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蕊
(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 300380)
眼心反射是临床上在眼科手术、检查、治疗中,眼球在摘除、受到压迫或眼肌牵拉时受机械刺激,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过度兴奋、心率减慢等症状。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发生眼心反射[1]。由于眼心反射临床表现不明显,严重的眼心反射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脏停搏或者死亡,所以做好眼心反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本资料通过对门诊眼科2012年上半年无预防措施及下半年实施预防措施体检总人数1000人,通过预防效果比较,分析出门诊眼科治疗中对眼心反射的防治对策。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门诊眼科体检患者1000人,其中2012年上半年500人(A组),2012年下半年500人(B组);年龄5~45岁,平均年龄(30.8±2.3)岁。两组患者年龄、受教育水平、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心电图显示无异常。
1.2方法
1.2.1眼心反射的预防 2012年上半年,对500例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检查、用药等[2]。2012年下半年采取眼心反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眼部手术时,对创伤性的治疗,事先要详细询问病史,问其是否有心脑血管病史,测量脉搏;眼部进行注射与包扎时,力度适当,避免压迫眼球,做好术后观察工作。(2)检查患者有无面色苍白、迷走精神兴奋的现象。如果患者出现脉搏减慢,则表示迷走神经兴奋较强,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患者眼心反射发生。(3)眼心反射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焦虑、体质差,所以对于眼科手术患者,尽可能放松患者的心情,减轻患者的不适应,增加心脑供血,避免眼心反射现象发生。
1.2.2眼心反射的治疗 2012年上半年,根据患者病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例行查房,告知病人在治疗中应该注意的事项。2012年下半年,关于门诊眼科手术患者,对出现轻微眼心反射患者,提醒患者平卧,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也要提醒术者操作轻柔。对于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的患者,给氧,监听心脏,注意呼吸、血压情况。如患者5 min内心率还没有得到恢复,需要静脉注射0.5~1 mg的阿托品提高患者的心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眼心反射发生率A组为35.0%(175/500),B组为18.4%(92/500),B组眼心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χ2=35.200,P=0.000)。治疗有效率A组为90.3%(465/500),B组为92.4%(462/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眼心反射是眼球在摘除、受压或眼肌牵拉时受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律失常,脉搏变慢甚至死亡。因此在进行眼科手术、治疗或检查时,应处理好眼球与眼眶外伤,有效避免眼心反射症状发生[3]。由于早期眼心反射轻微的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所以应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操作水平,能够对眼心反射早期症状进行正确的判断,确保患得能够获得最佳治疗时间,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本实验结果发现通过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明显降低眼心反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 董兆,孙建宁.眼科手术与眼心反射[J].东南大学学报,2009,26(2):148-151.
[2] 于秀敏,王利华.不同麻醉方法下眼外肌手术的眼心反射[J].中国眼科杂志,2009,27(1):34-36.
[3] 章秋风.门诊眼科治疗中严重眼心反射的预防救治探讨[J].实用防盲技术,2013,8(3):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