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雨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郑州 4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着力推进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的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局部的改革,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华文明的整体推进。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既包括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造的好的制度基础、发展态势、精神状态,也包括长期以来在改革开放诸方面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社会共识不断流失,执政党意识形态面临重大挑战,时代精神状况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整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亟待提升,利益诉求急剧分化,统筹各方面利益关切的难度日益加大,改革面临结构性风险,改革的不确定性增强。
改革是时代的核心话语和关键词。要以改革为主线来分析和判断当前社会共识集中的程度,不断凝聚改革的共识,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从应然的层面来看,当前执政党倡导的社会共识可以描述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领导地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执政党倡导和践行的核心价值导向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而展开的,特别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代表了当前社会共识推进的方向和行动轨迹。但就目前来看,这样的社会共识并未真正形成,还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旧的社会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打破,但新的社会共识并未真正建立起来,新旧交替,矛盾交织,表现为社会共识集聚的努力和不断流失相伴相生、相互影响的困境。社会共识的不断流失影响到改革合力的形成,是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风险。
旧的社会共识被打破,说明改革需要不断创新和积聚新的力量,需要创造新的制度模式。从正面的意义看,说明改革已经突破了固有的陈旧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制度、实践和理论的全面提升,社会舆论空间得到拓展,社会共识的形成具有了包容性的基础,弹性的社会共识模式得到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广泛认同,社会意识的交融和互动出现了新气象,表明社会活力不断迸发。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复杂性和流通性的增强,社会共识将不断积累新的内涵和理念,逐步形成在理性基础上的改革新逻辑。从负面的意义看,旧的社会共识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意识的断裂和分化。在政治上,改革开放之前的“听、跟、走”(听党的话、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新时代的“听、跟、走” (听党的话、跟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区别?是否还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地位在改革开放前后没有也不可能允许有任何改变,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和转型?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保持和提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新的着力点。在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虽然从未动摇,但是也不能以这个中心来否定其他方面的重要工作,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同步跟进、协调发展。
社会共识的不断流失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质疑,表明社会心态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迷惘、嬗变和整合。改革的浪潮势不可挡,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改革,使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改革的探索与创新、改革的紧迫性与正当性得到充分说明,改革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积极传导和提升,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心理的不适应和强烈的焦虑感。尽管所有人都赞同改革对民族、国家、社会和执政党的整体意义和价值,但改革对每个人的具体价值和意义显然不同,让所有人都衷心拥护改革、推进改革并不现实。尽管所有人都是改革的参与者,但随着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有人会发现自己不过是被改革浪潮裹挟前行,对改革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缺乏适当的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似乎置身改革之外,会产生强烈的边缘感、无力感和恐慌感。对改革将付出何种代价的论争,对改革前景不明朗引发的风险的担忧,对执政党合法性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弱化的悲观预期,导致改革共识的不断流失。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改革机遇稍纵即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危机意识、风险意识、成本意识、民族意识,珍惜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大好局面,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精神动力,不断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发展自信心、改革向心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科学理论是引领时代的精华、先进政党的灵魂和人民实践的指南。在社会转型、文化转轨、理念转变的宏大背景下的现时代精神状况充满着变化、创新、提升和飞跃。近代社会以来,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老大帝国的衰朽、封闭、保守、沉重与顽固在世界大变革大分化面前轰然倒塌,被远远地甩在世界文明前行的队列之后。落后必然挨打,但摆脱落后状态更需要拷问时代精神状况的断裂、嬗变和转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遇中摆脱出来,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中华民族重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力的重大历史关头,这一历史的重任由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承担。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愈挫愈勇,始终以国家民族繁荣昌盛为己任,以人民群众普遍幸福为坐标,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新空间、新路径、新目标。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改革时代的精神状况,提振民族精神,推进社会整合的科学性、有效性。
焦虑感和迫切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标签和行动坐标,改革事业只争朝夕,推进改革争分夺秒,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高昂的精神状态。在执政党层面,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政治勇气、强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是时代精神状况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有三次提到“风险”,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对当前面临的执政风险的高度清醒和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是对执政环境变化的深刻把握和整体自觉,说明共产党有勇气、有能力、有智慧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是推进改革的思想基础和信心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如何化解矛盾、应对危机的方向和路径的清醒认知,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改革开放新道路,才有可能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改革有风险,不能回避,执政党必须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不能逃避。推动改革、打破利益格局,需要触动灵魂、真抓实做、实事求是。
