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福建警察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论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王勇
(福建警察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警察执法战斗的实践表明,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指挥者卓越地履行职责的基础,是指挥者智能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正确执法、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水平的高低,对执法作战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独特性等特征。察情艺术、谋划艺术、决断艺术、调控艺术是具有代表性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几种表现形式。指挥者掌握现代执法作战与作战指挥知识,善于积累作战与作战指挥经验,注重培养作战指挥创造力,养成良好的作战指挥品质和作风是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有效途径。
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指挥员素质
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只有首先认识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概念、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基本内容,为进行创造性的警察执法作战指挥活动奠定基础。
(一)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含义
警察执法作战,专指在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具有较为激烈的暴力对抗特点的作战行动。非警察领域的、非作战活动的问题,不在本文研究之列。警察执法作战指挥,则专指警察执法作战过程中进行的指挥活动。
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在法律制约下的斗争与管控艺术,具有一般艺术的共性特征,但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具有自身特有的含义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对于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含义历来就有着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观点:
一是方法说。它把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归属于作战指挥方法,认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所有作战指挥方法的组成部分。
二是经验说。认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属于作战指挥经验范畴,它凭借的是以往的执法作战指挥经验,不能看作为作战指挥的科学理论。
三是技巧说。认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执法作战指挥活动中的技巧,就是巧妙地运用作战指挥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技能。
四是模型说。认为运用现代执法作战指挥手段和数学方法建立模型,依照模型去指挥作战才是科学指挥,除此之外则不属于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五是随机说。认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执法指挥者在作战指挥活动中随机产生的,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临机处置而表现出来的。
以上五种表述,尽管从不同角度界定了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含义和内容,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缺乏全面成熟的理性认识,没有真正认识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在作战指挥学中的应有位置。这些认识的分歧,又说明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作为作战指挥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还有待于发展和完善。
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综合各种关于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共性认识,结合警察执法指挥行动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给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下这样一个定义:
“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警察指挥者在执法作战指挥活动中,结合执法作战指挥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作战和作战指挥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出色地完成执法作战指挥任务的一种高超的指挥才能。”
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这一定义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执法作战实践的产物。它是在执法作战指挥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指挥者若不从事执法作战指挥的实践活动,其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就不可能得到表现。
另一方面,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创造的结果。它不是对执法作战和作战指挥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的照搬照抄,或一般性的运用,而必须富有创造性,有独到之处。
第三,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综合才能的表现。它是指挥者知识、经验和智能综合运用达到娴熟练达程度的表现,并最终显示于才能。
因此,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实质,就是在执法作战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才能。
古人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种“神”和“妙”的境界就是创造的结果,就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毛泽东也曾指出:“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并把这种决定坚决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种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1]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不在于“常”,而在于“神”和“妙”,并“务必得到一种结果”,这也是界定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理论依据。
