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少华 余仙桥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不小成绩,也出现一些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综述类文献不断出现,研究者提出更多从微观层面和经济学角度探讨村民生计问题及面临的风险;从微观层面增强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等主张。本文拟从更全面的资料和更广阔的视角对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行述评。
笔者于2012年7月11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 (cnki)上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主题词进行模糊搜索,得到1994-2011年相关文献387篇,这些文献绝大多数是学术研究性质文献;按同一时段,在万方数据库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得到硕士、博士论文18篇,会议论文4篇,对409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 (另搜集到专著《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未列入文献统计)。
第一、研究文献的年度变化情况。近20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逐年增加,尤其是在21世纪的头10年,这种趋势更明显 (表1)。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旅游需求剧增促使民族村寨旅游快速发展,出现的众多现象、规律和问题吸引研究者关注。
表1 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的年度变化统计
第二、研究文献的主要刊物分布。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发表于核心期刊和重要刊物的统计情况来看,一是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民族类和旅游类刊物,这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兼具民族学和旅游学的学科性质一致。二是这些刊物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等西南民族地区,研究者多以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为研究对象,多把文章投到研究对象所在地的相关刊物,如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的社科院、民族院校、师范院校的学术刊物。
第三、研究文献的主要作者群体。从对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比较多的学者的统计来看,长期从事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学者多位于民族旅游发展和研究比较好的西南地区的高校,多数在旅游院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从旅游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民族村寨旅游进行研究。研究者长期从事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优势是,研究更系统、深入,有更多的创新机会。位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好的西南地区的学者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有地缘优势,便于进行调查研究,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统计也反映出研究者地域分布不均衡。非民族地区的相关学者从事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者不多;西北、东北等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欠佳的民族地区的学者较少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研究。
表2 研究文献涉及主要地域统计
第四、研究文献所涉及的地域概况。表2列出了387篇文献中的329篇;其余文献为一般性论述,研究对象未重点涉及某一具体民族地区。此外,涉及宁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的研究文献各1篇。从表2可以看出,首先,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涉及的主要地域是西南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和民族旅游资源富集区域不一致。研究文献涉及最多的是贵州、云南,其次是广西、四川等省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只有广西涉及较多,对东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和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鲜有涉猎。这与贵州、云南等西南省区世居少数民族数量众多,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政府、企业、民间重视民族旅游业发展,民族旅游业发展较好有关。
其次,国外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的经验引介不足。近20年的研究文献中,只有4篇文献涉及国外民族村寨旅游,而且都位于东南亚。再次,涉及跨区域民族村寨旅 游研究的文献不多。绝大多数文献是以省或省内的某一地区、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只有9篇涉及跨省区域民族村寨旅游问题。需要加强跨省、跨大区域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和研究的合作。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在研究文献逐年递增的同时,质量也逐年提高,研究方法逐渐增多;研究内容扩展,由最初的资源介绍、简单描述等向可持续发展、开发模式等宽领域发展。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村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民族村寨旅游概念、资源特点、产品类型、政策选择、利益保障机制、困境与对策、背景与动力等。罗永常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主要存在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等四个问题,提出四项对策: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确立参与式发展理念;摒弃媚俗观;做好规划,加强市场论证和产品促销,提高管理水平[1];总结民族村寨旅游主要特点:吸引物和活动空间的乡村性、民族性、地方性和民间性、文化交融性、参与性、层次性、环保性[2]。张洁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体系框架[3]。杨桂华发现生态旅游接待村具有多维价值[4]。王汝辉总结了民族村寨居民人力资本的特点、问题及对策[5]。何明提出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调和与平衡的对策[6]。总体而言,民族村寨旅游基础理论的探讨目前还处于初步的、零散的阶段,基础理论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研究量不够充分、质不够高,理论建构不够系统。
第二,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是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颇受研究者的重视。首先是游客研究。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的需求特征包括游客的满意度、体验、动机、需求、态度、求知度、新奇感等方面。沈莹构建了民族村寨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提出发展对策[7]。高燕等探讨了民族村寨游客真实性特征[8]。其次是民族村寨旅游品牌与市场营销研究。简王华认为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拳头性旅游产品[9]。何梅青认为旅游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提出品牌建设思路[10]。
第三,民族村寨旅游供给研究。研究者对民族村寨旅游供给进行了多方面论述。首先,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基础理论研究。任婵娟探讨原生型民族村寨的舞台化真实性及其应用模型[11]。罗永常还总结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六项基本理念和开发对策[12];提炼出民族社区旅游开发应处理好的六大关系[13]。吴忠军等分析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经济激励的三种改进措施;主张建立东道主利益相关者股份合作制参与管理模式[14][15]。研究者通常举例论证民族村寨旅游的类型化的问题,李华红以贵阳市镇山村为例,探讨通过“增智”、“增收”和“增权”的对策解决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16]。王汝辉等提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治理路径选择:社区参与、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社区自主治理制度的构建[17]。其次,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成为近年的一个热门论题。马晓京提出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新思路[18]。余青等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一种持续旅游发展模式[19]。张华明等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20]。陈志永等认为,尽可能达到共同决策和集体福利的“帕累托效率”,推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21]。再次,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做到旅游经济发展与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相协调,实现民族村寨全面可持续发展是近年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梁玉华从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22]。黄萍等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23]。徐永志认为民俗风情是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24]。
第四,社区参与研究。社区参与是近年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孙九霞提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理想模式: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介入﹢法制规范[25]。罗永常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策略:参与旅游活动,参与地方名特产品和手工艺产品开发,参与传统产品深度开发[26][27][28]。李天雪[29]指出解决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的问题需要政府、开发商与村民三者的准确定位与和谐沟通。陈志永等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参与深度的理想状态是“旅游产业链本地化”[30]。王汝辉对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制定和实施提出三点建议[31][32]。刘韫提出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举措是市场导向、政府主导、社区核心、非政府组织推动[33]。李广宏提出了居民参与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建议:参与体制法规化、参与过程彻底化、参与利益合理化、参与管理自治化、参与技能专业化[34]。
