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两次调查结果相关系数ɑ 在0.921—0.956,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选取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育部教师发放问卷,对大部分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10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97.6%。

2.2.3 专家访谈法

就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走访北京市部分高校的相关专家,了解其对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认识情况,征询其对于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2.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3.0 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有效验证和统计处理。

2.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类比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数据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概念与作用

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是指高等院校在学生体质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和相关软件,辅助测试人员开展测试活动,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代替人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从而创新学校体质监测方式,进而为高校体育课程提供服务的工作模式。

体质监测信息化是以学生体质为基础、以改善学生体质为要求的、直接面对学生的信息化监测系统。它能够合理整合利用体育部相关资源,科学规划和利用体育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它能够建立良好的预测机制,对学生体质健康作出评估;它还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进一步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的手段之一。

3.2 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覆盖率情况

图1 北京市体质监测信息化覆盖率变化图

由图1可知,从2001年—2013年,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覆盖率快速增长,到2013年覆盖率已经超过50%,表明北京市高校对体质监测及其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表明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建设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深化和改进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减少教师工作量,以及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准确掌握、科学分析、有效改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难点分析

本次问卷针对体质监测信息化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认为目前体质监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监测数据量庞大,体质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等等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其次是学生对体质健康重视不足;再次是与学校各部门沟通较少,以致教学资源共享不充分,资金不足也被认为是影响体质监测开展的重要因素[2]。

3.3.1 体质监测数据量庞大

笔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北京市部分高校的体质监测主要通过阳光长跑次数、早操课外活动出勤率、体质健康测试三部分开展(图2)。且这三部分工作与学生的多种评优活动紧密相关,所以其数据不仅关系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更是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发挥着影响,因而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目前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且数据来源和统计工作构成较为复杂,给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带来了诸多困难。为避免因人工出现的数据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体质监测信息化的有效整合,用统一的操作方式完成不同体质监测数据的汇总、统计、分类[3]。

图2 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质监测办法

3.3.2 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高校学生对体质监测重视程度不足,造成教师在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需通付出相当大的宣传成本(如需通过校园网新闻、电话、课堂等形式反复通知),即便如此,还需进行数次测试方能完成,工作量巨大,且体质测试通常在冬季进行,寒冷的天气也对学生参与测试的热情有一定的影响。

3.3.3 交流与资金

被调查教师指出,部门交流较少及资金不足等也是体质监测信息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管理者应明确体质监测信息化是学校体育工作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加强体育部与各部门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确保体质监测信息化的顺利进行[4]。

4 对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探索

4.1 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前期准备

(1)草案设计。体质监测信息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是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多部门合作开展的项目。因此,在组织机构上,应该建立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参与的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小组制订实施草案,对监测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进行论证研究后方可进行。

(2)资金。体质监测信息化的前期准备及后期保障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学校相关领导应该积极沟通财务部门,对该项工作拨付足额专项经费。另外,在草案中需要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和规定,利用制度的手段避免资金浪费,确保合理使用[5]。

(3)任务分工。体质监测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在前期准备中要针对每一环节的设计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如专业编程人员负责代码设计,专业体育教师进行合作交流,专业数据录入员负责数据整理等。确保整个监测工作环环相扣、顺利进行。

4.2 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设计

笔者在对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质监测工作内容及办法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分级式”设计方法[6],设计了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该系统由四大模块构成(图3)。

图3 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示意图

(1)登录模块:主要包括登录信息、权限设定、密码设定等功能,可自由设定一级管理员及二级管理员并分别设置管理密码,方便不同人群使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现场工人没有按照作业流程来进行接线,或者采用了不正确的方法接线,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据统计资料表明,在电力系统事故统计中,有39%的事故原因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

(2)操作模块:操作模块是计算机软件基本功能之一,通过数据导入、导出、打印等基本操作完成日常作业任务。

(3)表格模块:根据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的需要,加入特殊图表设计,以便更加直观地分析数据情况。

(4)数据模块:针对体质监测的内容,如课外体育活动、体质测试等数据量庞大问题,运用大数量筛选、对比、删除数据方式进行编程,使其运算方式更加简便。之后编入数据方差分析等常用数据统计方法,使软件功能更加强大。

