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烨 梁雪梅 刘可智
目前,酒精消费量的增加和过度饮酒所导致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饮酒问题日益突出,酗酒也呈现低龄化倾向,青少年饮酒不仅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及智力发育,还引发许多危险行为,如车祸、暴力事件、吸毒、性犯罪等,从而衍生出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泸州市青少年饮酒情况的调查鲜见报道,本研究对泸州市4所学校中12个班的64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泸州市青少年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其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念,规范不良饮酒行为提供指导。
1.1 对象 泸州市区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在校学生。
1.2 方法 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了泸州市的1所初中,1所高中,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大学每个年级中的1个班(每个班级按50人算,不足者由同年级另外班级补充),共12个班的64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发放试卷,统一指导语,由被调查者独立匿名完成问卷,半小时后由调查员当场检查,确认无漏项后回收问卷。
1.3 调查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及政策法规[2-6]编制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分:
1.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户口、家庭收入、父母学历和工作等人口学信息。
1.3.2 饮酒情况问卷 包括父母是否饮酒及对饮酒的态度,同伴是否饮酒及对饮酒的态度,首次饮酒的时间、原因、种类、数量、频率等。饮酒行为的判断:每次饮1杯(30ml) 白酒, 或1小杯(120ml)红/白葡萄酒或黄酒。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消费观代表西方文化倾向;民族自豪感,孝敬父母,中庸之道,孝敬长辈,集体主义代表传统文化倾向。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2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644份,收回有效问卷604份,有效率为93.8%。其中男生329人(54.5%),女生 275人(45.5%),年龄13~23岁,平均年龄(16.50±2.10)岁。总饮酒率36.6%,其中男生饮酒率38.3%,女生饮酒率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927,P=0.336)。
2.2 父母饮酒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 父母对饮酒持支持、中立、反对态度的3组青少年饮酒人数分别为19人(37.3%)、145人(36.3%)、56人(3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
2.3 同伴饮酒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 同伴对饮酒持支持、中立、反对态度的3组青少年饮酒率分别为48.8%、35.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P<0.05)。
2.4 饮酒组与非饮酒组文化定位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传统文化倾向得分比较[(3.12±0.55)分vs.(3.26±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3),而西方文化倾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调查发现,在校青少年总饮酒率36.6%,其中男、女生饮酒率分别为38.3%,和34.5%,比彭中[8]调查的总饮酒率28.0%高,比沙红民等[9-10]调查的男、女生饮酒率低。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不同研究对饮酒定义不同,以及调查学生的年龄范围不同有关。本研究男、女生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9-10]不同,可能受酒城泸州的浓厚酒文化影响,女性饮酒率较其他城市高有关。
本调查显示父母对饮酒的态度对子女饮酒行为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桂花[11]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本调查发现,同伴对饮酒的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由于被调查对象处在青春期,开始与父母反叛,自我的发展使得青少年有远离父母影响的愿望,而此年龄阶段与同伴相处时间较多,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很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同伴的模仿及榜样作用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减少青少年饮酒行为,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整体饮酒教育,以减少同伴的影响,这比对关注父母的影响更关键。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越“传统”的学生成为饮酒者的可能性越低,与薛建平[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文化取向与青少年的饮酒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影响学生饮酒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该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避免同伴的不良影响,加强对饮酒负面影响的宣传,减少学生对饮酒的积极期望。
本次研究因受调查条件限制,样本数量有限,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主观性,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影响。
[1] Walsh B,Grant M.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of alcohol production and trade[M].Geneva:WHO,1985:51-55.
[2] 林曦晨.华中科技大学基于文化定位的大学生饮酒现况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3] Newman I M,Shell D F,曲明,等.青少年饮酒: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28(3):21-27.
[4] Newman I M,钱玲,薛建平.大学生饮酒调查:调查问题规范的必要性[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5):272-275.
[5] 杨娇,滕英,周欢,等.青少年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2497- 2499.
[6] 支素华,张积家.饮酒期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74-776.
[7] Ian M Newman,钱玲,张建国,等.中国高中生饮酒状况研究的回顾[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1139-1142.
[8] 彭中,廖江,王琼,等.成都市中学生吸烟饮酒与抑郁的关系[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28(1):31-33.
[9] 沙红民,马永康.淄博市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及相关问题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2012,(5):1078.
[10] 阎西革,张林,冷启艳.2008年烟台市部分高等学校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9):808-812.
[11] 周桂花,汪萌芽.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相关认知度的现状调查[J].皖南医学院院报,2013,32(5):408-412.
[12] 薛建平,Newman I M,Shell D F,等.文化定位与高中生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1):1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