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 许佳跃
(1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南京理工大学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0094)
试论当代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李 辉1许佳跃2
(1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南京理工大学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0094)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介绍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内涵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精神缺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创业精神 内涵 意义 原因分析 培养途径
当前,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演变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当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普遍缺少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创业精神,而这种创业精神是可以通过培养提升的,它是促进大学生向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转变的重要前提。
何为大学生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精神是一种开拓精神、一种敬业精神,更是一种合作精神,是当代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变被动为主动,选择自主创业,勇于突破现有资源的局限,不断创造新机遇的勇气和意志;是当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成功的执著追求及对工作的孜孜不倦;是当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组建创业团队,精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争取团队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创业精神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坚韧性等特点。(1)创新性:创业精神的核心特征就是创新性,创业者通过在不断地创新变化中寻找新机会,对资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通过新的组合方式实现更高价值;(2)科学性: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更加科学化的方法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实现科学发展;(3)坚韧性: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具备了勇于战胜挫折的信心及坚定的信念才能取得成功。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动力源。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也要求我们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创业者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提升的过程,通过创业实践和训练,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素质,进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者由于经验、资源等欠缺,在创业过程中面临更多困难和风险。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对困难和风险的处理能力,通过科学的方法规避风险,解决困难,是成功创业的重要保证。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系统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在创业过程中更需要良好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创新重组及不断挖掘新资源,从而创造出新事物、新产品,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此外,良好的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者在旧的创业环境中寻找新的创业机遇,保证创业的成功。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有利于促进国家社会经济有序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保证,进而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经济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此外,具有创业精神特征的社会文化,可以使社会的创业热情得以激发,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使创业精神成为助推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繁荣昌盛的重要动力。
(一)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准确。
当前,许多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明确认识,创业教育只是整个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的一小部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方法、创业精神的指导等还非常欠缺。高校对创业教育认识的不够导致了大学生对创业认识的模糊。一些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但由于对创业风险的恐惧、创业资源的欠缺及创业前途的不明等原因而放弃创业,没有把创业与自己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与提升。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不够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在课程的设置上往往以选修课为主,未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中,学生通过选修课获取的只是零散的创业知识,而只有通过必修课程才可以获得系统的创业知识。在课程的内容上也以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为主,涉及面较窄。如此一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只注重了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创业精神的培养。比如,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必需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成功信念、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都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够合理。
当前,高校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比较保守,课堂教学的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教师自身创业精神、创业知识的欠缺导致所教授学生也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知识。此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仅有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而对于创业的方法等具体实践知识非常缺乏,教师自身创业经验的不足导致他们不能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影响了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可靠载体。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浓厚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未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也不够繁荣,对创业教育的宣传也相当欠缺,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效果。
(五)部分大学生创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现象。
面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并没有认清现实,合理定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没有把创业作为一种就业的选择,一味想寻找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的岗位。另外,有些大学生一开始创业就想赚大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素质和资源条件还十分欠缺。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就业大潮中把自主创业看做是一种良好的就业形式,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技能、资源、心理辅导等服务,为他们成功创业打好基础。
(一)提高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正逐步向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转变,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前提就是提高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明确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渠道。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创业是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关键。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教育实效,高校应该在教学环节中融入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此外,高校在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增加实践性更强的创业知识传授,比如“创业案例分析”、“市场资源分析”等,让教学更有生动性和实用性。
(三)建立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具有良好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建立科学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关键。高校可以通过为学生聘请企业创业导师等形式,把更多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吸收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完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此外,高校应加强对创业教育教师的实践经验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强化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效果。
(四)培育浓厚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功能,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强化文化育人效果的关键,而创业教育文化是校园优良文化的重要部分。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宣传活动,比如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作报告,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创建创业教育文化品牌,营造校园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这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有效途径。
(五)创建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实践训练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可以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磨炼坚强的意识品质、掌握有效的创业方法,感悟深层的创业精神。高校可以通过创建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形式,为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有效载体和平台。
(六)开展丰富的创业价值观教育。
创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开展创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创业思想,树立创业理想,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通过讲座、课堂传授等形式,使大学生明确创业的目的不仅是积累个人财富,更是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思想。此外,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中,还要引导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用智慧与劳动创造财富,助推社会进步。
[1]郝晓锋.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3.
[2]杨旭辉.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7.
[3]白雅芬.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8):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