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玲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中医肿瘤科,重庆 垫江408300)
笔者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共37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患者,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排除子宫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及宫腔粘连症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年龄12~34岁,病程3个月~2年,未婚27例、已婚10例。
诊断标准:月经即将来潮前或来潮后疼痛,并持续48~72h,疼痛性质多为痉挛性,疼痛严重时需止痛治疗。
分级标准:根据疼痛对日常活动、睡眠的影响及是否需止痛药治疗制定,分为3级。轻度为有疼痛但可忍受,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无明显全身症状,无需止痛治疗;中度为疼痛明显,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很少有全身症状,需辅以止痛治疗才能正常睡眠;重度为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全身症状明显,完全不能进行日常工作、生活,需卧床休息甚至被动体位,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需要镇痛药物。
肝肾不足型: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多伴腰骶酸痛、喜按,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治以补肾调肝,养血止痛。方用调肝汤加减。药用山药15g(炒),阿胶9g(白面炒),当归9g(酒洗),白芍9g(酒炒),山茱萸9g(蒸熟),巴戟天3g(盐水浸),甘草3g。痛及腰骶,酌加杜仲、桑寄生,肝气不舒者加柴胡、香附、郁金、延胡索等。
气血虚弱型: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淡,脉细。治补气养血,活血止痛。方用补气建中汤加味。药用黄芪9g,桂枝9g,党参6g,鸡血藤6g,当归12g,白芍18g,饴糖30g,炙甘草6g,大枣12枚,生姜9g。小腹冷痛可酌加小茴香、艾叶。
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胸胁胀闷不舒,血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涩。治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药用五灵脂6g(炒),当归9g,川芎6g,桃仁9g(研泥),丹皮6g,赤芍6g,乌药6g,延胡索3g,甘草9g,香附4.5g,红花9g,枳壳4.5g。经前乳胀甚者加荔枝核、橘核,肝气夹冲气犯胃、腹痛而伴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吴茱萸、旋覆花、煅代赭石,痛而胀者酌加乌药、香附、木香。
寒凝血瘀型:治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方选温经汤加减。药用吴茱萸9g,当归9g,川芎6g,牡丹皮6g,芍药9g,人参6g,阿胶6g,麦冬9g,半夏9g,桂枝6g,生姜9g,炙甘草6g。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干姜、吴茱萸,以肉桂易桂枝。兼气滞者加香附、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湿热蕴结型: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色黯、质稠,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用清热调血汤加味。药用丹皮15g,黄连10g,生地20g,红花10g,桃仁10g,香附15g,延胡索15g,败酱草15g,红藤30g,薏苡仁20g。
日1剂,水煎3~4次取400mL,分3次空腹温服。行经前5~7天,连续服用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完全缓解:经前及经期无疼痛,且2个月无复发。部分缓解:经前及经期疼痛减轻,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无缓解:经前及经期疼痛无缓解,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
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5例,无缓解10例,总有效率73%。
痛经多为气虚、血瘀、寒凝所致。治当以活血化瘀、散寒理气为主,兼以扶正。痛经辨证无论虚实,均应在行经前5~7天开始服用,尤其是实证过晚则瘀血既成而疗效欠佳。平素均应强身健体,经期注重保暖,忌穿低腰等露脐装,并调畅情志,禁食生冷寒凉、辛辣刺激之食物,生活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