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形象研究述评

2014-04-06 01:11卫兰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公安研究

卫兰兰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治安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39)

警察形象研究述评

卫兰兰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治安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39)

警察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0年以后随着警方高层和学界对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视,警察形象逐渐成为队伍建设的研究焦点。2007年是警察形象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年份,之前的研究文献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队伍建设的单一视角展开讨论;2007年至今,通过公安机关、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关联展开研究。在警察形象研究中,要注意厘清警察形象和警察形象构建两个概念,要注意探讨当下警察形象如何传播的问题,要注意拓展研究视角和领域,积极推广并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

警察形象;警察形象构建;警察形象研究

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其良好的形象对增进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队伍建设,提升公安机关的社会信任度,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围绕警察①本文中的警察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形象塑造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理论领域亦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警察形象研究概述

有关“警察形象”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自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警方高层和学界对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视,警察形象逐渐成为队伍建设的研究焦点。良好的警察形象是警察内部公关的目标,也是警察外部公关的条件。早在2002年,第一届题为“聚焦警察形象建设”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和警界工作者参与交流和讨论,形成了早期的研究成果。笔者在CNKI数据库和维普资讯平台以“警察形象”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梳理,将已有研究成果分为四大类。

(一)从理论建构角度,阐明警察形象的内涵、外延和影响因素等基本问题

李建明、李建强认为,警察形象理论研究要分描述、解释和预测三个层次,研究内容要涵盖警察形象概念、警察能力、队伍建设、群众工作、公安决策、公共关系和形象战略等方面。[2]林中浩从哲学角度对警察形象进行思考后指出,警察形象是警察角色的权利、义务、素质的统一体,它通过一系列警察的行为与言论表现出来;警察形象是警务形象、意态形象与外表形象的全部综合,是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警察形象化的效应是一个真善美的统一过程;警察形象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3]在《论警察形象的几个关系》中,他强调警察形象的主体和客体、内在和外在、整体和局部、静态和动态关系,揭示了警察形象是多重逻辑关系的有机体系;把握和处理好以主体和客体为核心的多层次的警察形象关系,对于提升警察和公众的互动关系,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4]胡雁分析了影响警察形象的具体因素,如政治、法律、科学技术和职业人格等。[5]崔娟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全面分析了影响警察形象的因素及成因,提出了塑造警察新形象的有效路径。[6]张兆瑞将警察形象区分为自我形象和公众形象,认为警察自我形象是警察对自身、警察机构及职业的看法和态度,包括一系列价值和信念,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警察的公众形象是他人如何看待警察的问题,与自我形象具有互补性,即警察对自身的期望主要由其他人对自己期望的解读所支配。[7]

(二)从“内部管理”和“组织文化”两个维度,研究警察形象塑造

董放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礼仪的功能、原则、意义和养成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公关礼仪是塑造人民警察形象艺术的起点。[8]黄德林、吕云芸认为,建立警察形象质量管理体系是弥补警察内部管理制度缺陷,完善人民警察形象的行之有效的措施。[9]马洪根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警察的职业特征两个方面相结合,提出打造以人本主义为其核心,儒雅、端庄为其外表,丰富的知识为其内在素养,沉着果敢与勇猛为其作风,优良的道德品质为其立身之本的警察形象。[10]陈娴认为,警察核心价值观是警察组织形象的本源和基础,用核心价值观规范警察形象需要组织对全体警员进行软性引导、宗旨教育、信念培养等。[11]陈蕾强调以警察文化为依托,从“内强素质”为起点实现“外塑形象”的目标。[12]