此外体质监测信息化设计流程需与学校教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教学评估系统相结合,对学生动态进行即时掌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7]。

4.3 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1)系统设计操作简便。该系统考虑到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在设计的时候集合多项功能,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的优势。

(2)数据准确性。出于对体质监测数据量庞大的考虑,该系统设置单独按钮选择数据,避免多级按钮操作失误率较高的问题,并使用出错提示函数MsgBox,对用户做出提醒。

(3)安全性。因为体质监测数据具有隐私性,所以对体质监测数据的管理尤为重要。该系统采用两级管理员模式,设置可操作权限,避免使用过程中无关人员接触数据。

(4)实时性。该系统与学校内部其他学生管理系统联网,对学生出现的档案变动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统计总量的错误。

4.4 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保障工作

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4.6%的教师认为产品是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最应重视的问题,30.1%的教师认为应重视体质监测信息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22.5%的教师认为与厂商合作是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12.3%的教师认为前期的投资规划是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能否完成的重要保障。

教师们所关注的产品问题包括,体质监测器材或软件的成本、精准度及使用率等。应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保障:①产品应符合高校实际需求、避免过度开发造成浪费;②产品应有互通性,以保障数据的充分交换共享;③提供良好的产品售后服务。

交流合作是厂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与体质监测管理部门或执行部门及时沟通,以确保信息数据的开放性:①及时向体质监测管理部门安装系统终端,确保数据互通;②及时向执行部门下发产品使用须知及升级更新提示,做好相关培训;③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及时协调有关问题并进行交流。

合作厂商是指认真考察产品开发商的资质和口碑,目的是保证产品使用的长期性要求:①及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②对产品开发商进行资质认证;③与开发商中主要研发人员做好交流及签订产品后期维护协议。

投资规划是开发商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后续开发。因而也成为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投资;②做好产品的覆盖范围及资金链情况;③严格把控资金流向及使用情况。

除了以上四个要素以外,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也是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的保障因素之一,只有充分把握以上要素,合理做好保障工作,才能推动体质监测信息系统的顺利开发和投入使用。

5 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借鉴与革新

5.1 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借鉴

在对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具有典型性。该学校在信息化进程中曾面临诸多阻力及压力,但其通过各种手段,有效解决了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的难点,主要包括:①引进体质监测专门人才,对体质监测信息化流程进行研究,分析体质监测的难点所在,通过校内及北京市科研项目等渠道获取资金支持,开展体质监测信息化;②建立以主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小组,抓紧落实信息化进程;③积极考察联系开展体质监测信息化业务的公司厂家,认真考察、了解产品的性价比;④由部门领导组织发起自学自创小组,通过深造、进修方式获取体质监测信息化知识,建立起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体质监测信息化队伍;⑤通过课上教学和课外宣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体质健康及体质监测重要性的认识,为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5.2 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革新

针对当前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借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有益经验,提出改进措施:①体质监测信息化前期应做好规划准备工作;②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规范与标准;③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保证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等顺利进行;④规范信息化软件使用流程,引入信息化专业人员;⑤增加经费投入,保障体质监测信息化有序开展;⑥成立领导小组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 结语

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是高等院校在学生体质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和相关软件,辅助测试人员开展测试的活动。它不仅是高校学生体质监测活动的革新,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轻教师工作量,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体质健康动态,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和增进学生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覆盖率已经超过50%,显示了北京市高校对于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北京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还存在着数据量庞大、学生重视不足、部门间沟通较少、教学资源共享不足、资金保障不力等现实困难。

笔者采取“分级”法设计了高校学生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同时借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学生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认为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应该做好前期的规划准备工作,建立完善的规范与标准和信息资源共享制度,规范信息化软件使用流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经费保证,以便更好地对学生体质健康发挥监督及促进作用。

[1]唐晓义,甄志平,刘铁军.我国研究生体质测试现状与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1):73-75.

[2]唐涛.新世纪Windows Server 2003 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邹县芳,胡昆鹏.基于Windows平台中的服务器配置与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4]宋鑫,肖林鹏,郇昌店.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5):79-82.

[5]袁野,李明华,徐鹏,等.数字化环境下体育特色信息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12.

[6]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8):5-11.

[7]李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19-22.

猜你喜欢
体质北京市问卷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