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仑
(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 050041)
我国古代球类游戏伴随中华文化的绵延发展迁流递转、代代赓续,至宋元时期派生出一项 “以棒击球入窝”的游戏——捶丸。近代学者郝更生称此为 “中国的高尔夫球”。捶丸盛行于元明时期,至清代则逐渐消失。尽管捶丸已是尘封的民族往事,但 《丸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丸经》成书于1282年,为元代无名氏所撰。全书 “措辞简要,颇类诸子之遗书”,分上下两卷,共三十二章,详细记载了捶丸游戏的场地、器具、方法、技巧、战术、规则、品行等,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体育著作,也是捶丸早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类似球戏的有力证据。
《丸经》常见的版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 《说郛·丸经》和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 《丛书集成初编·丸经》。我们能有幸见证 《丸经》的不朽,并借助其文化光芒,探析捶丸的传承流变和当代价值,重要的是其通篇逐段、字里行间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沛营养,呈现出传统体育的诸多特征。《丸经》远非束之高阁的体育著作,而是一部常读常新的励志教材。其所揭示的球类运动的基本规律、提出的体育竞赛的道德标准,对于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捶丸与高尔夫球的关系是学界近些年来持续关注的问题,也是高尔夫球教学、训练、科研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探讨高尔夫球的起源与发展,分析高尔夫球的技术与战术,研究高尔夫球的礼仪与规则,等等,都将在捶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找到契合点和支撑点。
然而,捶丸与高尔夫球同为 “以棒击球入穴”的游戏,却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1457年产生于苏格兰的高尔夫球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发展,成为了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项目,而以1282年 《丸经》问世为成熟标志的捶丸,却依然只是典籍中的故事和理论上的游戏。为此,在推动中华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和高尔夫球即将重返第31届奥运会的背景下,本人不揣冒昧,将几年来试译的 《丸经》刊发,以此求教于方家,并借以诚邀更多有识之士,共同追述那段令人自豪的民族往事、体育故事。
原文:
捶丸,古战国之遗策也。粤若稽古,庄子之书。昔者,楚庄王偃兵宋都,得市南勇士熊宜僚者,工于丸,士众称之,以当五百人。乘以剑而不动,捶九丸于手,一军停战而观之,庄王免于敌而霸。降世尚习,盖闻而知之,未造其理也。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盛以锦囊,击以彩棒,碾玉缀顶,饰金缘边,深求古人之遗制,而益致其精也。
且夫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而圣人称之。方今天下隆平,边陲宁谧,将帅宴安于橐弓服矢之际,生卒嬉游于放牛归马之余,苟非弹石习闲,何以临机而制敌也?至如芳春永昼,长夏留阴,秋朗气清,冬晴雪霁,高飚微动,纤云不惊,半酣乍醒,跋饱含餔。于斯块坐鞅掌,岂不肌肤固会而筋骸束焉者几希矣。宜乎视土燥湿坚坌而安基,择地平峻凹凸以制胜,拽肘运杖,击杓收窝,体无低昂,意无急燥,手持欲固,意运欲和,诚足以收其放心,养其血脉,而怡怿乎神情者矣。不以勇胜,不以力争,斯可以正己而求诸身者也。由是观之,抑亦卫生之微奥而训将练兵之一伎也,宜乎 “君子不器”而与众乐之。
考古今制作之详,索筹算多少之计,述为 《丸经》二卷,增注简谅,好事者从而咏歌之。因书以为序。
龙集壬午,孟春上浣,书于宁志斋之西轩。
试译:
捶丸,是由战国时的弄丸演变而来的球戏。顺考古代典籍,见于 《庄子》一书。当年,楚庄王攻打宋都城,得市南的勇士熊宜僚,善于弄丸,士兵及众人称其一人可当五百人。乘两军兵剑未动,他表演手抛九丸绝技,宋军停战观看,庄王得以不战而胜并终成霸业。后世一致流传这种技艺,人们也知道这个故事,但未必领会其中的道理。宋徽宗、金章宗都喜欢捶丸,以锦囊收纳球具,用彩棒击打球丸,这些用具顶端配玉,边缘饰金,把古人的制作技艺发展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
