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超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全面改革的动力研究综述
李文超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国的改革只有现在进行时,没有过去完成时。从全国来看,当前的改革呈现出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等特点,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突出,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倒逼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全面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呢?国内学者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全面改革的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解放思想作为全面改革的精神动力;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为政治动力;以渐进式改革带来的张力作为全面改革的领导动力;以解决制度结构性问题作为全面改革的制度动力;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谐科学发展的物质动力等等。这些动力都将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推进全面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改革;动力;研究综述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已经从起初的“摸着石头过河”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区。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相互交织,如今全面的改革应该如何进行?全面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国外学者对此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综合起来有以下观点:
(一)以解放思想作为全面改革的精神动力
高小平、庞元正等人从解放思想作为全面改革思想动力前提的角度,论述了当前全面改革的精神动力。高小平在《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动力》(<人民论坛>2013年3月下)中指出:“一些拥有实权的政府部门往往从‘前脚’迈出了简政放权的‘门槛’,‘后脚’又想方设法退回原来自己的‘领地’转变职能还有很多攻坚战要打。解放思想,是增强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动力、增强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也是增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动力。”[1]庞元正在《凝聚改革共识激活改革动力》(<学术研究>2012年第3期)中强调:“必须解放思想,大力凝聚改革共识是深化改革的思想前提”。[2]改革必须全方位进行,既要继续改革经济、文化、社会等体制,也要积极稳妥地改革政治体制。继续“单兵突进”,而不是“配套”推进,已经难以为继。这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领导人的勇气和魄力。而这一切都必须以解放思想为改革的精神动力。
(二)以维护社会社会公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全面改革的政治动力
李慧勇、徐行、周志忍、张福运、匡贤明等人把加强社会公正正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民众参与作为新时期全面改革的政治动力。李慧勇、徐行的《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周志忍的《论行政体制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行政论坛 2010年第2期)张福运的《关于改革动力的回顾与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年第9期)匡贤明的《如何构建改革的公共参与机制公众参与度越大 改革动力就越强》(人民论坛 2013年第一期下)等文章都论述了上述观点。
李慧勇、徐行指出:“民主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成为贯穿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决定性胜利,关键在于是否真正调动和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3]周志忍指出;“最具动力的改革,是民众主导型改革。必须将‘体制内改革’转变为‘体制外改革’、‘政府主导型改革’转变为‘民众主导型改革’”。[4]纵观30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轨迹,基本经历了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利益多元化,从单边行动到多元主体,从权力基点下的强制性变迁到利益积点下的幼稚性变迁的动力变化过程。张福运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面市场化改革,不受制约的地方和部门权利介入市场,控制了资源配置,扭曲了改革机制,造成了改革动力的衰减。因此,“此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深化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的改革,即不断完善补偿机制健全市场法律体系,落实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社会变革的自我修复机制。”[5]匡贤明也十分赞同此观点,认为30年前,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上下联动形成的改革合力。“30年后,改革的继续深化仍需要激发最广泛的社会参与。新阶段建立健全改革的社会参与机制显得尤为必要。”[6]社会主义政治为经济服务,随着社会向公平正义的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将会有大踏步的前进。
(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矛盾动力向和谐动力转变的物质动力
