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与“力”的关系看当今官员腐败问题

2014-04-04 23:02:07汪小进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权公职人员腐败

汪小进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从“德”与“力”的关系看当今官员腐败问题

汪小进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十八大之后,腐败案件频频曝光,查处力度之大,涉案领域之广,涉及官员人数之多,这种“井喷式”的反腐治腐成果让普通民众拍手称快。但在民众口诛笔伐之时,当前官员的权力、能力与道德的关系更值得深思。文章从当今社会道德体系局部失范、权力意识极度膨胀的现状引发出关于“德”与“力”关系的思考,指出以“德”与“力”为着眼点,加强当代公务员乃至普通民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并探寻政府反腐倡廉建设,重塑官员人民公仆形象的有效途径。

德;力;腐败;廉政建设

一、当前中国腐败案件频频曝光后国人的困惑

十八大之后,政府反腐倡廉力度着实加大,腐败案件被频频曝光。其中涉案领域之广,有涉及“三公”经费问题的“公务员出国考察账单事件”,有涉及官员作风问题的“雷政富等多名官员的艳照门事件”、 有涉及媒体领域的“央视财经频道事件”、有涉及公益领域的“郭美美事件”等;涉及官员人数之多,有曾经位高权重的多名高官,有记不起名字的“房叔”“房姐”“房婶”等。

如此众多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贪腐官员和腐败行为被查处让国人深感大快人心的同时,也令民众陷入深深的困惑:国家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手中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代表着国家和人民行使政府职能,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再看公务员的选拔和任命,皆是经过层层筛选,重重考试,挑出德才兼备者担此重任,他们的能力与品德理应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可如今这些民众眼中的方正贤良,为何会罔顾党纪国法,滥用手中职权,借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受贿?在“嘘”声一片的背后,让我们不禁感叹当今社会中“德”“力”关系的现状。

二、腐败案件后国人的困惑引发关于“德”、“力”关系的思考

“德力是标志道德价值与实力价值的一对范畴。在个人,它表现为道德品质与气力、能力的关系,在社会,它表现为道德教化与强权实力、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的关系”[1]。大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德力关系问题:“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其意为“我并不称赞千里马驰骋万里的气力、能力,而是称赞它的品质”。由此观之,道德品质更胜能力,此即孔子德力观的体现。由马及人,孔子在这里充分表达了在“德”“力”这两种价值之间尚德轻力的价值选择。孔子对道德品质的崇尚并非仅仅以此为据,在人格修养上,他主张“据于德,依于仁”反复要求人们“居仁由义”“克己复礼”,希望人人养成崇高的仁义道德,建成德政社会。从孔子尚德轻力的价值选择、君子人格的人生理想和德政社会的美好目标到当今社会贪官污吏频频曝光于大众面前,这些理应为民谋利的“人民公仆”为何以及如何为了一己私利而走上与党相左,与人民相悖,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道路呢?如此重权轻德的社会价值取向令人深思。

众所周知,在行政管理体系中,职权是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一种权力,是为官者有效履行职责的保证。然而职权是柄双刃剑,当职权在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得以充分运用,则会给百姓带来福祉,反之,为一己之利借职务之便,滥用职权,则有了“腐败”一词。“腐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政治上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牟取私利的行为”。在腐败这一行为中,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客体是普通民众即公职人员服务的对象,手段是利用职权,目的是牟取私利。失去道德的自律和调节,职权成了官员腐败的媒介。职权在为公职人员提供顺利开展职务的同时,也为其腐败行为增大了可能性和提供了职务之便。正反两面观之,道德的自律和调节在职权的运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职人员的道德取向和对权力的正确认识,对抵制腐败行为更为重要。因此找出公职人员自身以及普通民众对职权和职责的错误认识、纠正其对权利的过度推崇、对道德的忽视的错误倾向刻不容缓,以期达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的效果。

首先,公职人员对手中拥有的职权存在认识的偏差,因为职权是国家公务员在位谋政必须具有使任务、命令得以履行的有效保证,这是职权最初层面的意义,但职权的存在不仅是追求任务、命令的顺利完成,而是使任务命令能更好地完成。“更好”表达了职权存在最终意义,“更好”是对普通民众而言,是使对民众有益的命令、任务更好的完成,利益的落脚点是普通民众。古语有云“只有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才能了解如何运用法则”[2]。为官者在具备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作风时,才会正确运用手中的职权,使他的岗位职责得以最充分地履行,为人民谋福利。并且,公职人员手中的职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赋予官员干部一定的职权目的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是纵观现实中的腐败案例,皆是因为公职人员道德失范,对手中人民赋予的权力没有清醒的判断,权为己所用,利为己所谋,把职权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当作高人一等地位的证明,甚至当作为己谋利的工具。这种把职权异化为私有物、地位、干群的分界线必然会导致公务人员各种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