(三)剖析大众文化文本中的警察形象,研究文艺创作领域的警察形象建构

影视剧作、小说、报告文学、相声、小品等各种文艺样本也是警察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载体。王地、齐营认为,以多角度、全方位弘扬“警察文化”为旨归,才能塑造有血有肉有良知的警察形象,避免涉案题材影视剧中警察形象脸谱化、模式化等问题。[13]张筱园通过对小说中警察角色分析,展现了警察形象的社会隐喻,比如身份、地位、文化和力量等。[14]高仁杰研究香港警匪电影中警察形象的嬗变,认为导演将自身的诉求和思想观念投射到集法律、公正、道德于一体的警察荧幕形象建构中。[15]叶奕翔讨论了电影、电视剧、小品、儿歌等多种文艺题材中的警察形象,认为官方主导、精英主导、民间主导和市场主导的四种模式互相渗透,共同参与着大众文化中的警察形象建构。[16]彭耀春通过多维视角的类型研究、比较研究、创作访谈等方法,对警察影像中的警察形象塑造、嬗变及其社会与文化渊源进行了深度研究。[17]此类研究通常通过文化研究的微观视角,关注警察形象是如何与意识形态、社会阶层、文化、权利和性别等议题产生关连的,带有浓厚的批判色彩。

(四)通过研究公安机关与大众传媒、公众之间的关系,研究警察形象的传播和维护

关于大众传媒对警察形象影响的研究,早在2003年以“警察和媒体”为主题的第三届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就已多见。近年来,也有不少文章予以关注。比如,赵文辉认为公安机关和媒体的共性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和警察形象建设并不矛盾,两者积极沟通、协调,加强合作,必然推动警察形象建设。[18]赵明指出了媒体在警察形象建设中具有双重意义,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媒体在警察形象危机中发挥积极作用。[19]关于警察形象与受众认知的研究,董绍妍从网民和警方两方面研究入手,认为保证信息和意见的有效传播,才能促进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善警察形象。[20]朱志萍强调公众信任是警察形象建设的基础,阐述了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关于信任分类的重要思想对警察形象建设的借鉴意义。[21]不过,上述两方面研究多止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关于公安机关、媒体和公众三者互动关联建构警察形象的研究,腾进以江苏南通市公安局为例,对损害警察形象的职业意识淡薄、执法不规范、公众过度期望、舆论渲染等内外因素深入分析,提出构建对策。[22]夏斌围绕警察组织、媒体和公众在涉警突发事件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由警察形象危机预控、处置和修复三方面构成的警察形象危机管理体系。[23]曹礼海在《警察形象危机处理》中介绍了警察形象危机事件的媒体应对和处置方法。[24]2013年中国警察公共关系论坛也以警察形象危机管理为主题,其中不乏形象危机本质分析、警媒关系管理和危机管理机制建立之类的文章或观点。此类研究观照现实,涉警舆情应对及其引发的警察形象危机处置成为研究重点,文章常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或定量分析形成论据。

二、警察形象研究动向与趋势

(一)研究动向

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上述警察形象研究显现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联: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2年左右,主要是针对警察形象的理论研究,属于“导入”阶段;从2003开始,公安部陆续发起全国公安机关大讨论、大练兵等专项活动,围绕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着眼于加强、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有效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时代需求,警察形象研究以前一阶段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始“深描”,主要着眼于管理创新和文化育警的内部体制机制建设;从2007年开始,随着公安部“三项建设”等战略规划对公安工作的政治要求和工作导向,加之全国各地密集的涉警负面案事件传播及社会影响,研究的核心问题扩大到寻求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特别是媒体对警察形象的集体建构。这种转变显现出对既往研究忽视警察形象建设中外因的反思,并指明了一种新的研究取向。

(二)研究趋势

根据这些资料数量和内容的变化显示,2007年是警察形象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年份。2007年之前,警察形象研究文献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公安队伍建设的单一视角展开探讨;2007年至今,通过公安机关、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关联研究警察形象构建方面的文献数量见多。

