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兰
(霍州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西 霍州 031400)
霍州市位于临汾盆地北部,总面积764 km2,人口29.5万余人。境内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15.8%,其余为山地和丘陵。霍州市属于汾河流域,汾河南北横穿而过,较大的支流有北涧河和南涧河。水文地质类型区分为霍山裂隙地下水区、吕梁山裂隙地下水区、辛置裂隙地下水区、霍州黄土层孔隙地下水区、霍泉裸露型岩溶山地地下水区和郭庄泉埋藏型岩溶山地地下水区六个分区。根据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5924万m3,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5720.7万m3,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39.4 m3,属较为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
汾河干流分区面积313 km2,范围为汾河东岸除北涧河、南涧河流域外的与汾河西岸部分。该区地表水供水量1223万m3/a,开发利用率5.93%。霍州市在汾河干流无调蓄工程,提引水量较小,水量主要通过汾西灌区七一渠渠首引水灌溉下游各县;城郊自流灌区由于受城市发展影响,灌区设施损毁严重,引水量大幅下降;十里铺中小型电灌站提水成本较高,农民灌溉积极性不高。总体而言,该区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南涧河为霍州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汾河一级支流。流域全长32 km,分区面积304 km2,地表水供水量785万m3/a,开发利用率74.8%。南涧河上游建有七里峪万亩自流灌区及杨家庄水库,沿河有多处小型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北涧河为汾河一级支流,流域全长26 km,分区面积147 km2,地表水供水量87万m3/a。北涧河流域大多为季节性河流,雨季发洪水,平时多干枯,区内无控制性地表水工程,大多为农村蓄引小泉小水,用于人畜饮水和小型农田灌溉,可开发的地表水较少,开发利用程度中等。
全市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平川区汾河干流沿岸及南北涧河流域,主要开采松散层孔隙地下水和岩溶地下水。全市含岩溶水在内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567.7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4750.89万m3(含提引岩溶水2272万m3),占全市供水总量的64.9%,开采系数1.04,地下水总体上已超采。扣除岩溶水后,全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814.2万m3,非岩溶地下水供水量为2409.89万m3,开采系数为1.33,非岩溶地下水严重超采。
由于全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缺水程度存在差异。师庄乡、三教乡、白龙镇等丘陵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沿汾河、南涧河两岸由于常年地表径流,并且有充足的外区供水,水资源短缺状况不是十分严重。辛置镇一带由于有岩溶大泉郭庄泉出露,依靠岩溶地下水形成霍州重要的高耗水工业区,随着岩溶泉水衰减及水量的重新分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本地水资源现状,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节流开源并重”的原则,对内实行节约用水,开发过境水,合理利用当地水,多种措施并举,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霍州市处于临汾盆地边缘,松散岩类孔隙水和深层岩溶地下水是当地宝贵的水资源。在孔隙水开发利用方面,全市总体上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各地开采程度差别较大。三教乡、大张镇因靠近城区,人口及灌溉面积较大,地下水开采量较大,现状年基本处于采补平衡,大张镇一带略有超采,应采取节水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处于霍山山前地带的李曹镇、陶唐峪乡因山前补给充分,没有大的用水户,开采量小,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在缺乏地表水的地方可适当增加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开采量用于农业灌溉。
沿汾河的辛置镇、白龙镇、城区一带由于位于郭庄泉岩溶地下水排泄径流区,岩溶地下水丰富,霍州市规模以上电力煤炭化工企业均沿这一带布设,大规模开采利用岩溶地下水和泉水,现状年岩溶地下水开采量达到2338万m3。沿汾河城镇及工业企业是霍州市重要的经济发展带,对水资源的需求增长较快,可考虑通过购买水权方式从其他用水户(如汾西灌区)购得郭庄泉泉水的使用权,用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根据开采现状及优水优用原则,岩溶地下水应严格限制开采,首先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汾河水是霍州市重要的过境水资源,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张,城郊灌区萎缩,提引水渠道损毁严重,使全市汾河水利用量大幅下降。随着汾河清水复流工程的实施,政府应鼓励沿岸工业企业利用橡胶坝等工程提引汾河水,也可打透河浅井提引汾河潜流,提高汾河水利用量,以减少工业企业对优质水源的用水量,保证优水优用,提高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南涧河是霍州市除汾河外常年有清水流量的河流,是七里峪灌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应开发保护好该水源,维护好河流生态环境,减少灌区沿途渗漏损失,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同时应大力开展小微型水利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局部缺水地区建设旱井、旱窖等,充分利用小泉小水和雨水资源。
在开源的同时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工业用水中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水的复用率,减少新鲜水取水量;农业灌溉方面要实施渠道防渗、田面整修等措施,推广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城市生活方面要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对旧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减少管网漏失率。同时,要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通过制定合理水价,抑制对水资源的浪费,促进节水工作有序开展,使节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