(二)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特征
从执法作战指挥的基本含义中可以看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具有不同于一般指挥方法的深刻内涵,而从具体的执法作战指挥实践中,又表现出以下特征:
1.科学性
所谓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科学性,指的是任何执法作战指挥艺术都是符合科学的,是科学的作战指挥活动。之所以说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符合科学的,是科学的作战指挥活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属性:
(1)主、客观的统一性
即任何一位指挥者所创造和表现出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都是其主观企图与当时的客观实际情况相统一的,既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解决执法作战指挥问题的产物。
(2)历史的继承借鉴性
即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对前人、他人作战指挥理论、经验、艺术灵活运用的产物。
(3)遵重实践的规律性
即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按执法作战和作战指挥活动客观实践规律,结合作战和作战指挥实际,灵活地运用作战和作战指挥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执法作战指挥实际问题的产物。
总之,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科学性,体现在指挥者在作战指挥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协调、普遍性和个体性的相统一,体现了指挥者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无论指挥者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有多么高明,他都是以作战指挥科学的一般原则、方法为指导的,以实践为基础的。所以说,科学性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
2.创造性
所谓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创造性,就是指挥者所表现出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性,是其创造性地进行作战指挥活动的产物。
创造性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生命力和价值表现所在,离开了创造性,也就不能称其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作战指挥的创造性越大,其艺术价值越高,反之亦然。墨守陈规、平庸无华地指挥作战,称不上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只有指挥者在尊重作战指挥科学的基础上,结合作战和作战指挥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才能创造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所以,创造性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最为明显的一个基本特征。
3.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指的是指挥者在作战指挥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征。
毛泽东指出:“灵活性是什么呢?就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做好这件事,需要极大的主观能力,需要克服战争特性中的纷乱、黑暗和不确实性,而从其中找出条理、光明和确实性来,方能实现指挥上的灵活性。”[2]
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其核心就是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能从作战的纷乱和不确实性中找出条理,得心应手地实施指挥。战斗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作战指挥中,谁的指挥灵活性发挥得好,谁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就越高明。现代执法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作战指挥更应注重灵活性。指挥者只有这样,才能在作战指挥实践中放射出艺术的光彩来。
4.独特性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所谓独特性,指的是指挥者的指挥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不同指挥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不同,特别是其所具有的气质、性格和思维方式不同,加之在作战指挥活动中所处的指挥环境不同,会使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指挥艺术风格。
实践证明,没有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独特性,就不能称其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就是同一指挥者在不同的作战指挥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也因时、因势、因地而有所不同。每次作战所呈现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都独具特色,这就是所谓的“千古无同局”。因此,独特性也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作为一种反映指挥者主观能动性的高超的指挥才能,有人认为,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虚无缥渺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尤其是在现代信息化高科技条件下,在法律的高度制约下,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更是难以捉摸。但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毕竟是实践的产物,自然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也是可以进行描述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无论什么形态、什么风格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都包含着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基本形式。只有将这些具有共性的表现形式抽象概括出来,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别人才能学习借鉴、推广运用。下面几种表现形式就是从若干个性中挖掘、概括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察情艺术
察情艺术就是擅长于掌握情报信息,也就是善于通过有效途径和手段,及时准确地掌握情报信息,在此基础上借助想象、分析、判断和推理,深刻地把握对抗双方作战行动发展的规律,科学预见其发展趋势。在宏观上,既要全面地掌握执法战场上的一切情况,又要把握关节,突出重点;在微观上,要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时间上,要先于对方掌握有价值的情况;在时效上,要快于敌方掌握情况;在战前,要能拨开各种“面纱”和“迷雾”,看到“庐山真面目”;在战斗实施中,要能明辨真伪,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预测其发展的趋向。