首先,研究重心开始从依靠单纯的警察内部整改扩大到寻求警察、媒体与社会公众的集体建构。其次,对警察媒介形象宏观层面的概述性研究,开始转向从具体媒介情境出发的针对性研究。比如,顾睿认为,媒介在建构警察形象时蕴含的复杂的权利话语是造成警察形象偏差的根源,其结论源自对《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涉警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25]武文斌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南方周末》以及与之相关的南方报业网中以“警察”为标题的345个文本资料后指出,媒介对警察负面形象的持续报道,有意或无意识地造成了负面新闻在时空上产生共鸣效果、累积效果,进一步加剧了警察媒介形象丑化。[26]再次,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显现,力图突破过去政治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刘昱彤的博士论文,以沈阳市公安局为个案,对警察形象危机的成因综合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形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进行阐释。[27]最后,研究方法从描述式分析转向量化式分析。既往研究习惯“借用概念”和“套用理论”,而非实际调查后的科学化结果。2010以后,开始陆续出现以定量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成果,打破了传统的研究定势。比如,马媛清对1979-2009年《人民日报》涉警报道作了细致详尽的数据分析,包括内容分析、文本分析、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从历史的角度指出了30年来《人民日报》涉警报道的特点、变化和成因。同时,结合当前的媒介大环境,提出了如何在改善涉警报道中重塑正面警察公众形象、共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意见与对策。[28]

三、警察形象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关于警察形象概念的界定:警察形象是警察个体或组织的客观存在以及对警察个体或组织的符号化表征[29]

学界关于警察形象的定义,普遍且典型的观点认为,警察形象是社会公众对警察个体和组织的总体看法和评价。如有专著指出,警察形象就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依法执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精神状态、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施政业绩等等为公众所了解和感知从而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人民警察仪表形象、警容风纪、职业素质、价值观念、服务作风、办事效率和施政业绩的综合反映。[30]笔者认为,上述描述警察形象本质的“印象”、“评价”、“反映”、“看法”均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警察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混淆了警察形象和警察形象建构两个概念,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没有准确揭示警察形象的本质。这种意识形态决定论可能导向对警察形象的建设过度依赖社会评价系统,比如公众舆论在有失公允评判的基础上所造成的媒介审判事件。事实上,已有学者指出,警察形象是否为评价主体所认可,这应该不是警察形象这个概念所能涵盖的范围,而是警察形象建设所需要达到的目标。[31]厘清警察形象和警察形象建构两个概念,才能解决有关警察形象研究最根本的问题。鉴于此,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笔者认为,警察形象应是警察个体或组织的客观存在以及警察个体或组织的符号化表征。表征是当代建构主义思潮中的一个学术概念,又作再现、表象。借用此概念意在表达警察形象除了以具象形态存在外,也常以某种符号化(抽象)形态存在,比如物态层面的警械、武器、装备、设施等,制度层面的各种组织行为规范,行为层面的公关礼仪、入职宣誓等行为模式以及文化层面的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导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当然,现实中这些形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交融,形成层次丰富的警察形象。

(二)当下警察形象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传播

建构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论述在某物被表征中存在两个表征系统,依靠第一个系统——“共享的概念图”,所有种类的物、人、事都被联系于我们的头脑中,并形成一套概念或心理表象;依靠第二个系统——语言/符号(带有意义的语词、声音或形象),意义得以构建,各种“事物”、概念图和符号三要素联结起来的过程即表征。[32]由此可见,从客观存在的警察形象到对警察的看法和评价须经历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共同本质就是传播。大量已有研究在对警察形象如何定位问题达成共识后,随之而来的研究重心应是警察形象该怎样传播,如何通过形象产生意义,构建公众的良好认知。因此,面对多媒体交互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环境和公众参与方式的深刻变化,警察形象传播这一命题包含了对警察形象传播力如何认识,警察艺术形象创造力如何提升(批判和解构之后如何建构),公安机关传播管理水平如何提高,警察沟通方法、技巧与策略如何掌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对此,警察形象研究工作者都应予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思考。

(三)关于研究视野的拓展:更多媒介情境的具体实证研究

相比而言,提升警察形象传播力方面,研究比较关注大众传媒对警察形象的建构,但定量式实证研究仅关注报纸媒体和互联网新闻舆论,对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警察形象专门研究几乎为零。而事实上,对电视新闻栏目涉警新闻报道的监测已经成为多地公安宣传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研究明显滞后。

