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集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创新之作
——评张世晓的《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

2014-04-06 06:47王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区域间引力动态

王冰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国内金融集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创新之作
——评张世晓的《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

王冰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是张世晓博士在金融集聚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事区域金融集聚理论与实践研究长期积累的重要学术成果。区域金融、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区域间金融、经济差异化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金融系统对区域经济增长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都产生重要影响。该专著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及区域间金融集聚、扩散动态演化,其成果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方法、模型创新:创造性地建立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金融熵”和“集散度”两大指标模型

一方面,该研究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的系统特征,提出了描述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有序性特征的“金融熵”指标,并运用这一指标建立起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方向判别模型进行系统良性、非良性运行趋势判断。

首先,这种分析方法改变了以往区域金融分析中所运用的分解分析的传统思路,以耗散结构系统论的思想研究复杂巨系统的总体特征表现。区域金融系统运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状况,对于区域经济和整体宏观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多从微观角度、运用指标分解分析的方法进行,未能从系统整体角度将区域金融集聚作为一个巨系统进行研究,并寻找其运行规律。区域金融集聚系统是一个巨系统,其重要特性无法使用分解分析的方法得到,而只能通过系统整体把握才能获得,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恰好弥补了分解分析的相应缺陷。

其次,该研究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建立起基于系统理论的量化指标和量化运行状况判别模型。以往对于区域金融的研究多运用定性分析或分解指标分析,该研究采用了耗散结构系统分析的新思路,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基于系统思想的指标体系和运行方向判别模型。

该专著以武汉区域金融集聚的现实状况为例,运用以上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武汉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近几年运行状态总体较为稳定。但是,耗散结构系统的特征表现为动态性,能够通过与外部的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不断优化系统结构,具备不断向更高层次功能优化升级的系统结构条件,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通过不断的外部交流使系统升级并向良性方向演化,此时的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熵值应呈现减少的趋势。

另一方面,该专著根据区域金融空间引力和集散度模型判别动态演化方向,定义了金融强势区域与金融弱势区域,认为强势区域将吸引更多金融资源的集聚并形成金融集聚中心区,若动态检测周边相邻区金融空间引力值和“集散度”呈现金融势态增强趋势,则能够预测金融资源将从原集聚区向原金融弱势区扩散的趋势。由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关联度,通过区域金融“集散度”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的动态方向判别功能就能预测区域经济增长趋势。根据“集散度”值的具体情况,当其大于某一特定水平时,区域范围内将呈现一体化趋势,据此判断可以进行引导和干预。

二、研究的实证分析创新:所收集运用的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研究数据和实证分析方法都具有创新性

该专著选取了武汉城市圈等样本对中国主要金融集聚区域及区域间金融集聚系统的演化趋势、动态分布状况进行模型检验,并对其进行演化机制分析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样本的实证对比研究城市圈内部成员城市之间区域金融集聚系统集聚与扩散趋势,具体选取具有发展代表性且距离较近的武汉市与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其中武汉市是典型的金融集聚区,其他城市明显受到武汉金融集聚区的扩散影响,城市圈区域具有金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该专著对武汉城市圈区域极化与区域金融集聚、区域金融经济差异化与一体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对上述城市圈金融集聚区域内部金融集聚与扩散趋势进行模型检验,对各城市圈集聚区域历史数据进行运算,检验模型有效性,并预测各金融集聚区域未来运行状况。

该专著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影响区域金融集聚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区域市场发展状况、区域金融资源与区域金融投资等方面。首先经济发展引力、市场发展引力、金融资源引力、金融投资引力等金融经济因素及各项引力因素的引力系数是区域金融集聚的重要引力源,区域间在经济发展、市场发展、金融资源、金融投资等方面的落差形成了金融引力,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具有较高的金融投资外部性收益,因而对金融资源的引力也较强,较易形成金融集聚;其次区域间距离影响区域引力强弱,由于区域间地理空间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区域间金融交易费用的大小,因而区域间距离是区域间金融空间引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政策研究的创新性:基于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良性演化和区域间金融经济动态均衡演化模型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指标操作性创新

该专著提出维护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良性演化和实现区域间金融经济动态均衡演化的政策建议。耗散结构系统的良性与非良性演化趋势有其内在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干预措施来加以引导和维护。因此,基于一般耗散结构系统的规律,可以采取相应的“金融熵流”措施来引导金融集聚系统的良性运行。该研究提出了基于“金融熵流”调节的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维护、导向政策措施。

另外,该专著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还得出关于实现区域间金融集聚扩散动态均衡演化的相关政策建议。由于区域间金融集聚、扩散符合相应的金融空间引力结构特征,基于相应的集散度判别模型及其演化机制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实现区域金融经济的动态均衡演化模式,并基于“集散度”调控设计区域金融集聚、扩散和金融经济差异化动态均衡演化模式的实现策略。首先,调节各金融空间引力二级指标以营造区域金融集聚,获得区域金融集聚外部收益。经济发展、市场发展、金融资源与金融投资这些影响区域空间引力的重要因素是构成综合区域金融空间引力或“集散度”的二级指标,调节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影响区域金融空间引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市场发展、金融资源与金融投资水平区较强的域能够形成区域金融集聚,使金融集聚区域的金融、经济获得优势发展资源而领先发展,并发挥区域金融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在金融、经济发展领域里集中资源进行创新生产。其次,引导区域金融扩散,实现区域金融经济动态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运用复杂性科学新方法对“区域金融集聚”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创新成果,值得引起学术界尤其是该领域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借鉴。

10.3969/j.issn.1672-626x.2014.01.022

猜你喜欢
区域间引力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
引力
感受引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A dew drop
结合区域间差异性的水平集演化模型
外电入鲁后山东电网与互联系统区域间功率交换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