具有高超察情艺术的指挥者,都表现出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科学的预见能力。察情艺术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现代信息化的执法战斗,作战空间之广、作战行动之快、信息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加之对抗双方广泛运用各种伪装手段,这就给指挥者的察情带来了很大难度。但是,察情又是进行谋划决策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指挥者不能察情,就无法获知和掌握与作战有关的各种情况及其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向,那么也就无法进行作战谋划和决策。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若能能够表现出高超的察情艺术,更是难能可贵。指挥者只有敏锐地观察,结合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展示出高超的察情艺术。
察情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察秋毫,见微知著
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表现在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和连续的思考能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震不为耳聪”。唯善辨微者方为至聪至明,善从小看大,能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去思考问题,就是常言说的见微知著。《孙子·行军篇》讲:“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事态的真实面目,往往被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微不足道的面纱所掩盖,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就会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示。出色的指挥者,不仅能对事物从宏观上观察和作出判断,而且还善于明察秋毫、见微知著,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向。现代执法战斗虽然情况常常虚实混杂,真假难辨,但见微知著仍是能够办到的。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具有高超察情艺术的指挥者就能够从现象发现本质,这便是作战指挥察情艺术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奥妙之处。
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实质,是比别人更能及时、准确、全面、重点地掌握情况。要做到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及时准确。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准确的有价值的情况,尤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分辩出事物的细微差别。误时的观察和判断,即使是正确的,也是毫无意义的“马后炮”。
二要全面分析。视野要宽阔,搜集资料要全面细致,包括那些容易被人忽略而又直接影响执法行动的某些细节部分。要使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步活动,随时注意搜集、储存和处理信息,并进行定量、定性的处理。
三要富于联想。观察、了解战场情况过程中的联想是关键环节,是创新的有效途径。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与其他事物的必然联系,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想别人之所未想。
四要灵活、民主。指挥者要站在执法作战全局的高度,因时、因地、因势制宜,了解、分析、掌握情况,既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也要发挥智囊作用,取其精华,排除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
2.长于先知,富于预见
长于先知、富于预见,表现在总能先于对方了解掌握情况,并能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轨迹,善于掌握主动,力避被动。
孙子讲:“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强调的是指挥者察情艺术中的先知。先知有两层意思:
一是及早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在时间上先于他人一步;
二是较快地发现间题,抓住关节,先于他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上。
在复杂的作战指挥实践活动中,只有做到先知,才能占据先机之利。因此,先知历来被兵家所青睐,“兵贵先知”就是这个道理。在充满偶然性的执法战斗中,作战情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要做到先知,仅依靠情报侦察系统进行捕捉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还必须依靠指挥者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判断能力,在若明若暗、若真若假、若虚若实的复杂情况中,获取真情实据,做到先知。
长于先知、富于预见,可为作战准备提供充裕的时间,可为积极创造和把握战机争取主动、先机制敌奠定坚实的基础。
3.视野宽阔,系统全面
视野宽阔、系统全面表现在看问题的立足点高,能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系统地思考问题,准确全面地掌握执法战场情况。既要知己又要知彼,既要知天又要知地,既要知利又要知弊,切忌片面性。
孙子把“知己知彼”看作正确指导战争的先决条件,提出战前必须对“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熟知深究,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
视野宽阔、系统全面,是不仅要熟知“五事”、“七计”,而且要较他人知的更广泛、更周密、更完善。在现代执法战斗中,战场情况错综复杂,不善于掌握各方面的情况,抓不住本质的东西,就可能处于被动。
4.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重点问题;善于分清主次,权衡利弊,把握轻重缓急。现代执法战斗,情况突然多变,影响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多。但是,只要善于分析、判断,还是能够抓住重点问题、把握轻重缓急的。
善抓重点,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把握事关全局的问题,要能在错综复杂的各种情况中,找出影响作战全局的关键问题,要能对各种情况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迷失方向、偏离重心。
(二)谋划艺术
谋划艺术,指的是指挥者施计用谋,创造性地使用警力、运用战法,把握和驾驭作战态势的艺术。
它的核心是斗智,以智使力,扬长避短,以谋取胜。对敌方则千方百计地造成其错觉和不意,使之多犯过失,迫敌就范,以达到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以奇制胜,以最小代价夺取最大胜利之目的。
