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机制

2014-04-05 15:13史衍朋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高 奇 史衍朋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机制

高 奇 史衍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是“魂”与“体”的关系,二者之间因互需、互容、互促、互通而互动,并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协同而展现出来。循此机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遵循中介转化、一体并进、引领整合、协同推进等原则,按照理论创新驱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拉动、红色文化开发推动、经典著作通俗化带动、大众文化发展联动等模式,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效率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 内在关联; 融入; 原则; 模式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是当前我党的重大战略举措。那么,这两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关联,如何从全局考虑,科学规划,整体布局,有效推进这两大工程,将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一个新视角。本文从二者互动的内在逻辑入手,阐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然性,并结合二者互动的规律,探寻应遵循的融入原则和模式,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融合找到有效结合点和扩展面,并且保证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率和水平。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互动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繁荣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是“魂”与“体”的关系,缺失马克思主义之魂的文化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文化;反之,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依托载体,马克思主义也会因失去营养来源而影响其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这种“魂”与“体”的天然内在联系,必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之间的互动而彰显出来,表现为互需性、互容性、互促性、互通性,它们从不同方面决定着二者互动的性质、方式和关键点。

1.互需性。首先,文化发展繁荣需要马克思主义指明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页。。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而当今世界

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国内也是多种思潮互相碰撞激荡,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指导多样化的文化流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介与群众双向互动的过程,是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过程,“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而人民群众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所以,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掌握理论才能有效实现这种引领。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及其大众化谈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文化发展繁荣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受众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文化的发展繁荣则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使广大群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民群众才不会误读、曲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程度,是文化发展的“晴雨表”。

2.互容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这两个过程在本质上一致,在属性上相同,因而是互容的。这种一致性和相同性就在于这两个过程都指向人民大众,都具有人民性的特质。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大众而创立、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被人民大众所运用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又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应有之义就是实现自身的大众化,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其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其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毛泽东曾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大众性的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8页。。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特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区别于其他文化观的最根本特征。

3.互促性。首先,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头脑,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群众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能充分保证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各种文化载体,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难得契机和更加广阔的空间。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推进,文化传播技术日益先进,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丰富了文化产品的种类,打破了人与文化互动的时空限制,使文化传播可以覆盖各个行业和领域。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渠道和平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不同范围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4.互通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是相通的,连接这两个过程的核心通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意识形态就是观念上层建筑,是文化的主要部分。意识形态的性质不仅决定了文化的性质,也制约和规范着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文化软实力构成的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而这三股力量又主要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文化强国所需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不可替代的原动力。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端连着马克思主义,另一端通过意识形态连着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沟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桥梁和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一方面会拉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另一方面又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契合点、关键环节和有效把手。因此,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并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最根本和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原则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都是实现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战略步骤。但是,如果这两个过程彼此分离,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削弱各自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延缓文化强国的进程。尽管这两个过程的互需、互容、互促、互通提供了它们融合的逻辑必然性,但要实现它们的真正融合必须把握融合的条件和要求,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原则。发现并运用这些规则对科学地推进这一融入过程,加快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1.中介转化原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要与社会主义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繁荣建立联系,就需要通过中介,中介的转化能力决定了二者的融合程度。首先,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的研究、创作,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渗透融入到各种文化作品中,生产出具有马克思主义风格、特色和气派的精神食粮,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相融合的主导途径。其次,通过政府各级宣传部门、媒体、社会力量深入基层,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让其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生态环境,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相融合的基础途径。再次,通过党和政府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关于文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宣传让人民群众知晓,落到实处,变成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以及科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相融合的保障途径。总之,要想把马克思主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其他文化领域,就要充分发挥中介的转化作用,通过各种形式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中,在发展文化事业、进行文化生产的具体过程中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这种转化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表现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勃勃生机。

2.一体并进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互需、互容、互促和互通,从机制上决定了二者必须一体并进,但在现实中要做到二者的一体并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受到文化体制、思想环境、专业领域、知识水平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二者在现实中的融合还不尽如人意。单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或单纯的文化发展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持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贴近各行各业的实际,融进现实生活内容,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与各文化领域形成交集,才会有生命力;文化发展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也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自身,特别是扎根大众文化以夯实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而这主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保证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二者一体并进是正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越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文化也就越能实现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一体并进的客观要求,需要在体制、政策方面予以保证,一体筹划、共同推进才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不能抛开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而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或只进行纯而又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不能抛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否则,二者会因相互失去依托而丧失发展的基础。

3.引领整合原则。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11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契合点,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在引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文化发展繁荣的同时,又会将二者整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经验表明,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引领、整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把手。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正能量、强固话语权,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标识,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整合,发展主流文化,培育大众文化,建设精英文化,保证文化多样性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4.协同推进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化发展繁荣融合,是一项长期、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尽可能多的力量,立足全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整合政府、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资源,构建官产学研民合作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二者融合。首先,人民群众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体。只有得到群众的认可,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个根本指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持续,社会主义文化才会发展繁荣。其次,知识分子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生力军。美国文化批评家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 16-17页。。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融合,应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引导知识分子认同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结合所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者,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中。文艺工作者要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创作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健康向上的作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拓展学术视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文化领域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全面推动文化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实现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注的统一。再次,党员干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党员干部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党员干部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具体表征,党员干部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把丰富经验和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发表出来,这样的文化作品将会起到较好的推广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各级领导干部还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规律的认识,加快二者有效融合政策的制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推动二者的融合。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进程的模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一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融合也不例外。探索总结二者融合的规律,并积极推进它们的融合,实现互相促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非常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面对具体复杂的融合过程,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丰富经验入手,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进程的几种模式。

