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入口与城市景观环境的融合★

2014-04-07 03:33孙晓铭胡乔俣朴秀媛
山西建筑 2014年20期
关键词:巴洛克哈尔滨色彩

孙晓铭 胡乔俣 朴秀媛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哈尔滨地铁始建于2008年,与城市整体景观相融合,成为了哈尔滨城市中的另一景观。哈尔滨地铁出入口设计时考虑到城市景观风格定位,从造型和色彩选择上均体现哈尔滨市的文化底蕴、历史背景。

1 哈尔滨城市景观风格定位

哈尔滨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位于东北亚中心的地理位置,这让哈尔滨这个城市的整体风格深受欧洲艺术风格的影响。城市整体风格继承了“中华巴洛克”和新艺术运动风格,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也让哈尔滨享有“东方小巴黎”的美誉。它体现在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教育书店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当中。成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1.1 哈尔滨城市景观风格源起

巴洛克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的艺术风格,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合常规”,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意大利语将其解释为奇特,古怪,变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在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发起的,17世纪在欧洲普遍盛行,是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渗入到建筑当中并形成了巴洛克建筑这一新的建筑体系。

巴洛克建筑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它的外形自由奔放,富有动感,造型复杂,雕刻和装饰与建筑本身结合紧密。敢于使用强烈的色彩,空间多为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

从比利时产生的新艺术风格传到法国,并且后来传到对哈尔滨建筑风格具有影响的俄罗斯。哈尔滨的建筑商吸收了从俄罗斯传来的这个风格,并将其运用到哈尔滨的建筑当中。新艺术风格将欧洲中世纪艺术和洛可可的造型与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结合起来,再将东方的艺术审美特点引入其中,又加入了工业新材料,表达了人们对新世纪的向往与怀旧的情怀。这个时期,在建筑上不再注重于刻意装饰形式,而是将自然的和谐和居住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使人们感觉舒适,在形式上更注重实用性。同时将简单的几何形体运用在形式当中,通过方形和拱形的穿插组合、自然元素的抽象化装饰和植物纹样的铁艺雕花,使该建筑拥有高度吻合的功能和装饰的特点。又通过建筑新材料——铸铁,使建筑拥有如同精雕细琢般的品质[1]。

1.2 哈尔滨城市景观风格发展和体现

在19世纪末,作为沙俄附属地的哈尔滨成为了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此时由于哈尔滨的开埠,很多外国的商人涌进了这个城市。受这些人的影响,又加上哈尔滨重要的地理位置,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城市,随后不久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20世纪20年代,精致华丽的巴洛克建筑深受民族资本家的喜爱,因为它刚好迎合了他们物质上的满足感。建筑师们将西方的“巴洛克”式建筑立面吸收,在其中加入中国的传统特色图案,例如:蝙蝠、番长、仙鹤等。后来,一位日本学者将哈尔滨的这种风格称之为“中华巴洛克”。哈尔滨整体城市景观风格融入巴洛克风格后,又迎来了新艺术运动。

哈尔滨是新艺术运动中中国的代表城市,建筑有自己的特点:1)规模比较大。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自从由外国设计师引入后,极大地丰富了哈尔滨建筑的风格构成与艺术风貌,在哈尔滨城市中有着大规模发展;2)持续时间长,直至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仍在延续。其代表性的建筑是中央大街的哈尔滨摄影室。这个时代有新艺术运动建筑是非常罕见的[2]。

2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设计的艺术表现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设计时结合了巴洛克风格和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影响,形成造型独特、欧陆风格突出的地铁出入口,让人过目不忘。其色彩选择方面,考虑详尽,使地铁出入口区域整体色调和谐、温暖。同时减少视觉环境污染,让乘客可以舒适、心情愉悦的通过地铁出入口,整体充满浪漫和感性。

2.1 城市地铁出入口艺术表现分析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各大城市的地铁修建等交通方面也相应的受到重视。地铁出入口带给乘客与市民第一印象,彰显出城市主要建筑风格,因此地铁出入口设计的地位被提高,更加受到建筑师的重视。