谋划艺术的表现不仅仅是一般地用谋,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灵活用谋。谋划艺术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作战指挥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谋略历来被指挥者所重视,自古以来就有“兵贵权谋”、“兵贵勇,将贵谋”的精辟论述,凡有所作为的将帅无不注重谋略的研究,力求智勇双全,多谋善断。
克劳塞维茨说:“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战争对军人的要求,那么就会发现智力是主要的”,“高超的智慧兼普通的勇气,比出众的勇气兼普通的智慧有更大的作用。”
毛泽东可谓研究和运用谋略的典范,他历来强调指挥员要多谋善断。多谋善断的重点在谋字上,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作战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但谋略在执法作战领域中依旧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正因为善于谋划常常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才使谋划艺术被指挥者所青睐,才造成了每战必有谋的共性结果。因此,谋划艺术也就成了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谋划艺术主要包括:善谋攻防之兼备、善谋动静之相宜、善谋虚实之变化、善谋奇正之相生四个方面。
1.善谋攻防之兼备
善谋攻防之兼备,就是善于谋划进攻和防御这两种执法作战基本类型的相互配合。进攻型和防御型执法作战类型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古人讲:“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意思是说攻防结合,既能谋攻,也能谋守,更能谋攻防的结合及灵活地转换。这是指挥者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警察执法作战,机动速度快,作战样式变换频繁,攻防战斗紧密结合,趋于一体化,对指挥者善谋攻防之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聪明的指挥者同样善谋攻防之兼备,能做到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结合,创造出攻防变化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善谋攻防之兼备,主要突出在“兼”字上:
一是要攻中有防。进攻作战中,进攻的行动是主要的,但也要辅之以防御行动。如既要对我方作战部署的突击行动重点关注,也要对可能产生的激烈反抗有相应的防御准备来应付。
二是要防中有攻。防御必须是积极的,如果没有必要的进攻性行动就难以达成防御的目的。善于实施攻势行动,提高防御的积极性、进攻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三是要把握攻防变换之时机。现代执法战斗中,进攻可能转换为防御,防御可能转换为进攻,正确地实施这种转换,既是争取主动的行动,也表现了指挥者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这里的关键是把握时机,过早、过迟都是不利的。指挥者要依据作战进展情况,对抗双方所处的态势和可能的发展变化,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把握转换的有利时机,果断地指挥攻防的转换。
2.善谋动静之相宜
善谋动静之相宜,是指善于谋划警队在对抗过程中的动态与静态或相互转变。“动若脱兔”,是说一旦发现战机,就要迅速行动,使敌猝不及防;“静若处子”,是强调在行动之前,保持缄默之态,如深闺秀女般沉静,谨慎而小心地等待战机的到来。
动与静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静则处变不惊,动则握机在手。静是为了等待、创造战机的到来,是为达成动的一种手段或形式;动是灵活运用作战力量,使敌人处于不利地位。作战中更多的是以静谋动,为动而静。善谋动静之相宜,常能“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谋动静之相宜,关键是把握动与静的时机,恰当的动和静常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尤其是由静迅速转为动,常能达成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在出敌不意的时刻和地点,或以敌料想不到的方式突然打击敌人,可以决定性地改变战斗力的对比,同时也能产生心理震撼使自己具有精神上的优势。
3.善谋虚实之相应
善谋虚实之相应,就是善于谋划警队的强弱、优劣、众寡、真伪等外显形式与实质内容的相互配合与变化。
虚与实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警队的强弱、优劣、众寡、真伪、确定性与不确实性等等。虚与实也是谋略的重要范畴。刘伯承元帅认为,作战指挥的一切计谋和方法盖出于虚实变换的掌握和运用。施计用谋,实际上就是通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谋略手段来调动敌人,以便避实击虚,以己之实,击敌之虚,迫敌被动,争己主动。
虚与实在战斗实践中,虽因指挥者智力的高低而变化,但也有其变换的基本形式。如实而虚之,虚而实之,虚而虚之,实而实之,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科技广泛应用于警察执法战斗领域,给现代执法作战又赋予了新的特点,作战双方的保密、伪装和隐蔽企图的斗争也愈演愈烈,从而使虚实转化所表现的现象,也变得更为复杂。因此,虚实之变化,为指挥者提供了施展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机会。
我们在长期的执法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的运用虚实变换、纵敌入网的成功经验。这些奇谋妙计极大地丰富了警察执法作战指挥的艺术宝库,成为警察战胜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法宝。实践证明,要善谋虚实之变换,就要熟练掌握虚实变化的原理,并借助于新的伪装、模拟技术,准确地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态,适时地设置圈套。
4.善谋奇正之相生
善谋奇正之相生,是指善于从一般的常法中谋划奇招妙策。“正”是指用兵的常法,反映着指导战斗的一般规律原则;“奇”是用兵的变法,反映着指导战斗的特殊规律、原则。奇与正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作战指挥中的表现形式。谋贵用奇,奇由正生,无正难以求奇。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孙子讲:“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道出了两军相战,出奇制胜的辩证关系。“正”为常开之花,“奇”是创新的果实,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当一个出奇制胜的战法被人们普遍认识,普遍采用,或已写进了作战原则,作为一条作战原则固定下来,加以推行之后,这种奇法也就转化成了正法。因此,二者是辩证的。
新之所以为新,奇之所以为奇,是因为出于常法、常规、常理之外,一般人意想不到。比如,按照常理,公开告诉敌人的情报必定是假的,拿破仑让他的副官在阵地上大声宣读他的进攻命令,把他的作战计划统统暴露给对方,反而达到了隐真示假的目的。
出奇制胜是毛泽东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说过:我们的战法是公开的,但是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战法,则不告诉敌人,我们作战一般是采用奇袭。因为敌方受骗后就会从中吸取教训,或者从他人那里吸取教训,再重新使用此法可能降低效果。然而,有时也是真假难辨的,使敌方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收到正也是奇的效果。“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3]