孔子说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是有玩六博和下棋的吗?这总比没事可做好。”此圣人所言。而今天下太平,边陲宁静,将帅在收起弓箭之际放心地畅饮,士兵在放牛归马之余悠闲地嬉戏,如果不进行投石训练,靠什么迎战并制服敌人?到了芳春永驻、长夏留阴、秋朗气清、冬晴雪霁的时节,军营高飚微动、纤云不惊,士兵半醉半醒、食饮无度,如此无聊地孤独闲坐,岂不与凝固了肌肤、束缚了筋骨的人相差无几了吗?所以应当开展捶丸运动,根据土的干湿与软硬设好发球区,把击球目标选定在平陡或凹凸的地带,用肘臂带动球棒,用杓棒击球入窝,身体不起伏,性情不急躁,握棒要稳固,心态要平和,这样才能修炼身心、通畅血脉、愉悦性情。不以勇猛取胜,不用蛮力竞争,可以进行自我修炼而不必把谁当作对手。由此看来,捶丸或许是养生健体和训将练兵的好方法,当然适合君子施展多种才能并与众人一起游戏同乐。
研究古今捶丸器具制作要求和比赛计分方法,撰写 《丸经》二卷,并增加简要注释,爱好捶丸的人从此可以相互传诵。因书以为序。
岁在壬午正月 (1282年农历1月)上旬,书于宁志斋之西轩。
《丸经》目录
凡三十二章
卷上十六章
承式章第一
崇古章第二
审时章第三
因地章第四
择利章第五
定基章第六
取友章第七
正仪章第八
置序章第九
试艺章第十
记止章第十一
制财章第十二
衍数章第十三
运筹章第十四
决胜章第十五
出奇章第十六
卷下十六章
权舆章第十七
制器章第十八
取材章第十九
适宜章第二十
处用章第二十一
观形章第二十二
善行章第二十三
宁志章第二十四
集智章第二十五
举要章第二十六
知几章第二十七
守中章第二十八
玩心章第二十九
贵和章第三十
待傲章第三十一
知人章第三十二
《丸经》卷上
凡十六章
原文:捶丸之制,全式为上,破式次之,违式出之。
原注:捶丸之式,先习家风,后学体面;折旋中距,周旋中规;失利不嗔,得隽不逞。若喜怒见面,利口伤人,君子不与也。
试译:捶丸的规矩,全部遵守好,破例居其次,违例则出局。
捶丸的规矩,首先学习传统的道德风尚,然后学习打球的技巧风格;相互交往符合传统礼仪,切磋技艺遵守赛场规范;失利后不生气抱怨,得势后不炫耀逞能。如果喜怒无常,利口伤人,君子就不能与其一起打球。
原文:让采索窝,
原注:让人先抛球儿,得采者便索窝。
试译:礼让后攻窝,
礼让长者先抛球,抛出的球距球窝远者便可攻打球窝(详见置序章)。
原文:忘撺成算,
原注:手中无撺者,算输一筹,无鹰嘴同。
试译:无撺棒算输,
手中无撺棒,就算输一筹,没有鹰嘴 (杓棒)也同样如此。
原文:因动为击,
原注:球儿基上安定,或被风吹动,当称风落。如不称风落,或自那 (挪)动者,亦算打了。
试译:动球算击打,
球在发球台放好以后,被风吹动滚落下来,称为 “风落”。如果球不是被风吹落而是被人为挪动的,就算打过球了。
原文:对权不易。
原注:对定球棒,不可换易,或再换及抹去土引子者,亦算输一筹。
试译:对棒不再换。
球棒一旦对准球,就不许更换了,如果换棒或者借故抹平球附近稍高的土,也算输一筹。
原文:乖令背式,罚不可恕。
原注:他人得胜,索着法度不依随者,算输一筹;球儿打在窝中用棒拨出者,输一筹。
试译:违规不认输,判罚不宽恕。
他人获胜后,想方设法不接受失败者,算输一筹;将他人打进窝的球用棒拨出来者,输一筹。
原文:趋时争利,赏不为加。
原注:自己球儿在不得埨处,却那 (挪)在便利之埨者,不赏而有罚。
试译:趁机争私利,不赏而有罚。
自己的球停在球道不太好的位置,却趁对方不注意将其移动到有利的位置,不仅判其击球无效 (将球放回原处),还要加以处罚。
原文:胜负靡常,色斯举矣。
原注:赢即矜能逞语,输即发怒便走,或至骂仆嗔朋,抛球掷棒。此非闲雅君子,真小人耳。俚语云: “废球棒,磨靴底;眼睛饱,肚里饥;桦皮脸,拖狗皮;输便怒,赢便喜;吃别人,不回礼。”此之谓也。
试译:胜负本无常,表现各不同。
赢球便自吹自擂,输球便拂袖而去,甚至谩骂童仆和责备朋友,抛球扔棒。这样的人称不上闲雅君子,而是地道的小人。俗话说:“废球棒,磨靴底;眼睛饱,肚里饥;桦皮脸,拖狗皮;输便怒,赢便喜;吃别人,不回礼。”指的就是这类人。
原文:灵台潜虚,较若画一。会其至当,精艺无二。
原注:人心随时更异,谓如窝脚、会儿,本自一家,今分两处。窝脚只使撺棒,能走、能飞、能收窝,法度更多,人不易学;会儿只打扑棒,能飞不能走,又不能收窝,法度更少,人甚易学。此今人之说,上古未闻。然则今人多有自家不晓诸般法度,只说别人是窝脚,殊不知,艺到精处,同一理而已,岂有差别?当,去声。
试译:人心随时变,明确则一致。艺到精湛处,道理都相同。
人心随时变化,比如 “窝脚”与 “会儿”,原本是一家,今天却分为两个门派。“窝脚”只能使用撺棒,打出去的球可以在地上滚,也可以在空中飞,还可以直接进窝,规矩严格,不易掌握;“会儿”只能使用扑棒,打出去的球能在空中飞,但不能在地上滚,也不能直接进窝,简单易学。这是今人的说法,自古闻所未闻。但是当今多数人不太了解各自传承的规律,只说他人是 “窝脚”,殊不知,球技达到精湛的程度,道理都是一样的,怎么会有差别呢?
