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全 郭运生
(1.安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 安阳 455000;2.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 郑州 450003)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经济日益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发展趋势,大量实践成果也证实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以其竞争优势和经济成效,被普遍认为是形成竞争优势、克服市场、组织和政府失灵的制度性良方,引起政界、商界高度重视,更是学术界研究热点,形成了丰富繁杂的产业集群理论体系。
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负效应,也会出现成长乏力、甚至衰退消亡现象,现实中也确实有些地区致力于“打造产业集群”,却没有取得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在解释产业集群衰败上,现有的产业集群理论明显存在矛盾和不足。如何实现产业集群的有效治理,以规避风险、促进集群科学发展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和经济工作实践的难点问题。
产业集群治理的理论研究伴随产业集群发展由来已久,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一种动力机制、一种转型经济中稀缺的制度资源,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边界、一个公认的主流框架、更不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分析现有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其理论来源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产业集群基本理论,主要集中在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上;二是广义的治理理论。
产业区理论:马歇尔(A.Marshalla)把经济规模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个类别,提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克鲁格曼(Krugman)把劳动市场分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关于集群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
集聚因素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以费用最小区位是最好区位为理论前提,提出集聚形成是因为企业为追求集聚好处而迁移、且运费小于因集聚而节约的成本。
增长极理论:佩鲁(Barro)认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极核进行,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理论既强调推动性产业的作用,也强调政府和企业对推动性产业的巨大影响,政府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竞争钻石理论: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即生产要素条件、需要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国家竞争优势四个因素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钻石”结构。在产业集群萌芽或发展时期,政府可以强化或提供协助;在产业集群的成长中,政府的角色是鼓励竞争,投资的中心应该放在改善产业集群的环境上。
产业集聚理论:保罗.克鲁格曼把空间问题引入经济分析之中,认为空间问题之所以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家的真正重视,是因为缺少精确模式分析报酬递增的假设。克鲁格曼的模型为自上而下的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产业政策会是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断强化的促成因素。
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是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壮大,有关产业集群治理的研究直接扩展到了立足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较少有专门的地方性产业集群治理理论文献。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吸收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并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在产业集群治理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议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涌现出一大批在产业集群治理研究方面的专家人才。
王辑慈在《创新的空间》中提出市场驱动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群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机制越健全的地方,集群发展得越好。在《地方产业集群战略》中论述,发展中国家政府在集群成长中有独特作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深刻的制度创新[1]。康胜在《产业群:利益共同体、内部市场及其治理模式》中提出,产业群的治理模式是多重协调机制的融合。
李凯、李世杰认为,契约化治理能增加集群剩余、加大集群约束机制的惩罚力度,是有效的治理工具。陈文华认为产业集群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家、市场网络、社会网络、政府及价值链上其他地方产业群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博弈互动的动态过程[2]。徐康宁指出中国经济学界更应当研究制度因素,如企业家精神、乡土商业文化、家族制度、政府作用等在中国产业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3]。马建会提出集群网络、集群创新的概念[4]。
治理(Governance)的字根源于古希腊文,传统意义上是指君主或国家至上权力的统治、管辖、支配和控制。自1989年世界银行使用“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一词后,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理论,治理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及社会等领域的公共管理,表述地是为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不足或失效。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将治理表述为 “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5]。
产业集群治理的专门研究,是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的。国际上有关产业集群治理概念内涵的提法主要有:布鲁斯科(Brusco)最早将治理理念引入产业集群研究,Gilsing(2000)第一次明确提出产业集群治理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治理是集群内成员旨在促进和改善创新进程的集体行动;Brown(2000)将集群治理看作是产业结构和集群企业间的互动关系;Propris(2001)认为产业集群治理是是集群内的各主体共同博弈的结果;Rittera等(2003)将产业集群治理概括为集群组织的交易、协调、计划、组织、人事和控制,强调集群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Langen(2004)认为集群治理是指集群内各种协调机制的混合体及其相互关系。
国内有关产业集群治理概念内涵的提法主要有:冯祈善、黄媛梅(2006)提出集群治理是内部发起的、所有成员参与的集体活动;黄喜忠、杨建梅(2006)认为集群治理是通过正式非正式制度与规范,不断协调集群内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陈文华(2007)认为产业集群治理表现为地方性治理、网络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等特征;杨慧(2007)认为产业集群治理是理解和评价集群的发展过程,并将引导集群发展的要素纳入进来,同时针对路径依赖的演化进程和外部环境冲击,还具备了战略行动的空间;李世杰、李凯(2009)提出集群治理是集群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安排。
汪国银、刘芳(2007)认为产业集群治理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成本动因、多样化商品和服务组合动因、创新动因、全球价值链治理动因四个方面[6]。易明等(2008)认为产业集群治理的动因基于全球化影响论、产业集群失灵论两种理论[7]。刘芹认为产业集群治理的动因主要反映在集群发展观、集群发展危机观、生命周期观、企业战略发展观四个方面[8]。
(1)相关研究应致力于核心理论框架的构建和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分析和交叉研究。构建核心理论框架应在整合交易成本、网络治理、广义治理等理论基础上并有所创新。产业集群治理涉及到目标、机制、结构、行动、绩效、环境及边界等因素,必须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分析,才能系统地揭示这些复杂的关系。
(2)相关研究应致力于揭示集群行动市场失灵和集群创新系统失灵的本质。研究集群竞争优势转变为劣势的根本原因及集群创新进程和创新系统失衡的内在机理,探索集群对市场和技术条件的持续适应、实现集群创新系统平衡发展的机制机理。
(3)相关研究应致力于探讨不同类型集群治理模式的差异化。研究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结构形态存在的差异,及其与治理之间的演变规律,进而探讨不同结构类型、生命同期阶段、规模特征等变量条件下有针对性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
(4)相关研究应致力于创新产业集群治理效率的定量分析、治理绩效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现有的集群治理研究在治理效率和绩效方面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其可信度较低、外部有效性难以确证。
[1]王辑慈.地方产业集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2]陈文华.产业集群治理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3).
[4]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全球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6]汪国银、刘芳.产业集群治理:动因、结构与机制[J].经济问题,2007(6).
[7]易明等.产业集群治理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08(8).
[8]刘芹,产业集群治理的动力机制和模式研究[J].软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