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朝晖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幻灭与重生:海明威在意大利
韦朝晖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一战中差点命丧炮火之下的海明威,对于意大利的感情是复杂的。受到披着“神圣”外衣口号的鼓动,海明威怀着幼稚的理想和狂热的冲动奔赴意大利前线,却看到战争的残酷和非人性,产生幻灭之感而“迷惘”;另一方面,他的战争观和人生观得以发生逆转,成为反战斗士。死里逃生的经历和意大利文化也给他提供难得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写出享誉世界的意大利题材作品。
海明威;意大利;影响
美国大文豪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的人生经历充满惊险和刺激,数次与死神檫肩而过。这样的人生阅历给他的艺术天赋提供可以极致发挥的创作素材,让其写出激起文坛千层浪的重要作品。纵观海明威的一生,意大利作为其“第二故乡”,无疑成为他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之地。毫不夸张地说,海明威的人生之簿如果没有“意大利”三个字,海明威便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海明威了。国内对于海明威意大利题材作品的分析不多,如桂扬清的《简评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1]、丁放鸣的《冰山的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试论<永别了,武器>的思想、艺术含量》[2]、何云英和罗梅的《见微知著——海明威的小说<雨中猫>中所隐藏的》[3]、杨家勤的《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探讨海明威<雨里的猫>的现实主义主题》[4]以及于银的《海明威笔下矛盾的女性形象——凯瑟琳和勃莱特的人物分析》[5]等。
海明威有关意大利的作品主要包括《永别了,武器》和《春潮》等,尤以《永别了,武器》最引起文坛轰动,占据海明威作品大厦的重要位置。意大利对海明威的重要作用,保尔·史密斯在总结海明威早期作品时做出极为中肯的分析:“意大利风格的原稿虽然比较少——只有两个故事和两个小品。然而它们却有着一种灵气。这种灵气就是《永别了,武器》和后来其他战争小说的背景光。在那种光照中,我们不妨试探着去发觉更好的东西。为了对这些早期作品进行严肃地阅读,这种试探有值得的。”[6]史密斯所说的“背景光”,主要指意大利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以及海明威在意大利的经历等,这些背景光与海明威创作的关系着实值得去探究。
1918年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救护队开车。1918年7月8日正在前沿阵地忙乎的海明威被奥军一颗臼炮弹片击中,受伤多达二百二十七处之多,在自己严重受伤的情况下背负着一位当时受到重伤且还活着的意大利士兵,艰难退向后方,直到自己昏厥过去,不省人事。海明威负伤后写了一封家书,骄傲地宣称意大利的战斗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而自己负伤后“有一种快感”,[7](P118)并说:“一个男人为他的国家牺牲了,做母亲的该是世界上最骄傲、最幸福的女人”。[8](P9)海明威在意大利养伤期间,在米兰医院里认识了一个名叫艾格尼斯·冯·库洛斯基的美国护士,对这位年长7岁的姑娘患上严重的单相思,可丘比特之箭没有眷顾他,海明威异常伤心和恼怒。不过这个姑娘却给他另一种“补偿”——成为《永别了,武器》女主人公的原型。海明威在意大利只有八个月左右的时间,可是这短短的时间却是他人生的转折时期,意大利成为他人生转折的重要之地。
因为,海明威在意大利对战争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战争的看法是幼稚、狂热而盲目的。美国人在一战开战时,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并向交战国双方贩卖武器,大发战争财。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便摘下假面具,换上另一副假面具,扬言要“拯救世界民主”,提出所谓“神圣”、“自由”、“光荣”等具有强烈蛊惑力的口号,把年轻人送到欧洲战场去“磨炼”。这些诱人、蛊惑人心的字眼,对涉世未深的美国青年,包括海明威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海明威对战争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千方百计地想入伍,荷枪实弹上战场,成为一名臆想中的无限荣耀的、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战斗英雄。由于眼疾的原因,他没能应征入伍,但能够到前线开救护车已经使他喜出望外了。但是战争的真实面目无情地展露在海明威面前,它的血腥面目和残酷无情的本质,使曾经幼稚狂热的、此刻却饱受战争摧残的海明威变得理性起来,认识到自己之前对战争的看法是多么错误。他后来回忆说:“我参加上次战争那会儿特别傻,记得当时还以为我们是主队,奥地利是客队呢。 ”[8](P7)
海明威的战争观似乎很矛盾:一方面厌战思想严重,一方面却不断投入战争。如果这样评价海明威,笔者认为不够客观公正,有失公允。海明威起初对战争没有任何厌恶之情,从他迫不及待、千方百计地要求入伍的实际行动可以看得出这一点。身负重伤依然拼命救死扶伤的海明威受到了军方的嘉奖,对此他也津津乐道,甚至有点过分炫耀,以至于他对那些夸大其词的、往他身上大量贴金的报道也能听之任之。他说:“我获得的这枚奖章是意大利所赋予的伟大荣誉,我为之感到无比骄傲。”[7](P119)(笔者拙译)对于意大利,他在书信中用了许多溢美之词,如:“意大利一直浴血奋战,因此应该获得世界最高的荣誉。 ”[7](P149)(笔者拙译)对意大利军队更是赞扬有加:“他们是一支伟大的军队,我爱他们。 ”[7](P150)(笔者拙译)
这些话语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年轻海明威的真实想法,表达了他对意大利军队的热爱和由衷赞誉以及对战争残存的美好愿望。但是在这些溢美之词后面隐藏着海明威内心的疑惑和恐惧,这是战争给他带来的双重心理,就像战争给他带来严重创伤以及随之而来的荣耀一样,战争一方面满足他既有的对于战争的期待心理,又不可避免地重创其心灵。他对未来感到无比忧患,清楚自己战后必须面临的困境。他说:“恐怕战后我一文不值。我现在满脑子就是这场战争,而别的东西看起来像个梦。 ”[7](P145)(笔者拙译)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不再是欢欣鼓舞,而是抱怨、讥讽和恐惧,从而暴露他内心的另一面。后来他毫不避讳地埋怨曾经怀有好感的意大利:“由于我又回到这个该死的、毫不友好的国家,对此我每天都在诅咒。 ”[7](P207)(笔者拙译)由爱到恨,海明威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
