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曲格平同志1986—1993年曾兼任学院首任院长,是学院的开创者之一。曲格平老院长在建院之初就高度重视院风建设。1987年1月5日下午,曲格平同志在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期间听取了学院领导的汇报,明确指出:“我院的院风必须从开始抓起,从第一届学员开始。”在学院领导的请求下,不久曲格平同志为学院题写了“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院训。当时全国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需要大批干部。学院既要重点培训全国各地、市的环境保护局长,又要开创培养后备干部的学历教育,因此任务艰巨。面对形势的要求,学院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都急待加强。为此国家环保局从全国环保系统和重点高校选调了一批干部和教师充实了学院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学院的教职工来自五湖四海,为了环境干部教育事业来到一个新的集体,这个新集体必须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同时新招收的培养后备干部的两年制大专班,也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为此,曲格平老院长提出院训,作出加强院风建设的指示。事实证明这个指示非常及时、必要,而且具有前瞻性。
曲格平同志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县,20世纪50年代初由山东大学毕业,先后在化工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中外著名环境学者,曾任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驻联合国环境署首任代表,国家环境保护局首任局长,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主任委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会长等职。40多年来,他认真总结我国环保事业的实践,并广泛吸取了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系统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理论与政策思路,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曲格平同志参加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这三个人类最重要的环境会议。他是全世界参加所有这三个重要会议的为数不多的人士之一,为世界环境保护事业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获联合国环境大奖、“金方舟”大奖、“蓝色星球奖”、“爱丁堡公爵保护奖”等国际奖项,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还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委员,全球环境基金高级顾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和客座教授,获英国布雷福德大学“工学博士荣誉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理学博士荣誉学位”。多年来,曲格平同志坚持不断探索,著述很多,其中包括《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的环境管理》、《关注中国生态安全》、《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与未来》、《环境觉醒》、《曲之求索》等10余部,并出版了《曲格平文集》 (共12卷)。
学院成立于1981年,当时称为秦皇岛环境保护干部学校,隶属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任务是培训全国地市级环保局长。曲格平同志时任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1983年任国家环境保护局首任局长。1985年春天,曲格平局长到秦皇岛环境保护干部学校指导工作,召开教师座谈会。会上部分教师提出一方面要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另一方面应尽快开展后备干部教育、将干部学校改建为管理干部学院的建议。曲格平同志当即表示一定认真研究这个建议。不久经国家环境保护局研究,并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5年9月29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85)城干字第539号文件,批准秦皇岛环境保护干部学校改建为秦皇岛环境管理干部学院。1986年3月18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下达文件批准秦皇岛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备案。1986年1月25日国家环保局调整学院领导班子,并由曲格平局长亲自兼任首任院长。1989年学院改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曲格平局长仍兼任学院院长。1993年曲格平同志调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任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后不再兼任学院院长。2000年以后,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校调整的决定,学院划归河北省政府领导。2011年学院成为河北省和环保部共建的高校。2004年以后,曲格平老院长利用中华环保基金会的资金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并先后多次向学院师生赠送他本人撰写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总之,从建校之初,曲格平老院长就对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直关注、支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曲格平老院长为学院提出的院训共分为四部分。每部分各有侧重,既相互联系,又是有机的整体,且内涵非常丰富。
学院创建初期,干部教师来自五湖四海,面对一个新集体,首先就要加强团结,整合力量。1987年1月14日曲格平同志与中科院马世骏院士等10余名专家到学院视察,在师生座谈会上,曲格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强调一定要加强团结,其中包括领导班子的团结、教师队伍的团结和师生的团结。建院30多年来,学院领导及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推动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这一点过去适用,现在也适用,而且今后永远适用。
学院是教育机构,目的是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具有严谨的学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学风都要严谨。教师要严谨治学,学生要严谨求学。这是学院建设良好院风的关键。学院一直遵照曲格平老院长的教导,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一再强调“严谨”,取得了良好效果。1992年河北省教委成人教育处来学院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听课、监考、阅卷等环节,认为学院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教师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好。2006年学院通过教育部委托河北省教育厅的评估,成绩为“优”。2011年学院又顺利通过第二轮评估。2006年以来,学院共创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精品课9门。这些都是学院“严谨”办学的成果,也是学院今后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求实”就是“实事求是”,也是“实干”。学院是从事环境教育的高等学校,因此教学科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事业这个中心,既要为环境保护事业服务,又要与环境保护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此曲格平老院长为学院提供了一些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他经常到学院作环保形势的报告,举办有关环保事业的活动。例如:1984年8月6日曲格平局长在学院举办中国环境战略问题研究班;1990年7月16日至20日学院在北戴河承办由国家环保局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共同主办的国际环境规划培训班;1992年7月10日曲格平局长在秦皇岛市作了关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报告。2004年7月18日和2009年6月24日应曲格平同志邀请,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环境保护特别顾问莫瑞斯·斯特朗先生两次到学院交流访问;2005年9月27日和2006年10月2日应曲格平同志邀请,地球理事会主席托米·肖特先生一行两次来学院交流访问。总之,学院一直坚持教学、科研与环保实际紧密结合,以为环境保护培养人才为目标,努力为环境保护事业服务。学院建院30年来,紧密联系环保实际编撰了几十部专著及教材,完成了上百项科研课题。这些成果绝大部分属于环境保护专业,这使得学院办学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建院30年来,随着环境保护事业与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院经历了几次变革,不断发展。1981年建校时,主要从事干部培训;1986年开始招收成人大专班,进行成人学历教育;2000年开始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目前学院正在努力由高职高专向本科院校发展。