1.理论创新驱动模式。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理论,这就内在地要求把理论通俗化,让理论掌握群众去实现理论诉求。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要掌握群众与群众还没有掌握新理论之间的矛盾,强烈地驱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行。事实也是如此,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每出现一次大的理论创新活动,随后就会有一场或几场大的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因之产生一批文化成果,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理论创新驱动模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工作,他们创办报刊,建立宣传机构,开展普及活动,还经常发表演说,向工人群众宣讲共产主义思想,这些宣传普及成果成为早期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式。在列宁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包括列宁在内的一大批布尔什维克对列宁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普及,在推动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到来的同时,也奠定了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产生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每次理论创新后伴随的学习宣传活动,比如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等等,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切实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理论创新驱动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教育和普及,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过程。理论创新驱动模式是历史形成的,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是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

2.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拉动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需要文化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来统领,从而激发出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巨大需要和热情,这种先进文化建设内在性地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强烈需要与人们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通过倒逼机制拉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先进文化建设拉动模式。

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深刻变革,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与多变的趋势,各种思潮、观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这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广大群众热切希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解释、解决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困扰自己的现实问题。实际上,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需求是极为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教育者、普及者要充分认识到蕴含在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这些需求,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时回答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的同时,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模和力度,让更多的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自我解惑和解难的能力。这种广大人民群众天然地要求马克思主义帮助自己解疑答惑和适应社会与发展自己的强烈需要,与自身所具备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通过倒逼机制拉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和谐文化建设拉动模式。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两种内在需要交织在一起,强烈地拉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

3.红色文化开发推动模式。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三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现代史教育的丰富、鲜活的素材。红色文化中所蕴藏的这些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厚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将它们传承下去的矛盾,推动着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可以在红色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传播出来,进而彰显红色文化的价值,推动主流文化的发展繁荣。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红色文化开发推动模式。

红色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相融入的形式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深入挖掘我党在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中的事例和文物进行陈列展览,对观众讲解时,要有意识地说明在当时革命、建设过程中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的,并分析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文化工作者要创作、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反映革命历史传统和建设成就的普及读物、歌曲、绘画、舞蹈、雕塑、影视等作品,培育与打造一批新的红色文化业态,如红色影视基地、红色旅游网、红色动漫、红色旅游区等等,使之成为推动二者融合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通过红色文化元素的展演,既宣传了革命事迹和建设业绩,也生动直观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使马克思主义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让观众在参观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到红色文化的巨大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认同。这样既开发繁荣了红色文化,又普及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

4.经典著作通俗化带动模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及其他杰出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其他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都保存在这些经典著作中。理论具有抽象的特点,对广大群众来说比较深奥难懂,尤其是原生态的文本,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解读,使之通俗易懂。这是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通过这样的转化,既可以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也可以满足群众对理论的需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双向互动,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这项工作之所以繁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理论内涵的通俗化,二是语言表达的通俗化,三是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并且只有这三个方面的有机配合,才能保证传播的有效性,任何一方成为“短板”,都会影响传播实效。实际上这是一项再创造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通俗化工作,一些重要的文献,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实践论》、《矛盾论》等已有了多种通俗读本,这些读本的大量出版发行,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得以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渗透进社会各个阶层,丰富了主流文化市场。与此相关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深刻内涵,就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的收集、整理、翻译、出版力度,因为对文本的收集和整理是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依据,对文本资料的掌握越全面、越丰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将更加系统、完整、准确和科学,经典著作通俗化的转化工作就越到位,这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本的通俗化工作,带动起了一系列的文化生产环节,这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俗化工作链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链所产生的连锁辐射效应,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经典著作通俗化带动模式。

5.大众文化发展联动模式。一方面,大众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实践和享受的通俗文化,它们借助现代传媒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从而增加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资源的机会,打破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文化对话和交流的藩篱,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封闭状态和原有格局,在促进文化生态平衡,建立合理的文化格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页。。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走进群众的生活,深入到群众的内心世界,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因此,大众文化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相容,这就要求大众文化的发展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大众文化注入具有使命感的先进文化内容,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能做到的。以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为中介,打开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通渠道,扩大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融面,以主流文化融入大众文化,在大众中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整合多样化的大众思想意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才能在大众文化层面生根,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能利用大众文化的通俗语境,借鉴大众文化的繁衍方式,提高自身的普及效果,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文化发展的融入步伐,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繁荣。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的内在需要与大众文化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健康成长的需要互联互动,促进了彼此的融入与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联动模式。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繁茂的必由之路,实现文化发展繁荣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立得住走得远的必经之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肥沃土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其融入的规模和效率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互需、互容、互促、互通,实现二者的融合,就为建设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保证文化发展繁荣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前提条件。二者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春明]

The Mechanism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tegrat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GAO Qi SHI Yan-peng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socialist culture is the “soul” and “body”.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of mutual need, mutual capacitance, mutual promotion, mutual connection, which is unfolded and displayed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 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Based on this mechanism,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should follow the intermediary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 the whole advance principle, the leading and integration principle and the jointly promoting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innovation driving mode, the advanced and harmonio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ulling mode, the red culture exploitation pushing mode, the classics popularization spurring mode, the popular culture development linking mode, and so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tegrates into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improves its efficiency and level in this process.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internal connection; integration; principle; mode

2014-02-07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机制研究”(13JD710017)资助。

高奇,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济南 250100);史衍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 250100)。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