例如:北京地铁一号线出入口设计中有的运用传统的青瓦红墙的色彩与经典四合院形式的造型,有的地铁出入口将城楼屋檐的形式吸收,并将其运用至地铁站出入口顶部造型中。西安地铁二号线出入口设计中将立柱和廊与玻璃窗结合运用,体现西安古城面貌,使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历史风貌。深圳地铁一号线出入口融合城市周围环境,其中的各站造型与周边建筑相呼应,材料使用的统一,主要运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与城市的整体风格融合,体现出深圳的时尚气息。哈尔滨地铁出入口设计时也受到重视,各出入口造型与色彩方面艺术表现完整,与哈尔滨市城市景观相融合。

2.2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的造型表现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造型多样化,根据18个车站的地理位置,将12座岛式车站和6座侧式车站合理的设计出符合所处地域的地铁出入口。哈尔滨地铁出入口吸收巴洛克建筑外形,将其中的“拱形元素”作为主要设计元素。拱形元素线条优美,富有装饰性,增加浪漫气息。在哈尔滨地铁出入口的门与窗上均可捕捉到拱形元素的身影。在哈尔滨,将传统铁艺与现代东方文化相融合,在建筑装饰上运用娴熟,并在哈尔滨地铁出入口上做出精彩演绎。

铁路局站以哈尔滨众多的欧式建筑为草图蓝本,结合本站的建筑结构,以欧式折衷主义设计为理念,气势磅礴,宏伟大气;哈工大站以欧式建筑入手,大胆应用欧式线条,表现了哈尔滨的异域风情;医大一院站位于东正及基督教堂旁边,根据车站身处地理位置,将其设计风格与现代化手法结合,将教堂的精致与大气充分的展现;烟厂站用现代的手法表达欧式元素,结合车站的特殊结构形式,展现恢宏大气的设计效果。

哈尔滨地铁车站中大部分是标准站,虽然标准车站整体看似样式相同,但可从细节部分看出其整体风格统一,设计主元素贯穿全线,拱形主元素、棚顶的欧式镂空雕花样、“彩绘玻璃”、线条及以现代方式表达的欧式彩绘等次元素都有不同,应用元素略有变化,不同的站点不同的颜色变化等等。这都充分展现了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地铁。理工大学站就是典型的标准站,简约的设计风格,彰显欧陆风情的细节。

为突出哈尔滨地域特色,地铁站最初整体设计概念就确定为“欧陆风情”。因哈尔滨的建筑特点繁多,有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建筑等等,通过对哈尔滨市独特建筑的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将“拱形元素”作为设计的主元素,“欧式雕花”及“彩绘玻璃”作为设计的次元素进行设计,并将此类元素贯穿全线,作为全线标准站的共性元素。

2.3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的色彩表现

2.3.1 色彩的作用

色彩通过其特性能够改变建筑的形象效果,调节建筑给人的感觉,可以说色彩在某种方面比造型更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地铁出入口的外观可以通过色彩与造型的结合使用,使其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作为公共建筑的地铁出入口,要格外慎重地选择色彩,要充分考虑人们视觉上的要求。

现今城市色彩规划都会做到尊重当地色彩特色,因此,在地铁建筑色彩设计的选择上,应与之协调、统一、和谐,反映当地文化背景及历史,具有各自城市的独特色彩。同时,地铁出入口在色彩的选择上应适应人的心理要求,地铁出入口的色彩应做到使人们在视觉上感受到舒适感,如若色彩选择不当,则会产生视觉上的污染,形成反效果。色彩与建筑空间相辅相成,空间是色彩的依托,色彩是空间的增饰,色彩也可以利用它的物理性能改善空间效果。色彩的应用为地铁建筑增加个性、生机和活力,使地铁建筑空间丰富而生动。

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地铁出入口的美观要求较高,在设计时要综合很多因素,色彩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地铁出入口色彩设计要在注重人的感受的前提下,通过色彩自身的特性,使地铁出入口更加美观,以提高人们的视觉享受。