在执法战场上,尽管奇正的变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但落脚点都是以己的“奇”击敌的“虚”,以己的“正”对敌的“实”,出奇制胜。指挥者“循无端之环”,唯有善出奇击虚者,才算真正领悟了奇正相生的要旨。施计用谋是作战双方斗智的过程,我谋敌也谋,敌破我谋、我破敌谋,最终善谋者胜。
善谋无一定法,但是灵活地因敌用谋、因时用谋、因地用谋、因势用谋,攻其不备、出敌不意确是善谋的一条法则。“攻其不备,出敌不意”,是施计用谋的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备”是指敌没有准备,“不意”是指敌在思想上意想不到。这就是说作战双方都在谋求对方思维上的错觉或不意,掌握作战指挥的主动权,实现其决心。为此,在作战指挥实践活动过程中,施计用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已固定了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了人们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它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怀有成见”地认识当前的事物。有的人尽管熟读兵书,身经百战,然而,他的思维一旦被某种习惯的套路所禁锢,料敌用兵时便会象条件反射一样,不由自主地顺着这个固定的套路去考虑,这样就很容易吞下对方投来的饵食。因此,聪明的指挥者要时刻反省自己,防止产生思维定势。
(2)排除先入为主的思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新异刺激的认识,有第一印象最深刻的特点,并容易自发地产生肯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作用,使得后来出现同样的事物时,认识的偏向就会倾向于先前的事物。在执法战斗中,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以逼真的行动制造虚假现象,然后可一战而胜。因此,指挥者在作战指挥过程中,遇到情况要沉着冷静地认真分析和判断,排除先入为主的思想。
(3)避免常见不疑
执法战场上多次单调重复的刺激,会让人习以为常,容易减弱人的认识的敏感性,看不到反常的一面。这种错误认识,往往就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4)除去侥幸心理
很多指挥者的失误,都是来自一厢情愿,往往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去猜测敌方的意图和行动,一旦敌方的假象迎合了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侥幸心理时,就自然产生“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认识上的偏差,据此假象采取执法行动,没有不失败的。
(5)策略对待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就是个体的判断受到群体的评论的影响。当个体的判断与集体的评价相反时,个体往往否定自己的判断,而顺从群体的意见。当然,群体的建议也不一定错误,这时就要认真分析,客观地评判各种意见,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三)决断艺术
决断艺术,是指指挥者在作战指挥活动中,善于依据所掌握的情况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作战目的和作战行动等重大问题及时果敢作出正确决断的能力。
决断艺术在指挥者决策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断不断、必遭其乱。决断艺术既强调敢于决断、快速决断,还强调科学决断。决断艺术存在于每一次特殊的胜战之中,决断艺术又为每一次胜战的作战指挥起到了指导、借鉴的作用。
现代执法作战的战场环境和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需要判断和处置的情况往往突如其来,却均带有各自的特殊性,这给指挥者迅速定下作战决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指挥者临机处置的决断艺术,却能巧妙地解决计算机都难以处置的非规范性问题,并且更及时、迅速、果断。决断艺术往往表现为“一槌定音”。
“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只有具有高超的决断艺术才能取得作战的胜利。决断艺术主要表现在善断于险、善断于繁、善断于疾三个方面。
1.善断于险
善断于险,是指指挥者善于在险难和突发情况下大胆地作出决断。战斗胜负因素的可变性,使作战指挥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哪怕是正确的决断,也不排除有一定的风险。
从执法战斗实践看,风险和利益的大小往往成正比。如果风险小,敌对一方损耗的程度小,战果也相对不大;如果风险大,敌对一方损耗的程度大,战果也就会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有风险才有战绩,辉煌的战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指挥者所承担风险的相对补偿。一个出色的指挥者,应是善于在危境之中,临危不惧,敢于冒合理的风险,谋求以小的代价,出敌不意地夺取重大战果。
现代执法战斗,其战场环境常常十分困难和险恶,指挥者善断于险的艺术尤为重要。作战指挥过程中,遇到突然出现的情况,指挥者不仅不可回避,而且还要及时地进行判断、处置。回避,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两军交战,勇者胜”,此时就要大胆决断,去赢得主动权。
2.善断于繁
善断于繁,是指指挥者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作出决断的艺术。执法战场上复杂的情况,既可以断送一个指挥者、一支警队,也可以成就一个指挥者、一支警队。这里的关键取决于指挥者能否在错综繁杂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决断。
现代执法战斗,战场情况纷繁复杂,来自四面八方的情况,都可能影响到指挥者的决断。一方面是指挥者需要在众多预选方案中择优快速决断。另一方面,就是在战场情况突变,错综复杂,又无预选方案的情况下,要求指挥者能够拨开众多“迷雾”,果断地定下作战决心。在受到众多干扰的情况下,如果不善断,就会误入歧途。
3.善断于疾
善断于疾,是指指挥者善于在紧急情况下把握战机快速做出决断的艺术。
克劳塞维茨曾经对战争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战争“是一条真正的变色龙”。说战争是变色龙,指的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要驾驭这条“龙”,指挥者不仅要有沉着的性格、冷静的头脑,更要有及时决断的作风。
苏沃洛夫讲:“一分钟决定战斗的胜负,一小时决定会战的胜负,一天能决定帝国的命运”。兵贵神速,现代执法战斗,关键的时机极大地影响作战主动权的获得。当需要决断的时机到来时,要及时决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由此可见,决断艺术强调要做到善断于疾。
决断艺术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主要方面,如何才能提高决断艺术,决断艺术有什么规律,这正是自古以来指挥者们所探索的秘诀,也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曹操曾说过,“兵法之传有常,而用之也有变。常者,法也;变者,势也。书者,可以尽常之言,而言不能尽变之义……盖法在书之传,用在人之妙”。决断艺术就是这样,用贵在活。但是,“活”并不是没有要旨可以把握,作战指挥的实践告诉我们,决断艺术要求指挥者要把握好以下五个问题:
一要基于察情艺术。决断艺术要以察情艺术为基础,没有察情艺术,决断艺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以察情艺术为基础,决断艺术才具有生命力。
二要融汇谋划艺术。决断过程中,既有谋又有断,断中有谋,谋中有断,两者是相互联结,相互交融的。离开了谋划的“决断”,不成其为决断。因此,只有谋划艺术和决断艺术融汇在一起才能开出决断艺术的奇葩。
三要善于果敢决断。所谓果敢决断,有两层意思:一是果敢,即敢作敢为;二是坚决,即不犹豫,当机立断。胆大心细是指挥者的必备素质之一,大胆决断也是决断艺术的标准之一,不敢作敢为,只能坐失良机。坚决也是指挥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当创造了良机或良机到来之时,如果犹豫不决,也同样会坐失良机。因此,决断艺术首先强调要做到善于果敢决断。