原文:先登者生之徒,后撞者死之计。
原注:先有人二棒打在窝边,后来人二棒误撞前球,不问有画无画,先活后死,故意打去撞人者,算输一筹。
试译:先到窝旁为活球,后撞前球为死球。
先有人第二棒将球打到窝边,后面的人第二棒误撞前球,无论画没画标记,前面的球为活球,后面的球为死球。故意撞击他人球者,算输一筹。
原文:逾埨越纵,从累其主。
原注:球儿着身者,若在埨上行者,死了球儿。但是,伴当在埨上行走者,死了本官球儿。不在埨上,着人无伤。纵,平声;从,去声。
试译:横穿挡球道,随从累主人。
球打到人的身上,如果是在球道上行走的人,该球击打无效。但是,陪同人员在球道上行走碰到球,则判其主人的球为死球。不在球道上,球碰到人的身上不受罚。
原文:放土安基,随埨起垒。
原注:倒棒、正棒基中安 (按)下垫棒,棒上不放土者,自死一筹。土尖垒起,样子有添无减。捶者若将棒于顶上按实,即算输一筹。球上球、翻杖、撅儿、皮搭儿、砖角等,不放干土索窝者,自死一筹。诸杂巧捶,皮面打着球儿者,皆是活球。若是木 (疑为 “本”,取根之意)分着球者,谓之上棒,死球也。
试译:土垫发球台,随垄向上起。
把球棒倒着或正着垫在发球台,球棒上面不放土者,自输一筹。土尖堆好后,其形状保持不变。球手如果用球棒将土尖按实,就算输一筹。以球架球,把球棒翻过来架球,用撅儿、皮塔儿、砖角等器物架球,如上面不放干土就击打球窝者,自输一筹。有多种巧妙打法,以棒头表面触球的,都算活球;如果用棒头以上的根、干部分触到球,就算击打一次,而这个球就成为死球了。
原文:矜能丧善,
原注:有等人说:“捶丸时只是高强,打处便赢,未尝有输。”及到场上,口中说得精细,手拙不能应口,一筹不展,全场输了。俚语云:“高者不说,说者不高。”是也。
试译:能吹不能练,
有的人说:“捶丸时没遇到过对手,打到哪赢到哪,从未有输。”但到了球场上,嘴上说得好,手笨不听使唤,一筹莫展,全场输了。俗话说:“高者不说,说者不高。”此话一点不假。
原文:方欺苟瞒。
原注:有等人,场上引着十余伴当,将一般颜色球儿打在死处,却放一个在好处做活球;又去打行处带蹅土引子;在死处踢在活处;俟人眼不见,把他人球儿踢在死处;小厮(童仆)每蹅在土里,然后拿死球。如此者,真可耻也。
试译:欺骗加隐瞒。
有的人,在场上指使十几个陪同人员,当相同颜色的球打到死处时,便将另一颗球放在有利的位置做活球;在同伙的球将要经过的球道上把土块踩平;把同伙死处的球踢到活处;趁他人看不见,把他人的球踢到死处;僮仆 (随从)将他人的球踩入土里,然后迫使他人将死球拿起来。这些人的行为是最可耻的。
原文:挂窝住旁,致疑成隙。
原注:凡棒柄窝上横过,抹着球儿算挂窝,抹不着算上。球打在住处 (球窝)旁,边上画记,定教人远看,不要到根 (跟)前,本不那 (挪)动,教人猜疑,遂成嫌隙。
试译:处理挂窝球,避免成嫌隙。
凡是棒柄在窝上横过,触到球就算打了 “挂窝”球,没有触到球也算用棒击打了。把球打到球窝旁,在边上画标记时,如果只让他人从远处看,不等他人靠近,即便自己没有挪动球,也难免让人猜疑,心生嫌隙。
原文:因人上画,
原注:球儿被人踢动,只教本人上画。若是自家上画,死了球儿。
试译:谁动由谁取,
球被人踢动了,只能由动球人按原来画的标记放回。如果自己放,就成为死球。
原文:正赛诡随。
原注:今人口巧手拙,但打得诡随,不得正赛之规度,怎争胜负?心懵懂,性刚燥,强辩不伏,自害惶恐。俚语云:“有智赢,无智输。”只此是也。
试译:正赛太随意。
当今有的人嘴巧手笨,球打得太随意,不了解正式比赛的规则,怎么能分出胜负呢?心里糊涂,性情暴躁,嘴不饶人,但内心空虚。俗话说:“有智则赢,无智则输。”说的就是这类人。
原文:览而记之,神斯会矣。
原注:熟看此书,自然捶击得法,众皆敬服,岂不快哉?