我们从海明威的话语看出他对于战争的心理轨迹,其战争观发生根本性转变,由一个崇尚“神圣”战争的狂热青年变成了诅咒战争的反战人士,获得了精神人格的重生,为其以后创作的思想做好正向性铺垫,《永别了,武器》便是最好的例子。
海明威养伤期间,大量阅读了有关意大利战时的报道,研究地图和有关专著和风土人情,因此,意大利文化对于海明威及其后期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也是值得探究的。下面以《永别了,武器》为例。
《永别了,武器》讲述主人公美国青年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去意大利战场从事救护工作,不幸身受重伤,就医于米兰一所医院,结识英国护士凯瑟琳·勃克莱,双方在细心的照料和被照料过程中产生了爱情。亨利返回前线时恰逢意大利军队兵败溃退。亨利在撤退路上因有外国口音被意大利宪兵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被控制,亨利伺机成功逃跑,决定“永别武器”,携带凯瑟琳一起逃亡瑞士。他们过上一段他们一起憧憬的幸福生活,但这美妙的光阴终止于赖瑟琳难产母婴俱逝。亨利离开医院,孤独地走进雨中。
《永别了,武器》有个情节给人极度强烈的冲击。主人公亨利随着溃败的部队撤退到塔利亚门托河时,被所谓的战场警察宪兵们抓住。他发现宪兵们每审问完一位军官或士兵后就地枪决,处决的理由是这些官兵“遗弃自己的部队”,并“放那些暴徒来践踏祖国神圣的土地。 ”[9](P199)(笔者拙译)还因为这些宪兵们“具有一种:置人于死地而自己毫无杀身之险以及公正不已和献身于严峻的正义精神。 ”[9](P283)(笔者拙译)海明威如此描写,不管事实上是否存在此现象,还是有说服力的,符合意大利人某种特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期:“为了国家利益和个人名誉,不惜牺牲生命,这是罗马英雄主义的灵魂。在罗马人的词汇中,最可耻的字眼就是‘叛徒’和‘逃兵’。 ”[10](P98)罗马“军中执行严格的纪律,服从高于一切,不执行命令者处死。如全队临阵脱逃,得执行十抽一法,即令全队排立,一次将第十人处死。 ”[10](P85)按照原型批评理论家弗莱的观点,意大利历史事件原型在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中得以借用和变形。但古罗马帝国毕竟早已逝去,其做法在新时期受到质疑,因此,宪兵们粗暴野蛮行径让许多军官和士兵对战争产生了彻底的厌倦。亨利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避战争,跳河潜逃,乘着夜色的掩护,和情人划船逃往瑞士,去构建和体验心目中的伊甸园,过上常人的生活,尽管昙花一现。
亨利发出这样喟叹是在情理之中:“我每逢人家提起神圣、光荣、牺牲,以及诸如此类无用的字眼,我总是很尴尬……我没有见到任何神圣的东西,所谓光荣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光荣,所谓牺牲,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是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埋入泥土任其烂掉罢了。 ”[9](P165)(笔者拙译)实际上这也是海明威自己对于战争作出重新评判。20世纪20年代,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曾对海明威等人说过:“你们这些参加过战争的年轻人,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辞,由此,“迷惘的一代”成为一战之后西方很大部分年轻人的代名词,贴切地表达了他们特有的心态。曾经满怀战争热情和所谓的崇高理想的海明威欣然接受这个具有反讽意味的“标签”,是因为海明威意大利经历促成他的转折,因为他对于崇尚武力的古罗马精神的遗弃。借用史料情节原型却表达相反的含义,海明威做得天衣无缝。
意大利经历对于海明威的影响是重要的,说意大利是其人生的转折之地毫不为过。海明威对于意大利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是其梦魇常常光顾之地,使其痛苦不堪,又是其感恩之地,以至于晚年执意重游意大利,并在旧战场上进行过类似献礼或祭奠的仪式:将一千美元插入曾经血腥的土地。是祭奠逝去战场硝烟?是祭奠枪炮摧毁下的生命?是祭奠逝去的狂热青春?抑或是感恩这片曾经受伤的热土?无论如何,做个仪式性的了结,也是给那段经历的一个交代。能够享受到海明威如此严肃的仪式礼遇的国家,恐怕非意大利莫属了。也许这也是海明威意大利题材作品研究的一个新视点。
(注: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异国他乡文化元素对海明威的影响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4LX363)
[1]桂扬清.简评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
[2]丁放鸣.冰山的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试论《永别了,武器》的思想、艺术含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
[3]何云英、罗梅.见微知著——海明威的小说《雨中猫》中所隐藏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杨家勤.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探讨海明威《雨里的猫》的现实主义主题[J].滁州学院学报,2008,(5).
[5]于银.海明威笔下矛盾的女性形象——凯瑟琳和勃莱特的人物分析[J].才智2010,(26).
[6]保尔·史密斯.海明威早期的小说创作(1919-1921)[J].李继青译.枣庄师专学报,1988,(1).
[7]Ernest Hemningway.The Letters of Ernest Hemingway(Volume On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2011.
[8]董衡巽.海明威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9]Ernest Hemningway.A Farewellto Arms[M].Arrow Books,2004.
[10]赵林著.西方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