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敏,郄春花,李佳萌,李 颖,杨悦杰
(1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300192;2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自2008年5月我国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以来,其每年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一直居丙类传染病之首。该病主要由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EV)引起,最常见为柯萨奇A组16型(Cox-A16)、EV71。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HFMD主要经胃肠道、呼吸道及生活密切接触等传播,目前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是HFMD预防控制重点人群,传染源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患儿,但对阻断传播作用有限。人是人EV的惟一宿主,但感染后仅少数表现为显性感染,隐性感染和隐性传播给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困难,常出现暴发或流行。为了解与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EV感染及携带情况,分析其带毒及在HFMD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为制定HFMD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HFMD患儿住院期间陪护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进行了EV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3~5月HFMD流行期间,随机选取50例于天津市传染病医院住院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患儿均符合卫生部医政司发布的《HFMD诊疗指南(2010年版)》HFMD诊断标准。密切接触家属选取住院期间每天陪床>12 h并护理儿童饮食排便者;其中男2例,女48例;关系分别为父亲2例,母亲42例,祖母及外祖母6例。凡标本留取不全者予以剔除,研究均取得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上述研究对象分别于患儿入院(急性期)及出院时(恢复期)采集咽拭子、粪便标本共200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EV核酸检测。首先应用PE引物进行筛查,凡通用引物阳性者再应用EV71、CoxA16引物进行分型。RNA提取试剂盒(QIAamp Viral RNA)为德国Qiagen公司产品,实时荧光定量PCR EV通用型、EV71型、Cox-A16型RNA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同一家属同期(急性期或恢复期)咽拭子及粪便标本任一阳性即认为阳性结果,称急性期汇总或恢复期汇总。而同一家属急性期或恢复期咽拭子及粪便4份标本任一阳性即认为阳性结果,称汇总。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中,急性期咽拭子检测EV阳性3例、EV71阳性3例、CoxA16阳性0例,粪便标本中分别为28、13、10例,急性期汇总分别为28、15、10例;恢复期咽拭子检测 EV阳性11例、EV71阳性3例、CoxA16阳性2例,粪便标本中分别为33、13、5 例,恢复期汇总分别为 38、20、10 例。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EV阳性检出率粪便明显高于咽拭子(P<0.05),且在患儿疾病恢复期阳性率高于急性期(P<0.05),尤其是粪便标本(P<0.05)。本组总EV阳性检出率78%(38/50),其中97.3%(37/38)为隐性感染者。
HFMD主要由小RNA病毒科的EV引起,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1,2]。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主要通过高水平的监测及公共卫生干预[3]。临床对隐性感染者的带毒情况研究多集中在健康人群[4~7],提示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在 HFMD传播中的作用不大[8,9],而年龄的增长增加了隐性感染的机会[10]。对重症患儿密切接触者研究发现,EV隐性感染比较普遍[8,9]。近年来,HFMD 最常见病原为CoxA16与EV71。目前尚不能按不同病原对HFMD患儿进行分开诊治,HFMD患儿陪床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肠道病毒检测亦未出现与自家患儿病原不同情况,与既往研究结果类同[10,11]。
在本研究中,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总EV阳性检出率76.0%,远高于以前的报道[7],可能与接触密切程度有关。密切接触家属EV阳性者中仅1例出现HFMD症状,97.4%(37/38)表现为隐性感染,提示EV感染在HFMD患儿密切接触人群普遍存在。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EV阳性检出率粪便明显高于咽拭子,且在患儿疾病恢复期阳性率由急性期的56%(28/50)升至66%(38/50),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粪便标本。这些密切接触者在患儿出院后,社会活动接触范围较患儿更广,在HFMD传播过程中意义更大。因此,建议将这类人群加入防控重点范围,如对其排泄物消毒处理,有相应疫苗后作为疫苗接种人群等,以减少粪口途径传播可能。
有研究表明,部分患儿在出现HFMD症状之前,即在疾病潜伏期,分泌物中已经可检出EV71,说明可能EV71潜伏期即有传染性[12]。在本研究中,EV71患儿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阳性率在患儿疾病急性期与恢复期检出率相当,与CoxA16急性期粪便阳性率最高不同,说明可能密切接触者在EV71传播过程中意义更大。
本研究没有测血清IgG型抗体,对隐性感染评估有所欠缺。由于样本量小,没有进一步具体对CoxA16与EV71型隐性感染情况进一步分析,没有进一步对隐性感染者进行长时间的追踪了解其最短和最长排毒时间,本文研究者正申请课题进行相关更深入研究。
[1]Chung PW,Huang YC,Chang LY,et al.Duration of enterivirus shedding in stool[J].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1,34(3):167-170.
[2]Han J,Ma XJ,Wang JF,et al.Long persistence of EV71 specific nucleotides in respiratory and feces samples of the patients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after recovery[J].BMC Infect Dis,2010,(10):178.
[3]McMinn PC.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1 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J].FEMS Microbiol Rev,2002,26(1):91-107.
[4]张东晓,杨帆,王冰,等.深圳市社区人群EV71和CoxA16隐性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32-1333.
[5]姜文国,丁淑军,高中静,等.手足口病流行期健康儿童及其监护人肠道病毒带毒状况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11):857-860.
[6]邓爱萍,张永慧,孙立梅,等.广东省健康人群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2):189-191.
[7]李佳萌,张颖,高璐,等.天津市2009~2010年健康人群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6):568-570.
[8]陈勇,孙传武,孙永红,等.2010年徐州市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排毒及密切接触者带毒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2):1117-1118.
[9]Chen LJ,Li RQ,Zhang HR,et al.Tracking investigating of the carriage status of virus among HFMD patients with EV71 and their close contacts[J].Int J Virol,2011,18(5):134-138.
[10]徐逸鸣,杨萍.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51.
[11]汪锡文,高建慧,肖桐明,等.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救治的调查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81-1582.
[12]Li J,Lin C,Qu M,et al.Excretion of enterovirus 71 in persons infected with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J].Virol J,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