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仃, 厉 婷, 尹 英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口腔科, 江苏 南京, 210002)
绿脓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能引起心内膜炎、眼角膜炎、肺部囊肿纤维化、败血症等病症[1-2]。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创面大,同期修复能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创口一期愈合。因胸大肌皮瓣血供可靠、组织容量大,临床上常采用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头颈部肿瘤手术后组织缺损[3]。本科2013年11月收治1例口腔癌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感染绿脓杆菌患者,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感染得到控制,没有发现院内交叉感染现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71岁,于2013年10月23日以“右侧下颌牙龈癌”收住本科。入院口底区肿物切取活检病理示:“右下颌骨(牙龈)”鳞状细胞癌,于2013年11月1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颌颈联合根治术+右侧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钛板下颌骨重建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止痛、对症、支持等治疗以及精心护理,移植皮瓣成活。2013年11月13日发现右侧颈部负压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20 mL,并发现右胸部伤口处有黄绿色的分泌物,给予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提示绿脓假单胞菌感染。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干预,该患者感染得到控制,12月2日康复出院,没有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术前1 d常规洁牙,术前3 d用银离子漱口液每日漱口3次,保持口腔清洁,使口腔细菌数减少到最低程度。加强健康教育,交代患者戒烟戒酒,忌辛辣刺激饮食。术前禁止在供瓣区穿刺注射。术前1 d备皮、沐浴,术前8 h禁食禁饮。备好气垫床、心电监护仪、吸痰器和头部固定沙袋等,并进行深呼吸练习,指导有效咳嗽,同时在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予患者常规心电监护,及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2.2.2 术后体位:术后保持患者头正中位或略偏患侧,两侧以沙袋固定,制动3~5 d,并安排患者睡气垫床以预防褥疮。
2.2.3 对皮瓣的观察护理:危象皮瓣能否抢救成功取决于对微循环障碍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探查[4]。皮瓣血管危象大多发生在术后24~72 h,以静脉回流障碍形成血栓为主,在出现血管危象后4~6 h手术探查,抢救成功率30%[5]。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仍是临床观察,主要有颜色、温度、皮纹、质地、毛细血管充盈试验、针刺出血试验几个方面。血管危象多发生于术后3 d内,因此在术后6 h内每30 min观察1次,术后5 d内每1 h观察1次,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本例患者术后1 d皮瓣颜色略苍白、质软、温度正常。术后2~3 d颜色逐渐变粉红色,有光泽,温度正常。术后5 d皮瓣颜色淡粉与周围正常组织颜色相近,皮纹清晰,温度正常,局部无肿胀,弹性好。
2.2.4 负压引流的护理:注意保持负压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术后6 h内每30 min观察1次,术后5 d内每1 h观察1次,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如果引流量过多(24 h超过400 mL),且呈鲜红色,提示术区出血,应通知医生手术止血。如果术后3 d内引流出的液体量过少,应检查是否引流管堵塞。本例患者术后1 d引流液为275 mL, 为暗红色血性液体,术后2 d引流液为135 mL暗红色血性液体,术后3 d引流液为90 mL暗红色血性液体,术后6 d引流液为30 mL淡红色血性液体,术后12 d引流液为20 mL淡黄色液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提示绿脓假单胞菌感染。
2.2.5 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3次,吸尽口腔内的痰液。手术当日及术后1 d禁食;术后2 d给予患者置胃管,鼻饲流质饮食。术后2周拔除鼻胃管,并指导患者按顺序进食流质、半流质和软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2.6 发现绿脓杆菌感染后护理:患者于2013年11月13日发现右侧颈部负压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20 mL,并发现右胸部伤口处有黄绿色的分泌物,给予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提示绿脓假单胞菌感染。主要护理干预如下: ① 做好标准预防。“标准预防”(SP)1995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提出,于1996年在全美实施[6]。标准预防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患者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非完整的皮肤、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中,加强手卫生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重点之一,认真做好手卫生,可减少30%医院感染[7]; ② 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首先需强化预防意识教育,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推广标准预防,强化宣传,严格考核[8]。一次性使用用具不可重复使用,如一次性巾单、一次性止血带等。患者使用过的心电监护仪、血压计等需用过氧乙酸熏蒸法进行消毒。换药碗、钳、镊等用1∶25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 h后,特殊交代供应室人员回收进行消毒隔离处理。浸泡容器为黄色标有特殊感染字样,方便识别,避免引起交叉感染。患者使用过的敷料集中放置在标有感染字样的黄色医疗垃圾袋内,让消毒供应科工作人员带回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③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患者发现绿脓感染当日即安排住单独隔离房间,房间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 min;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房间2次/d,每次30 min; 以1:100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墙面、地面,每日2次,每次30 min, 并减少人员探视。对房间以及检查室的各项医疗器械按照规定消毒灭菌,包括检查室的台面、牙椅以及各种口腔检查器械,每日对检查室进行1∶100有效氯消毒剂擦拭以及拖地,并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d,每次30 min; ④ 合理使用抗生素。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广泛应用,绿脓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此现象应引起全体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应加强对绿脓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扩散[9]。目前对绿脓杆菌有效的药物主要有第3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10]。本例患者给予使用的抗生素是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 ⑤ 健康教育。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老年人一旦患病,本身易产生悲观、绝望和恐惧的心情,加之并发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病情加重,精神负担也会加重。此时医务人员更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的特点及有关知识,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及家属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身体早日康复。
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许多重症患者因免疫力低下经常发生严重的绿脓杆菌感染并发症[12]。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肿瘤患者、慢性疾病患者、不规范使用抗生素者是主要感染人群[13]。口腔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易发生颈淋巴转移,手术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序列治疗中最重要的方式,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因基础疾病及年龄老化影响,血管条件较差,而胸大肌肌皮瓣操作简单,安全系数较高,适用于口腔癌根治术后的组织大面积缺损[14]。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绿脓杆菌的防治手段,医院应该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1] Lyczak J B, Cannon C L, Pier G B. Establishme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lessons from a versatile opportunist[J]. Microbes and Infection,2000,2(9):1051.
[2] Lambert P A. Mechanism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J]. J R Soc Med, 2002, 95(41): 22.
[3] 李杏萍, 黄丽萍, 程红霞. 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术后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10, 25(12): 13.
[4] 尹英, 邱翠华, 曹书艳. 多种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颊部洞穿缺损的围术期护理[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 26(8): 892.
[5] 李真, 赵樊. 皮瓣血管危象的临床表现及其处理方法[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7,6(9):799.
[6] Elizabeth A, Bolyard R N, Talan O C, et al. Guideline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healthcare personnel[J].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1998,19(4):410.
[7] 龙德美.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的分析与评价[J]. 吉林医学, 2013, 34(2): 360.
[8] 王蓉. 加强消毒隔离防止医院内部交叉感染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14): 2062.
[9] 张海沙. 绿脓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4(2): 284.
[10] 孙蕾, 李尔然. 院内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32): 82.
[11] 胡萍. 探讨健康宣教栏在专科医院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 2013(1):163.
[12] 夏海华, 于冲, 曲晓军, 等. 绿脓杆菌外毒素A的最新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 2012, 22(2): 81.
[13] 付莹, 李文化, 黄薇. 25例绿脓杆菌感染原因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 13(6): 802.
[14] 李燕, 殷学民, 吕晓智, 等.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大面积缺损临床总结[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 20(5):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