四要杂于利害。古代军事战略有云,智者之虑,杂于利害。意思是,一个明智的指挥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的因素,会有高度的责任感,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小利和大利统一起来。“在利思害、在害思利”也是这个意思。指挥者在决断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情况明、事实清,不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不做一厢情愿的事,不好大喜功。要抛开私心杂念,不以个人得失论利害,不凭个人好恶作决断。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公正的、科学的决断。
五要长于创新。决断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创造性。只有创造才会有新意,只有有新意才会产生奇的效果。所以,指挥者要善于创造性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要善于运用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进行决断,使作出的决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作战指挥实践中展示奇妙的艺术效果。
(四)调控艺术
调控艺术是指挥者善于科学地、创造性地把决策付诸实践,对警力的作战行动实施有效协调控制的高超的驾驭警力的艺术。
调控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现代执法战斗的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指挥者在作战指挥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预先的谋划与决断很可能出现偏差,这就迫切需要指挥者通过临机的协调与控制来加以弥补。调控艺术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在作战指挥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最高体现,是对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水平高低的最终检验。
调控艺术在作战指挥实践中表现为善于解决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在现代执法环境条件下,战场情况的多变性要求指挥者必须具有高超的调控艺术;要求指挥者必须有临机应变的能力。当然,指挥者在战场上能够时时处处把握战场主动权,调动敌人,更是一种高超的指挥艺术。
总之,每一次成功的作战指挥实践活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指挥者的调控艺术,它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调控艺术在作战指挥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自控
善于自控,其实质是善于控制自己的警队围绕作战目标,协同运作,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孙子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知彼”、“知己”只是具备了取得作战胜利的一个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科学的谋和断,最为关键的是在作战中把知、谋、断付诸实施,而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首要的是能有效地协调控制好自己的警力。执法战斗条件下,协调控制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它包括警力、警械、火力、时间、空间、政治、经济,有形和无形等方面的协调控制。它要求既要全局控制,又要突出重点、把握关节,给协调控制警力带来了新特点和新要求。善于自控,是调控艺术的重要方面,也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2.善于调敌
善于调敌,其实质就是通过隐真示假、欺敌用诈等手段,调动敌人服从己方意志。如果说善于自控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善于调敌更是一种高超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战场上如果使敌方的一切行动,听从我方的调遣,为我所用,就更能把握战场主动权,会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更大战果。由此可见,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能够调动敌人,是一条达成以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成果的最佳途径。
3.善于应变
善于应变,其实质是通过警力、战法的灵活运用,适应战场情况的发展变化,制敌于先,掌握先机之利。以变制变是作战指挥调控艺术的重要表现。我变敌也变,敌变我也变,就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战场。面对这种变化万千的战场,作战指挥只有实现快速应变,以变制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主动权。
在某种意义上讲,作战指挥就是这样以快速应变求主动,以变制变求胜利的艺术。高明的指挥者总是在复杂的战场变化中,注意因敌而变、因己而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势而变,把握主动权。
调控艺术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重要内容,在作战指挥活动中,调控艺术的发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胸有全局。毛泽东曾讲,只有全局在胸,才能投下一着好棋子。战斗实践表明,谁能有效地控制全局,谁就是一位高明的指挥者,谁就能取得支配全局的主动地位,把握调动敌人、以变制变的机会,赢得作战的胜利。胸无全局,就难以有效地控制全局,战斗就很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即使是好的决策和计划也会落空。
二是激励部属。在执法战斗中,指挥机关的积极性,是影响作战的重要因素。指挥机关,是指挥员决策的辅助者,警力执行决策的组织者、指导者、监督控制者。指挥员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激发指挥机关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指挥机关在作战中的智能效应,使其精神振奋,“将有乐战之心,士有献身之志”,才能保证指挥员调控艺术的充分发挥。
三是机智果断。执法战斗的突然性、多变性、残酷性,要求指挥者机智、果断,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这是发挥调控艺术的重要保证。就象毛泽东所说的:“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战员变成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战员变成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4]
四是沉着冷静。拿破仑曾有句名言:“一个统帅最重要的条件是冷静的头脑。要能接受各种事物的正确印象,决不被好消息或坏消息所迷惑。”(《拿破军事语录》)。沉着冷静能使将帅处变不惊,应对自若,沉着冷静能使将帅思维敏捷,急中生智;沉着冷静能使指挥者头脑理智,抑躁制怒。无论现代执法战斗节奏多么快,指挥者都必须沉着冷静。
