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古典与前卫
今天下午,我和两位校长一起拜访了一位台湾教育界的同行,他是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
与老先生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交流,话题更多是关于教育。我们相谈甚欢,老先生带给我很多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重新发现古典,就是前卫。”
晚上,回想着今天的谈话,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我们不能一改革,就是引用西方的教育理念,搬运西方的新概念。西方有好东西,但是我们东方更有自己的好东西。最接近教育本质、最真最美的东西在更高的层面是趋向一致的,但达到与实现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殊途同归”。西方的文化,演绎出西方的教育路径;东方的哲学,孕育着东方的教育理念,二者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也无需互相攻击或妄自菲薄。作为中国人,在思考中国的教育时,应该不要忘记到老祖宗那里去寻找智慧。用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去指引我们将要探索的道路。
我们擅长于整体思维,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守护好他的“心性”。让心性不异化、不工具化。而如何守护好心性?不是靠言语,也不是靠新概念,更不是靠练习题与考试题,而是靠生命的体验,它是孕育在生活之中的。让孩子们更多地与大自然相处,与生活实践相融合,让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与人相处的乐趣,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变化的规律,而不是过早地去追名逐利。心性正了,人生也就正了,社会也就正了。同理,心美了,世界也就美了。
我们要思考“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其中的教育内涵,领会“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这些思想瑰宝的伟大价值。“因材施教”,需要我们对每个孩子都有着充分的尊重、了解与发现,需要我们不是抽象地看待孩子,而是很具体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独特的自己;“知行合一”,需要我们不仅仅把教育工作停留在讲解上、考试上,停留在道德的认知上,而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体验与实践。我们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实践课程来承载孩子们的生命体验。而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其实还是很苍白的,或者说,还只是做做形式而已。
老先生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山水学”、“农学”、“茶学”、“弓学”等等课程,给我们讲解了种竹子、射箭、“一年一座山,一年一条河”这些具体的实践对孩子们心性养成的帮助。我想,这里面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
重新发现古典,就是前卫。
回到教育的原点,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