试译:勤学多积累,球技自然高。
经常阅读本书,自然会掌握打球的方法,深受大家敬重和佩服,这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原文:作有时,
原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饫饱之余,心无所碍,取择良友三三五五,于园林清胜之处,依法捶击。风雨阴晦,大寒大暑,不与也。
试译:打球选时间,
天气晴朗、轻风送爽、餐饮之余,心情舒畅,可以邀请几位朋友,到园林清净优美的地方,依照规则切磋打球技艺。风雨阴暗天气,严寒酷暑季节,不适宜打球。
原文:乐有节。
原注:议定会数,或五或七,会满为止。惟在和血脉、养性情、涤烦襟、消饮食而已,勿为荒逸。乐音洛。
试译:娱乐有节制。
确定比赛规模,五人或七人,满员为止。只是为了调理血脉、颐养性情、除却烦恼、消化饮食而已,不能过度消遣。
原文:有时则事不废,
原注:知时为嬉,则不误事。
试译:有时则不误事,
能控制好时间就能起到娱乐效果,不会耽误事。
原文:有节则志不妨。
原注:既不荒逸,志不邪矣。
试译:有节则不丧志。
只要不过度消遣,就不会丧失意志。
原文:无时无节,则事废而志妨;有时有节,则身安而志逸。
原注:不得其时,则荒废政事,伤气动志;得其时,则心平气和,志自乐矣。
试译:无时且无节,则误事而丧志;有时又有节,则身安而神舒。
不掌握好时间,就会荒废政事,伤气丧志;掌握好时间,就会心平气和,精神舒畅。
原文:地形有平者,有凸者,有凹者,有峻者,有仰者,有阻者,有妨者,有迎者,有里者,有外者。
原注:诸形绝无曰平,龟背曰凸,中低曰凹,势颇曰峻,之上曰仰,前隔曰阻,后碍曰妨,可反曰迎,左高曰里,右高曰外。
试译:捶丸的场地,有平有凸,有凹有峻,有高有阻,有妨有迎,有里有外。
地势无起伏为平,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呈龟背形为凸,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凹,坡度由高到低为峻,坡度自下而上为仰,前方有障碍为阻,后方有障碍为妨,窝后有障碍为迎,地势左高为里,地势右高为外。
原文:平者勿失,
原注:地形平,则众皆可及。我既及家,众若失家,则败。
试译:平者勿失手,
地形平整,大家都有可能把球打好。我已将球打进球窝,其他人打不进,自然就败了。
原文:凸者有取,
原注:形如龟背,难从中行,必观左右形势而取用。
试译:凸者取边路,
龟背形地势,取中路进攻比较困难,必须观察左右地形从边路进攻。
原文:凹者有行,
原注:两高中低,可从中行,到家不难。
试译:凹者取中路,
两边高中间低,可选中路突破,这样球入窝就不难了。
原文:峻者欲缓,
原注:球住峻坡,窝在坡下,不可力击,轻缓击之。
试译:峻者要轻打,
球停在高坡,球窝在坡下,不能用力击球,要轻缓击打。
原文:仰者欲及,
原注:窝在上,球在下,不到则不能上,必使到窝边落也。
试译:仰者须到位,
窝在坡上,球在坡下,不到之球则不进其窝,所以必须使球到达窝边落下。
原文:阻者欲越,
原注:窝与球相隔,必高超可至。
试译:阻者必超越,
窝与球之间有障碍相隔,必须打高飞球才能超越并到达目标。
原文:妨者用巧,
原注:后既有碍,难于运棒,当取地形,对棒端正。
试译:妨者应巧打,
球后既然有妨碍,难以挥棒击球,就应根据地形,将球棒放端正。
原文:迎者勿及,
原注:窝后有墙壁或木石者,不可定至窝边落,恐迎回无功。
试译:迎者不宜撞,
球窝后面有墙壁或木头、石头,不能采取撞击落窝的办法,只怕球不进反而弹回来。
原文:里者里之,
原注:吾左高,窝在右,当反里之,就其势。
试译:里高向里击,
我的左 (里)侧地势高,窝在右侧,应当向里击球,就其地势。
原文:外者外之。
原注:吾右高,窝在左,当反外之,就其势。
试译:外高向外击。
我的右 (外)侧地势高,窝在左侧,应当向外击球,就其地势。
原文:立飞者囊,
原注:扑棒单手,盛于革囊也。
试译:站着打飞行球的棒放在革囊里,
单手持握的扑棒,放进革囊里。
原文:行蹲者笼。
原注:撺棒、杓棒,盛于提蓝 (篮)也。
试译:蹲着打地滚球的棒放在提篮里。
撺棒和杓棒,放在提篮里。
原文:所称既备,无不胜矣。
原注:凡称心之棒既全有,已如此者,无有不胜之道也。称,去声。
试译:好棒都齐备,自然能取胜。
凡是称心如意的球棒都有,这样的球手,就没有不胜的道理了。
原文:土有坚者,有坌者,有燥者,有湿者。
原注:地之形也。
试译:场地上的土,有的坚硬,有的松软,有的干燥,有的潮湿。
这是由地形所决定的。
原文:坚者损之,
原注:土硬球难止,力大则远,故减力而击之。
试译:土硬则轻打,
土质坚硬则难以停球,用力越大滚得越远,所以要减小击球的力度。
原文:坌者益之,
原注:土松球难行,故加力击之。
试译:土软则加力,
土质松软则球难以滚动,所以要加大击球力度。
原文:燥者湿者,随形处之。
原注:观土燥湿,随地宜而击。处,上声。
试译:区别干与湿,随形而击球。
观察土的干湿情况,随土地干湿情形击球。
原文:因地之利,制胜之道也。
原注:得地利之宜,亦取胜之一端也。
试译:借地利优势,是制胜之道。
利用球场地形及土质优势,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原文:基,纵不盈尺,横亦不盈尺。
原注:纵,长也;横,阔也。皆不满一尺也。纵,平声。
试译:发球台,长不过一尺,宽也不过一尺。
原文:择地而处之,
原注:拣好地画基。处,上声。