第五,民族村寨旅游业影响和感知研究。民族村寨旅游业影响和感知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钟洁等认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效应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实证研究成果相对丰富[35]。吴忠军等提出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方式[36]。唐雪琼等研究了哈尼族长街宴在旅游情景下的文化适应与重构[37]。王柏中论述了越南瑶族地区民族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产生了三方面影响:改善产业结构及生活状况;开启商品经济意识;加强族际交往,开阔眼界[38]。
民族村寨旅游女性影响研究。研究者多从女性人类学、女性地理学等视角研究民族村寨旅游对女性的影响。吴忠军探讨了民族村寨旅游对妇女影响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加快妇女自身建设来解决[39]。唐雪琼等认为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产生影响,旅游带来社会文化交融,少数民族妇女主体意识和自立能力增强,建构起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性别观念[40]。杨丽琼认为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社会角色和妇女地位变迁产生影响[41]。唐雪琼等探讨了旅游业对泸沽湖摩梭女性家庭权力的影响:母系家庭权力由老年女性向年轻女性转移;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模式呈现出多样化[42]。曾懿认为旅游业对民族村寨旅游地的妇女产生了经济收入、活动领域、日常作息和家庭地位四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女性家庭地位提高[43]。
民族村寨旅游业的感知研究。对于感知研究主要从游客、东道主、政府和企业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就感知调适进行了探讨。潘丽琴建立了民族旅游村寨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提高居民满意度的对策[44]。许鹏构建了民族旅游村寨中的企业满意度测评体系[45]。沈莹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游客满意度指数模型[46]。周密构建民族旅游村寨利益相关者满意协调度模型的指标体系[47]。
第六,其他角度研究。研究者还从其他角度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晏鲤波认为积极而又谨慎地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传承,让二者相得益彰,是少数民族村寨通向现代性的道路之一[48]。郑萍认为在现代社会大背景下,傣族曼龙村寨在旅游中为游客展示了传统与现代性的完美碰撞[49]。郑柳青等总结了灾后旅游重建“汶川模式”的内涵、重建路径和绩效,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50]。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和研究的时间不长,研究水平不高,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差距较大。
第一,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内容涉及的地域范围狭窄,研究者地域分布和文献发表的刊物分布不均衡。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涉及的地域主要是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丰富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好西南民族地区,而西藏、西北、东北等民族地区的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较少,散杂居地区的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也不足,这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研究不相称。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者群体和发表相关文献的刊物均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这不利于集思广益地发展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和繁荣民族村寨旅游学术研究。
第二,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介入学科和方法较少。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学科介入不多,主要有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等学科,其他众多的学科介入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较少。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运用定性方法较多,运用定量方法较少。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各具长处,但是偏重一种方法不利于科学地研究民族村寨旅游。
第三,未建立科学的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理论体系。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宏观理论框架并不明晰,如我们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理论和方法等。结果就是,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就像“盲人摸象”似的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难以保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因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一个的民族村寨,很多这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单个村寨为案例进行研究,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样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同类村寨和其他类型的村寨,这使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结论的普适性颇受质疑。
第四,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内容偏重于开发和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民族村寨旅游涉及开发和管理的文献比重较多,这与我国处于旅游业发展初期,需要对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关,与其能够带来更多实际利益有关。开发和管理方面研究成果的质量也有待提高。研究者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对策,但迄今没有一个方案得到公认,如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旅游地利益主体之间如何有效实现责、权、利的平衡与和谐,民族村寨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如何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等问题。
针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中的一些不足,研究者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第一,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增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普适性。鉴于目前我国学界在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中学科介入单一的现状,今后的民族村寨旅游研究除了保持传统介入学科的研究力度以外,还应加强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民族村寨旅游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力争取得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和应用价值高的研究成果。此外,要注重民族村寨旅游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注重点与面的结合,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把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并且将单个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提炼成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的结论。
第二,拓展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领域,扩大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针对开发和管理在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中的比重较大的现状,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拓展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内容的范围,向可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社区参与等方面倾斜,提高其研究的质和量。要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和刊物关注民族村寨旅游研究,除了继续关注西南民族地区外,今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视角应深入西北、东北、武陵地区的民族村寨和散杂居形式的民族村寨;要克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者队伍和刊物主要分布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弊端,吸引更多地区、更大数量的研究者从事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吸引更多刊物刊发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文章,进行相关理论探讨。
第三,进行系统的理论构建,借鉴国外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和研究的理论框架,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围绕这个框架进行研究,将理论体系构建得更加系统、完善。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时间短,经验欠缺,需要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指导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和相关学术研究。