所有这些变革都需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与科研是创新的先锋。1981年学院建校之初就组织编写全国环境干部培训的第一部教材《环境保护通论(单行本)》,1984年《环境保护通论(合订本)》编写完成并印制,在全国广泛发行,发行量达到6万余册,对环境教育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86年开始,学院陆续编写并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适合高等学校环境管理专业的一套教材,共十几部,其中《环境管理》等几部教材是由学院首先编写印刷发行的,在全国各高校使用,反响良好。20世纪90年代学院为适应环境保护干部培训的需要组织编写了《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环境法》等一套干部培训教材,其中《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由学院首先编印,共发行几万册。2000年以后,学院又为高职高专教育编写出版了一套十几部的教材,其中有6部纳入“十一五规划”教材,《环境经济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一五”精品教材。在科研方面,1992年,《中小城市环境规划规范及方法指南》被国家环境保护局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秦皇岛市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被以中科院孙儒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评审组评价为“国内领先”;2004年,《秦皇岛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被以北京大学叶文虎教授为组长的专家评审组评价为“国际先进”。所有这些都是“创新”的成果。
总之,学院的院训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即使按当前形势,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首先,院训对全院各级干部与广大师生具有强烈的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作用,不断促进全院的团结、协作、奋斗。
其次,院训对全院的各项工作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教学科研工作,指导作用更加突出。院训指导教师严谨治学,学生严谨求学;指导教学科研工作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以环境保护事业为中心,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为环境保护战线培养大量人才;指导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坚持创新,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科研任务,涌现了大量的教学科研成果。
院训对全院师生员工还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鼓舞师生员工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丰硕成果。
多年来,全院师生员工践行“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及学员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都是比较突出的。
4.2.1 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学院专任教师323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73.7%;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3.7%;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省市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20人,秦皇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市管专家2人,在环保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形成了“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4.2.2 教学科研成果
目前学院拥有“装潢艺术设计”、“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管理”3个省级示范专业;拥有“标志设计”、“环境综合实验”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环境法学”、“环境监测综合实训”等10门省级精品课;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仅在“十一五”期间,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横纵向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00余项,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承担各级各类横纵向课题90多项,有4项科研课题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公开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近600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20多篇;公开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其中《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等10余部被列为省部级优秀教材,《环境经济学》、《环境法与环境执法》等5部教材被列入教育部“十一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环境经济学》被教育部评为精品教材;申请专利25项,授权专利10项;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于2010年由季刊改版为双月刊。
4.2.3 人才培养
学院多年来为环保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培训了全国地市级与县级环保局长数千名,其中有的学员因工作业绩突出被提拔为省环保局局长或副局长,还有部分学员被选调到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任职。学院从1988年开始培训了成人大专班学员数千名,其中不少毕业生因工作优异被提拔为市、县环保局局长、副局长,还有不少学员成为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989届毕业生姜平曾在联合国有关会议上介绍鞍山市垃圾处理的经验和做法。2000年以后学院数名高职高专毕业生考进国内知名高校,攻读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还有几十名毕业生被选派出国留学,并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
4.2.4 高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组对学院工作给予的高度评价
2011年学院顺利通过河北省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组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反馈意见》认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办学定位明确,发展充满活力;师资队伍培养、引进力不断加强,教学科研能力逐年提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项目和资金不断引进,实训基地科研能力突出;行业培训项目不断增加,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得到提高。”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需要培养大批环境保护人才,机遇难得,任重道远。为此学院确立了“十二五”发展目标,近期内迁建新院址,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将学院建成本科高校。面对如此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全院师生员工一定要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一步践行院训精神,加强团结,严谨治学,求实进取,开拓创新,加强院风建设,重点加强师德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再创辉煌,为环境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1] 李仁臣.天道曲如弓:新闻视角下的曲格平[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2] 孔繁德.创业与创新——建院二十五周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3):8-10.
[3] 王恩哥.让北大精神闪耀在道德星空[N].人民日报,2014-08-25(05).
[4] 赵婀娜.清华校训与时代共振——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8-21(17).
[5] 许宁生.修身至诚,百年不变的坚守[N].人民日报,2014-08-20(5).
[6] 丁烈云.引领明德惟馨的社会风尚[N].人民日报,2014-08-15(5).
[7] 赵婀娜.大学育人,重在精神塑造——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院士[N].人民日报,2014-08-28(17).
[8] 柯文进.“崇德尚能,经世济民”,引领师生价值追求[N].人民日报,2014-08-28(18).
[9] 杨玉良.回归人才培养的常识[N].人民日报,2014-09-03(05).
[10] 赵婀娜.践行核心价值观,要落细、落小、落实——访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N].人民日报,2014-0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