以2002年以来迅速席卷中国电视新闻界的民生新闻为例,笔者经过观察与调研发现: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对公安工作、警察形象正产生着重大影响。由于民生类问题与公安工作联系的紧密性,民生新闻报道涉及公安政策法规传播、警务活动、风纪道德、警察能力素质等方方面面,相比《新闻联播》之类主流新闻栏目,它立体式呈现警察这一职业形象;相比既往法制类新闻栏目,它已突破了警察智勇、正义、忠诚等传统正面形象。笔者对461名网民关于民生新闻栏目影响力的随机调查发现,82%的网民认为此类栏目值得信任,68.4%的网民认为报道影响了他们对警察形象的认知。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对这种影响普遍缺乏理性认识和深度思考。笔者在2014年对安徽省公安民警关于“民生新闻与警察形象建设”的776份抽样调查中发现,81.6%的警察对媒体记者有戒备心理、反感情绪和不信任感,53.3%的民警认为媒体报道不客观。电视民生新闻在十余年发展和完善中探索出“公民新闻”的价值取向,即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担负起“公共传播”的社会责任,这正在为警媒共建与互动提供更多的可能,为传播良好警察形象带来契机和挑战。鉴于此,笔者认为,警察形象研究在定量式实证研究中应重视挖掘如民生新闻报道之类重要的媒介文本,不断拓展研究视域,积极推广并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

[1]刘树先.对树立与维护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几点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1).

[2]李建明,李建强.论警察形象理论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报, 2002(3).

[3]林中浩,郭艳梅,宋凯峰.警察形象的哲学思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4]林中浩,荀福峥,齐方.论警察形象的几个关系[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5]胡雁.关于影响警察形象若干因素的分析[J].公安教育,2004(11).

[6]崔娟,李瑾,高金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塑造警察新形象[J].法制与社会,2012(29).

[7]张兆瑞.警察哲学——哲学视域中的警察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491-500.

[8]董放.警察公关礼仪与警察形象的塑造[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9]黄德林,吕云芸.警察形象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简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4).

[10]马洪根.论儒警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其养成[J].辽宁警专学报, 2005(6).

[11]陈娴.警察形象战略的基石——警察核心价值观[J].政法学刊, 2007(4).

[12]陈蕾.论警察文化与警察形象塑造[J].森林公安,2012(6).

[13]王地,齐营.浅谈公安题材影视剧中警察形象的艺术创作[J].齐鲁艺苑,2006(4).

[14]张筱园.试析近期苦难小说中的警察形象——以《深南大道》《愤怒》《北妹》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15]高仁杰.浅析警察形象在香港警匪电影中的转变[J].电影评介, 2012(20).

[16]叶奕翔.论大众文化中的警察形象[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1).

[17]彭耀春.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1(11).

[18]赵文辉.新闻舆论监督与警察形象建设的和谐统一[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19]赵明.警察形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探讨[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05(5).

[20]董绍研.论网络舆论对警察形象传播的正负效应及其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1]朱志萍.公众信任与警察形象建设——兼论卢曼的信任理论对警察形象建设的启示[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5).

[22]滕进.良好警察形象构建阻滞因素及对策分析[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23]夏斌.涉警突发事件引发的警察形象危机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4]曹礼海.警察形象危机处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5]顾睿.警察形象的媒介呈现——以2011年《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2.

[26]武文斌.警察的媒介形象构建分析[J].价值工程,2012(13).

[27]刘昱彤.警察形象危机的社会学研究——以沈阳市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8]马媛清.新时期以来《人民日报》涉警报道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29][32]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

[30]彭耀春.公安传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31]王飞.人民警察形象研究述评[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4).

D631

A

1673―2391(2014)09―0023―04

2014-06-30责任编校:边草

猜你喜欢
公安研究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