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亮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专业配制,还是在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社会塑造了许多专业人才,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机械专业毕业生,为我国机械行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就2014年机械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来看,呈现大好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2014年上半年机械人才招聘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8.3%,其中机械设计工程师岗位、工艺管理类岗位是当前热招职位,电工、磨工、铣工等制造类岗位需求增长较慢。这为高职院校机械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即如何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塑造出与市场和企业对接的机械专业人才。本文主要结合目前高职院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在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综合策略,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1 专业划分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机械专业建设方面呈现着“广而全”的趋势,面面俱到,但顾此失彼,忽略了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这就直接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多而不精,所培养的机械专业人才无法与企业和社会实现完美的衔接,更不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1.2 课程内容问题。目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着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轨”的现象,各个学科之间的课程衔接不紧密,有断层趋势。且知识内容更新较慢,缺乏机械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这种缺乏市场调研,且系统性不强、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最终会导致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仍学无所用。
1.3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是良好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而高职院校在机械专业教学中仍然延用传统的 “学科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的联系,淡化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职业道路中不可或缺的思辨能力、责任意识、坚韧毅力、团队精神等。这种偏重于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阻碍。
1.4 教学评价问题。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终结性教学评价仍然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主要教学评价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检验,忽略实际工作能力的识别。这背离了机械专业本身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特点,制约了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激发,因此,需要加以改善。
基于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笔者针对上文所述相关问题,提出以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综合策略。
2.1 合理设置专业。机械专业设置是与人才需求市场息息相关的,因此,必须动态追踪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并前瞻性地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在对机械行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岗位能力要求等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调整已有专业,使专业配置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衔接。综合以上要素,在此,笔者对机械专业作出如下划分:以机械零件测绘设计、二维绘图、三维绘图、造型设计等为工作内容的设计类岗位;以生产现场管理、加工工艺编制、质量检测控制等为工作内容的工艺管理类岗位;以普通车床和铣床、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中心操作等为工作内容的制造类岗位。并根据目前机械行业市场对以上三类岗位人才的需要量合理控制各个机械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合理对接。
2.2 科学开发课程。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对接问题,必须科学开发适合机械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由多个模块组成,而模块由某项技能及其相关知识点整合而成,例如数控加工工艺制定与编程技能模块、数控设备操作技能模块、机械维修技能模块等。每个课程模块可开发成多个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具体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任务应该是可行的、递进的,整个专业技能、工作方法和职业素养都可以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得到提高。
2.3 综合应用方法。在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和职业化。在此,笔者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机械类专业教学的首要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围绕某一具体工作任务或者项目而展开,保证了教学活动与实际工作的有效衔接,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可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以项目教学为例,可以小组为单位划分为多个工作团队,分配具体工作任务,模仿企业团队管理模式进行团队组织,由团队协作完成工作项目。在这整个过程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4 全面实施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教学评价模式,采用学生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进行最终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合作等多个评价内容。以此才能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本文只是结合笔者个人认识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在具体人才培养实践中还需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专业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实施,以培养出机械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1]朱憬.高职高专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