指挥者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高尚的品质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得以展现的基础。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是以上诸要素在作战指挥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那么,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要打牢这个基础,掌握现代执法作战与作战指挥知识,善于积累作战与作战指挥经验,注重培养作战指挥创造力,养成良好的作战指挥品质和作风。
(一)掌握执法作战与执法作战指挥知识
执法作战和执法作战指挥知识,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现代作战与作战指挥知识,才能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现代执法作战,对指挥者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执法作战与作战指挥知识,使自己真正做到博学多才。
1.知识的“面”要博大
被恩格斯称为军事天才人物的拿破仑是一个好学不倦、嗜书如命的人,广博的哲学、历史、地理、数学等知识,使他在战争中有如长有翅膀的鹰,一生打了不少胜仗。然而,尽管如此,滑铁卢的败北,却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他有广博的气象知识,也不至于使他的炮兵阻陷于泥泞之中。可见,对指挥者来说,知识的广度是无边无际的。尤其是现代执法战斗,法律制约性越来越强,一些重大案件与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的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指挥者的知识盲区越大,指挥决策的盲目性就越大。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现代执法战斗的作战指挥知识,还要掌握与之有关的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力求在知识面上做到博大。
2.知识的“点”要精深
仅有知识面的博大还远远不够,专业知识不深、不透、不精,同样达不到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要求。因此,指挥者的专业知识要精深。在执法战斗中,指挥者也有自己的专业,如刑侦、经侦、治安、行动技术、禁毒、巡特警、网络安全、国保、交警、监管、出入境等各警种、各个专业岗位的专业,各专业又都有本身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这就需要指挥员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掌握上狠下功夫,它们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重要源泉。现代执法战斗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掌握得不深、不精、不透,其作战指挥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想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还要在专业知识这个点上力求精深。
3.知识的“边”要新颖
我们知道,影响指挥者知识结构的因素,不仅是面的宽窄、点的深浅和量的多少,还有质量状况。也就是知识的新旧性和现实性。当前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要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知识不断更新是必然的规律。高技术应用于警务工作,往往以实战检验的形式运用于执法战斗战场,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些新知识、新技术等,就会在高技术及法律的高度制约下在作战指挥中陷于被动。因此,要想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还要关注知识“边”的新颖。
4.知识的“和”要融汇
目前,指挥者学习的知识,一般偏于纵向,横向联系较少。比如,战略、战役和战术理论,警种知识、外警研究、作战指挥理论,地理知识和警务高科技,等等,都是各成独立的纵向体系。这无疑影响了指挥者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不利于指挥者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指挥者的职务越高,作战指挥越复杂、越重要,对新的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依赖性就越大,各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就越有意义。
仅有纵向的联系,会影响指挥者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因此,要想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就需要注重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和优化组合,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二)积累作战与作战指挥经验
指挥者从事执法作战指挥活动,一方面要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还要有丰富的作战与作战指挥经验。作战与作战指挥经验,是指人们在作战与作战指挥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经验。作战与作战指挥经验不同于一般的零碎的知识,它是对实践成果的认识,可以直接运用它去创造执法作战指挥艺术。为此,指挥者要不断地进行积累。积累作战与作战指挥经验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剖析战例
指挥者一生中参加实战锻炼,获取直接的执法作战和执法作战指挥经验的机会是有限的,更多的还是获取间接的执法作战和执法作战指挥经验。
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5]通过学习来积累作战和作战指挥经验同样能收到良好效果。剖析研究战例,总结作战和作战指挥经验教训,是学习前人、他人作战和作战指挥经验的有效方法,也是积累作战和作战指挥经验的重要途径。
2.参加演习
平时的训练和执法实践是提高指挥水平、陶冶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重要活动。参加演习,在近似实战的情况下体验执法作战指挥实践,是平时学习作战指挥理论和技能,提高作战指挥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积累作战指挥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因此,指挥者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演习,从演习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3.实战锻炼
作战指挥实践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实践。作战指挥水平只有通过作战指挥实践,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检验,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作战指挥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作战指挥理论无不是长期战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无论多么出色的指挥员,他们的作战指挥艺术都是长期的作战指挥实践锻炼的结果。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之所以能写出名扬古今中外的《孙子兵法》,与他直接从事作战指挥实践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和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以及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紧密相联的。因此,从战斗中学习战斗,是提高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培养、造就指挥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培养作战指挥的创造能力