2.3.2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色彩运用

在色彩选择上,将大多数地铁出入口的主题颜色选为米黄色,将标准站整体以米黄和墨绿色为主。哈尔滨市地铁出入口中的墨绿色既表现出巴洛克与新艺术运动的风情,又能彰显出地铁出入口稳重、大气的整体形象。起初,建筑师预见铜将在饱经风雨后产生铜锈而变成绿色,于是产生将墨绿色用于建筑表面色彩的创意,赋予建筑经久而不褪色、永恒存在的感觉。同时,墨绿色可以使乘客在拥挤的城市地铁交通中感受到清爽和平静。米黄色可以满足寒地城市色彩规划要适应的气候特点。针对冬季城市的气候特点,建筑色彩强调暖色调,尤以米黄色和黄白相间的暖色调为主。哈尔滨的冬季色调单一,因为草木枯萎,又加上被白色的雪覆盖,所以城市整体几乎是一片灰色。因此,地铁出入口色彩选择了暖色调为主的米黄色色系,使冬季城市亮丽起来,同时让乘客在出入该建筑小品时,感受视觉带来的温度提升,并且使地铁出入口与周围环境既统一又显俏丽。墨绿色和米黄色这两个本身并不艳丽的颜色通过相互搭配,形成一种平衡,让人们在冬季生活在生动活跃的氛围中。并且在灯光的选用上也充分考虑了此类问题,选用了色温相对较低的中性光,这样整体营造了温暖的氛围。

3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既从造型上融合哈尔滨巴洛克等欧陆风格,又从色彩上运用哈尔滨城市基本色彩,将地铁出入口外观表现得淋漓尽致,既不突兀又不失其特色的融入哈尔滨市城市景观当中。

3.1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与城市景观在造型上的融合

哈尔滨城市景观的造型主要以巴洛克风格为主要基调,兼有新艺术运动风格。哈尔滨城市景观融入“欧陆风情”,加入拱形元素、铁艺雕花、彩绘玻璃等装饰,将哈尔滨的地域特色与其独特的建筑表现得淋漓尽致。哈尔滨地铁出入口将哈尔滨城市景观中的主要元素与装饰手法进行汇总与重整,打造出一条造型美观的地铁线路。同时,地铁出入口整体造型风格满足哈尔滨地域、历史、文化和风格,与整个城市浑然一体,成为一条具有哈尔滨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地铁线路。

3.2 哈尔滨地铁出入口与城市景观在色彩上的融合

在哈尔滨市很多标志建筑中不难发现其中的色彩运用有很多墨绿色元素,例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颜色与地铁出入口的墨绿色接近,风格大致统一。米黄色是哈尔滨的基本色之一,同时也是哈尔滨最为常见的颜色。城市色彩受地域与气候、历史和人文因素影响最大,因此针对哈尔滨市的整体特点选择米黄色和白色作为代表色,并将这两个颜色作为基础,通过改变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形成米黄色和白色的辅助色,既统一了城市的整体色调,又不失单调,也延续了哈尔滨城市的历史的文脉,将哈尔滨点缀成一个历史和现代相融合的美丽城市。地铁出入口建筑中的米黄色运用即满足寒地城市色彩规划要求,由于哈尔滨市基本色调相似,将整个地铁出入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4 结语

具有城市特色又不失本身风格的地铁站出入口是城市地铁交通和城市景观中的重要角色。哈尔滨地铁出入口不管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上均经过认真考虑、反复推敲,不仅将其融入哈尔滨城市景观,又没有减弱其使用性。现代社会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其中的地铁交通更加受到重视,因此在地铁出入口外观设计上应结合当地文化底蕴、历史背景,融合现代元素,打造独属地铁出入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宋媛媛.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在哈尔滨仍在延续[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8):19-20.

[2]刘松茯.西方现代建筑在哈尔滨的发展轨迹[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6):75-76.

[3]孙紫强.色彩在地铁车站中的使用[J].科技资讯,2010(11):33-35.

猜你喜欢
巴洛克哈尔滨色彩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没规矩”的巴洛克
神奇的色彩(上)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