试译:择地设发球台,
选择有利位置画发球台。
原文:直向而画之,
原注:直对窝也。
试译:正对球窝画线,
原文:瓦砾则除之。
原注:若有瓦砾草木等物,除毕然后画基。
试译:清除瓦块碎石。
如果地上有瓦块、碎石、草木等杂物,需要清除后再画发球台。
原文:权弯者利陷,
原注:船样棒不利剑脊基,偏利碟样基。
试译:棒头弯曲利于凹,
类似船形的球棒 (杓棒)不利于打类似宝剑脊背形状(凸)的发球台,而适合打类似碟盘形状 (凹)的发球台。
原文:权直者利凸。
原注:棒直不利碟样基,偏利剑脊基。
试译:棒头平直利于凸。
球棒头平直不适合打类似碟盘形状 (凹)的发球台,而适合打类似于宝剑脊背形状 (凸)的发球台。
原文:作基不左立,
原注:假如向南击球,画基不得居西,可居东。
试译:画基不在左边站,
假如向南击球,画发球台时不能站在西边,可以站在东边。
原文:丸不处基外,
原注:球安在基外者败。处,上声。
试译:架球不出发球区,
球安放在发球台之外击打,判为失败。
原文:权不击基,
原注:画毕及未画,不可基内试捧。
试译:发球不试棒,
无论发球台是否画好,都不能在其上面试棒。
原文:足不踏基,手不拭基,无易基,
原注:恐利他也。
试译:不踩发球台,不触发球台,不换发球台,
防止出现利己行为。
原文:无毁基,
原注:禁恶徒也。
试译:不毁发球台,
严禁恶徒捣乱。
原文:后碍家旁不处基。
原注:后碍损棒,难运窝旁,复来难为。处,上声。
试译:球后有障碍不设发球台。
球后有障碍不便发力,难以将球打到窝旁,想重新再来是不允许的。
原文:不践家旁,恐有作也。
原注:窝边周围五尺内不许人行,恐凶恶之徒埇土阻球、作坑陷球。窝边行者,同班皆输。
试译:不站球窝旁,防止生事端。
球窝周围五尺内不准有人行走,防止恶徒动土阻止球的滚动,或者用脚踩坑陷球。所以,发现在窝边行走的人,同班都算输。
原文:故动复择基,两反不许作。
原注:倘有同班,一球在左,一球在右,所住难为,彼同类者故为不得已而动之,动已复拣好基。如此者,将动球人来往两遭不许击球。
试译:故意动球换发球台,罚两窝不得击球。
如果两人同班 (队),一个球在左边,一个球在右边,球位难以处理,同班的人借故不得已而移动球,以重新挑选有利的发球台。这样,判故意动球的人两个球窝不得击球。
原文:此御奸之术也。
原注:禁虚诈奸恶之法也。
试译:这是制约奸诈行为的方法。
原文:恭必泰,
原注:恭敬者必安详。
试译:谦和的人必然安详,
原文:浮必乱。
原注:轻浮者必争乱。
试译:轻浮的人必然捣乱。
原文:泰者善之徒,
原注:君子也。
试译:安详的人是可敬的君子,
原文:乱者恶之徒。
原注:小人也。
试译:捣乱的人是可耻的小人。
原文:君子小人,其争也不同,其朋也有异。
原注:君子小人,其志不同,在人识察之也。
试译:君子与小人,竞争有不同,朋友也有别。
君子与小人,竞争的目的不同,在于认真识别和观察。
原文:君子之争,艺高而服众;
原注:技艺高,人自服。
试译:君子之间的比赛,是以技艺论高下;
技艺高超,人们自然佩服。
原文:小人之争,奇诈而谋利。
原注:技艺低,以诈取利。
试译:小人之间的争斗,是以欺诈比输赢。
技艺低下,以欺诈取利。
原文:是故会朋,必以君子而远小人也。
原注:必进君子,退小人。远,去声。
试译:故打球会友,必结交君子而远离小人。
必须亲近君子,而远离小人。
原文:昔楚庄王为匏居之台,宴者、相者、赞者而皆贤者,伍举称之。
原注:称其能会贤人也。
试译:昔日楚庄王修建简朴的“匏居台”,参加宴会的、辅佐他的、称赞他的都是贤能之人,伍举(楚国大夫)称赞庄王能聚贤人。
原文:灵王为章华之台,宴者、相者、赞者皆非贤者,伍举谏之。
原注:谏其不得贤人,而所近者小人也。相,去声。
试译:楚灵王兴建气派的“章华台”,参加宴会的、辅佐他的、称赞他的都不是贤能之人,伍举劝灵王莫亲近小人。
原文:捶丸会朋,不可不慎也。
原注:捶丸虽为聚娱,险佞之人,不可与同乐也。君子慎之。
试译:打球会朋友,不可不慎重。
捶丸虽为聚娱游戏,但不正派的人,不能与其交往。君子应当慎重对待。
原文:劚场建旗,
原注:球场上劚成了窝,立彩色旗儿。
试译:设窝立彩旗,
在球场上设置好球窝,插上彩色旗子。
原文:合众同乐。
原注:合聚捶丸之人,相与同乐。乐音洛。
试译:相聚同欢乐。
聚集捶丸爱好者,享受打球的乐趣。
原文:恪慎其仪,各事其事。
原注:各人谨守进退,各去关牌领筹。
试译:人人守秩序,各做各的事。
各自按顺序排好队,依次到指定地点领取筹码。
原文:奔竞躁逸,
原注:争取筹捧,夸口逞手。
试译:胡乱争抢闹,
争着领取筹牌 (小木棒),吹牛逞能。
原文:号呶喧哗,
原注:在场闹噪叫嚣。
试译:喧嚣又叫嚷。
在场上胡乱吵闹。
原文:比于败群,不可与也。
原注:如此之人,不循规矩,是如败群搅众,即逐去之。
试译:如团伙败类,不与打交道。
这样的人,不遵守规矩,如同乌合之众,应立即驱逐出场。
原文:有斐君子,其仪不忒,
原注:如有文质君子,依守规式,自有容仪,不至差失。
试译:有谦谦君子,守礼不逾矩,
有些文质彬彬的君子,遵守规矩,讲究礼仪,从不出任何纰漏。
原文:安如闲如,
原注:容止安详。
试译:神态很安详,
原文:夭如申如,周旋闲雅。
原注:转旋动作,夭夭申申如也。
试译:做派有讲究,动作更儒雅。
原文:不劳神于极,以畅达四肢。
原注:不太任力,至于疲乏,但要得四体血脉和畅而已。
试译:不过度耗费体力,以锻炼身体为主。
不过于费力,以至于身体疲乏,只要能使身体血脉通畅即可。
原文: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耶?