改革的关键是人的改革,核心是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变。制度创新、理论升华、实践推进关键靠人,关键靠党,关键靠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和卓越政治组织,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承载着引领时代精神的政治责任。以党风引政风促民风,以党的道德引领、精神感召、价值示范作为推进时代精神状况向更积极、更理性的方向转变,是当前时代精神状况变化的显著特色。让人民群众看到共产党从严治党管党的决心和匡正时弊、重振纲纪的勇气,感受到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和干部形象的提升和重塑,就必然会对时代精神状况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在时代变迁中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单纯的满足于和共产党保持一致的政治上的正确性到现在对政治安全、自由、公平正义、个人价值、尊严和荣誉等的强烈渴求。这是时代变化的必然,也是改革时代的鲜明特色。沿着这样的轨迹向前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为民理念统一起来,攻坚克难,坚守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直面改革中的风险和挑战,就能克服执政周期率的困境,打破治乱循环的怪圈,实现改革时代精神状况的升华。
关注现实利益、重视利益诉求、追求合理利益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利益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把满足人民的利益作为实现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针对当时的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举措,使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升,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合理调整利益格局,构筑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公平正义的导向。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指出,“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是走了邪路了”[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使各种合理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关切、回应和满足,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但公平、透明、公正是所有利益诉求必须遵循的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改革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使各种利益诉求都能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最优化,避免利益诉求的急剧分化。
利益诉求急剧分化表现为部分既得利益者已经成为阻碍改革的顽固势力,竭力动用各种经济的、政治的资源干扰改革,误导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在政策环境不断规范的条件下,部分既得利益者的不合理的财富积累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拷问,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直接冲击。非法的收入需要取缔,不合理的收入需要规范,畸高收入与畸低收入需要调节,特别是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钻法律孔子、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造成恶劣影响而积累了巨额财富的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能手软。不管过去多久,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和动机,只要触犯法律、违反公共利益,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任何人都没有例外。现在有人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非法手段积累的非法财富比作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始积累,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可避免的“交学费”阶段,从而为自己开脱。收入分配改革之所以迟迟难以推进,难以在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就是因为受到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强力阻挠。另一方面,部分既得利益者意识到改革潮流势不可挡,已经不可能通过封杀改革、排斥改革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就通过占据的优势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竭力想影响和掌握制定改革政策的权力,以改革的名义来推动有利于自己的改革,在改革过程再一次瓜分国家财富、侵害人民利益。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就是要冲破既得利益者固化的利益藩篱,以大无畏的改革勇气,排除一切干扰和阻力,重建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的新的利益格局。
利益诉求急剧分化还表现为中国超大规模的底层社会贫困的积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实现中国共产党人造福于民的执政使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且在短期内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改革的一端是少部分既得利益者财富的巨量积累和畸形膨胀,改革的另一端却是超大规模底层社会群体贫困的积累,改革的效率与公平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注重公平并不意味着牺牲效率,强调效率也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兼顾公平,公平优先,效率次之,这是改革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道路。打着提高效率、效率优先的旗号,不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罔顾改革的公正性、人民性和科学性,甚至不惜以牺牲人民的利益来拉动所谓的效率,以破坏环境、损害人民健康的代价来促进发展,都将最终影响到改革效率的提升,危害到改革的前途。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 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倚靠的重要的执政基础,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农民工群体整体上数量大、专业技能相对较低、收入水平不高,在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社会保障水平、职业前景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层次。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并且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利益诉求更全面、具体,更渴望能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享受城市文明,但目前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还远远无法满足他们融入城市的理想。长此以往,类似于农民工群体的利益诉求已经远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充分关切。要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上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现实生活和利益诉求,关切低收入群体的尊严、价值和理想,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