该领域研究的比较多,胡新江、许素梅、阎树群、张瑞才、赵科天、郭成林、文有望、章越松等人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胡新江在《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现代哲学2000年第3期)许素梅《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评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阎树群、张瑞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与创新成果》(思想战线2010年第6期)赵科天的《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新跨越》郭成林的《改革动力论对毛泽东动力论思想的继承、驳正和发展》(理论探讨 1994年第6期)文有望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论体系探析》(毛泽东思想 2008年第3期)章越松的《从矛盾动力论到和谐动力论——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都指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前后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全面改革的出现,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和谐动力观成为全面改革的物质动力,在和谐动力的物质动力刺激下,经济效果与社会管理实践效果和谐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
(四)以渐进式改革带来的张力作为全面改革的领导动力
有学者指出,要以渐进性改革推进全面改革,要发挥领导人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学者布成良、韩复龄持此观点。布成良在《渐进式改革的张力——中国改革的特点、风险及前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中国改革的前景取决于改革动力和阻力之间的拉力,也就是改革的张力。这种张力主要体现在主导改革的领导力、执政力,又取决于国家的自主能力、制度创新能力。”[7]这种动力是中国改革取得举止瞩目的成就,中国全面改革时期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的必然原因。韩复龄在《三中全会的改革期待》(人民论坛,2013年第9期)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8]可以预期,全面改革即将突破利益坚冰,激发社会活力与市场活力,全面推动改革进程。
(五)以解决制度结构性问题作为全面改革的制度动力
国内许多学者对体制改革有深入研究,但就体制内部结构性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动力的研究学者并不是很多。代表性学者有韩庆祥和张幼文两位学者。韩庆祥在《论改革的动力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年第1期)中讲到:“当前,我国改革显得动力不足,要深化改革,就必须重建改革的动力结构,从理性上对我国的改革做出科学的顶层设计,使改革达到科学化水平。将调整结构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说要从体制内部攻坚,从体制外部进行增强推进改革的力量。”[9]张幼文在《改革动力的构建与发展结构的优化——对外开放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学术月刊2009年1月第41卷)一文中指出:“在三十年的历程中,对外开放具有构建改革动力、明确改革目标和开辟改革道路的倒逼作用。具有优化发展结构的作用。新的全面改革条件下,要建立适合创新体制机制以应对新挑战。”[10]
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对于全面改革的动力研究无论是从深度、广度还是方法视域下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全面改革的动力进行了基本的考察,从精神动力、政治动力、物质动力、领导动力和制度动力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研究基础;第二,从政治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切入,多维的研究视角产生了众多新颖的研究结论,使其基本内容也更加完整;第三,不同的研究主体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推动和深化了全面改革的动力的研究工作,提高了广大干部运用这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但是,目前研究情况来看,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具体表现在:
(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于全面改革的动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解读,缺乏从具体个案实践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历史性课题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当加强个案的研究,宏观研究有赖于微观研究的支撑。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该用局部经验带动全面改革的动力研究。从而更好的为全面改革服务。
(二)对全面改革的阻力研究不够深入
动力与阻力是一对共同体。只有部分学者深入研究了全面改革的阻力问题。如布成良的《渐进式改革的张力——中国改革的特点、风险及前景》就有提到中国改革的前景在于改革动力与阻力之间。学者李景鹏认为:“阻碍政府机构改革从组织学角度看,组织变革能否顺利实现,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克服阻力,形成合力。行政体制改革要深化,不仅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动力,而且也要充分认识其中的阻力。只讲动力不讲阻力,或对阻力认识不足,往往会提出不切实际的政策主张,有效的改革举措也易被阻力所化解。”[11]学界虽然从不同角度认识到全面改革的阻力问题,但对全面改革阻力的形成原因、阻力如何消解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当前及今后,如何激活全面改革的内部动力,消解和克服全面改革的阻力,从而扩大和增强动力,应成为全面改革的动力研究中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
[1]高小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动力[J].人民论坛,2013-03.56-57.
[2]庞元正.凝聚改革共识 激活改革动力[J].学术研究,2012,(3):1.
[3]李慧勇,徐行.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7.
[4]周志忍.论行政体制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J].行政论坛,2010,(2):1.
[5]张福运.关于改革动力的回顾与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9):24.
[6]匡贤明.如何构建改革的公共参与机制公众参与度越大改革动力就越强[J].人民论坛,2013,(1):52.
[7]布成良.渐进式改革的张力——中国改革的特点、风险及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121.
[8]韩复龄.三中全会的改革期待[J].人民论坛,2013,(9):4.
[9]韩庆祥.论改革的动力结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1):49.
[10]张幼文.改革动力的构建与发展结构的优化——对外开放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J]学术月刊(第41卷),2009-01.59.
[11]李景鹏.回顾与反思: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行政管理,2005,(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