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泽勋 王文庶
(1.云南省昌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昌宁 678100;2.云南省昌宁县畜牧工作站,云南昌宁 678100)
浅谈疫情监测在昌宁县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
唐泽勋1王文庶2
(1.云南省昌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昌宁 678100;2.云南省昌宁县畜牧工作站,云南昌宁 678100)
1.1 调查范围
根据不同疫病的流行规律,结合昌宁县动物疫病防制工作实际,对W病、猪瘟、新城疫、禽流感、山羊痘、猪伪狂犬病、猪囊虫病、猪蓝耳病、奶牛结核病、羊蓝舌病、炭疽、布鲁氏杆菌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疯牛病、羊痒病、猪甲型H1N1等列入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范围的18种重大动物疫病和危害昌宁县畜牧业的其他动物疫病进行抽样调查和综合分析,结合对市场流行渠道进行的了解,按照每年调查3个乡,每乡2个村,每村20个农户,于2005~2014年对全县27个乡镇,54个村,1080个农户,13个定点屠宰场及所有乡(镇)畜禽交易市场进行了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并对与昌宁县相邻的周边县市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周边地区重大动物疫病对昌宁县的威胁程度。
1.2 实验室监测
2005~2014年对全县13个乡镇,54个村,1080个养殖户进行抽检。共采血清9213份,(其中:鸡血清3295份,猪血清1632份,牛血清1828份,马属动物血清707份,羊血清1751份),猪全血905份在县内监测。监测内容为:猪、牛、羊W病O型疫苗免疫抗体监测,猪、牛、羊W病非结构蛋白抗体监测,禽流感H5、H9亚型免疫效果抗体监测,H5、H9亚型未免疫抗体监测无阳性检出,猪瘟疫苗免疫抗体监测,猪瘟病原学监测,鸡新城疫免疫效果抗体监测,未免疫抗体监测,猪、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未免疫抗体监测,牛、羊蓝舌病未免疫抗体监测,猪伪狂犬病未免疫抗体监测,猪圆环病毒病未免疫抗体监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未免疫抗体监测,马传贫未免疫抗体监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未免疫抗体监测。采鸡喉头气管210份,鸭喉头气管30份,猪鼻腔棉试子80份,水禽棉试子10份,羊脑脑干6份,猪脾脏、肺脏105份,犬血清35份,犬口腔棉试子10份,牛血清240份,羊血清360份,野禽血清53份,种公猪精液52份送上级业务部门做病原学监测。监测内容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监测,野禽血清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监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监测,猪瘟病原学监测,猪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监测,新城疫病原学监测,狂犬病未免疫犬抗体监测,狂犬病病原学监测,牛瘟、牛肺疫抗体监测,小反刍兽疫抗体监测,疯牛病、羊痒病病原学监测,种公猪精液监测猪瘟、猪蓝耳病。
2.1 摸清县内动物疫病基本情况
根据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实验室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山羊痘、奶牛结核病、蓝舌病、炭疽、布鲁氏杆菌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等疫病均未有发生。存在的主要动物疫病有:猪瘟疫情在免疫薄弱地区仍然有发生,由于基础免疫密度较高及采取防控措施及时,疫情没有发生大的传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病在昌宁县发生以来,已在县内逐渐扩散,由于该疫病还在通过引进种猪和商品猪仔不断的传入,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已成为危害昌宁县养猪业的最重要疫病。猪肺疫、猪喘气病、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害等疫病也时有发生,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猪蓝耳病2007年、2011年在昌宁县发生以后,疫情虽然迅速得到控制和扑灭,但在局部地方仍然有病例出现,对养猪业存在很大威胁。各种畜禽寄生虫病发病率依然很高,并引起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羊的梭菌性疾病也时有发生,近几年来由于三联四防疫苗的使用,已有效控制和减少了该疫病的发生。鸡新城疫、禽巴氏杆菌病和鸡传支、鸡白痢、鸡马立克氏病等禽类疫病在山区散养农户时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从实验室监测结果看,未检出W病、布鲁氏菌病、鸡新城疫、马传贫、马鼻疽、狂犬病等疫病。W病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疫苗免疫合格率较低。禽流感H9亚型血凝抑制试验监测未免疫鸡有阳性检出。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合格率较低。猪瘟病因学监测有阳性检出,猪瘟疫苗免疫合格率较高。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率逐年增高。猪伪狂犬病阳性率逐年增高。牛、羊蓝舌病阳性率稍有增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牛羊蓝舌病有阳性检出,对昌宁县的畜牧业存在很大威胁。
2.2 提高了昌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水平
昌宁县根据监测出的各种动物疫病,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发生动物疫病时,能够进行准确诊断,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开展动物疫情监测以来,对广泛开展调查昌宁县动物疫情、掌握畜禽基础免疫及测定各种疫苗免疫抗体效价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疫情监测,不但掌握了昌宁县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还提高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整体水平,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了昌宁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昌宁县乃至全省制定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昌宁县动物防疫工作正面临着老病未除,新病又不断传入的严峻形势。疫病的发生主要与落后的饲养管理方式和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有关。昌宁县属山区县,山区畜禽饲养均为散养为主,规模养殖户少,养殖户对疫病防控工作认识不足,甚至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对疫病防控工作认识不到位,加之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不完善,疫苗运输、保存设备不齐,部分村级防检员在疫苗免疫工作中技术操作不规范,以及灭活疫苗免疫合格率较低,没能真正做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以致基础免疫还不够扎实。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频繁,加之畜禽引种的不规范,造成疫病的传入和流行。
针对全县发生的各种动物疫病,在全县范围内制定出综合防治措施。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畜牧业科学养殖含量,改善落后的饲养方式,加大畜禽驱虫工作,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基础免疫,强化产地检疫和疫情监测工作,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审批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周边地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堵工作力度,防止疫病的传入和流行。
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争取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免疫合格率较低的各种疫病的疫苗免疫工作,从完善疫苗冷链体系建设和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入手,保证疫苗免疫质量,提高疫苗免疫合格率;进一步完善疫苗“整村推进、集中免疫”强制免疫机制,推广猪“321”免疫新技术,提高疫苗免疫率。二是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危害昌宁县畜牧业的重要疫病要及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净化,三是对猪伪狂犬病、牛羊蓝舌病等监测出阳性的疫病继续进行监测。四是继续扩大实验室监测范围,提供更完整、更科学的监测数据。
随着兽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兽医实验室已成为动物防疫基础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建设项目,疫情监测对动物防疫和监督执法工作的技术支撑力度也越来越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动物疫情监测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工作,加强相关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监测技术手段,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以应对动物疫病日益多发的形势,充分发挥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的监测预警作用,为动物防疫工作提高科学依据,从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唐泽勋(1971-),男,大专,兽医师,长期从事动物疫病监测、兽医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
王文庶(1960-),男,大专,高级畜牧师,长期从事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