原注:所以怡悦情性,使自娱乐耶。
试译:这不正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吗?
这正是用来怡悦性情、自娱自乐的活动。
原文:初击者择基而安,
原注:头棒安基。
试译:第一棒选择发球台开球,
第一棒可以设发球台。
原文:其次随处而作。
原注:二棒随球住处便击,不许安基,安则败。
试译:第二棒在停球处击打。
第二棒在球所停留的位置击打,不许再设发球台,设发球台就算失败。
原文:其次择基谓之“强”。
原注:二棒安基者,强梁之徒也。
试译:第二棒设发球台称作“强横”。
第二棒设发球台击球,是强横粗暴的人。
原文:初击不容谓之“阻”。
原注:头棒不许人安基者,是阻人能也。
试译:第一棒不让设发球台称作“阻碍”。
第一棒不许他人设发球台,是限制人家的能力。
原文:强者,君子恶之,小人作之。
原注:强阻之辈,君子不悦,小人为能。
试译:强横者,君子最讨厌,小人最擅长。
强横阻碍他人者,君子不喜欢,小人以此为能。
原文:基既处已,总投于地,以次行列,取而安之。
原注:取球安于基内也。处,上声。行,音杭。
试译:设好发球台,大家抛投球,依次排好序,各自放好球。
取球放在发球台内。
原文:远者先,近者后;左者先,右者后。
原注:离窝远者先击,若头棒者,左边先击。
试译:远者为先,近者为后;左边为先,右边为后。
抛球距球窝最远的人先开球,如果第一棒确定后,其左边的人依次开球。
原文:所以置先后之序也。
原注:此乃定先后之法也。
试译:用以确定先后顺序。
这是确定先后顺序的方法。
原文:权,
原注:权者,所持之棒也,故以棒为操之权。
试译:棒,
权者,打球所用的棒,所以把棒作为可操控的权力。
原文:有立者,
原注:撺当立而运。十数为全副,八数为中副,其次为小副。飞者、立者,次及十棒,不可改制。行者不可使飞,飞者不可使行。扑棒单手者,当立运者也。
试译:有站着用的球棒,
撺棒应站立式挥摆。十次为全副,八次为中副,其余(七次以下)为小副。打飞行球的球棒和采取站立式击球所用的球棒,至少击球十次,不能改变这种制度。打地滚球的球棒不可打飞行球,打飞行球的球棒不可打地滚球。扑棒单手,也应采用站立式挥摆。
原文:蹲者,
原注:今人曰减膝是也。杓棒鹰嘴当蹲。
试译:蹲着用的球棒,
今人称下蹲为 “减膝”。用杓棒鹰嘴击球就采取下蹲式。
原文:行者,
原注:撺棒是也。
试译:打地滚球的球棒,
是指撺棒。
原文:飞者。
原注:扑棒单手、杓棒是也。
试译:打飞行球的球棒。
包括扑棒单手、杓棒。
原文:远者立,近者蹲。
原注:随宜用力也。
试译:打远取立式,打近取蹲式。
根据目标远近选择不同的打法和力道。
原文:无阻则行,有阻则飞。
原注:随宜用棒。
试译:无阻使其滚,有阻使其飞。
根据场地情况选择合适的球棒。
原文:行者不蹲,
原注:撺棒不减膝。
试译:地滚球不蹲,
用撺棒不用减膝下蹲。
原文:飞者随宜。
原注:扑棒单手当立,杓棒鹰嘴当蹲。
试译:打飞球随宜。
用扑棒单手打飞行球应采用站立式,用杓棒鹰嘴打飞球采用下蹲式。
原文:有阻不定行,无阻不定飞。有阻多飞,无阻多行。
原注:随宜斟酌用棒,务在取中。
试译:有障碍不用打地滚球的棒,无障碍不用打飞行球的棒。有障碍就增加球的飞行高度,无障碍就增加球的滚动距离。
根据场地情况斟酌选用球棒,务在击中目标。
原文:返此则迷。
原注:若执定一端,取中难矣。
试译:否则就迷惑。
如果固执行事,想击中目标很难。
原文:是以持欲固,
原注:紧持棒也。
试译:所以握棒要稳固,
原文:运欲和,
原注:使力得中。
试译:用力要适中,
原文:无低昂,
原注:不起身疾也。
试译:不快速起身,
不能起身过快。
原文:无空权。
原注:二手皆当有棒也。空,去声。
试译:手握棒要实。
双手都要持握球棒。
原文:心手相对,古之法也。
原注:运棒时手对心。
试译:心与手相对,古传之妙法。
挥棒过程中保持手与心相对。
原文:丸至之所,
原注:球所在处也。
试译:球所停留处,
原文:当以杖画,
原注:记其止也。
试译:用杖画好线,
标记停球的位置。
原文:勿前勿后,勿左勿远。
原注:恐彼有所利也。
试译:不前也不后,不左也不远。
防止他人从中占得便宜。
原文:唯画于右,可去寸许,长亦相比。
原注:定法也。
试译:只能画在右(球后及窝的远端),距球约一寸,长度也相同。
原注:这是规定的做法。
原文:凡动于我,
原注:或球撞,或衣动,或足动,或手动,或棒动,或他物动球也。
试译:凡动我球者,
如球撞、衣动、足动、手动、棒动以及其他物品动了我的球。
原文:令安画首,
原注:令彼动我球者,代我安于初所画之前头。
试译:令其放原处,
让动我球的人,代我将球放在最初画的停球线之前。
原文:勿远勿后,
原注:恐彼得利。
试译:不远也不后,
防止动球的人从中受益。
原文:彼乃为败。
原注:彼既动我球,彼球已击则不用,未击则不许击也。
试译:动球者为败。