作战指挥的创造能力,是一种认识作战指挥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作战指挥发展中的新问题,取得作战指挥创造性成果的才能。它的实质就是创新。
作战指挥创造能力是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奠基石,没有创新的作战指挥,就不会有惊人之举,也就谈不上执法作战指挥艺术。
作战指挥需要创新。因为战斗是最少有保守的领域,战斗双方总是在敌变我变、我变敌变中谋求制胜主动权,谁指挥保守,没有出奇制胜的新招,谁就会被动。古今中外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战例。战斗以及作战指挥就是这样推陈出新地向前发展着。
在作战指挥上,古今中外富有创新精神的将帅不胜枚举,特别值得学习的是我们的统帅毛泽东。他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结合起来,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他解决了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一个落后的大国里,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如何解决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从战略上说),以至最后夺取胜利的间题。没有毛泽东在战略指挥上的创新,就不会有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1.培养自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挥者发挥创造能力的内在动力,只有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具有创新的意识,指挥者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去筹划解决问题。
2.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是指挥者创造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指挥者在指挥实践活动中要不迷信权威、不死守本本、不固执于以往的经验、不人云亦云,要敢问敢想,要善于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培养超常思维能力
超常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集中表现。超常思维就是指挥者在思考问题时要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力求提出的见解看上去近似“荒谬”,但实质上却是科学的。正因为表面荒谬,它才超出常规,指挥者的作战指挥才能有创新性。但指挥者的超常思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超越常规的思维,它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注重从作战指挥的实际出发,注重作战指挥理论、原则的指导。
(四)养成良好的作战指挥品质和作风
指挥者的作战指挥品质和作风如何,直接影响着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发挥。因此,历代军事家都强调指挥者品质和作风修养。
《孙子兵法》提出了“智、信、仁、勇、严”,《吴子》提出了“理、备、果、戒、约”和“虚、勇、动、怒”等对指挥者品质和作风修养的要求。实践证明,坚定沉着、勇敢果断是指挥者品质和作风修养的重要内容。
1.坚定
在作战指挥实践过程中,突发情况层出不穷,在非常之际,能够坚定信念和决心是很重要的。因为战斗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实性,指挥者在作战指挥中经常遇到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同原来的既定决心不相符,有的人会由此而优柔寡断,贻误战机。历史上犯这种错误的指挥者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指挥者在作战指挥过程中要善于洞察秋毫,在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应坚持既定决心,切莫被敌人的假象所迷惑,被一些无真知的、拙劣的建议所左右,被意外挫折所动摇。
2.沉着
战场上血火交融、生死决斗,各种意外“刺激”经常出现。指挥者要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要发挥高超的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就需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态度,处危难之时不急躁、遇干扰之际不动怒,防止各种情况下过分激动的行为。只有沉着冷静,才能遇事不慌,防止鲁莽,急中生智,巧妙制敌。
3.勇敢
战斗是残酷无情的,指挥者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种种险境,生与死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指挥者。在敌对双方激烈抗争的战场上,不具备非凡的勇气、不敢承担风险的指挥者,遇事手软心颤、魂飞魄散,根本无法谈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发挥。对指挥者来说,勇敢是必备的品质。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勇敢不怕牺牲。能够在关键时刻与部属同生死、共患难,以激励和鼓舞士气。
二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对上级负责,有独立的指挥能力;勇于对部属负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重要和危急关头,勇于带领部属闯关过险、转危为安。
4.果断
战场上情况复杂多变,战机稍纵即逝。不管是集中兵力歼灭敌人,还是适时机动摆脱被动,在关键时刻总是需要指挥者当机立断。
果断,是指挥者勇气加智谋的结晶体。当它成为指挥者性格特征时,又是精神上的一种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逐渐应用于警事领域,执法战斗的节奏不断加快,指挥者尤其是高级指挥者的果断作风,愈来愈显得重要了。
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战斗背景、不同的作战样式以及不同的指挥者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很难概括和描述出适应一切作战指挥活动的指挥艺术,只能从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表现形态上概括出一些一般的、具有共性的基本形式,从中得到启迪,以探索提高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艺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0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3-49 4.
[3]军事学院军事资料室.中国古代兵法(下册)[M].军事学院出版社,1982:298.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2-18 3.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1.
D631
A
1673―2391(2014)05―0044―11
2014-03-12 责任编校:谭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