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风险转移之忧

2014-04-04 10:57石家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珠三角环境保护机制

石家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1 引 言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要素成本全面上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部分传统产业开始加速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对于优化西部地区投资和产业结构,缩小东西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污染转移,又使西部地区面临巨大的环境恶化风险,这种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必将影响西部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2 中国产业转移带来环境保护风险转移

2.1 当前中国产业转移的趋势

在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顺德等城市,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正如六七十年代的发达国家一样,他们也在思考如何迅速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政府官员也明显意识到,改造环境污染所需的成本远大于项目建设本身带来的收益。于是,停止本地区重点污染行业的审批就成了他们的首选,这也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经济的解决本地环境污染的方法。

近年来广东某些领导提出“腾笼换鸟”的发展思路,极大地推动了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工作。清远地区、河源地区和肇庆地区被选定为广东珠三角地区实现产业转移的重要的接收地区。广州的钢铁制造和玻璃制造行业、深圳的电镀行业、佛山的陶瓷行业、东莞的电镀和印染行业等纷纷开始了被转移的工业运动。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区已经开始逐步不审批某些重点污染行业如电镀、印染等行业。在面对珠三角地区的冷眼相看和行政排挤之时,这些行业被迫地选择迁移。为了迅速发展当地经济,粤北粤西的偏远地区向珠三角的高污染行业伸出了“橄榄枝”。如此一来,高污染行业立刻顺利地完成了“被转移”的历史使命。

产业转移的工业运动,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不错的方案,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可以解决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又给接收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更值得令人思考的是污染行业对环境影响的被转移问题。

2.2 中国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保护风险转移主要成因

2.2.1 环境保护风险转移的地理成因

广东的珠江水系主要由东江、北江和西江三大支流构成,河源地区、清远地区和肇庆地区分别是这三大支流的起源地,是珠江水系的上游地区。因此,从水系的下游地区往上游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无论是对上游地区还是对下游地区,都会形成极大的风险。对于上游地区,很明显就是直接新增了风险源。对下游地区,将原来的“危险源”转移出去了,貌似降低了风险,但实际上却暗存着“被风险”。当上游地区出现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时,顺着水系从上而下,下游地区也会受到极大威胁。对于大气污染,上游地区产生的污染的大气,不会每天仅停留在上游地区,它必定随风而飘,一定有机会飘到下游地区。这些情况,不仅仅在广东,而且在全国各地,只要是上游接收产业转移或者新增产业的,都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因此,产业转移带来的风险转移问题,必须引起广东以及全国的重视。

2.2.2 环境保护风险转移的管理成因

当地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一是当地企业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二是当地法律法规的完善性;三是当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四是当地监管力度的有效性。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环境保护方面领先于其他地区,因为该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积累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监管模式。相反,在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这些环境保护必需的条件却显得薄弱无力。

在某些落后地区,环境保护专才人员相对缺乏;环境保护的检测技术水平不能及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执行和信息披露更会因为“不能影响社会稳定和谐”而被当地官员适时操控等等。

因此,随着产业转移,特别是污染行业的转移,导致的环境保护风险转移必须引起我们更大的担忧。

2.2.3 环境保护风险转移的案例参考

2010年7月的福建紫金矿业毒废水(铜酸水)泄漏,导致福建汀江的一度污染,进一步威胁到广东的韩江,沿路上百万人饮用水受到威胁。污染事故发生在7月3日,而直到7月12日,上杭县政府才正式通报这一事故,瞒报9天。

2011年7月的云南铬渣被乱倾倒事件,南盘江污染一度紧张,沿路四省过千万人的饮用水受到威胁,然而在网上居然查不到关于污染事件的任何消息。

这两个事件印证了边远地区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不足;对环境保护的信息披露滞后;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缺失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

3 对中国控制产业转移带来环境保护风险转移的建议

面对中国的产业转移态势,在控制环境保护风险转移从而减少环境带来的污染,笔者提出以下的建议:(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2)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加大对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提高违法成本;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例如直接奖励或税收优惠等。(3)建立环境保护违规行为与信用相挂钩的机制,例如对环境违法企业的银行贷款作出一定的限制。(4)按市场规律办事,适当增加废物回收资质商,增大废物回收的消纳场所,降低废物回收的成本。(5)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回收利用的机制,鼓励大型企业不仅负责消化自己产生的废料,并且向外购买,帮扶没有能力处理的企业实现废浆废渣等的循环利用;(6)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地方政府对于新建企业尤其是重大污染行业企业就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机制;(7)建立和完善各地环境保护的信息管理机制,包括环保信息的收集、处理、公开和管理等;(8)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中央、省、市、县(区)、镇五级通报机制,使环保信息得到及时共享和有效联动;(9)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执行机制,做到有法必依;(10)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问责机制,明确政府层级责任人;(11)转变思想,改变政府官员评估考核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官员评估考核内容;(12)切实做好当地的环境保护监察工作,定期检查和突袭检查相结合,双管齐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13)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共同维护机制,实行下游地区适当补偿上游地区环保投资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14)适当导入民间组织例如非政府组织(NGO)的环境保护监督机制。(15)加强当地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要把环境保护的政策宣传落实到点,定期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等。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进行产业转移成为大势所趋,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优化西部投资和产业结构,缩小东西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产业转移与环境风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机制,随着东部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的持续进入,西部一些地区已经面临着环境恶化的现实压力。为促进产业转移的健康有序发展,西部地区必须将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纳入其产业承接战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西部生态安全。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控制和解决因产业转移而带来的环境保护风险,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1]华金科.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工业园管理研究[J].区域经济,2010,(2).

[2]姚志毅.污染产业转移对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影响分析[J].生态经济,2009,4.

[3]福建紫金矿业遭遇重大污染事故9天后方披露[N].新华网,2010.7.13.

[4]云南被曝5000吨铬渣倒入水库污染珠江源[N].羊城晚报,2011.8.13.

猜你喜欢
珠三角环境保护机制
环境保护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