其次,腐败行为的产生还源于普通民众过于看重公职人员手中拥有的职权和其办事的能力,视其为财富、利益的源泉,认为一旦拥有权力便能获得种种好处,而忽视了道德对公职人员和自身的约束和规范。从而出现试图以各种手段与官员建立相应的联系,便于自己借助于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普通民众与官员建立联系的主要途径是给公务员实际的好处,如宴请或赠送礼品,其中不乏金钱或贵重物品。当普通民众以这种方式与公务员建立表面的“朋友”关系,实际的“利益”关系时,普通民众便开始借助官员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如为其争取工程项目或得知竞标底价等,这样在双方都获得好处的前提下,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而那些欲攀枝不得的人眼中无不流露着对权力的渴望与向往,正是普通民众对公职人员手中职权的错误认识加剧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探寻廉政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社会整体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尚德轻力”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全社会的表率,加强公职人员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培养良好的“尚德轻力”社会氛围的迫切需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各级国家行政人员必备的品格,也是党和政府对他们的起码要求”[3]。加强国家公职人员的道德修养,帮助其形成一种健全的行政人格,促使其在行政工作中保持职权与责任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地防治权力行使中的腐败,要做到源头治理与动态治理相结合。

源头治理即要做到在公职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时,在传统的行测和申论的笔试以及面试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考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候选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考察。从学校的操行考核到任职前的德行考核,全面整合考察候选人员的思想品德素质,从而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者为人民服务。但是人的思想又是不断变化的,加强动态治理,在公职人员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强化其道德防线——道德的地位永远优于其他一切东西,是抵御各种拜金主义、官僚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侵蚀的保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4]。另外,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中“要求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精神家园”[5]。由此可见,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状况不仅关系到权力运用的恰当与否,而且直接关系到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国家公职人员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作风,必然会正确运用手中的职权,使他的岗位职责得以最充分地履行,为人民谋福利;又如果国家公职人员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是崇高的、为民的、公正正直的,普通民众也不会有机会向官员提供滋生腐败的土壤。因此党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定期开展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以及公仆意识教育,使其立足实际,做好本职工作等。通过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公职人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其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全社会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坚守道德底线;同时,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促进全社会形成明大德、守公德的氛围;最后,全面统筹家庭伦理教育、学校伦理教育和社会伦理教育。多管齐下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全民道德实践的自觉性,把外在的道德他律变成内在的道德自律,塑造良好的德性。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形成良好的“尚德轻力“的社会道德氛围。

(二)提高全民参与,健全权力运行机制

纵观各项腐败案例,无不是因为权力的过于集中和缺少监督。广大党员和干部,他们作为政策制定与贯彻实施者,其权力运行是否恰当至关重要。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源于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因此有效预防腐败,必须加强和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管住权力。加快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做好权力运行的“分解运作”,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防止权力滥用,坚决铲除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完善权力监督实施细则,“宁可过于明细,不可失于粗疏”,使权力的监督机制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避免“牛栏关猫”的现象。同时各级纪检部门要把加强落实改进作风的监督检查行为列入日常工作程序,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劲头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防止虎头蛇尾。对落实规定搞变通、打折扣、做选择特别是顶风违纪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让权力和制度真正成为“通上电的高压线”。另外,在我国,外部监督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须提高全民参与,民众与公职人员之间建立信任合作型的组织,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群众看得见、看得懂、真正发挥监督效力。

〔1〕 赵馥洁.价值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3.

〔2〕 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92.

〔3〕 王淼.刘亚玲.浅谈我国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J].社会科学家,2006(增刊):67-68.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人民日报,2004-09-20.

〔5〕 王爽.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EB/OL].[2014-07-20]http://www.xinhuanet.com.

(责任编辑 吴 星)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Power"to See Today's Issue of Official Corruption

WANG Xiao-jin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fter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orruption cases are frequently exposed to people and the investigation and punishment is vast, involving more and more areas and officials. This blowout type of anti-corruption outcomes make the ordinary people clap and cheer. However, when opposition exists both in speech and in wr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wer and morality of the current officials is more worth pondering.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anomie of ethical system and extreme swelling of the power consciousness in today's society, which cause people to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power. The author is with the "morality" and "power" as the focus to strengthen the civil service and the general contemporary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for government anti-corruption and reshape the image of officials of public servants.

morality; power; corruption; clean government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6.026

2014-11-17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6.02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9 15:30

汪小进(1990—),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

D648

A

1007-6875(2014)05-0135-03

猜你喜欢
职权公职人员腐败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11-18 04:03:5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国海警局行使海上维权执法职权的决定
职权立法的意义:学说、争议与重构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主体比较研究
东南法学(2016年1期)2016-07-01 17:07:53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支部建设(2016年15期)2016-04-12 01:01:36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职权设定的演进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