第四,更加注重定量和实证研究,更多地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要改变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中定性比重过大定量研究不足的弊端,应该更加注重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使这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增加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还要更多地运用实证方法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让思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发挥各自优势,使研究更全面、深入。我国现有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中人类学方法运用较少。应更多地运用人类学的深入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充分发挥人类学的人文关怀优势,把对经济目标的量化追求与对少数民族民众的人文关怀相结合,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旅游发展成果。尤其应强调民族村寨旅游跟踪研究,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让不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互动。
总之,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促进民族村寨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1]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p102-107
[2]罗永常.试论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与开发原则 [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p60-62
[3]张洁.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构建的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11期,p1051-1053
[4]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p76-79
[5]王汝辉.民族村寨旅游中居民人力资本产权研究——兼析《合作开发桃坪羌寨旅游协议》的合约缺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p193-196
[6]何明.当下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复调逻辑——基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艺术展演实践的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p58-64
[7]沈莹.民族旅游村寨开发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景区为例[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8]高燕、凌常荣.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J].旅游学刊,2007年第11期,p78-84
[9]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p187-191
[10]何梅青.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建设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p69-71
[11]任婵娟.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原生型民族村寨为例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p129-132
[12]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J].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p96-101
[13]罗永常.论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中的六大关系——以黔东南民族旅游村寨为例 [J].中国商贸,2010年第29期,p167-168
[14]陈建设、吴忠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经济激励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s2期,p17-19
[15]吴忠军、张瑾.民族旅游开发中东道主间关系的人类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p62-69
[16]李华红.民生语域中民族村寨旅游业开发检思与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研究——贵阳市镇山村案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p89-92
[17]王汝辉、刘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内生困境及治理路径——基于资源系统特殊性的深层次考察 [J].旅游科学,2007年第6期,p1-5
[18]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 [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p23-28
[19]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p40-43
[20]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 [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p97-103
[21][30]陈志永、梁涛、吴亚平.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3期,p56-60
[22]梁玉华.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J].生态经济,2007年第5期,p113-117
[23]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8期,p177-180
[24]徐永志.民俗风情: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J].旅游学刊,2006年第3期,p10
[25]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6]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J].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p96-101
[27]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年第10期,p45-48
[28]罗永常.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p47-49
[29]李天雪.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基于桂林市东宅江瑶寨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5期,p72-75
[31]王汝辉.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民族村寨居民参与旅游的必要性研究 [J].旅游论坛,2009年第4期,p559-562
[32]王汝辉.文化模式影响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的传导机制研究——以泸沽湖摩梭社区为例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p136-142
[33]刘韫.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p133-135
[34]李广宏.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4期,p46-50
[35]钟洁、陈飙、杨桂华.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p85-90
[36]吴忠军、张瑾.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8年第5期,p891-896
[37]唐雪琼、钱俊希、陈岚雪.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第5期,p835-844
[38]王柏中.越南瑶族旅游业发展状况评析——以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红瑶旅游为例[J].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1期,p72-78
[39]吴忠军、贾巧云、张瑾.民族旅游开发与壮族妇女发展——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为例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p99-104
[40]唐雪琼、朱竑.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父权制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基于撒尼、傣和哈尼三民族案例的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第1期,p123-128
[41]杨丽琼.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地位和社会角色变迁影响研究——基于撒尼、白和摩梭三民族案例的对比分析 [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p68-73
[42]唐雪琼、朱竑、薛熙明.旅游发展对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影响研究——基于泸沽湖地区落水下村和开基村的对比分析 [J].旅游学刊,2009年第7期,p78-83
[43]曾懿.旅游开发对于民族村寨地区妇女家庭地位影响的研究——对湘西德夯苗寨的实证调查[D].桂林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4]潘丽琴.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5]许鹏.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企业满意度研究——以龙胜平安壮寨为例[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6]沈莹.民族旅游村寨开发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景区为例[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7]周密.民族村寨旅游利益相关者满意协调度研究——以广西平安壮寨为例[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8]晏鲤波.云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文化传承[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9]郑萍.旅游空间中的传统与现代性——傣族曼龙村寨的旅游人类学分析 [J].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p142-146
[50]郑柳青、邱云志.基于灾后旅游重建的“汶川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p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