对方动了我的球,他已经击打过的球无效,没有击球则不许再击。
原文:我若无画,彼虽为败,吾亦任去,不可复位。
原注:若我初无画,彼动我球,则任我球之所往,不可取回复安本处。彼虽为输,恐我亦不得其利故也。
试译:我若不画线,他人虽为败,我球随处停,不能回原位。
如果我当初没有标记线,对方动了我的球,我的球只能滚到哪算哪,不能取回放在原来的位置。对方虽犯规受罚,而我也得不到好处。
原文:相去分厘,
原注:两球相离也。
试译:两球分厘间,
两球相隔距离在分厘之间。
原文:及有妨阻,
原注:今人谓之 “土引子”。
试译:遇有土埨阻,
今人称为 “土埨”。
原文:无复动移。
原注:两球相并,及有土引子,俱不可动。若动者,为输。
试译:球垄均不动。
两个球并在一起,或者中间有土埨阻隔,均不能移动。如果移动了,判作输球。
原文:中身为败,复从我击。
原注:我球着他人身者,他人为败,取我之球再复击之,不击,亦从我心。中,去声。
试译:身触球者败,我可重新击。
我的球打到对方身上,对方为败,我可以将球取回,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击打,也可以就地不动,由我自己来定。
原文:富不出微财,
原注:富厚者不吝赛。
试译:富裕的人不出小钱,
富裕的人不要计较比赛的费用。
原文:贫不出重货。
原注:贫薄者不倍偿。
试译:贫困的人不出重物。
贫困的人不必出双倍的财物。
原文:富出微财则耻,贫出重货则竭。
原注:量力而为之可也。
试译:富裕的人出小钱太丢面子,贫困的人出重物会更穷。
赌球量力而为就可以了。
原文:智者有方财不绝,
原注:捶击有法,故得常胜,所以财不尽也。
试译:智者有方钱不断,
打球讲方法,所以经常取胜,所以总是赢取财物。
原文:愚者无方将恐竭。
原注:捶击无法,所以常负,财不足用也。
试译:愚者无方将输光。
打球无法,所以常负,财物总是不够用。
原文:不绝者必胜之基,
原注:财不绝,则心安,故胜。
试译:财力充足是取胜的基础,
财力不断,心神就安宁,所以能够取胜。
原文:将竭者必败之道。
原注:财将尽,心不安,愈怯愈输也。
试译:财力不足是失败的根源。
财力越少,心神越不安,越怕就越输。
原文:十数、九数为大会,八数、七数为中会,六数、五数为小会,四数、三数为一朋,二人为单对。十数、八数、六数可分,不分从之。九数、七数、五数、四数、三数皆不分。
原注:双数可分,单数不可分。四数虽双,数少亦不可分也。
试译:十人、九人为大会,八人、七人为中会,六人、五人为小会,四人、三人为一朋(班),二人为单对。十人、八人、六人可以分班,不分也行。九人、七人、五人、四人、三人不可分。
双数可以分,单数不可分。四人虽双数,但因人少也不可分。
原文:分者,相朋也;
原注:朋者,班也。
试译:分班,即团体比赛;
一朋,也就是一班。
原文:不分者,各逞其能也。相朋者,一朋胜多为赢。
原注:倘五人为一班,于一班中多胜一人者是赢,相等曰平。
试译:不分班,即单打比赛。团体比赛,一班胜率多者为赢。
假如五人为一班,其中一班中多胜一人就算赢了。如果赢数相等,就算打平了。
原文:各逞者,他不胜而我胜为赢。
原注:初棒赢二棒,二棒赢三棒,三棒赢四棒,是也。
试译:单打比赛,他不胜而我胜为赢。
第一棒进球赢第二棒,第二棒进球赢第三棒,第三棒进球赢第四棒。
原文:于“三会”中,
原注:大会、中会、小会。
试译:“三会”比赛中,
三会指大会、中会、小会。
原文:俱胜一败,免一败者。
原注:俱上,独一不上,免一不上者。
试译:都胜仅一败,免一位败者。
同班都将球打进球窝,只有一人没打进,可以免收其人的利物。
原文:一朋一败,勿免其取。
原注:三四人击丸,独一不上,不可不取其物,数少故也。
试译:一朋有一败,不能免其取。
三、四人一班的比赛中,唯独一人没打进球窝,不能不取其利物,因为参赛人数少。
原文:一日不三会,
原注:一日不赌三会,惜物故也。
试译:一天不打三场,
一天不能打三场比赛,原因是珍惜手中的财物。
原文:有遗不为输。
原注:二十筹为满,倘赢得十九筹,是遗一筹,利物不可得矣。
试译:筹数不满不为输。
每场比赛以二十筹为满,假如一方赢得十九筹,还剩一筹,利物就不可得了。
原文:昨所得,今不用,义也。
原注:昨天胜得十九筹,唯一筹未得,今日不可理昨日所得十九筹,乃义聚之道也。
试译:昨天虽胜,今天不算,是重义之举。
昨天赢了十九筹,只差一筹没得到利物,今天不累计昨天的十九筹,这是重义气的表现。
原文:大筹二十,中筹十五,小筹一十。
原注:此谓分班时三会也。
试译:二十为大筹,十五为中筹,一十为小筹。
这是对应大会、中会、小会的筹数。
原文:初胜三,次胜二,后胜一。
原注:牌 (筹)数。
试译:第一棒击球入窝得三张牌(筹),第二棒击球入窝得两张牌,第三棒击球入窝得一张牌。
原文:初胜次,次胜后,后胜四。
原注:初赢二,二赢三,三赢四。
试译:第一棒赢第二棒,第二棒赢第三棒,第三棒赢第四棒。
原文:四者不可用也。
原注:不可打第四棒。
试译:四棒不用打。
没必要打第四棒。
原文:最上多初,其中多次,其下多后。
原注:上、中、下之能也。
试译:上等多一棒,中等多二棒,下等多三棒。
按用棒次数可分上、中、下三种能力。
原文:复有争先,满三竭五。
原注:每人五牌,三番胜方得一牌,如此五番,他牌尽。
试译:平局争先后,五轮三胜制。
每人五张牌,前三轮的胜方各得一张牌。如此打满五轮,比赛结束。
原文:胜得一,
原注:所谓初棒、二棒、三棒都同,止得一牌。
试译:胜者得一牌,
第一、二、三棒进窝都一样,只得一张牌。
原文:无再争。
原注:一人上窝,余皆不用。
试译:球进不再争。
一人将球打进球窝,其余人就不用打了。
原文:上者不偏能,
原注:飞行远近,不偏能一种也。
试译:上等无缺陷,
无论打高飞球、地滚球,还是远近目标,不偏重某一技能。
原文:中者亚之,
原注:比上者稍低,亦不偏能也。
试译:中等差一些,
比上等球手稍差一些,但也不偏重某一技能。
原文:下者阻其偏,不可行矣。
原注:下等者若不随意,则必窘矣。
试译:下等有缺陷,比赛常被动。
下等球手如果遇到困难,必然束手无策。
原文:是故必擅可也。
原注:欲专此事,必精此艺。
试译:所以技艺必须全面。
要想打好球,必须技艺精。
原文:众为已败之形,
原注:已败之形者,失棒、换棒、着身、着球、悬空挂窝、砖上阁球于持基、拿死球、踏土引子、放土引子、那 (挪)球、踢人球儿、换死球、基中摸土引子、上棒球儿自上画,数次安球、基中试棒、基外安球、画基不于左、埨上行。
试译:他人一旦出现失误,
出现失误包括:挥棒击球打空、未打满规定棒数或对准球后擅自更换球棒、身体挡住他人的球、用身体或其他用具触球、棒柄在球窝上抹过、将球放在砖头上用以加固发球台、把死球拿起接着打、把球道上的土垅踩平、造土垅阻挡他人的球、把球移动到有利位置、把他人的球踢到不利位置、把死球换到活处、把发球台上的土用手抹平、他人踢动自己的球自己划标记线、多次在发球台架球、在发球台上试挥、在发球台以外放球、画发球台时不站在左边、随意在球道上行走。
原文:吾为决胜之妙。
原注: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志过于人,是为决胜。
试译:正是我决胜的良机。
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志过于人,是取胜的关键。
原文:人皆见我所以中之能,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能,
原注:机深识广,人难度也。
试译:人们只见我击球精准的能力,而不知道我最终获胜的能力,
经验多、见识广,是对手察觉不到的。
原文:妙之妙者也。风坠而中,不可为胜,若不隔埨,可准初中。
原注:风吹上窝者,别人已安球在基内,则不算初棒。未曾安球在基者,算初棒。中,去声。
试译:妙就妙在这里。被风吹进窝,未必能取胜,对手不放球,可算有效球。
球到窝边被风吹进,后面的人已经将球放在发球台,则该球不算第一棒进球。如果后面的人没有将球放在发球台内,则该球为第一棒进球。
原文:抑亦乘机决胜之妙也。
原注:此在己之能虑胜而后会,亦兵家之成算也。
试译:这或许是乘机决胜的妙招。
这是自己能够预判对手可能出现的情况后而采取的战术,也是兵家谋略的组成部分。
原文:致于死地则无生,致于生地则无怯。死而复生,生而复死,谓之“出奇”。
原注:心手相应故也。
试译:处于劣势难取胜,占据优势胆不怯。变被动为主动,由主动转被动,称为“出奇”。
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缘故啊。
原文:君子无所怯,小人有所惧。无怯者坦然,有惧者戚若。坦则多胜,戚则多败。多胜者神舒而气和,多败者色厉而内荏。
原注:人心有所主,则无惧无怯,量胜而击之,故无败衄 (nǜ);心无所主,则妄动而失利。将之用兵亦然。
试译:君子无所求所以无怯,小人有所图所以有惧。无怯则坦然,有惧则慌乱。坦然则多胜,慌乱则多败。多胜者精神舒畅、心平气和,多败者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做到心中有数,就会无所畏惧,根据情况主动出击,所以不容易失误;心里没底,就会盲目应付而导致失误。将帅用兵也是如此。
原文:智者察之,迫而胜之,
原注:彼既怯,可急乘机而胜之。
试译:智者细观察,迅速而取胜,
对方既然已经胆怯,可迅速乘机而取胜。
原文:若陨大石于高山矣。
原注:彼既怯而败,我既陵而胜,则我之势如高山推石,不可阻矣。良将以之。
试译:就像巨石从高山滚落一样。
对方因胆怯而失利,我就争取优势取胜,我的气势如同高山推石,不可阻挡。好的将领都采用这种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